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RISPR/Cas9和CAR-T-head這兩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走向關鍵裡程碑,2017年將有望成為合成生物學的關鍵一年。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第一種基於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療法很有可能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來自於Novartis和Kite Pharma公司的候選藥物都通過重新激活免疫系統的功能以抗擊癌症,而率先獲得批准的藥物將領跑市場競爭。
通過基因改造CAR-T細胞可以使其表面表達人工受體。這些受體將結合癌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性抗原,從而引導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
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當Juno的白血病候選藥物JCAR015在II期臨床試驗中出現了包括腦水腫在內的副作用後,美國FDA叫停、重啟而後又再次叫停了其臨床試驗,過程一波三折。
三家公司的藥物都是基於抗CD19的CAR-T細胞,但是細胞修飾方式和製造過程不同,並且可能意味著用一種療法出現的副作用與其他療法出現的副作用存在顯著的不同。
然而,Juno所遭遇的挫折使得人們對該技術的潛力和存在一些問題產生質疑,包括Juno將要如何在當前的買方市場中進行定價所存在的不確定性、CAR-T在實體瘤中應用的困難以及血液系統癌症治療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等問題。
同時,第一個數據也應該從CRISPR的人類試驗中出現,CRISPR是一種最初被探索用來治療癌症的基因編輯方法,但可能對許多由基因介導的疾病都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該項技術看似很簡單,它包括了能與目標DNA序列結合的指導RNA和一種能引起DNA斷裂並觸發自我修復機制的酶(核酸酶Cas9),指導RNA作為模板用以改變原始序列。重要的是,可以使用單個載體將兩種元件引入細胞。
毫無疑問,CRISPR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操控基因序列的方式,並迅速成為世界各地研究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儘管其智慧財產權格局仍然充滿爭議。但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其潛力正在被不斷探索。
11月,一個中國研究小組創造了歷史,他們開始進行一種CRISPR治療的第一次人體試驗,將進行過基因編輯的免疫細胞注射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體內。該試驗的目的在於驗證其安全性,尤其是關於潛在的自身免疫效應,並將招募10個受試者。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傳出好消息,但是出現的安全信號已經可以與該技術的發展相掛鈎。
在美國,相關研究也正在計劃中,應該將在2017年開始進行。6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對一項試驗表達了祝願,該試驗由網際網路億萬富翁肖恩·帕克出資,將編輯癌症患者的T細胞從而使它們更好地攻擊癌細胞,靶標包括骨髓瘤、肉瘤和黑素瘤。
過去的幾個月,CRISPR專家和持有CAR-T項目的製藥公司們達成了一系列的交易,將CAR-T和CRISPR進行整合的進展也更加引人注目。Editas Medicine和Juno Therapeutics,CRISPR Therapeutics和Celgene/GlaxoSmithKline和Intellia Therapeutics和Novartis之間的聯盟都是值得關注的例子。
雖然該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紀治療法案生效之後,公眾在監管審查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他們仍然對涉及基因序列修飾的治療方法持懷疑態度。
皮尤研究中心發表於7月的一項針對4,700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對這種治療形式的影響感到一定或者很大程度的擔心。
編譯:趙成龍
原作者:Phil Taylor 來源:Fierce Biotech
原始出處:
http://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2017-shaping-up-to-be-pivotal-year-for-car-t-and-crispr-therap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