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2020-12-06 健康一線視頻網

自2017年底《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出臺後,國內CAR-T細胞治療產品面臨「重新洗牌」,各產品臨床試驗需要重新進行註冊申報。據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截止報告日期(2020年3月5日),國內已正式開展148個臨床試驗;結合國內臨床試驗註冊數據,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

近兩年,全球CAR-T研發進展迅速,除了已上市的Yescarta®和Kymriah®外,另有兩款CAR-T療法在2019年底向美國FDA遞交了上市申請。南京傳奇/楊森、藝妙神州以及多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開發的CAR-T療法也獲得了令人驚豔的數據。而Yescarta®(國內暫定名: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作為國內首個申請上市的CAR-T產品,已於2020年2月24日向中國NMPA提交了上市申請。

1、全球市場現狀

目前,全球共有兩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上市,其具體獲批情況見下表。

表1 全球已上市CAR-T細胞治療產品

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分析

根據公司年報,截止目前兩款上市產品的銷售情況見下圖。

圖1 全球兩大CAR-T上市產品銷售額(百萬美元)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藥渡諮詢整理分析

如圖所示,兩款CAR-T產品的銷售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在具體銷售額上,吉利德的優勢表現得較明顯。吉利德Yescarta®2019年全年收入達到4.56億美元,年增長率為72.7%;諾華Kymriah®2019年全年收入為2.78億美元,年增長率為265.8%。

經過調研,造成這種銷售額差距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1)吉利德的Yescarta®上市時間(2017.8.30)稍早於諾華的Kymriah®(2017.10.18);

2)兩者首批適應症患者人群規模不同:諾華Kymriah®首批的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作為一種罕見病,患者群體比吉利德Yescarta®獲批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少很多;

3)諾華Kymriah®生產周期較長,且在2018年大規模製造Kymriah®產品方面遇到了問題,直接導致其在2018年銷售額增長緩慢。

根據全球多家市場調研機構及商報[1-4]預測,未來五年內(至2025年)CAR-T全球市場CAGR介於34.5-58.5%之間,2025年市場規模介於52.5-87.2億美元之間。

根據2018年和2019年的實際銷售情況,本報告對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見下圖。

圖2 全球CAR-T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分析

如圖所示,2019年CAR-T全球5市場規模為7.34億美元,預計在未來五年間,CAGR將達到46.1%,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到67.75億美元。

2、臨床研發進展

我們對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導出的148個CAR-T臨床試驗進行了整理分析,2018年至今正式開展的臨床試驗個數時間分布見下圖。

圖3 國內CAR-T臨床試驗開展時間分布

註:圖中臨床試驗個數以試驗的「Start Date」為依據進行統計。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

如圖所示,目前國內CAR-T臨床試驗個數保持「理性」增長,2018年全年開展臨床試驗共計59個,2019年全年開展臨床試驗共計81個。2020年開始至報告日期(3月5日)共開展8個臨床試驗。

以上148個臨床試驗具體臨床階段分布見下圖。

圖3 國內CAR-T臨床試驗開展時間分布

註:圖中臨床試驗個數以試驗的「Start Date」為依據進行統計。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

如圖所示,目前國內CAR-T臨床試驗個數保持「理性」增長,2018年全年開展臨床試驗共計59個,2019年全年開展臨床試驗共計81個。2020年開始至報告日期(3月5日)共開展8個臨床試驗。

以上148個臨床試驗具體臨床階段分布見下圖。

註:r/r:復發性/難治性;NHL:非霍奇金淋巴瘤;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ML: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M:多發性骨髓瘤。

數據來源:藥渡諮詢整理

由上表可知,在開發靶點中,研究最多的是治療血液瘤的靶向CD19的品種,其次是治療實體瘤的靶向BCMA和Mesothelin的品種。

國內針對CD19的CAR-T品種多達50餘個,其中進展最快的是國外已上市的Yescarta®,國內暫定名為益基利侖賽注射液,目前已在國內申請上市。此外,有5個中國1類品種處於臨床II期。

藝妙醫療的IM19是進展較快的中國1類靶向CD19的CAR-T產品,目前處於I/II期。最新公布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療效方面,1個月完全緩解比例達到94%,3個月完全緩解比例達到90%。同時,IM19治療的每一位完全緩解受試者都達到了微小疾病殘留陰性。此外,IM19的6個月無復發比例達到82%,10位Ph染色體陽性受試者和3位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受試者也都達到完全緩解。安全性方面,66例受試者有64例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CRS,佔比97%。其中61例患者發生了I-II級CRS,佔比92.4%。3例患者發生了III-IV級CRS,佔比4.5%。所有的CRS反應均在回輸後一個月內得到有效控制。

國內針對BCMA的品種共計14個,其中南京傳奇(金斯瑞子公司)的研發實力最強,其靶向BMCA的CAR-T品種LCAR-B38M在美國已經進展到臨床III期(NCT04181827)。該品種最初由南京傳奇生物研發,2017年12月,楊森獲得與南京傳奇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LCAR-B38M的全球化權益。

2019年12月,在美國血液學學會(ASH)年會上,楊森公布了LCAR-B38M的最新進展。CARTITUDE-1的研究包括1b/II期的研究,確定安全性、RP2D和療效。試驗招募了29名患者。安全性上,CRS的發生率為93%(27/29),其中2人為≥G3;有3人(10%)出現神經毒性,其中1人≥G3;出現一例劑量限制毒性(G4CRS),且因併發症在第99天死亡。療效上,在平均隨訪的6個月,ORR達到100%,其中CR為69%,VGPR為17%。

靶向Mesothelin的CAR-T品種共計5個,其中進展較快的是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的PD-1Antibody Expressing mesoCAR-T Cells和浙江大學的Anti-MESOCAR-T cells,兩者均處於臨床I/II期。

在其他靶點CAR-T研發者中,博生吉安科、科濟生物、歸氣丹生物等公司都表現出了強大的研發實力,各公司均有多個不同靶向CAR-T產品進入到臨床階段。此外,多靶點CAR-T的研發也成為研究熱點方向之一。

福建醫科大學開發的CD123/CLL1CAR-T是一種雙靶點CAR-T細胞療法,目前處於治療復發和難治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臨床II/III期研究。

上海優卡迪生物開發的CD19/CD22雙靶點CAR-T細胞療法,處於治療胰腺癌的臨床I期,淋巴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前體B細胞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的I/II期研究,以及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II期試驗階段。

3、結語

結合基因編輯技術和細胞療法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成為基因療法的「黑馬」,紅極一時。特別是2017年美國FDA先後批准了2款CAR-T產品的上市——Yescarta®和Kymriah®,至此開啟了全球範圍內臨床開發的爆發式增長。

吉利德Yescarta®和諾華Kymriah®近年的全球銷售額均持續上漲,2019年全年收入分別為4.56億美元和2.78億美元。在未來五年間,預計CAR-T產品銷售額將以46.1%CAGR增長,至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到67.75億美元。

目前,國內CAR-T臨床研究呈「理性」增長,2018年至今,臨床研究共有148個,涉及的臨床在研CAR-T品種共計131個,其作用靶點主要集中在治療血液瘤的CD19靶點,其次是治療實體瘤的BCMA和Mesothelin靶點,且大部分產品均處於臨床I期。

另據國外媒體報導,製藥巨頭諾華在2019年12月初內部宣布放棄CAR-T在實體瘤領域的研究。消息一出,便引發全世界CAR-T公司的議論紛紛,各種唱衰之聲四起——「CAR-T已入冬」。然而,也有另外一種聲音,這或許是「留給初創型研發公司的最好機會」。

參考資料:

[1] Targo Consulting. CAR-T CellTherapy Market Analysis.

https://www.targo-consulting.co.il/wp-content/uploads/2019/01/CAR-T-Cell-Therapy-Market-Analysis.pdf

[2] Market Research Future. CAR-TCell Therapy Market Analysis.

https://www.marketresearchfuture.com/reports/car-t-cell-therapy-market-8102

[3] Coherent Market InsightsAnalysis.

http://www.cartbiomed.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5&id=175

[4] Polaris Market Research. https://www.polarismarketresearch.com/industry-analysis/car-t-cell-therapy-market

相關焦點

  • 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MEDTREND醫趨勢說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簡稱Car-T細胞)療法是目前抗腫瘤免疫最火熱的領域之一,也是近十年來免疫醫學的重大突破。
  • 4大話題解讀CAR-T細胞治療
    6月19-20日上海2020(第十一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邀請業內嘉賓,圍繞CAR-T細胞治療,為您帶來4大專業話題分享! 話題3:CD19 CAR-T在B-ALL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研究進展有哪些?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在這項原理驗證研究中,倫敦大學學院大奧蒙德街兒童健康研究所(GOS)和倫敦大學學院癌症研究所(UC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修改了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使其能夠識別並殺死神經母細胞瘤腫瘤細胞。
  • CAR-T賽道競爭火熱,國內藥企研發正呈三大趨勢
    CAR-T賽道競爭火熱,國內藥企研發正呈三大趨勢(來源:製藥網) 根據全球多家市場調研機構及商報預測2016 年 4 月, 藥明康德宣布和 Juno Therapeutics 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藥明巨諾,共同開展 CAR-T 和 TCR 療法的研發和生產。2017 年 1 月, 復星醫藥宣布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中外合營企業,在中國引進 Kite Pharma 的 CAR-T 治療產品 KTE-C19 等。
  • 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
    》協議,旨在構建從臨床研究到產品研發的院企合作新機制,推動上海生物醫藥技術新發展。自2015年起,兒中心自主研發兒童白血病CAR-T治療技術,通過陸續攻克高滴度病毒製備、體外大量擴增、穩定高效轉染、細胞因子風暴防控等一個個技術難題,以及對技術的不斷改良和迭代升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CAR-T治療綜合技術體系。
  • 目前肝癌治療手術為主,早期療效好,新藥研發可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同時該治療方式也是近幾年較為流行的一個治療方式,並且對於大部分的肝癌患者來說都適用,有著良好的治癒效果,所以在臨床上面一般都會採用介入治療的方式,也避免術以及其併發症的產生。2、免疫療法免疫療法主要是通過體內的pd1受體結合進而阻斷pd1和pdl1通路從而激活體內的相應免疫系統和t細胞對腫瘤細胞產生大量的殺傷作用。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細胞治療深度研究
    由於基因治療領域仍然是新興領域,因此迅速獲得人才,專業知識和經驗至關重要。對一個全新的且馬上可以見到前景的領域,速度遠比省錢來得重要,通過集中精力收購一個平臺來支持各種治療方法、聚集行業人才將項目快速推向臨床、乃至上市,遠比節約經費自己一步步研發或慢慢討價還價來的划算。
  • 上海仁濟醫院發表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袁蕙芸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 我國已批7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市場年增長將超63%
    恆瑞源正申報的是多靶點自體免疫細胞技術,2011年啟動臨床研究,2013年起在中國開展隨機對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目前參加的醫院有廣州南方醫院、中山腫瘤醫院、中山附屬三院、北京302醫院和福建腫瘤醫院。3月8日,國家藥監局將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許可給了金斯瑞旗下的南京傳奇。
  • 中國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T細胞是人體內抗腫瘤的天然戰士,依靠T細胞受體(TCR)識別腫瘤抗原。但不是所有的TCR都針對腫瘤抗原,因此人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為T細胞裝上特異性識別腫瘤抗原的嵌合型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改造後的T細胞可以精準「擊殺」體內腫瘤細胞。
  • 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T細胞是人體內抗腫瘤的天然戰士,依靠T細胞受體(TCR)識別腫瘤抗原。但不是所有的TCR都針對腫瘤抗原,因此人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為T細胞裝上特異性識別腫瘤抗原的嵌合型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改造後的T細胞可以精準「擊殺」體內腫瘤細胞。
  • CAR-T細胞治療管線踏出IND獲批第一步 永泰生物-B(06978)中長期...
    而使用化療方案的ALL患者在接受了長期治療後,5年的生存率和5年緩解持續時間都會降至40%以下。就中國而言,目前國內針對ALL患者的治療多數還是以化療為主。尤其在兒童患者中,如何降低復發率、提高生存期,已成為了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點。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約有12000名新增的B-ALL患者,當中難治復發的病例佔30%。
  • 新研究表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之前接受放療似乎...
    2020年11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對等待CAR-T細胞製造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給予放療被發現是安全的,並且不會破壞CAR-T細胞治療,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0月27日在虛擬的美國放射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細胞分裂期間的癌細胞,圖片來自NIH。
  • 對比2018,研究CAR-T的公司取得了哪些進展?
    CAR-T,全稱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的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其在腫瘤治療上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使其廣泛的應用於臨床治療,圖1為CAR-T的作用流程圖。
  • CAR-T治療費用全覆蓋!美國宣布支付CAR-T細胞療法及其相關費用
    此外,聯邦醫療保險將涵蓋FDA批准的用於說明書以外的適應症的治療,但這些治療方法是由CMS批准的指南推薦的。之前,2018年4月美國CMS(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宣布,同意為高昂的CAR-T療法費用買單。具體而言,如果在院外治療,CMS為接受Kymriah治療的患者支付約50萬美元的費用,為接受Yescarta治療的患者支付約40萬美元的費用,患者僅需支付20%的費用即可。
  • 快訊|CAR-T細胞治療因價格太高被英國拒絕 給行業敲警鐘
    本周,歐盟同時批准了諾華和吉利德Kite公司的CAR-T細胞治療(Kymriah和Yescarta)上市,打開了CAR-T細胞治療更為廣泛的商業化之路,給全球CAR-T研究者帶來了極大的信心。然而,價格過高的問題立即給CAR-T細胞治療的商業化進程潑了冷水,也給CAR-T開發商以及整個行業敲了警鐘。
  • CAR-T細胞治療技術原理
    在臨床上,CAR-T細胞的治療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外周血並收集T細胞,T細胞在體外進行刺激擴增並通過病毒載體轉入特定的CAR基因,被稱為CAR-T,隨後CAR-T再回輸給患者,在患者體內行使其被設定的腫瘤殺傷作用。這一套療法也被稱為CAR-T細胞療法。
  • 國內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上市申請獲受理 用於治療淋巴瘤成人患者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2月24日晚間,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復星凱特」)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復星凱特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大
  • 黃河教授:CAR-T細胞治療未來發展新方向
    2020年11月5日-11月8日,由重慶市醫學會主辦,中國中西南血液病協作組、重慶市血液內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病醫學中心承辦的第九屆造血幹細胞移植兩江論壇、第十八屆中國中西南血液病協作組學術會議於在重慶舉辦。
  • 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發表—新聞—科學網
    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臨床腫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