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免疫——CAR-T 技術

2021-01-20 南開細胞工程

摘 要 細胞免疫治療療法,是採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殺傷功能增強,然後再回輸到人體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重功效。細胞免疫治療,是世界目前惟一有希望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它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治療腫瘤,即腫瘤免疫治療。其中嵌合抗原受體 T細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CAR-T)免疫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治療中顯現出強大的治療效果,並且為晚期和罕見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將有可能最終實現腫瘤治癒這個終極目標。

關鍵詞 細胞免疫;CAR-T;腫瘤

Key words oncolytic viruses; HSV-1;  combined immunotherapy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癌症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在我國,每65個人當中就有1 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過400 萬人被確診癌症,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每分鐘就有超過5人死於癌症,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癌症傳統的療法,外科手術和放化療均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外科手術很難根除腫瘤組織,而放化療又會對正常的組織產生很大的危害,所以,在分子生物學快速發展,一類新的療法也逐步的走向臨床,備受大家的關注,那就是腫瘤免疫療法,即通過一些生物手段,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達到清除腫瘤、治癒癌症的目的。細胞免疫治療,是世界目前惟一有希望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



1992 年,美國 FDA 正式通過將生物免疫療法視為癌症基本療法之一的議題,該療法在美國臨床得到廣泛應用。2000 年,美國 Yamazaki 博士等人在《柳葉刀》雜誌報導了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該技術能夠有效預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2009年3月,中國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中,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技術進行管理,同時通過審批的醫療機構可開展臨床應用。2011 年 4 月,CCTV 《新聞聯播》對生物免疫治療技術進行了報導,指出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腫瘤取得重點突破, 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癒。2011 年 10 月,法國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和其在後天免疫中的作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標誌著生物免疫治療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2012 年 3 月 6 日,中國衛生部正式將生物免疫治療癌症納入技術管理辦法中。




嵌合抗原受體(CARs)的組成包括:單鏈可變片段(scFv)、鉸鏈區以及跨膜胞內信號區域。其中 scFv 是由重鏈 V 區(VH)和輕鏈 V 區(VL)組成的單克隆抗體的可變區,又可稱為互補決定區(CDR)。VH 和 VL 又各有3 個 CDR,這 6 個 CDR 共同組成 CAR 的抗原結合部位。鉸鏈區因富含脯氨酸而容易發生一定程度的扭曲,這有利於抗原與 scFv 結合法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ajorhistocompabilitycomplex,MHC)I 類分子結合。scFv 是嵌合型抗原受體CAR結構的第一個關鍵部位,位於膜外區,具有特異性識別並結合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功能。目前獲得較特異的 scFv 片段分子的有效方式:對靶標分子及修飾性目的分子的親和挑選較為常用的篩選方法包括DNA文庫、噬菌體文庫、核糖體展示文庫等篩選文庫技術。



到目前為止已經設計了五代 CAR-T 細胞。每一代的產生就像是遊戲裡的打怪升級,一 段更比一段高,一代更比一代強。第一代青銅段位:利用 CD3ζ細胞內信號傳導結構域(第一信號)激活第一代 CAR 中的 T 細胞。然而,這些 CAR 不能產生足夠的 IL-2,並且具有有限的活化,擴增和體內抗腫瘤作用。第二代白銀段位:通過添加具有細胞內共刺激信號傳 導結構域的共刺激分子產生第二代 CAR,例如 CD28,CD137(4-1BB),CD134(OX40),CD27,ICOS 和 CD244。與第一代相比,第二代 CAR 產生的 IL-2 多 20 倍,並能夠在體內使靶細胞實行持續的增殖和殺傷作用。第三代黃金段位:第三代 CAR 通過添加兩種或更多的具有細胞內共刺激信號傳導結構域的共刺激分子而產生。因此,分泌更多的細胞因子時,體外的殺傷能力增強。然而這在臨床上並沒有取得更好的結果。第四代鉑金段位:CAR 被稱為 T 細胞重定向通用殺傷細胞因子(或稱 CAR),是通過添加一系列細胞因子(如 IL-12)來生產的,這些細胞因子可以通過局部釋放細胞因子來調節微環境並招募免疫效應細胞來殺傷腫瘤。第五代鑽石段位:第五代 CAR-T 同樣基於第二代,添加了激活其它信號通路的共刺激結構域,比如 IL2-2Rβ胞內結合 SAAT3/5 的結構域。這一代又一代各種不同的結構設計,賦予了CAR-T 細胞療法無限的生機和未來。雖然目前只升級到了五代鑽石,但相信不久還會有六代星耀、七代王者„„我們翹首以待。 


   CAR-T細胞是導入 CAR 基因的T細胞,在其製備過程中可通過電穿孔、慢病毒或逆轉錄病毒轉導,將CAR基因導入患者自身分離出的T細胞裡使T細胞經改造後能夠表達CAR基因。但這三種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電穿孔法:採用直接將mRNA 導入T 細胞實現CAR瞬時表達而且不存在基因組的整合,使得 DNA誘變的可能性非常低。缺點是這種方法需要多次注射.該方法製備的CAR-T在實體瘤的治療中體現出一定的抗腫瘤活性。慢病毒法是將CAR基因整合到T細胞的基因組中並表達。缺點是可能存在遺傳毒性。優點是持續時間較電穿孔方法長、轉導效率高、能永久轉換T細胞、應用較廣泛。逆轉錄病毒法製備:逆轉錄病毒轉染CAR的原理與慢病毒轉染相似,同樣能永久轉換T細胞實現對腫瘤的有效治療。優點:能永久轉換T細胞實現對腫瘤的有效治療。 



脫靶毒性(on-target/off-tumor),這是CAR-T 治療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脫靶毒性表現CAR-T細胞攻擊其他表達目標抗原的正常細胞,使正常細胞死亡甚至對臟器造成損傷,嚴重時危及患者生命。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是CAR-T 治療後最常見的毒副作用並且會由低等級的全身症狀向高等級發展,症狀嚴重時會產生呼吸窘迫症候群,引起肝臟損傷以及血管內凝血致命的臨床症狀。基因修飾風險,以病毒為載體雖然可以成功將CAR基因整合到T細胞基因組中實現CAR的穩定表達,但由於其整合位點的不確定性,使CART治療存在致瘤風險。實體瘤治療效果較差,目前最成功的CD19⁃CAR⁃T已經在惡性血液疾病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對於實體腫瘤的治療效果則較差。



  目前CAR-T 細胞療法不斷取得突破,並有兩個產品(Kymrial 和 Yescata)相繼批准上市,但是其在技術上和臨床應用上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諸多以CRS 為代表的副作用以及實體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等不利條件,細胞工程、特定位點基因組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無疑將加強CAR-T細胞療法對各種腫瘤治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琳,趙新漢.CAR-T 細胞技術的研發及臨床應用前景[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0,17(02):1-7.

[2]潘靜,陳炳珍,晏炬.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免疫治療技術運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面臨的問題和思考[J].內科急危重症雜誌,2020,26(02):97-103.

[3]李雪芹,王少彬,陳俊輝.腫瘤特異性過繼 T 細胞免疫治療技術進展[J].醫學綜述,2017,23(10):1935-1939.

[4]梅恩典,馬佳兵,高佳東,劉軼軒,錢程,劉立,魏旭斌.CAR-T 對腫瘤的特異性治療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9,46(04):333-341.



來源:李楠|圖文

老師:陳德富

編輯:李玉   李錦珊

本公號長期徵收稿件
投稿郵箱:nkxibaogongcheng@163.com



指導教師:陳德富

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首屆「談家楨遺傳教育獎」獲得者(2013)

南開大學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系主任

南開大學分子遺傳學實驗室PI

南開大學本科生《遺傳學》和《普通生物學》課程負責人

南開大學研究生《現代細胞工程技術》和《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程負責人

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

天津市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成員、學術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

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教學與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

天津市遺傳學會理事長、支部書記

《遺傳》雜誌優秀編委(2016)


主辦單位:陳德富實驗室
承辦單位:2020生物與醫藥班






相關焦點

  •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CA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自2017年10月,美國政府批准第二種基於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細胞的療法以來,在治療癌症方面效果顯著。CAR-T技術已經出現了很多年,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但是不同的是,這是一種細胞療法,而不是一種藥。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近兩年,免疫治療可謂佔盡風頭。尤其在癌症治療領域,免疫治療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免疫治療藥物中的明星——PD-1/PD-L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領域2018年依然表現不俗。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其改造為CAR-T細胞; 大量擴增CAR-T細胞; 將其輸回至患者體內展開治療。 2.分離T細胞:通過外周血血細胞分離機從腫瘤病人血液中分離出單個核細胞,進一步磁珠純化T細胞。 3.改造T細胞: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個含有能識別腫瘤細胞且激活T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的病毒載體轉入T細胞,即把T細胞改造成CAR-T細胞。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如今,兩家 「不差錢」 的新銳公司開啟了攻克實體瘤細胞療法領域的探索。 「主攻」血液疾病的 Orca Bio 成立於 2016 年的 Orca 是一家致力於開發高精準度同種異體細胞療法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 最有潛力抗癌技術變得更安全 2018-05-29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其本質是一種基因修飾自體T細胞的免疫治療,也是使用患者自己的T細胞進行的「定製化治療」。近期,有兩種類型的CAR-T細胞療法獲批用於治療極其難治的癌症形式,另外還有更多類型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治療效果。然而,這些治療存在嚴重的潛在副作用——可引起死亡的神經毒性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這些仍是有待克服的主要挑戰。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隨著CRISPR/Cas9和CAR-T-head這兩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走向關鍵裡程碑,2017年將有望成為合成生物學的關鍵一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第一種基於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的療法很有可能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 相比於CAR-T細胞,CAR-M細胞可能更有效...
    這項研究中的方法與CAR-T細胞療法密切相關。在CAR-T細胞療法中,從患者體內提取出的T細胞(另一種免疫細胞)經基因改造後表達CAR來對抗癌症。但是,這種新的方法具有一些關鍵差異。最重要的是,它以巨噬細胞為中心,巨噬細胞吞噬入侵的細胞,而不是像T細胞那樣將其靶向破壞;T細胞更像是太空入侵者(Space Invaders)遊戲,而巨噬細胞更像是吃豆人(Pac-Man)遊戲。
  • 細胞免疫產業專題報告:CAR-T療法大顯神威
    目前大多數公司產品以二代 CAR-T 技術為基礎,在此之上進行探索開發。,與此同時國內細胞免疫行業也迎來重大的市場機遇。,同年出臺《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 術指導原則(試行)》,2018 年 6 月 5 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發布《CAR-T 細胞治療產品貨量控制梱 測研究及非臨床研究考慮要點》,2018 年 9 月 7 日,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發布《嵌合抗原受體修飾 T 細胞 (CAR-T 細胞)製劑製備貨量管理規範》,2020 年 7 月 7 日,CDE 發布《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 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
  • CAR-T等細胞產品研發原則發布 免疫治療概念股大漲
    12月25日早盤,免疫治療概念股走勢活躍,佐力藥業漲停。  消息面上,國家食藥監局網站22日顯示,《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正式發布。本指導原則的發布,旨在進一步規範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水平,從而推動和促進我國細胞治療領域健康發展。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單倍體移植及微移植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供者來源問題。單倍體移植僅需供受者之間有一條單倍體相合即可進行移植,任何患者均有可能在其原生家庭中找到合適供者。但為保證移植成功,需進行大劑量放化療及免疫抑制治療,使受者免疫功能恢復延遲,易發生感染及復發,嚴重者甚至死亡。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副作用可被抑制—新聞—科學網
  • 楊林教授:CAR-T細胞技術在實體腫瘤應用上的挑戰及CAR-NK技術的崛起
    目前,癌症治療領域新星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小女孩Emily Whitehead的故事更是激勵了無數科研工作者投身到CAR-T研究中。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時至今日,腫瘤(也稱癌症)仍然是公眾健康的最可怕殺手,免疫療法被認為是攻克癌症最有希望的手段,去年一度成為免疫腫瘤學領域數量最多的在研藥物,而其中的CAR-T治療宛如一匹黑馬,總體增幅最大。CAR-T治療近幾年在國內外迅速發展,大量的生製藥公司加入其中,可謂百花齊放。
  • 腫瘤免疫治療新貴——CAR-T
    隨著PD-(L)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範圍逐漸擴大,CAR-T療法研究不斷出現新的進展,CAR-T療法作為有別於傳統藥物的「活藥」,不僅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其生產體系和使用場景也有別於普通藥物。鑑於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預計CAR-T療法將帶給人們更多驚喜。
  • 醫藥健康行業:CAR-T療法大顯神威 細胞免疫產業迎機遇
    免疫治療讓我們第一次在與癌症的戰爭中看到勝利的曙光。與傳統的癌症治療藥物不同,CAR-T細胞療法主要是利用T細胞啟動人體自然宿主防禦機制。CAR-T可以在識別腫瘤抗原時無需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限制,能夠識別MHC非依賴型靶標,同時通過共刺激性分子信號增強T細胞免疫的殺傷性,從而克服由於腫瘤細胞下調MHC表達或抑制共刺激分子分泌而造成的免疫逃逸。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Young(杜克大學)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AR-T)是一類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後的T細胞,能直接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從而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CAR是由細胞外結合結構域、跨膜區和細胞內信號/激活結構域組成的合成分⼦,細胞外成分由衍生自抗體單鏈可變區片段(scFv)的輕鏈和重鏈區組成,以獨立於MHC的方式識別並結合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TAA)。
  • Sangamo公司黃金手指聯手幹細胞開發「通用CAR-Treg細胞療法」
    根據該協議條款,Mogrify將負責從iPSC或ESC向調節性T細胞轉化環節,Sangamo將獲得其調節性T細胞的專有權後,利用其ZFP基因編輯技術將Treg細胞工程化改造為同種異體CAR-Treg細胞療法候選產品,用以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為此,Sangamo將向Mogrify支付預付款(未披露),Mogrify也有資格獲得其開發、監管以及商業裡程碑付款。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最近,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但是縱使醫療機構提出了各類的補助政策,人們仍然對CAR-T藥物的高昂定價難以接受,此次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宣布不僅支付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使得CAR-T療法的費用進一步降低,這無疑是對其他國家CAR-T療法的費用降低起到了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