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2018,研究CAR-T的公司取得了哪些進展?

2020-12-06 金斯瑞生物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其在腫瘤治療上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使其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圖1為CAR-T的作用流程圖。CAR-T治療早在1989年首次被提出,但從2011年起對於此療法的研究才有了緩慢的進展,直到2105年,相關研究呈突飛猛進的增長趨勢,圖2為相關領域專利的申請趨勢圖[1]。2017年8月,諾華公司Kymrial(靶向CD19的CAR-T細胞)被美國FDA批准上市,標誌著CAR-T細胞療法真正進入臨床應用。

美國血液學會(ASH)成立於195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關注血液疾病病因與基因治療的專業學會。

2018年,南京傳奇和合作夥伴楊森提供了LEGEND-2(NCT03090659)1/2期開放標籤研究的結果-客觀緩解率為88%(95%置信區間[ci]:76-95)。其中,74%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95%[ci]:60-85),4%的患者達到非常好的部分反應,11%的患者達到部分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在42名CR患者中,39名患者(68%)骨髓中的微小殘留病變(MRD)。在所有患者中,中位隨訪時間為12個月,中位反應持續時間為16個月(95%[ci]:12-未達到[NR]),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5個月,在MRD陰性的CR患者中,中位PFS為24個月。今年,其開發的JNJ-4528(又名LCAR-B38M)取得了新的突破,試驗結果表明,JNJ-4528在治療29名R/R MM患者時表現出優異的療效,在中位隨訪時間為6個月時,達到100%的總緩解率。這些患者平均接受過5種前期療法,68%的患者對蛋白酶體抑制劑(PI),免疫調節藥物(IMiD),和抗CD38抗體三重耐藥,72%的患者接受過5種治療,31%的患者對5種療法耐藥。這些患者達到69%的完全緩解(CR)率,86%的患者達到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以上。在中位隨訪時間為6個月時,29名患者中有27名患者沒有出現疾病進展。

2018年,諾華公司在關鍵性臨床試驗ELIANA和JULIET中,對接受CAR-T療法的患者進行了長期分析。在ELIANA試驗的24個月裡,該療法在大部分患者中顯示出深度和持久的療效,無需額外的治療。在79名患者中,82%的患者在輸注後3個月內有完全緩解或完全緩解伴血細胞計數恢復不全,這些患者中98%的微小殘留病灶顯示為陰性(MRD-)。JULIET為期19個月的研究分析了Kymriah對復發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人的療效,全部患者曾進行過多輪化療和不成功的幹細胞移植,患者對該療法表現出了長期療效反應。隨訪至少3個月或隨後停藥的患者中位總反應率為54%。2019年,諾華公司發布了Kymrial的最新臨床數據,在對80名r/rDLBCL患者進行給藥的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後,數據顯示總緩解率為58%,其中40%達到了完全緩解。而在隨訪時間為4.5個月的JULIET試驗裡,115位患者中,ORR為52%,CR為38%(N = 115)。相比去年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吉利德科學收購的Kite製藥今年在會上公布了研究ZUMA-1為期兩年的試驗數據,該試驗於2017年10月開展,其中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了一次Yescarta的注射,並進行了為期至少兩年的跟蹤隨訪。在2018年的ASH大會上,其展示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在接受治療兩年後,患者(n=101)的總緩解率達到83% ,完全緩解率達到58%。在中位隨訪期為27.1個月時,39%接受治療的患者仍然對療法有響應。在接受療法12個月後對療法有響應的患者中,93%的患者在24個月後仍然對療法保持響應。今年的ASH大會上,吉利德展示了靶向CD19的CAR-T療法KTE-X19,在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ZUMA-2中獲得積極結果。在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時,67%的患者在接受1次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

Anti-BCMA-CAR-T細胞(bb21217),是bluebird與Celgene聯合開發的新型CAR-T療法。在2018年ASH大會上報導了其臨床實驗結果,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的12名患者中,83%(n = 10)通過IMWG標準並獲得了客觀臨床反應。截至數據提取日期,10名患者中有9名正在進行反應,其中3名患者完全緩解或嚴格完全緩解,2名患者部分緩解,4名患者部分緩解。在2019年的ASH大會上,bluebird與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合作開發了最新CAR-T細胞療法-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療法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又名bb2121),其臨床數據表明,在128例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73.4%,其中有31.3%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

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在2018年的ASH大會上公布了編號為CT053的CAR-BCMA-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初步結果,臨床實驗結果表明,截止2018年7月12日,共有17例R/R 多發性骨髓瘤受試者接受單劑CT053輸注,細胞劑量範圍為0.5-1.8x108,輸注後觀察期為10-272天(中位92天),14例受試者獲得至少4周的有效性評價。所有受試者在接受CT053單次注射後1-3天均在外周血檢測到CAR-T細胞擴增,14例有效性評價的受試者在CT053輸注後2-4周後至少達到部分緩解及以上療效,總緩解率達到100%,非常好的部分緩解及完全緩解的比例為78.6%。在2019年的ASH大會上,該公司報導了最新研究數據,截至2019年9月30日,共有24名難治/復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CT053細胞療法的輸注,總緩解率為87.5%,完全緩解率為79.2%。未觀察到3級及以上的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

森朗生物的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李建強博士再次登上ASH大會,深入分享了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了確定T細胞表面CAR分子密度對CAR-T細胞治療結果和不良反應的影響,分別構建了使用EF1α和MND啟動子的CAR-T載體,用來比較它們在細胞培養和臨床前研究中的區別。體外實驗結果表明,MND啟動子同EF1α啟動子相比,不但能顯著提高慢病毒的包裝效率,而且可以降低CAR分子在T細胞表面的表達密度。西比曼生物、藥明巨諾等生物公司在此次大會上也展示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儘管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但其在臨床應用中仍然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CAR-T細胞會激活工程T細胞的抗腫瘤免疫作用,進而導致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脫靶效應和神經系統紊亂等副作用。CAR-T可能會導致患者體內細胞因子的過度釋放,從而導致CRS,進而導致患者產生發熱、肌痛、低血壓、呼吸困難、凝血障礙、終末器官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由於大多數把抗原的表達沒有腫瘤組織特異性,因此,CAR-T細胞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損傷,因此產生脫靶效應,進而引起正常組織的損傷;接受CD19 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會出現幻覺、精神錯亂和癲癇等神經性疾病[2,3]。

儘管CAR-T細胞療法不斷的取得突破,但是其在技術上和臨床應用上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減輕CAR-T細胞對患者產生的副作用以及提高其療效,是臨床上值得探索的問題。CAR-T細胞療法正在快速成為許多不同類型腫瘤的有效治療方式,給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圖2 專利申請量年度趨勢圖[1]

參考文獻

[1] 晨 李.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技術相關專利分析 [J]. 天 津 科 技, 2019, 46(9): 60-62.

[2] 陳紹豐, 朱志朋, 吳豔峰. Car-t細胞治療腫瘤臨床應用的挑戰及對策 [J].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2019, 26(7): 802-809.

[3] Zhao Z, Chen Y, Francisco N M,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car-t cell therap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J]. Acta Pharm Sin B, 2018, 8(4): 539-551.

相關焦點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CAR-T治療近幾年在國內外迅速發展,大量的生製藥公司加入其中,可謂百花齊放。國內CAR-T研究進展目前國內 CAR-T 類產品申報上市的有兩個,分別為復星凱特的 3 類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以及藥明巨諾的 1 類藥瑞基侖賽注射液。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對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CAR-T療法雖然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療效,但是如何有效治療實體瘤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挑戰。在今年的AACR年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進步。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
  •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CAR-T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
  • 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布關於CAR-T臨床研究進展
    第一部分:事件起因10月28日,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發布公告,在CAR-T方面取得了進展,發布公告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跟合作醫院在周六下午蘇州的一個血液病會議上要公開一些關於CAR-T方面的進展情況,所以按照港交所的要求,提前披露相關事項。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尤其在癌症治療領域,免疫治療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免疫治療藥物中的明星——PD-1/PD-L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領域2018年依然表現不俗。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雖然CAR-T細胞療法與標準治療方法(包括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數據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對比,但我們仍然期望早期的CAR-T細胞療法能夠改善難治性疾病患者的預後。➤Q: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還需要接受哪些治療?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如今,兩家 「不差錢」 的新銳公司開啟了攻克實體瘤細胞療法領域的探索。 「主攻」血液疾病的 Orca Bio 成立於 2016 年的 Orca 是一家致力於開發高精準度同種異體細胞療法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基於此,針對CAR-T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Brain:CAR T細胞療法有什麼神經毒性?doi:10.1093/brain/awz053最近出現的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治療徹底改變了癌症的臨床治療。在免疫療法的保護傘下,CAR T細胞治療訓練並增強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以攻擊腫瘤。
  • 血液病專家:CAR-T細胞療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最新的好消息是,該院血液內科正在進行的多項針對各種惡性血液腫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新療法臨床試驗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這一新療法就是CAR-T免疫細胞治療。其中急性白血病最為兇險,自然病程進展很快,若不及時積極治療,平均3個月到4個月可能出現死亡。人群中,小兒白血病患者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為主,約佔小兒白血病的75%以上,此類小兒患者的治癒率可達80%以上。此外,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約佔20%~25%。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則大多是緩慢進展的,且很多患者沒有自覺症狀,發病人群以老年人最為常見,平均發病年齡在65歲以上。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此前,2018年5月16日美國醫保與醫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正式接受「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納入醫療保險與補助覆蓋指標」的請求並啟動審查開始。在2019年2月15日,CMS正式發布擬議決定備忘錄:批准CAR-T細胞治療正式納入醫保。
  • CAR-T明星Yescarta在新適應症上表現良好,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
    Yescarta在2019年的淨銷售額為4.56億美元,2018年為2.64億美元。在ZUMA-5這項全球性,多中心,單臂,開放標籤的2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Yescarta在成年復發或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患者中治療效果。
  • 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近兩年,全球CAR-T研發進展迅速,除了已上市的Yescarta®和Kymriah®外,另有兩款CAR-T療法在2019年底向美國FDA遞交了上市申請。南京傳奇/楊森、藝妙神州以及多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開發的CAR-T療法也獲得了令人驚豔的數據。
  • 年度盤點 | 2019 CAR-T 研究進展一網打盡!
    近兩年來,CAR-T療法從血液瘤向實體瘤的邁進則成為熱門話題,畢竟在實體瘤領域,這一療法仍未有突破性進展出現。與此同時,CAR-T在其他疾病如HIV感染、心臟病等領域的探索也是當下一大趨勢,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和神經毒性等毒副作用更是仍需攻克的一大難題。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 Elsemary說,「CAR-T細胞療法已經在治療血癌方面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果,目前有大量國際研究正在努力將這一成功轉化為針對實體癌的CAR-T細胞療法。然而,CAR-T製造過程仍然存在重大障礙和成本高昂,這阻止了這種救命療法的全部潛力得到實現。」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2018年的神經幹細胞研究十大研究進展
    2018年的神經幹細胞研究十大研究進展 1.
  • CAR-T研究前沿應用|珀金埃爾默與您相約第十九屆中國生物製品年會...
    相較於美國,接近八成的國內研究已處於臨床階段。同時,對比2018年,我們可以看到國內製藥企業對於CAR-T療法的布局和推動[2]。在此,結合一線的研究進展,我們向大家介紹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產品線針對CAR-T研究的應用切入點,助力下一代CAR-T療法研發。
  • CAR-T明星Yescarta在新適應症上表現良好,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
    Yescarta在2019年的淨銷售額為4.56億美元,2018年為2.64億美元。在ZUMA-5這項全球性,多中心,單臂,開放標籤的2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Yescarta在成年復發或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iNHL) 患者中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