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肝癌治療手術為主,早期療效好,新藥研發可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2020-12-05 夢娜說養生

導語:原發性肝癌是肝臟本身發生癌變進而引發的肝癌和其他的肝癌顯示不同,原發性肝癌癌細胞是一開始就出現在了肝細胞當中。同時相關研究表明原發性肝癌的罪魁禍首是病毒性肝炎,肝炎造成的超過90%以上的原發性肝癌的產生,早期治療效果良好。

01肝癌治療目前主要通過三種手段,各有利弊,需要有所了解

1、手術療法

手術療法,主要是包括有肝癌部分切除以及肝的移植。兩者都可以極大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並且延長患者的壽命。而肝癌部分切除的應手術需要在肝癌早期進行,雖然肝癌早期的發現率並不高,30%的患者在肝癌早期到醫院進行就診,同時同意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不足三成。主要是根據肝臟的解剖結構將餐飲乾燥進行分段切除術,這項手術可以極大程度地保留肝臟完好組織並且將含有癌細胞的部分切除,以防止癌細胞在體內大量擴散。

而隨著疾病的發展,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都需要採用肝移植手術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極大程度地保留肝臟的部分功能。主要是通過器官捐獻等方式,獲取完整的肝臟供體並且將這些肝臟植入到患者體內,而這些肝臟組織在個患者的體內可以自行長成一個新的肝臟,從而替代原本肝臟進行相應的工作

但是對於肝移植手術來說,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肝移植手術主要是通過體外肝臟進行的代替,所以自身免疫系統會將體外的肝臟識別成侵入性細胞而發起攻擊,嚴重者甚至可能直接會導致肝臟壞死等問題,所以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顯得非常重要。

同時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雖然肝移植手術將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大幅度提升,但是有50%以上的患者仍然存在癌症復發等相應問題,其中肺部和移植入的肝臟發生癌症復發的情況是較為嚴重的。

2、放療

實際上早在1964就已經開始採用銥90療肝癌,同時也確實被單人治療上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能極大程度地延緩肝癌患者的發病時間和發病年齡,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雖然長期的放療很有可能會導致頭髮脫落,甚至對身體像硬細胞造成損傷,但是放療的確是治療肝臟癌症的一個主要手段,也是臨床上面較為常用的手段之一

但是放兩天,我的長期使用很有可能對機體產生相應的損傷,雖然目前犯案藥物可以控制在微量定向放療上面,但是仍然會對於身體產生相應的損傷。同時對於還暈暈的肝癌患者來說,使用放療藥物很有可能會威脅體內的胎兒健康,嚴重者甚至可能會誘發胎兒畸形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需要格外注

3、TACE

全稱是肝動脈栓塞化療主要是通過介入的方式將是化療藥物深入到肝動脈當中,除了阻斷肝血流以達到阻止癌細胞養分而導致癌細胞壞死目的地以外還可以大規模的釋放化療藥物,定向定點的治療目的,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同時該治療方式也是近幾年較為流行的一個治療方式,並且對於大部分的肝癌患者來說都適用,有著良好的治癒效果,所以在臨床上面一般都會採用介入治療的方式,也避免術以及其併發症的產生

主要是通過將相應的藥物從腹股溝深入至肝肝動脈當中,並且使得肝動脈發生阻塞。相應藥物也可以存留在肝功能中緩慢釋放,可以達到長期用藥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該治療方式很難達到完全治腫瘤壞死的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該細胞具有更強的增殖和侵襲力,進而導致肝癌細胞的反撲引發更嚴重的癌症情況。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尚未完善,所以因為該方法很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傷,進而誘發其體內造成更大的負擔

02隨著臨床的發展,出現了兩種新療法,提高了患者生產率

1、靶向治療

主要是通過2004年前後對於肝細胞相應的癌症細胞拔點的研究進而逐漸產生的一種療法,其研究了細胞上的主要位置把點並且對這些位置的相應有效藥物進行了相應的供應。

通過免疫學相應的手段,可以將細胞和藥物一一配對,進而將相應的藥物快速輸送到相應的靶點位上,並且釋放達到快速和單一殺傷細胞的目的能快速識別癌細胞在體內的具體位置,從而達到了殺傷癌細胞並不損傷其他細胞的效果

雖然靶向治療是近幾年剛剛開始探索和流行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是也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將生存時間平均延長兩個月以上。同時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相信在未來的醫學發展下,很快就能開發出相應的新藥對肝癌進行更好的治癒。

2、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主要是通過體內的pd1受體結合進而阻斷pd1和pdl1通路從而激活體內的相應免疫系統和t細胞對腫瘤細胞產生大量的殺傷作用。這主要是針對腫瘤細胞可以通過pd1和pdl1相結合,從而抑制t細胞分化進而逃避抗原抗體特異性的t細胞免疫力應答。

而實際上免疫療法近幾年也在不斷的推行之中。不少的相應藥物也是免疫療法所研發的,它極大的提升了患者生存率同時也保持了良好療效,並且也避免了肝癌手術和肝陰之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險和併發症。

臨床上近幾年不斷地開展相應研究,並將靶向藥物和細胞免疫藥物相結合研發出來了新的療法,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同時對於肝癌患者來說也有良好的療效,保證了肝晚期患者的存活率。

同時把藥物和免疫療法作為近幾年研究熱門,不斷的發展的新藥中也有不少所謂的神藥出現能極大地延緩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提高生存率,同時該類藥物價格都較為昂貴,國內藥物進展較為緩慢,所以,一般情況下治療所有的肝癌都會採用傳統療法。

結語:肝癌實際上在早期發現率較低,僅有30%的患者可以在早期發現肝癌,但肝癌早期進行手術效果良好,約70%的患者可以完全治癒,同時,隨著近些年科技的不斷發展,肝癌相應的療法也有所擴展,靶向藥物治療和細胞免疫療法都是作為肝癌癌的熱點療法不斷在發現中。

相關焦點

  • 肝癌免疫治療新突破!肝癌早期復發率降低,是否靠譜?
    手術治療肝癌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在手術後5年內出現復發轉移的風險高達60%-70%。特別是在手術後2年內復發,佔了肝癌術後復發的2/3。但是在12月23日,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出,復旦大學的專家團隊針對肝癌進行了深度研究,發現了早期復發性肝癌的癌細胞具有更強的免疫逃逸特徵,也就是說早期肝癌更容易出現復發,就是因為這種癌細胞能夠逃脫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供給,再次尋找機會復發肝癌。
  • 孟志強教授:T+A肝癌免疫聯合療法中國上市,獲益不止步於晚期患者
    世界範圍內,日本的肝癌篩查體系最為完善,具體是將人群進行風險評級,對高風險人群進行肝癌早篩,每3個月做甲胎蛋白和B超檢查,因此日本的肝癌早診率非常高,而晚期佔比很少,這也造成了中日兩國治療模式和治療效果的巨大差別:中國肝癌病灶大,分期晚,以手術為主;日本因早期肝癌多,病灶小,則以消融為主,治療效果也更好。
  • 羅氏的特羅凱可延長肺癌患者壽命
    這些新的全球研究報告顯示,在常規的臨床實踐中接受了特羅凱 (Tarceva)(埃羅替尼 (erlotinib))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壽命正在變長。TRUST 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患者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BR.21 研究中獲得的療效。BR.21 研究使得特羅凱在80多個國家獲得了批准。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一種肺癌,全球患者超過100萬。
  • APPLE歸來話肝癌系統性治療
    肝癌是中國最具特色的腫瘤類型,一直是腫瘤治療領域的難點和熱點。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藥物的蓬勃發展,原發性肝癌的治療策略由單一局部治療向聯合系統治療轉變。尤其是近年來新的靶向藥物的誕生,以及免疫治療的進展,正在逐漸改寫肝癌的治療現狀,當然同時這些新藥的發展和治療理念的更新也對傳統外科手術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衝擊。
  • 王紅陽:全球50%以上肝癌患者都在中國,早篩迫在眉睫!
    就是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我們都在關注中晚期的腫瘤病人,但如果肝癌患者或者是胰腺癌、結直腸癌患者,到了終末期,實際上可以應用的治療手段較少,療效欠佳。 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起大力推行高危人群的篩查措施(包括血清標誌物檢測和超聲檢查)後,肝癌早期診斷率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顯著改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43%,遠高於歐美國家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水平。
  • 當肝癌患者被告知不能手術,問的不是其他治療方法,而是還能活多久?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普外科主任莢衛東多少有點無奈:「這個常被患者提及的問題,說明大家對肝癌的認知還停留在早期階段,錯誤地認為不手術就等於死亡。目前的診療技術早已打破這個界限,甚至把部分患者的腫瘤從不可切除轉為可切除。」肝癌在我國屬於高發腫瘤,每年肝癌新發病例佔全球的55.4%,死亡病例佔全球的53.9%①,可以說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中國。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第3期肺癌癌細胞已局部擴散;第4期肺癌癌細胞則已擴散至其他器官,一般均無法手術治療。 中國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周國鈞醫生表示,就無法手術切除的第3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過去只能依靠放療和化療來治療,隨著醫療技術迅猛發展,目前還可以在同步放化療後配合嶄新的免疫治療,從而減少癌症復發及擴散風險,延長患者壽命和提高生活質素。
  • 肝癌患者手術後「奇蹟」存活32年,引出一段塵封許久的醫患故事
    肝癌被稱為「癌王」,中晚期肝癌療效不佳,尤其是在三十多年前,患者術後存活如此之久殊為不易,堪稱「奇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1月23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最新磁共振(MR)複查顯示,梁生體內殘留的半塊肝臟健康如常,抽血檢驗顯示腫瘤標誌物的水平並未異常。而這次複診,還意外地引出了一段塵封已久的醫患故事。
  • 肝癌治療又添「猛將」!重磅藥物阿帕替尼獲批肝癌適應症,中國患者...
    中國肝癌患者的抗腫瘤治療,時至今日又邁出了無比重要的一步。就在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恆瑞製藥研發的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阿帕替尼全新適應症,單藥用於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系統性治療後失敗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
  • CAR-GPC3-T細胞治療肝癌患者首次實現3年無病生存
    這兩名患者於2015年7月入組科濟生物 (CARsgen Therapeutics) CAR-GPC3-T肝癌探索性臨床研究,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3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CAR-GPC3-T肝癌項目主要研究者翟博教授在為患者進行復檢之後,確認2名患者目前恢復良好,體內未見新發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
  • 早期肝癌「現形記」;勃林格殷格翰新藥「力克」罕見肺病
    I期肝癌無處藏!LAM液體活檢技術獲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專注於運用創新技術對癌症進行早期篩查的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edicine(LAM)公司宣布,FDA為其肝癌篩查檢測頒發了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
  • 這家企業研發的晚期肝癌細胞原創新藥獲突破
    這意味著國際上首次在肝細胞癌治療中使用複合生物標誌物富集有效人群的精準治療研究獲得成功,具有重大創新性。這項突破使部分不適合現有標準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將有新的用藥選擇。肝細胞癌在我國系高發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 而病死人數高達42.2萬,均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嚴重地威脅人民生命和健康。
  • 樊嘉:強化肝癌高危人群早篩意識 讓治療更有效
    「要進一步提高肝癌早危人群的早篩意識,強化重點高危人群的定點篩查工作,使患者能夠更早接受更有效的治療。」在近期於上海舉辦的 2020首屆中國癌症防治年度大會 ——「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肝膽腫瘤專家評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表示。
  • 肝癌的介入治療有什麼特點?什麼情況下介入好?醫生告訴你
    臨床上,許多肝癌患者已經到了晚期才確診,可採取的治療手段比較局限,介入治療就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肝癌的介入治療有什麼特點?在什麼情況下介入比較好?此文醫生告訴你答案,患者不要輕易放棄,並非只有手術一種方法。
  • ASCO 大咖談 | 靶向治療時代,如何優選更適合中國肝癌患者的TKI?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在原發性肝癌病理類型中,肝細胞癌(HCC)佔85%~90%[2]。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和公眾衛生保健知識缺乏等原因,很多肝癌患者在發現時已是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靶向治療的出現為晚期肝癌帶來了曙光。
  • 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患者實現三年無病生存
    腫瘤免疫治療再傳好消息!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為兩名晚期肝癌患者舉行了 「三年無病生存」慶祝活動。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三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這是一場特別的慶祝活動。
  • 肝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肝癌患者確診需要進行哪些檢查項目?
    目前,在臨床上雖然比較重視對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的定期監測,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些患肝內良性佔位性病變的患者被誤診為原發性肝癌的現象也不乏其例。有的因誤診還被錯誤地實施了介入治療、化療、肝切除手術、肝移植等。這不僅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也使其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 2020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實至名歸,獲獎者發現與肝癌密切
    HCV的發現,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即使是根治性手術治療,5年內仍有60%-70%患者出現轉移和復發,肝癌的高轉移和復發特性成為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原因。肝癌的放療安全有效的創新治療手段是我國肝癌患者的迫切需要。目前,肝癌治療方法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TACE(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放射治療、全身治療等。
  • 科學家找到「分步式」肝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誘導腫瘤細胞衰老準確打擊
    科學家們利用肝癌細胞的自身特點,如相關基因突變,先將肝癌細胞誘導進入細胞衰老狀態,再特異清除肝癌細胞,這樣的治療模式對人體正常生長細胞並無影響。這種組合拳式或分步式(「One-two punch」)治療,可避免患者接受化療,因嚴重毒副作用而受苦的現狀。
  • B肝新藥評估,考慮安全性與療效,第一周至第四周觀察不良反應
    B肝新藥評估,考慮安全性與療效,第一周至第四周觀察不良反應B肝治療離不開隨訪指標和治療效果的監測,許多人曾經遇到服用抗病毒藥物後,出現不良反應,大致在服藥後的1-2個月出現。所以,這些可耐受不良反應都有臨床實驗作為基礎,並且充分的強調了各種藥品的適應症、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