長海醫院利用CAR-T技術治療白血病獲得突破

2020-12-05 東方網

  日前召開的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上,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楊建民告訴記者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長海醫院血液科,CAR-T技術在難治復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中,已治療的14例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12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達到完全緩解,2例淋巴瘤患者症狀穩定,至今無一例病人因嚴重併發症而死亡。

  這一癌症治療領域的階段報告讓人們看見了細胞免疫治療這項新技術的曙光,對這項當紅技術的商業探索、科研推進與標準建立等問題,再被提上議程。

  一點點把癌症的「堡壘」攻破

  全球癌症治療領域裡,免疫治療無疑是最令人激動的進展,它讓病人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打擊體內的癌細胞。CAR-T是免疫治療的一種。

  簡單說,CAR-T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人工改造腫瘤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大量培養後生成腫瘤特異性CAR-T細胞,再將其回輸患者體內用以攻擊癌細胞。

  目前,CAR-T主要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楊建民認為,在所有醫學專科裡,血液科離基礎醫學更近,很多重大疾病都是在血液科突破的。從第一次拿到腫瘤標本開始,做一次化療看一下效果,能清楚知道腫瘤是怎麼變化的,一點點把癌症的「堡壘」攻克。

  這次長海醫院14例患者是在化療和幹細胞移植都無法緩解時,選擇入組CAR-T細胞免疫治療,「這些病人均為免費治療。」楊建民補充。

  免費治療的原因在於,目前國內CAR-T療法僅限於臨床研究,尚未有臨床治療獲得批准。據記者了解,上海部分三甲醫院也在做CAR-T癌症治療臨床研究,態度普遍比較謹慎。

  科研推進與商業探索遇「雙冷」

  「如今,繼續研究細胞免疫治療技術之一的CAR-T頂著很大壓力。」楊建民稱。

  今年5月以來,國內細胞免疫治療遇冷,涉及DC、CIK、DC-CIK等免疫療法的醫療機構和企業停止了研究或尋求轉型。業內比較著急,呼籲不要將免疫治療「一棍子打死」,讓真正對腫瘤有效的療法可以繼續開展。

  國際上,代表行業新方向的CAR-T療法正吸引著製藥企業競相進入。比如,2014年,美國藥監局授予諾華CAR-T免疫療法CTL019突破性療法認定。

  據預測,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治療市場化雖相對落後,但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巨大,到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00億元。

  在我國,已有多家企業與醫院合作開展CAR-T技術臨床研究。他們面臨兩大問題:第一,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人群,在更大樣本中驗證這一新興重磅治療技術的有效性、安全性問題;第二,如何走好商業探索的道路。

  長海醫院的14例病例是與上海吉凱基因科技公司合作推進的,他們除共同開展CD19-CART治療「難治復發白血病」,還共同申請了CD123-CART細胞臨床應用轉化的上海市產學研醫項目。

  楊建民稱,選擇張江的吉凱基因作為合作夥伴,是看中他們在CAR-T細胞的製備上有一整套質量控制標準,確保了臨床試驗中使用的CAR-T細胞的安全性。但他同時表示,目前是沒收穫的付出———醫生擔驚受怕,企業沒利潤回報,這是不科學的。

  楊建民希望,相關部委出臺醫院、公司的準入制度,包括監管和合理的收費標準,「這樣醫生才知道能做什麼,企業才知道不能做什麼」。

  行業自律與互動監管並行

  在業內看來,今年5月後,免疫治療遭遇波折,實為國內細胞免疫治療行業自身一些問題的集中爆發。它的正面效應是淘汰了那些只想賺錢而沒有資質的公司和機構。同時提示大家,在現今依然有不少企業、醫院投身CAR-T臨床研究,對這項治療新技術飽含信心的同時,更需要建立相關研究和應用規範體系。

  據了解,國家衛計委正在研究醫療新技術臨床研究管理辦法,國家藥監總局也在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美國藥監局對免疫治療的監管理念。

  2016年9月19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牽頭起草的《免疫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開始徵求意見。楊建民稱,「從草案看規定非常嚴格,作為醫生我也希望監管越嚴越好,把濫竽充數的企業踢出去,讓有技術優勢的企業成長起來。」

  上海吉凱基因科技公司總經理餘學軍建議,國家藥監總局和國家衛計委監管上不妨對CAR慢病毒載體的生產企業實行備案制,並實行GMP生產管理認證;對CAR-T細胞製備過程可參考國家出臺的《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實施;關於CAR-T細胞治療技術臨床研究和未來應用的監管,建議按照衛計委《限制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2015版)》規定,進行申報和審批。

  「不能止步不前,免疫治療仍是有可能攻克癌症的新技術,需要企業構建技術門檻和行業標準,監管不妨從『一刀切式』監管向『互動式』轉變。」餘學軍談到。

  楊建民還補充強調,面對任何醫療新技術,大眾的認識態度也很關鍵。「任何醫療技術都不是萬能的,包括免疫治療,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對患者而言,猶如一根稻草,抓住了可能就治癒了,但也可能沉下去。」在他看來,醫生要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患者和家屬也要有一個客觀、理性的期望值。

相關焦點

  • CAR-T治療白血病技術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記者12月4日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翟志敏教授團隊關於「CART治療白血病」開展臨床研究,首次報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細胞是影響CAR-T治療療效的獨立不良因素,並證明國內CAR-T治療技術完全可以媲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近日在《自然·通訊》雜誌發表。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近兩年,免疫治療可謂佔盡風頭。尤其在癌症治療領域,免疫治療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免疫治療藥物中的明星——PD-1/PD-L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領域2018年依然表現不俗。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隨著CRISPR/Cas9和CAR-T-head這兩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走向關鍵裡程碑,2017年將有望成為合成生物學的關鍵一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第一種基於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療法很有可能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 熱烈祝賀我會會員雅科生物科技的CD22 CAR-T細胞技術在治療白血病上獲得國際領先的療效
    儘管靶向CD19的CAR-T細胞(CD19-CAR-T)在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急性白血病(r/r B-ALL)上取得了空前的療效,但復發仍然是這一治療技術急需解決的問題
  • 雙靶點CAR-T技術成功救治白血病患者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許文輝)7月18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傳來消息:該院近日實施我省首例CD19、CD22雙靶點CAR-T細胞免疫治療,成功救治一名59歲PH陽性復發難治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 我國CAR-T治療技術與世界「並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翟志敏教授團隊關於「CAR-T治療白血病」臨床研究成果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
  • 這才是最好的結局:菲律賓女孩被武漢同濟醫院CAR-T療法成功救治
    近日,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官方微信報導,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菲律賓籍女孩麥吉(化名)在同濟醫院接受了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後,日前恢復良好,武漢同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周劍峰表示:「麥吉通過兩個階段的CAR-T治療,體內已經沒有白血病細胞,生命體徵平穩,完全可以長期生存,我們對她的前景很樂觀。」
  • 白血病能治好嗎?以色列CAR-T療法:自體免疫細胞對抗白血病
    日前,以色列醫療團隊研發的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是目前針對惡性腫瘤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和替代病變的癌細胞,是最新發展起來的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方法。眾所周知,白血病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對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造成毀滅性的創傷,Sheba醫學中心憑藉先進的醫學技術和高質量的治療服務,在該前沿領域獲得了巨大成績,將挽救千萬家庭的幸福。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4月16日,從瑞金醫院召開的「產學研結合,我國學者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獲得突破性進展」新聞發布會上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一年多的臨床試驗,通過新型CAR-T技術,瑞金醫院在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MM)方面取得了顯著療效。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陳賽娟,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糜堅青博士等領銜的專家團隊共同完成。
  • 中國CAR-T治療癌症首案:爭議CAR-T藥品、療法屬性
    上文中的「二院」全名為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屬於三甲綜合性醫院。王志慧接受的「CAR-T」治療全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曾多次創造癌症治療奇蹟,尤其在治療急性白血病、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時效果顯著。根據二院的出院記錄,王志慧所患正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
  • 張隆基教授帶你探索解密CAR-T治療
    Z:國內我們現在跟很多主要的一些骨髓移植的醫院,針對白血病和淋巴瘤做治療合作,也跟一些血液科的科室在做合作,大多數合作都是一些三甲醫院作為臨床通過倫理之後的一些科研的方案,在對病人做一些治療的方案,我們做一些觀察,希望在一個技術上我們能夠發展出來一個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案來,造福白血病的病人還有淋巴瘤的病人。
  •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上海長海醫院位於東海之濱醫院醫療服務特色鮮明,是目前上海市單體規模最大的醫院,擁有亞洲一流水平的門急診大樓,全球最先進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綜合技術最先進的消化內鏡診療中心,滬上首臺640層動態容積CT、新型PET/CT分子影像設備和立體定向、射波刀、直線加速器等放射治療設備。自主研發的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孫氏輸尿管鏡」、定位遙控膠囊內鏡機器人,贏得世界喝彩,服務百萬患者。
  • 陸道培醫院連續兩例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近日,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相繼傳來好消息,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自2017年10月,美國政府批准第二種基於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療法以來,在治療癌症方面效果顯著。CAR-T治療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中國CAR-T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 18家醫院參與
    該項目將在18家醫院成立臨床研究中心,40多位專家參與臨床研究,歷時2年,目的為了評價CAR-T技術治療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的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為更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提供依據。兒童白血病發病率大約在十萬分之四左右,同時它也是兒童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惡性腫瘤,而且在近幾年的臨床治療中,兒童白血病的數量更是在逐年上升,白血病已成為兒童腫瘤中的頭號殺手。因此,血液腫瘤的治療研究成為當務之急。
  • 治療白血病出新招!這輛「car」能在體內橫掃癌細胞
    治療白血病有新招?日前,2017遺傳上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高級論壇暨第八屆廣州國際腫瘤免疫治療研討會在廣州舉行。記者從活動上獲知,CAR-T細胞治療技術已成為治療血液腫瘤預後的新寵,成功率高達80%。
  • 我院應用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獲...
    近日,由我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張毅教授團隊聯合血液科姜中興教授團隊,利用國際前沿的通用型CD19-CAR-T(以下簡稱「CD19-UCAR-T」)細胞治療技術橋接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救治了一名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
  • 深圳CAR-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取得新突破
    20日,CART療法細成功治療復發/難治白血病和淋巴瘤隨訪交流會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CAR-T技術在該院開展的難治復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B細胞淋巴瘤臨床試驗中,已治療的3例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1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達到分子生物學上的完全緩解,也就是白血病腫瘤基因完全轉陰,而2例淋巴瘤患者也達到完全緩解,體內找不到癌灶。
  • 癌症新利器降臨:FDA全票推薦諾華CAR-T上市 細胞免疫治療商業化來臨?
    「FDA諮詢委員會的一致通過意味著專家們都認可CAR-T是一種了不起的技術,這是今天投票結果的第一要義。」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液內科主任楊建民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但如何把這項好技術用到病人身上,用好時機、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並把副作用降到最低,還需要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