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2020-11-29 健康界

近兩年,免疫治療可謂佔盡風頭。尤其在癌症治療領域,免疫治療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免疫治療藥物中的明星——PD-1/PD-L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領域2018年依然表現不俗。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

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r的Yescarta,就此開啟了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時代。國內目前尚無批准上市的細胞療法,但今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的CAR-T產品。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免疫細胞分為多種。因此,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也包括了不同的種類,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CIK、DC-CIK、NK等為代表的非特異性的老技術;一類是以CAR-T、TCR-T為代表的需要體外基因改造的特異性的新技術。而Kymriah和Yescarta兩種療法都是CAR-T免疫療法,CAR-T療法也是當前的最熱門。

1. 什麼是CAR-T?

CAR-T療法的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原理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後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並攻擊自身的腫瘤細胞。

2. CAR-T對哪些癌種有效?

在2014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CAR-T細胞治療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中取得了顯著療效的報導大放異彩,給血液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希望之光。

之前提到的獲批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適應症就是治療罹患B細胞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雖然,CAR-T細胞免疫療法已經證實在上述血液腫瘤的治療中體現了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但在實體瘤的治療方面,細胞治療還並未獲得突破。

3. 2018年CAR-T治療有哪些研究新進展?

目前,CAR-T項目涉及的靶點在47個以上,熱門靶點集中在CD19、CD20、CD22、GPC3、BCMA等。2018年,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治療血液腫瘤方面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並且在CAR-T療法的技術進步、副作用研究上都有一些重磅的臨床研究值得關注。

迄今最長CAR-T治療隨訪數據發布,首次證實疾病負擔低的患者獲益最大

今年,NEJM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SKCC)的研究者們,利用19-28zCAR-T對53名成人難治或復發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進行了臨床試驗,並進行了為期最長五年半的隨訪,結果顯示完全緩解率為83%,中位生存期12.9個月

更加厲害的是,研究者們發現那些治療前疾病負荷較輕、也就是異常增生的原始細胞<5%的患者,他們從治療中獲得的收益更大,中位生存期達到了20.1個月。

這些疾病負荷較輕的患者,超過1/3(35%)在被確診五年之後仍舊好好地活著,這意味著他們是有可能被治癒的。這是目前為止,用CAR-T治療ALL隨訪期最長的臨床試驗,證實了此種療法的潛力。同時,這也是首次發現低疾病負荷患者能夠從 CAR- T中受益更多。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709919)

CAR-T細胞生產:加州大學開發CRISPR-Cas9系統,一周左右製造抗癌T細胞 

在利用CAR-T治療之前,一個重要的步驟是CAR-T細胞的生產,但這一過程並不容易,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利用重組病毒作為載體,對T細胞進行基因重編程。但這一過程漫長且成本高昂,不能滿足臨床的大量需求。

今年7月,Nature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來自加州大學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種CRISPR-Cas9基因組靶向系統,該系統不需要用病毒作為載體,可以在T細胞基因組中的特定位點快速有效地插入大DNA序列(大於1 kilobase),同時保持細胞活力和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周左右就完成對T細胞的基因修飾!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326-5)

CAR-T細胞擴增:體外模擬APC技術幫助CAR-T細胞大量擴增

改造後的T細胞在治療之前還需要體外大量擴增,但這一步驟同樣耗時費力。在體內,有抗原呈遞細胞(APC)的協助T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增,但在體外,這一過程卻並不那麼容易。

今年1月,Nature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一篇來自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的研究。David J Mooney教授與其團隊開發了一種用生物材料製成的支架,它能在體外模擬APC的功能,讓T細胞的擴增更為有效。

這種支架是在多孔的矽制棒狀材料中填入了白細胞介素2(IL-2),這是一類由APC產生的因子,能延長T細胞的壽命。外部有一層了脂質雙分子層,模擬APC的細胞膜。再之後,他們添加上了能激活T細胞的多種抗體。

與當下常規的體外擴增技術(Dynabeads)相比,這些模擬APC的支架效率驚人。這一技術如果能在臨床廣泛應用,對於患者來說能早日獲得治療。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4047)

一個意外引發的突破:TET2破壞大幅度提升CAR-T戰鬥力

今年5月,Nature上一篇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在一項針對表達CD19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人的臨床試驗中,發現一例患者在接受第二劑T細胞後的2個月,才開始現出明顯的反應,並且在隨後獲得了獲得完全緩解,而且這名患者在5年的隨訪結束後,依然健康地活著。

研究者對這位患者體內的T細胞進行了分析,發現了該患者體內94%的CAR-T細胞,均是來自同一個祖先!

這個令人驚訝的現象是因為,在用慢病毒轉染進行基因改造的時候,CAR序列被無意插入到了一個名為TET2的等位基因中間,導致了該基因功能障礙。但TET2障礙卻使得改名患者體內的CAR-T細胞增殖能力更強、抗癌能力更強、活得也更久。

雖然這是單個病例的結果,但期待這種治療效果能夠在其他臨床試驗中複製。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78-z)

更強的CAR-T:科學家開發出攜帶PD-1抗體的CAR-T細胞

這篇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來自於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研究者成功地使得二代CAR-T細胞分泌PD-1抗體單鏈可變區片段(scFv),同時提高自身和腫瘤環境中T細胞的抗癌活性,抗腫瘤治療效果甚至比CAR-T聯合PD-1抗體的治療效果更好。

二期,這些scFv局限分泌在腫瘤附近,基本不進入血液循環,令CAR-T抗腫瘤活性更高更持久的同時,保證了較低的副作用。

目前研究者們正在設計臨床試驗,希望未來這種訂製的car-t細胞能應用在患者身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4195)

並不是只有T細胞在戰鬥,NK細胞也可以

Science雜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篩選出名為7C6的單克隆抗體,讓NK細胞能夠識別並殺死癌細胞。

MICA和MICB蛋白可以在腫瘤上表達,並作為免疫系統的「殺死我」的信號。 但是腫瘤通常會通過脫落這些蛋白質來掩蓋自己,阻止專門的自然殺傷NK細胞識別和破壞。

該方法有效地將MICA和MICB鎖定在腫瘤上,使NK細胞能夠發現它們被消除。 該抗體在多種腫瘤小鼠模型中表現出臨床前功效,包括黑素瘤。此外,這種NK細胞介導的腫瘤溶解後還減少了肺癌轉移。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83/1537)

4.CAR-T療法的副作用

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原理是通過構建特異性嵌合抗原受體,經基因轉導使T淋巴細胞表達這種嵌合抗原受體,特異性地識別靶抗原從而殺傷靶細胞。聽起來很有道理,但要實現靶向殺傷癌細胞,同時又避免對正常細胞的損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臨床試驗和應用中,細胞療法的新問題不斷。除了難以進入緻密的實體瘤中,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脫靶效應、神經毒性、過敏反應、移植物抗宿主病、腫瘤溶解症候群等。其中最嚴重的就是CRS,這是一種致命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應。

但對於CRS,今年5月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兩篇研究,都顯示CRS是可以被抑制的!

研究人員以小鼠為模型,模擬CRS的發生條件,從中篩選到一種導致CRS反應的關鍵分子——IL-1。進一步找到一種藥物anakinra,證實它可以通過抑制IL-1分子防止CRS以及神經毒性的發生。

這兩項副作用研究似乎值得高興,但今年在Nature medicine上還報導了一例CAR-T治療意外產生的罕見副作用:CAR-癌細胞。

一位患者在CD19靶向CAR-T細胞(CTL019)輸注9個月後,復發CD19-白血病,異常表達抗CD19 CAR,最後不幸死亡。研究者最終發現,在T細胞製造過程中,CAR基因被無意地引入到一個癌變的B細胞中,並且其產物與白血病細胞表面的CD19結合,讓CAR-T細胞無法識別。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CAR-T治療風險,結果縱然是不幸的,但失敗的意義正如成功一樣,同樣可以推動研究者對CAR-T療法的不斷探索。

縱觀2018年,CAR-T的熱度只增不減,雖然上述研究大多尚未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腫瘤細胞免疫的曙光已現,期待未來!


相關焦點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自2017年10月,美國政府批准第二種基於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療法以來,在治療癌症方面效果顯著。CAR-T治療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CAR-T細胞治療被認為是「清除」癌細胞的有利武器。自2017年上市以來,這種療法的高昂價格成為了熱門議題。對此,各個國家紛紛探索醫保覆蓋CAR-T治療費用的可行性方案。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最有潛力抗癌技術變得更安全 2018-05-29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前景可觀的CAR-T療法,標誌著腫瘤治療進入一個新時代。其本質是一種基因修飾自體T細胞的免疫治療,也是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進行的「定製化治療」。近期,有兩種類型的CAR-T細胞療法獲批用於治療極其難治的癌症形式,另外還有更多類型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治療效果。然而,這些治療存在嚴重的潛在副作用——可引起死亡的神經毒性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這些仍是有待克服的主要挑戰。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CAR-T免疫療法新模式——治療實體瘤
    由於能產生腫瘤反應的免疫細胞數量較少,這兩種藥在治療一些腫瘤中療效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Edmund Moon教授和他所帶領的團隊設計了新一代免疫細胞,通過病毒載體在CAR-T細胞中插入一轉基因受體PD1CD28。CAR-T細胞是CD19、間皮素、PSCA這三種關鍵蛋白的靶標,而這三種蛋白是在腫瘤細胞中表達的。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該公司希望通過使用特定組成的幹細胞和免疫細胞與患者的免疫系統相匹配,來降低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手術(alloBMT)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嚴重性,從而為患有血液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目前該公司在研針對血液疾病的 T 細胞療法有兩款,OGFT-001 和 TRGFT-201。
  • 細胞免疫產業專題報告:CAR-T療法大顯神威
    以 CAR-T 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引領抗癌治療進入新時代。免疫治療讓我們第一次在與癌症的戰爭中看到勝利的曙光。與傳統的癌症治療藥物不同,CAR-T 細胞療法主要是利用 T 細胞啟動人體 自然宿主防禦機制。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全球範圍內以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為基礎的細胞療法不斷取得突破,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細胞療法的大熱,也標誌著現代醫學由分子治療向細胞治療的轉變。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細胞免疫——CAR-T 技術
    細胞免疫治療,是世界目前惟一有希望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它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治療腫瘤,即腫瘤免疫治療。其中嵌合抗原受體 T細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CAR-T)免疫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治療中顯現出強大的治療效果,並且為晚期和罕見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將有可能最終實現腫瘤治癒這個終極目標。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新聞—科學網
  • 雙重CAR-T細胞免疫療法,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毒感染
    HIV感染雖然尚無法治癒,但隨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普及,已可有效抑制愛滋病毒複製。然而,對於許多HIV感染者來說,終生用藥太痛苦。愛滋病毒治療的主要障礙在於「病毒庫」,即HIV副本可以「潛伏」在被感染細胞基因組中,一旦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病毒就會迅速複製,捲土重來。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第一種基於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療法很有可能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來自於Novartis和Kite Pharma公司的候選藥物都通過重新激活免疫系統的功能以抗擊癌症,而率先獲得批准的藥物將領跑市場競爭。通過基因改造CAR-T細胞可以使其表面表達人工受體。這些受體將結合癌細胞表面上的特異性抗原,從而引導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CAR-T免疫細胞不僅能治療癌症,未來還能治療愛滋病?
    如今CAR-T免疫療法在癌症的治療上大顯身手,針對愛滋病,CAR-T免疫療法有何潛力?CAR-T免疫療法治療愛滋病的相關研究2019年,《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最近上線的一篇論文中,一支產研結合的科學團隊展示了他們設計的一種新型CAR-T細胞,在小鼠實驗中,經過七天的治療,6隻愛滋病小鼠中有5隻體內找不到HIV病毒的DNA,平均HIV病毒水平下降97.5%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對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CAR-T療法雖然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療效,但是如何有效治療實體瘤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挑戰。在今年的AACR年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進步。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
  • 腫瘤免疫知多少:CAR-T治療實體瘤的障礙以及相應策略進展
    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目前也已經有兩款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以及Kite公司(現已被吉列德公司收購)的Yescarta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對於實體腫瘤而言,目前的CAR-T仍然還面臨許多困難,比如治療實體瘤效果不佳,不能夠有效地浸潤到腫瘤組織內部,CAR-T細胞生存時間不長等等。
  • 資本搶灘CAR-T療法,助燃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原標題:資本搶灘CAR-T療法,助燃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 醫藥健康行業:CAR-T療法大顯神威 細胞免疫產業迎機遇
    來源:財富動力網作者:山西證券 王騰蛟以CAR-T為代表的細胞免疫療法引領抗癌治療進入新時代。CAR-T療法由於在血液腫瘤領域出色的療效進入公眾視野,同時引領著抗癌治療進入新時代。免疫治療讓我們第一次在與癌症的戰爭中看到勝利的曙光。與傳統的癌症治療藥物不同,CAR-T細胞療法主要是利用T細胞啟動人體自然宿主防禦機制。CAR-T可以在識別腫瘤抗原時無需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限制,能夠識別MHC非依賴型靶標,同時通過共刺激性分子信號增強T細胞免疫的殺傷性,從而克服由於腫瘤細胞下調MHC表達或抑制共刺激分子分泌而造成的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