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

2020-11-27 澎湃新聞

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轉化

2020-10-1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化療無法解決的、復發的(包括骨髓移植後復發、骨髓之外其他器官組織復發、多次化療復發等)患兒較為適用。」

今天,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籤署了《CAR-T臨床研究技術成果轉讓》和《基於CD19和CD22聯合靶向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合作》協議,旨在構建從臨床研究到產品研發的院企合作新機制,推動上海生物醫藥技術新發展。

CAR-T技術是國際上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腫瘤治療領域革命性、顛覆性的治療技術,目前在白血病治療領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這無疑給復發、難治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帶來了希望。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兒童癌症診治中心,設有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自2015年起,兒中心自主研發兒童白血病CAR-T治療技術,通過陸續攻克高滴度病毒製備、體外大量擴增、穩定高效轉染、細胞因子風暴防控等一個個技術難題,以及對技術的不斷改良和迭代升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CAR-T治療綜合技術體系。

根據中國兒童腫瘤協作組(CCCG)最近統計數據,2015至2019年,全國超過7000例患者入組CCCG-ALL-2015方案,五年無事件生存率達到80%,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儘管如此,仍有2%的難治性患者無法獲得疾病緩解,10%至15%患者不可避免復發,現有手段對於這些難治、復發兒童白血病治療效果欠佳,如何提高難治、復發兒童白血病的臨床療效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CAR-T細胞治療技術是繼化療、幹細胞移植後又一臨床創新治療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兒中心院長江忠儀介紹,在嚴格控制入組條件和嚴格倫理審核的基礎上,醫院至今已經完成150餘例兒童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的相關治療,緩解率高達98.8%,三年總生存率達70%以上。綜合比較國內外CAR-T治療數據,近年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CAR-T治療臨床研究技術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那麼,哪些患兒未來將從中受益?兒中心臨床血液腫瘤實驗室主任李本尚解釋,目前並非所有白血病患兒都會進入CAR-T治療階段,「化療無法解決的、復發的(包括骨髓移植後復發、骨髓之外其他器官組織復發、多次化療復發等)患兒較為適用。」除此之外,傳統化療周期需要3年,而CAR-T治療只需3周,「可以說,周期短、臨床治療安全性強、節省家庭成員其他精力成本等,是CAR-T治療的最大優勢。」

上海醫藥集團生物治療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堅介紹,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覆蓋生物醫藥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的全球500強企業。本次雙方強強合作,充分利用上海醫藥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優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科研綜合實力以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共同搭建符合藥品生產監管流程的標準化、規模化「細胞工廠」,加快科研成果向臨床治療產品的轉化步伐。「我們希望通過與醫療機構的合作,將CAR-T細胞治療儘快從臨床研究階段推進至藥品產品監管階段,建立起快速的技術成果轉化通道。」

生物醫藥產業是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也是上海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發展,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要素集聚、企業鏈條齊備、綜合配套優勢明顯,有潛力、有能力成為提升上海城市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健康服務業50條」),切實鼓勵有實力的醫療機構瞄準醫學前沿,大力推動符合倫理、成熟可靠前沿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轉化機制建設,組建優勢學科團隊,提供先進醫療技術服務;發展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液體活檢技術,推動新型個體化生物治療產品標準化規範化應用,打造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和基因檢測產業集群。

2019年9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召開「上實集團、上藥與本市公立醫療機構設立合資研發企業」協調會,做出「先試點,然後拿出制度和研發框架」的決定;9月19日,按照市政府精神,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成立專項工作組,同意四家三級甲等公立醫院成立項目組,其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成立「CAR-T免疫細胞治療」院企合作項目推進工作組。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黃楊子 薑蓉

原標題:《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轉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自2017年底《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出臺後,國內CAR-T細胞治療產品面臨「重新洗牌」,各產品臨床試驗需要重新進行註冊申報。據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截止報告日期(2020年3月5日),國內已正式開展148個臨床試驗;結合國內臨床試驗註冊數據,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
  • 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正式開工,聚焦基因治療等三大方向
    2021年1月4日上午,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的建設工地上舉行了項目開工儀式。澎湃新聞從上海醫藥集團獲悉,上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將圍繞治療性抗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醫療創新領域,打造國內生物醫藥板塊布局最齊全、技術領先的孵化轉化基地和產業化平臺,助力中國醫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 臨床質譜檢測市場潛力巨大,上藥天普體外診斷又布一局
    上藥天普企業戰略及聯盟副總裁勞家頌表示,「一直以來,天普始終專注於急危重症領域的藥品開發、生產及營銷,並致力於成為急危重症領域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在持續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天普關注醫患需求,逐步提供診斷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臨床醫療需求。目前,天普已成為Wako全球重要的產品代理商。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細胞治療深度研究
    目前中國三甲醫院數共計 763 家,國家批准細胞臨床治療研究研究機構共118 家(其中醫院 106 家,軍隊系統醫院 12 家),且已有大量醫院具有了 Car-T的臨床經驗(在中國開展臨床數已超過美國)。預計今後將有更多的醫院報備臨床研究資格,數量眾多的有資格醫院將在 Car-T 產品正式獲批後為產品快速使用提供助力。
  • 科倫、石藥集團等產品獲批上市;恆瑞、君實等產品獲批臨床
    國內方面,除禮來原研藥外,恩華藥業開發了度洛西汀腸溶片,上藥中西製藥開發了度洛西汀腸溶片和腸溶膠囊,目前,上藥中西製藥已經提交了這兩款藥品的一致性評價申請,正處於「在審評」階段。按新4類提交度洛西汀腸溶膠囊的廠家還有重慶藥友、齊魯製藥和東陽光等。
  • 改進CAR-T細胞治療臨床前評價的新方法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顯著改善臨床前評價嵌合抗原受體(汽車)T細胞療法,免疫系統的T細胞從一個病人,設計針對特定腫瘤相關分子,然後種植和被癌症治療。
  • 我國已批7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市場年增長將超63%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銀河生物和恆瑞醫藥參股公司恆瑞源正申報的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雙雙於國慶節前完成行政審批,批件已於10月8日寄出。截止目前,國家藥監局已許可CAR-T細胞治療7個臨床試驗。
  • 一周醫藥業情報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
    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BioNTech SE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復星醫藥產業將向BioNTech支付不超過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裡程碑款項)。
  • CAR-T等細胞產品研發原則發布 免疫治療概念股大漲
    12月25日早盤,免疫治療概念股走勢活躍,佐力藥業漲停。  消息面上,國家食藥監局網站22日顯示,《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正式發布。本指導原則的發布,旨在進一步規範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水平,從而推動和促進我國細胞治療領域健康發展。
  • 快訊|CAR-T細胞治療因價格太高被英國拒絕 給行業敲警鐘
    英國因價格太高將CAR-T細胞治療拒之門外8月28日,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發布一項決議草案,稱CAR-T療法Yescarta(吉利德kite公司研發)過於昂貴,因而無法證明它在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中使用是正當的。
  • 華夏源細胞集團攜手中國商飛,將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細胞治療近幾年來在技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處於疾病創新性療法的最前沿。已成為治療許多疾病的突破口,有望加強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個新一代的精準醫療方法,在技術的發展和臨床的研究上在國內外都正蓬勃發展,同時也面臨著從科研走向產業化的巨大挑戰。作為一份關乎人們生命安全的事業,細胞科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安全、有效地進入臨床應用,形成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是目前醫學界、產業界、學術界面臨的棘手問題。
  • 進軍中國癌症T細胞免疫治療市場
    新公司的註冊資本為4000萬美元,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以等值於2,000萬美元的人民幣現金認繳新公司註冊資本,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50%,Kite擬以其相關產品和專有技術項下的獨佔商業使用權作價2000萬美元認繳新公司註冊資本,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50%。
  • 國內CAR-T產品現狀:多數處於臨床研發階段,較國際進展仍有較大差距
    CAR-T療法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
  • 燕達研究院成功開展CD19 CAR-T細胞治療白血病臨床研究
    隨後,河北燕達醫院與中關村三有利再生醫學研究中心進行了深入密切的合作,兩單位人員與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臨床科室醫生不斷對項目《CD19CAR-T細胞治療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進行溝通商議,對各個細節進行認真討論,最終在2020年年初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 CAR-T細胞治療技術原理
    在臨床上,CAR-T細胞的治療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外周血並收集T細胞,T細胞在體外進行刺激擴增並通過病毒載體轉入特定的CAR基因,被稱為CAR-T,隨後CAR-T再回輸給患者,在患者體內行使其被設定的腫瘤殺傷作用。這一套療法也被稱為CAR-T細胞療法。
  • CAR-T細胞治療管線踏出IND獲批第一步 永泰生物-B(06978)中長期...
    此次公司CAR-T系列候選產品CAR-T-19注射液IND申請獲批,便是其走向國內商業化的第一步。12月28日,永泰生物-B(06978)正式宣布,公司經基因改造、表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19")的T細胞並且作為集團管線產品之一的CAR-T-19注射液,已獲得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批准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可進行臨床試驗。
  • 4大話題解讀CAR-T細胞治療
    演講摘要: 鍾曉松教授團隊已開展CAR-T、TCR-T、TIL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肺癌和宮頸癌的大量臨床試驗和臨床前研究,並取得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臨床療效。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CAR-T療法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
  • 聚焦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轉化研究:銀屑病幹細胞治療研究入圍國家科技部新一批重點研發計劃
    據介紹,該項目資助強度5442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442萬元),將在前期已有機制研究和細胞製備取得成果的基礎上,聚焦間充質幹細胞(MSCs)治療銀屑病的轉化研究和臨床應用,以期獲得能治療銀屑病及銀屑病型關節炎的臨床級MSCs產品。
  • 中國科學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央廣網發 研究人員提供)央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北京時間7月29日深夜,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以下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許琛琦團隊、北京大學醫學部黃超蘭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惠恩夫團隊的合作研究成果。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發展了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