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化療無法解決的、復發的(包括骨髓移植後復發、骨髓之外其他器官組織復發、多次化療復發等)患兒較為適用。」
今天,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籤署了《CAR-T臨床研究技術成果轉讓》和《基於CD19和CD22聯合靶向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合作》協議,旨在構建從臨床研究到產品研發的院企合作新機制,推動上海生物醫藥技術新發展。
CAR-T技術是國際上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腫瘤治療領域革命性、顛覆性的治療技術,目前在白血病治療領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這無疑給復發、難治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帶來了希望。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兒童癌症診治中心,設有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自2015年起,兒中心自主研發兒童白血病CAR-T治療技術,通過陸續攻克高滴度病毒製備、體外大量擴增、穩定高效轉染、細胞因子風暴防控等一個個技術難題,以及對技術的不斷改良和迭代升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CAR-T治療綜合技術體系。
根據中國兒童腫瘤協作組(CCCG)最近統計數據,2015至2019年,全國超過7000例患者入組CCCG-ALL-2015方案,五年無事件生存率達到80%,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儘管如此,仍有2%的難治性患者無法獲得疾病緩解,10%至15%患者不可避免復發,現有手段對於這些難治、復發兒童白血病治療效果欠佳,如何提高難治、復發兒童白血病的臨床療效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CAR-T細胞治療技術是繼化療、幹細胞移植後又一臨床創新治療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兒中心院長江忠儀介紹,在嚴格控制入組條件和嚴格倫理審核的基礎上,醫院至今已經完成150餘例兒童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的相關治療,緩解率高達98.8%,三年總生存率達70%以上。綜合比較國內外CAR-T治療數據,近年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CAR-T治療臨床研究技術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那麼,哪些患兒未來將從中受益?兒中心臨床血液腫瘤實驗室主任李本尚解釋,目前並非所有白血病患兒都會進入CAR-T治療階段,「化療無法解決的、復發的(包括骨髓移植後復發、骨髓之外其他器官組織復發、多次化療復發等)患兒較為適用。」除此之外,傳統化療周期需要3年,而CAR-T治療只需3周,「可以說,周期短、臨床治療安全性強、節省家庭成員其他精力成本等,是CAR-T治療的最大優勢。」
上海醫藥集團生物治療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華堅介紹,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覆蓋生物醫藥研發與製造、分銷與零售的全球500強企業。本次雙方強強合作,充分利用上海醫藥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優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科研綜合實力以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共同搭建符合藥品生產監管流程的標準化、規模化「細胞工廠」,加快科研成果向臨床治療產品的轉化步伐。「我們希望通過與醫療機構的合作,將CAR-T細胞治療儘快從臨床研究階段推進至藥品產品監管階段,建立起快速的技術成果轉化通道。」
生物醫藥產業是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也是上海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發展,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要素集聚、企業鏈條齊備、綜合配套優勢明顯,有潛力、有能力成為提升上海城市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健康服務業50條」),切實鼓勵有實力的醫療機構瞄準醫學前沿,大力推動符合倫理、成熟可靠前沿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轉化機制建設,組建優勢學科團隊,提供先進醫療技術服務;發展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液體活檢技術,推動新型個體化生物治療產品標準化規範化應用,打造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和基因檢測產業集群。
2019年9月17日,上海市政府召開「上實集團、上藥與本市公立醫療機構設立合資研發企業」協調會,做出「先試點,然後拿出制度和研發框架」的決定;9月19日,按照市政府精神,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成立專項工作組,同意四家三級甲等公立醫院成立項目組,其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成立「CAR-T免疫細胞治療」院企合作項目推進工作組。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黃楊子 薑蓉
原標題:《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轉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