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20-11-09 醫脈通血液科

CD19-PD-1/CD28-CAR-T對PD-L1過表達B細胞淋巴瘤的作用

Clin Cancer Res (IF:10.017)在線發表

第一作者:劉輝

共同第一作者:雷文,張超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通訊作者:錢文斌,陸哲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Ken H. Young(杜克大學)

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是一類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後的T細胞,能直接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CAR是由細胞外結合結構域、跨膜區和細胞內信號/激活結構域組成的合成分⼦,細胞外成分由衍生自抗體單鏈可變區片段(scFv)的輕鏈和重鏈區組成,以獨立於MHC的方式識別並結合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TAA)。鉸鏈區通常衍⽣自CD8或IgG4分子,其用以連接細胞內和細胞外成分。最後一部分由觸發T細胞激活的CD3ζ片段組成。第⼀代CAR載體僅有CD3ζ結構域,第二、三代除CD3ζ結構域外,各增加1-2個共刺激結構域(CD28和/或4-1BB),所有這些成分通常使用γ-逆轉錄病毒或慢病毒轉導系統插入。

CAR-T治療在惡性血液腫瘤方面,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結果。但CAR-T治療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首先,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對CAR-T治療敏感,存在治癒率低的問題;其次,接受CAR-T治療後即使獲得完全緩解的患者仍會出現疾病復發。另一方面,CAR-T治療面臨的毒副反應,如出現嚴重的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以及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等問題亟待解決。

2010年,Kochenderfer等首次報導了CD19-CAR-T細胞治療一例B-NHL的療效,該研究所用的CAR-T細胞包含了一個CD28共刺激分子。目前的CD19-CAR-T可使超過40%的患者得到持續的緩解。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CAR-T細胞的療效,減少疾病復發是該領域研究的熱點。有研究發現小分子靶向藥物能增強CAR-T細胞的療效。聯合使用CAR-T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被證實可增強CAR-T細胞臨床反應和擴增。另一個阻斷這條通路的策略是通過一個「裝甲」CAR-T細胞傳遞PD1抑制劑,該細胞會隱藏一個免疫檢查點,從而阻斷單鏈可變片段(scFv)。這一策略在PD-L1+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同基因和異基因小鼠模型中效果顯著。另外,一種新型的PD-1/CD28嵌合體包含PD-1胞外結構域的開關受體融合到共刺激分子CD28的跨膜和胞質結構域,不僅與其配體PD-L1結合,而且傳輸激活信號(通過CD28胞質結構域),而不是通常由PD-1胞質結構域轉導的抑制信號。因此,T細胞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轉化。與抗CD19-CAR-T細胞相比,抗CD19-CAR和PD-1/CD28嵌合開關受體可能具有更有效的抗腫瘤作用,特別是對於PD-L1+B細胞淋巴瘤。

我們構建了一種表達PD-1/CD28嵌合開關受體的新型CD19特異性CAR-T,稱為CD19-PD-1/CD28-CAR-T。並從下面幾個方面對其機制進行了探索:1)CD19-PD-1/CD28-CAR-T細胞增殖和細胞亞群類型;2)CD19-PD-1/CD28-CAR-T細胞因子釋放;3)CD19-PD-1/CD28-CAR-T細胞對PD-L1+Raji細胞殺傷能力;4)CD19-PD-1/CD28-CAR-T細胞對荷瘤小鼠的抗腫瘤活性。

T細胞主要分CD4+與CD8+兩個亞群。根據T細胞功能和表型則可分為初始T細胞(Tnaive)、記憶T細胞(TM)和效應T細胞(TEF/TEMRA)。TM又分為效應記憶T細胞(TEM)和中央記憶T細胞(TCM)。TCM或Tnaive來源的CAR-T細胞具有更強的抗腫瘤能力,且作用持續時間更長。與傳統的CD19-CAR-T細胞相比,CD19-PD-1/CD28-CAR-T細胞中的TCM、Tnaive比例升高。有研究表明,參與產生T細胞記憶的共刺激受體,如NKG2D和CD27的上調,可能有助於增強CAR-T細胞的細胞溶解能力。在與絲裂黴素C處理的PD-L1+ Raji細胞競爭作用時,參與T細胞記憶生成的共刺激受體—NKG2D和CD27的水平,在CD19-PD-1/CD28-CAR-T細胞中明顯上調。

圖:表達PD-1/CD28開關受體CD19-CAR-T細胞增強了PD-L1陽性淋巴瘤細胞的抗腫瘤功能

細胞因子是調控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通過自分泌或者旁分泌方式介導各類免疫細胞之間的溝通,起到信息傳遞的作用。細胞因子與CAR-T細胞的功能和臨床治療效果關係密切。CD19-PD-1/CD28-CAR-T細胞分泌大量重要的免疫刺激細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尤其在E/T比率高的組別裡更顯著。尤其是IL-2的分泌,在不同E/T中CD19-PD-1/CD28-CAR-T組均明顯增高。INF-γ是Th1的自分泌生長因子,是抗腫瘤的主要細胞因子。IL-2是一種T細胞生長因子,激活狀態下的CD4+T細胞以及CD8+T細胞都能分泌。IL-2 在終止T細胞功能維持自身耐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與IL-2R結合阻止T細胞過度激活。CD19-PD-1/CD28-CAR-T細胞分泌大量IL-2、IFNγ和TNFα細胞因子,提示其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又可避免T細胞過度激活導致的細胞凋亡。為新型CAR-T細胞的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圖:血清生物標誌物動力學

本研究是第一個用表達PD-1/CD28嵌合開關受體的CD19-CAR-T細胞治療R/R大B細胞淋巴瘤的多中心研究。數據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持久的臨床反應。所有17例入組患者在接受這項試驗之前都接受了強烈的化學免疫治療和新藥物,如西達本胺和來那度胺的治療,因此對治療有挑戰性。而且有高比例患者腫瘤細胞是PD-L1陽性,提示疾病的複雜和難治性。

表:17例患者基線水平

PD-L1+的閾值設為5%,26%~75%的DLBCL腫瘤標本中有PD-L1的表達,而且淋巴瘤細胞PD-L1表達與總體生存率低相關。PD-L1與T細胞上的抑制性受體PD-1結合,導致T細胞耗竭。在大B細胞淋巴瘤中,PD-L1在腫瘤細胞中的表達被證明是對CD19-CAR-T細胞治療耐藥的潛在機制。PD-1/CD28開關受體是一種工程受體,它通過與PD-L1的結合來傳遞激活信號而不是抑制信號,這種開關受體已被證明能通過CAR-T細胞的浸潤,增強CAR-T細胞抗腫瘤活性,從而降低腫瘤對誘發功能低下的易感性,減弱抑制性受體的表達。

在這項Ib期臨床試驗中,17例患者中有10例(58.8%)在CAR-T治療後3個月內達到客觀療效,其中7例(41.2%)達到CR,13例DLBCL患者7例有效,有效率為53.8%,其療效與t-cel相似,甚至優於t-cel的結果,提示CD19-PD-1/CD28-CAR-T有可能改善復發或難治性疾病的PD-L1+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預後。

在現有有關CAR-T的文獻中,CAR-T細胞在體內不斷擴增和持續存在的意義仍存有爭議。在一些報告中,它與B細胞惡性腫瘤的緩解有關,但在另一個報告中並沒有顯示出顯著的預後影響。我們不僅觀察到CAR-T細胞的更高的擴增,而且還觀察到與PR和PD患者相比,CR患者外周血中CAR-T細胞的持久存在。以往的研究發現,在小鼠模型中分化相對差的T細胞亞群(如T記憶幹細胞)具有比分化更好的T細胞亞群更高的增殖能力、更持續的存在性和更高的抗腫瘤活性。我們還觀察到CD19-PD-1/CD28-CAR-T獲得了更低分化的表型,而在Raji-PD-L1細胞體外實驗中,CD19-CAR-T表型為較一致的分化的T細胞,包括效應記憶T細胞和終末分化的效應T細胞。

患者對CD19-PD-1/CD28-CAR-T細胞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毒性較輕,尤其是CRS。一個可能的原因是CD19-PD-1/CD28-CAR-T比CD19-CAR-T在PD-L1+Raji細胞中產生更少的IL-6,這是一種在CRS病理生理學中起關鍵作用的炎性細胞因子。這一發現也與血清IL-6和IFN-γ水平較低的患者的臨床病程相一致。另一種可能的機制是PD-1/CD28嵌合開關受體在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中,可以提供一種潛在的方式來特異性激活CAR-T細胞。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較低的患者中,CD19-PD-1/CD28-CAR-T的細胞因子水平較CD19-CAR-T高,這些數據可能提示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存在持續的功能。本研究首次證實了CD19-PD-1/CD28-CAR-T在PD-L1+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療效,值得通過大規模、多中心臨床試驗進行進一步的證實和推廣。

參考文獻:CD19-Specific CAR-T Cells that Express a PD-1/CD28 Chimeric Switch-Receptor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PD-L1 Positive B-Cell Lymphoma.Clin Cancer Res.2020.Online ahead of print.

相關焦點

  • CAR-T細胞治療可以預測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療效果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抗cd19 CAR - T細胞注射產品的分子和細胞特徵,這些特徵與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和副作用有關。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Hans-Guido Wendel博士、來自法國雷恩第一大學的Karin Tarte及其同事們闡明了CAR-T細胞未開發的起著靶向轉運載體作用---即能夠作為「微型製藥廠(micro-pharmacies)」用於精確的治療轉運---的潛力。
  •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 抗CD19 CAR T細胞在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臨床測試
    抗CD19 CAR T細胞在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臨床測試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48:37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James N.
  • 全球首款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亮相進博會
    在復星醫藥展臺展出的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11月9日,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攜手復星,展示了全球首款獲批用於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這一療法目前已經向中國國家藥監部門提交上市申請,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 研究揭示抗CD19 CAR T細胞輸注產品與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功效和...
    研究揭示抗CD19 CAR T細胞輸注產品與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功效和毒性相關的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34:29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Michael R.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基因表達...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見的侵襲性淋巴瘤,佔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Abexinostats是一種新型的HDAC1、2、3抑制劑,Ribrag等在2015年ASH報導Abexinostats 80mg bid d1~d14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Ⅱ期單臂臨床研究結果為,87例入組,總有效率(ORR)28%(5%CR),其中DLBCL有效率31%(6%CR)。
  •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axicabtagene ciloleucel是一種抗CD19-CD28-CD3ζ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療法),是FDA批准的首個用於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既往接受≥2種全身治療,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縱隔B細胞淋巴瘤、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和轉化型濾泡性淋巴瘤)的
  • 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與其他血液瘤CAR-T治療管理大不同
    近日,由韓為東教授、梁愛斌教授、錢文斌教授共為通訊作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川大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10 家機構聯合發布的文章提出,CAR-T 細胞治療 B 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治療其他血液瘤所引起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 )的機制是不同的,最重要的特徵是局部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L-CRS),並認為及時管理 L-CRS 有助於預防和控制嚴重的全身性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物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非霍奇金...
    隨著對DLBCL異質性和分子機制的研究加深,誕生了許多新型的分子靶向藥物,並且皂期研究顯示臨床獲益。2012年有學者首次提出未來有可能不再需要傳統化療即能治癒淋巴瘤。2013年第55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報導了多項關於靶向治療DLBCL的最新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
  • 李增軍教授:Axi-cel治療惰性B細胞淋巴瘤2期研究
    ,Axi-cel在前期治療侵襲性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和臨床實踐中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並且因為在ZUMA-2研究中,顯示了對套細胞淋巴瘤(MCL)的卓越療效,成為又一臨床治療關注熱點,《腫瘤瞭望》雜誌特邀山東省腫瘤醫院淋巴血液科主任李增軍教授帶來最新car-t產品Axi-cel在復發難治的惰性B細胞淋巴瘤中II期臨床實驗摘要號:8008)結果以及點評。
  • 研究報告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
    研究報告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8 14:05:41 美國南加州大學Si-Yi Chen研究組研製了一種安全有效的抗CD19 CAR T細胞治療方法。
  • Nat Med:CAR-T細胞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特徵
    2020年10月7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CD19 CAR T細胞治療的相關分子和細胞特徵,這些特徵與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在治療後的反應以及是否產生副作用有關。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也已有研究進一步探索含BV方案(BrECADD方案、聯合免疫治療)在cHL一線治療中的作用,對於ASCT後高風險復發患者,BV可顯著延長PFS。多項研究表明,BV單藥或聯合免疫治療在HL患者中顯示出高緩解率,及去化療的優勢。那麼CD30陽性的B細胞淋巴瘤治療現狀如何?
  • 這家醫院用CAR-T治療一名惡性淋巴瘤患者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一名MALT惡性淋巴瘤患者張先生從鄞州人民醫院出院了。這是寧波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細胞治療惡性淋巴瘤。22年前,張先生不幸患上了一種名為MALT的惡性淋巴瘤,這種淋巴瘤相比於侵襲性淋巴瘤惡性度較低,卻容易復發。
  • 吉利德Yescarta申請新適應症,全球首個治療惰性淋巴瘤(iNHL)的CAR-T細胞療法
    吉利德(Gilead)旗下細胞治療公司凱特製藥(Kite Pharma)近日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CD19 CAR-T細胞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的一份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sBLA),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2種或多種系統療法的復發或難治性(R/R)濾泡性淋巴瘤(FL)和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
  • 第一三共CAR-T細胞療法Yescarta在日本被授予治療4種淋巴瘤的孤兒...
    2018年10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已授予CAR-T細胞療法axicabtagene ciloleucel(前稱KTE-C19)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原發性縱膈(胸腺)大B細胞淋巴瘤(PMBCL)、高級別B細胞淋巴瘤
  •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研究進展_淋巴瘤...
    DLBCL)是一種罕見並具有特徵性形態學、免疫表型和細胞遺傳學特點的惡性淋巴瘤,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獨立亞型。CD30多表達於活化的B或T細胞、霍奇金淋巴瘤相關的R-S細胞和間變大細胞淋巴瘤(ALCL)腫瘤細胞上。相關研究證實了ALK融合蛋白和CD30間存在生理性聯繫,但至少目前尚未證明CD30對ALK融合蛋白功能有促進作用。很有可能CD30僅僅只是ALCL的一個診斷性標記,而在導致ALK陽性ALCL和DLBCL的形成過程中,CD30和ALK融合蛋白之間沒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相關性。
  • 出國看病:CAR-T細胞療法使淋巴瘤患者達到無癌生存
    David Israel在2015年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瘤,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治療,包括化療和幹細胞移植。但是,在這場對抗賽中,癌症一直佔據上風,步步制勝。到2017年夏天,Israel被告知他的生命只剩下6個月了。然後,他的醫生向他提出了最後一個選擇:對名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的基因療法進行的臨床試驗。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