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2020-11-08 佰傲谷

時至今日,腫瘤(也稱癌症)仍然是公眾健康的最可怕殺手,免疫療法被認為是攻克癌症最有希望的手段,去年一度成為免疫腫瘤學領域數量最多的在研藥物,而其中的CAR-T治療宛如一匹黑馬,總體增幅最大。CAR-T治療近幾年在國內外迅速發展,大量的生製藥公司加入其中,可謂百花齊放。

CAR-T療法

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能夠精準、快速、高效的消滅腫瘤細胞,且有可能治癒癌症,相比其他細胞治療,這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方法。

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管線變化對比(TAA,腫瘤相關抗原;TCR,T細胞受體;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SA,腫瘤特異性抗原)

全球範圍內的 CAR-T 現狀

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已獲批上市的CAR-T 產品有三款,分別是諾華(Novartis )的 Kymriah(主要用於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以及吉利德(Kite)的 Yescarta (主要用於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和 Tecartus(今年7月獲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治療),這三者均以 CD19 為靶點。

國內CAR-T現狀

中國CAR-T研究數量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

居美國之後,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進行CAR-T臨床研究的國家。目前為止,單單就臨床研究數量而言,我國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全球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高達718項,截止今年3月,中國已正式開展臨床試驗148項,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研究靶點除了明星靶點CD19,還包括CD22、BCMA,CD20等多個靶點,腫瘤類型以血液腫瘤為主,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發性骨髓瘤(MM)等。

國內CAR-T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 CAR-T 類產品申報上市的有兩個,分別為復星凱特的 3 類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以及藥明巨諾的 1 類藥瑞基侖賽注射液。其他大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國內CAR-T進展詳情如下表:

中國企業百花齊放

顯而易見,研究最多的是治療血液瘤的靶向CD19的品種,而最特別的研究,當屬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的非病毒載體CD19 CAR-T細胞注射液(BZ019),相比其他療法,該療法採用非病毒載體,優勢明顯。從理論上講,採用非病毒載體,可以避免病毒在轉染過程中重新複製,安全性更高。另外,這種療法會產生更多的記憶T細胞,可以更好防止癌症的復發。而且相比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在轉染環節成本更低,可以進行更多次的嘗試,進行多基因轉染,利用多個靶標來定位實體瘤細胞,從而有可能提高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有效率。

此外不得不說上海科濟生物研發出的國際上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Claudin18.2(CLDN18.2)是一種胃特異性膜蛋白,被認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類型的潛在治療靶點。CT041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和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且在一個月前的10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授予科濟生物靶向Claudin18.2 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LDN18.2 CAR-T)「孤兒藥」稱號,用於治療胃腺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 這一矚目的成績領跑全球,給實體瘤領域帶去希望。

Claudin蛋白

另外還有亙喜生物的GC007g注射液(通用CAR),同種異體CAR-T療法,這種療法在因靶點丟失造成的腫瘤復發方面的效果被認可,這也是將是CAR-T療法的一大發展趨勢。

上海恆瑞達生也於10月20日傳來喜訊,其雙靶點CAR-T細胞候選產品抗CD19-CD22 T細胞注射液的臨床申請獲得受理,這是國內首個獲得臨床受理的雙靶點CAR-T候選產品。在此之前,該企業已有3款CAR-T產品在一期階段。

CAR-T療法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CAR-T藥企新藥上市申請的陸續提交,CAR-T療法市場前景十足,然而,CAR-T療法仍然面臨技術的天花板。

首先眾所周知的一點,就是實體瘤領域的挑戰。現有療法大都集中在血液瘤, CD19是血液瘤中效果最好的靶點。在實體瘤的靶點選擇中,腫瘤特異性抗原屬於最理想的靶點,然而,實體瘤的腫瘤特異性抗原非常少,現有的靶點缺乏特異性,靶向性不足,不可避免會出現脫靶效應。另一方面,由於實體瘤的異質性,即使找到了安全的靶點,療效也無法保證。

此外,還需考慮腫瘤微環境對於CAR-T細胞的影響,如何保持細胞的增殖和殺傷活性也是一個問題。

腫瘤微環境

除了實體瘤領域有待突破,在血液瘤方面,CAR-T療法也面臨諸多挑戰。雖然血液瘤方面療效很好,但明顯適應症較少,而且大多尚在臨床階段,國外臨床試驗中出現患者死亡事件也不是新鮮事,這無疑是CAR-T技術必須竭力解決的現實難題。

結語

創新政策支持下, CAR-T細胞產品層出不窮,但我國CAR-T細胞治療與國際進展仍無法媲美,擁有非常廣闊的探索空間。目前大多數仍處於臨床研發階段,其療效和安全性等均需要時間來證明。

參考文獻: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Jemal A.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68(6):394-424.

2. Market Research Future. CAR-TCell Therapy Market Analysis.https://www.marketresearchfuture.com/reports/car-t-cell-therapy-market-8102

3. Coherent Market InsightsAnalysis.http://www.cartbiomed.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id=175

4. 全球首創的CLDN18.2 CAR-T細胞藥物被美國FDA授予「孤兒藥」稱號. Retrieved Oct 5,2020, from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93828-1.shtml.

5. Newick, Kheng, Edmund Moon, and Steven M. Albeld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Molecular Therapy-Oncolytics 3 (2016): 16006.

6. Xia, An-Liang, et al. "Chimeric-antigen receptor T (CAR-T) cell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cotarget 8.52 (2017): 90521.

7. CDE官網

8. 恆潤達生官網

相關焦點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對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CAR-T療法雖然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療效,但是如何有效治療實體瘤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挑戰。在今年的AACR年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進步。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
  • 對比2018,研究CAR-T的公司取得了哪些進展?
    CAR-T治療早在1989年首次被提出,但從2011年起對於此療法的研究才有了緩慢的進展,直到2105年,相關研究呈突飛猛進的增長趨勢,圖2為相關領域專利的申請趨勢圖[1]。2017年8月,諾華公司Kymrial(靶向CD19的CAR-T細胞)被美國FDA批准上市,標誌著CAR-T細胞療法真正進入臨床應用。
  • 【在審】國內首個CAR-T療法獲批在即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月12日),復星凱特的CAR-T療法益基利侖賽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有了最新進展,已轉為「在審批」階段,如若獲批,其或將成為國內首款、世界上第四款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
  • 國內CAR-T產品現狀:多數處於臨床研發階段,較國際進展仍有較大差距
    國內CAR-T現狀中國CAR-T研究數量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居美國之後,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進行國內CAR-T研究進展目前國內 CAR-T 類產品申報上市的有兩個,分別為復星凱特的 3 類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以及藥明巨諾(02126)的 1 類藥瑞基侖賽注射液。
  • 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自2017年底《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出臺後,國內CAR-T細胞治療產品面臨「重新洗牌」,各產品臨床試驗需要重新進行註冊申報。據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截止報告日期(2020年3月5日),國內已正式開展148個臨床試驗;結合國內臨床試驗註冊數據,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
  •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 年度盤點 | 2019 CAR-T 研究進展一網打盡!
    再往前3天,全球首款 CAR-T 療法 CTL019 (商品名:Kymriah)在中國獲批臨床,該藥物為諾華旗下 CAR-T 療法明星產品,本次申請適應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刷屏的背後,還有CAR-T 所顯示出的強大「治癒性」。8月,CAR-T療法開發者Bruce L.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這些問題包括細胞製劑中存在沒有活力的細胞和細胞碎片,以及通常用於CAR-T細胞產品冷凍和儲存的冷凍保護劑(比如二甲基亞碸)。 這種微流體方法是由南澳大學的Benjamin Thierry教授及其團隊與雪梨科技大學Benjamin Thierry副教授合作開發的,可以在30分鐘內剔除CAR-T細胞產品中70%以上的死細胞,並讓細胞活力平均提高20%。
  • CAR-T明星Yescarta在新適應症上表現良好,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
    在正在舉行的美國血液學會2020年年會(ASH20)上,吉利德宣布了Yescarta在ZUMA-5臨床試驗中的最新數據:
  • CD20 CAR-T療法治療B-NHL最新進展
    眾所周知,CD19絕對稱得上是CAR-T治療靶點中的當家花旦,已經在復發難治性B細胞惡性血液疾病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且已經有兩款商業化產品,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B細胞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和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從CD19 CAR-T療法中獲益。
  • 國內首個靶向CD30的自體CAR-T細胞療法獲批臨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醫谷最新消息,據波睿達生物官微消息,其自主研發的BRD-01產品—「靶向CD30嵌合抗原受體基因修飾的自體T細胞注射液」今日宣布獲批臨床,用於治療18-70歲的CD30+復發或者難治性血液腫瘤,這也是國內首個被批准臨床試驗默許的以CD30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6月27日,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CAR-T產品。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
  • 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賽道或「過熱」 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背後:賽道或「過熱」,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華夏時報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在未來幾個月之內,國內有望迎來首款CAR-T產品。1月12日,復星凱特的益基利侖賽注射液的國內上市申請在沉寂近一年之後,悄然轉為「在審批」階段。
  •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2 16:49:01 為紀念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由中國電子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共同主辦的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背後:賽道或「過熱」,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
    因此,申請上市的產品往往與國外獲批產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產品結構。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實際上,這兩款藥物就是將美國的產品引入國內,無論是臨床試驗還是生產過程都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這也意味著,這兩款藥物的定價水平或將參考美國同類產品。有業內人士推測,定價不會有美國那麼高,但也會在百萬元以上。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基於此,針對CAR-T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Brain:CAR T細胞療法有什麼神經毒性?doi:10.1093/brain/awz053最近出現的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治療徹底改變了癌症的臨床治療。在免疫療法的保護傘下,CAR T細胞治療訓練並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以攻擊腫瘤。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doi:10.1016/j.cels.2020.08.002; doi:10.1126/science.abc6270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
  • 盤點:全球質譜技術最新七大進展(圖)
    日前,國外媒體盤點出了全球質譜技術最新七大進展,或新品發布,或產品升級,或質譜合作,或軟體開發等,沃特世、安捷倫、布魯克、賽默飛、AB SCIEX等全球知名質譜製造商悉數上榜。
  • 以K-CAR之名,回看國內小車設計
    比如日本私家車須交車輛買價的5%購置稅,而K-car只需3%,除此之外自動車重量稅、自動車稅都相比普通轎車要低很多,最重要的是日本的購車這需要證明有停車位才可以上牌照,但在日本許多地區K-car車型是無需提供停車證明。這些等等因素都是K-CAR成功的關鍵。隨著國內汽車的普及,無時無刻的塞車和停車難的問題日益嚴重。在國內汽車呼聲最高的SUV、MPV群體中出現了「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