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有動作!進軍中國癌症T細胞免疫治療市場

2020-12-05 健康界

1月10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宣布與KPEU C.V.(以下簡稱「Kite」)公司籤訂了《中外合作經營合同》成立合資公司,攜手開拓中國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市場。

據公告顯示,復星醫藥產業擬投資不超過等值8000萬美元(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款及股東貸款)與 Kite共同設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復星醫藥凱特生物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相關登記機關核准為準,以下簡稱「新公司」),以攜手開拓中國(根據本次合作約定,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但不包括臺灣)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市場。新公司的註冊資本為4000萬美元,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以等值於2,000萬美元的人民幣現金認繳新公司註冊資本,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50%,Kite擬以其相關產品和專有技術項下的獨佔商業使用權作價2000萬美元認繳新公司註冊資本,佔新公司註冊資本的50%。

新公司設立和《技術許可協議》籤署後,新公司將獲得Kite就其研發的KTE-C19(一種向自體T細胞轉導靶向人CD19的嵌合抗原受體用以治療B細胞淋巴瘤及白血病的細胞治療產品)於中國的商業化權利以及後續產品(即KITE-439及KITE-718)授權許可的優先選擇權;新公司將根據KTE-C19的研發進展及市場情況向Kite支付3500萬美元的裡程碑付款;新公司就後續產品(即 KITE-439及KITE-718)將支付給Kite的全部費用(包括許可費以及全部裡程碑付款,不包括銷售提成)預計為1.4億美元。

截至目前,首個許可的產品KTE-C19已由Kite向美國FDA遞交了T細胞免疫療法KTE-C19的滾動新藥申請,用於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復發/難治性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後續產品目前尚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其具體治療領域將根據研發情況而定。根據Kite已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度,Kite Pharma 實現營業收入1.7億美元,淨利潤為-10.2億美元(以上為合併口徑),2016年1至9月,Kite實現營業收入1.7億美元,淨利潤為-18.2億美元(以上為合併口徑)。

Kite公司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Arie Belldegrun表示:「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致力於為患有癌症的中國患者帶來工程化的T細胞治療,這個合資企業使我們能夠進入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並實現擴大我們的全球影響的主要目標。復星醫藥是創新者和市場製造商,這使他們成為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axicabtagene ciloleucel的理想合作夥伴。在一起,我們期待著解決中國重大的未得到滿足的需求。」

對於此次合作,復星醫藥則表示,通過本次投資,可利用雙方資源優勢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T細胞免疫治療產業平臺,充分發揮本集團的行業經驗及運營能力以及Kite全球領先的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能力,共同為中國腫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T細胞免疫治療產品。

另悉,Kite除了與復星醫藥合作,還與日本企業第一三共株式會社合作,加快KTE-C19在日本市場的發力。

根據合作協議條款規定,第一三共株式會社將接手KTE-C19在日本的研發和推廣,支付Kite前期預付款5000萬美元;此外,Kite還將獲得高達2億美元的研發和商業裡程碑資金,以及雙位數的銷售特許權使用費。

Kite將向第一三共株式會社提供一定的技術轉讓服務,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享有獲得Kite其他產品授權的特定時期,包括KITE-718、靶向MAGE-A3/A6的T細胞受體產品以及三年內可以在美國提交試驗性新藥申請的其他產品。每款產品都可能獲得裡程碑和預付款200萬美元,以及雙位數的銷售特許權使用費,Kite將保留日本以外地區的所有研發和銷售權。


相關焦點

  • 復星醫藥與Kite合資新公司 開拓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中國市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曉慧 復星醫藥(600196.SH)將與KPEUC.V.(以下簡稱「Kite」)合資新公司,共同開拓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的中國市場。1月10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醫藥產業」)與Kite籤訂《中外合作經營合同》等,共同成立新公司復星醫藥凱特生物科技(中 國)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共同開拓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的中國市場(不包括臺灣)。其中,復星醫藥產業擬投資不超過等值8000萬美元。
  • 復星凱特開啟全球首款獲批CAR-T產品Yescarta在中國產業化徵程
    在大健康領域,復星選擇與全球最好、最成熟的研發團隊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研發、共同推動醫藥行業技術進步,並最終實現中國研發、全球銷售的目標。」中國是除美國以外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癌症已經成為中國疾病領域的頭號殺手,每年新增病例逾400萬,因癌症死亡280萬人。多種中國高發的癌種五年生存率顯著低於美國,其中宮頸癌、淋巴癌及白血病均有接近40%的存活率差異。
  • 我國已批7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市場年增長將超63%
    恆瑞源正申報的是多靶點自體免疫細胞技術,2011年啟動臨床研究,2013年起在中國開展隨機對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目前參加的醫院有廣州南方醫院、中山腫瘤醫院、中山附屬三院、北京302醫院和福建腫瘤醫院。3月8日,國家藥監局將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許可給了金斯瑞旗下的南京傳奇。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細胞治療深度研究
    2 月 24 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益基利侖賽注射液(擬定)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上市註冊審評受理,由於 YesCarta 為從海外引進的成熟產品,在海外有大量臨床試驗,在國內僅需要做橋接臨床試驗,整體申報流程較快。
  • 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復星醫藥(02196)擬引進KTE-C19
    公司 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復星醫藥(02196)擬引進KTE-C19 2017年7月14日 20:38:12 智通財經網 本文選自
  • Yescarta開啟中國產業化徵程,復星(02196)拔得頭籌
    中國癌症患者日益增長,每年新增病例超過400萬人,但臨床選擇卻非常有限。美國Kite在細胞治療技術方面屬於全球第一梯隊,並且已有Yescarta這樣成熟的產品獲批,我們希望能讓更多淋巴瘤患者早日能在國內得到有效治療。同時,這對我們國內的細胞治療產業的規範化運作也有重要意義。」的確,智通財經APP也查看到,中國是除美國以外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 國內首款 CAR-T 即將獲批,復星醫藥發力新藍海市場
    尤其是CART開始向duoCART的演變,技術的革新帶來市場潛力的進一步深挖。——復星CART產品即將上市——1月12日,NMPA 官網顯示,復星醫藥旗下復星凱特CAR-T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受理號:CXSS2000006)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日獲批。這意味著國內首款 CAR-T 療法產品即將獲批上市。
  • 復星凱特啟動上海細胞治療基地 CAR-T療法中國落地提速
    」)旗下合資公司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復星凱特」)今日在上海張江舉行細胞治療基地啟動儀式。8月,諾華研發的Kymriah獲得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成為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僅僅兩個月後,Kite Pharma的Yescarta也在美國獲批上市,定價37.3萬美元,主要用於治療曾至少接受過2種或以上其他治療方案後無效或復發的特定類型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兩款CAR-T療法在美相繼上市,引發了業界對中國CAR-T研發和產業化的關注。
  • 復星醫藥小分子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
    其中,復星醫藥(600196)許可引進的用於擇期行診斷性操作或者手術的慢性肝病(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療的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通過談判,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自今年4月14日獲批上市以來,蘇可欣在4個月內實現了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31個省區市相繼落地,此次進入國家醫保是提升蘇可欣在中國市場的覆蓋率和藥物可及性至關重要的一步。復星醫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以芳表示:「本次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國家醫保局將2020年新上市的創新藥納入考慮範圍,相信創新藥物的成果將能惠及到更多患者。
  • 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非常安全
    3月13日,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正式籤約,共同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開發及商業化基於拜恩泰科mRNA平臺的新冠病毒疫苗。作為全球研發策略的一部分,復星醫藥除了負責候選疫苗在中國的臨床試驗,還與國內科研機構合作,進行了動物攻毒實驗。在拜恩泰科mRNA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獲批多國上市後,復星醫藥已預定產能1億支,可覆蓋5000萬人。同時,復星也在推動該疫苗未來在中國的產業化落地。
  • 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回應:非常安全
    回愛民具有30多年全球醫學中心及藥企診療及藥物研發經驗,在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他主導了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在mRNA新冠病毒疫苗的合作與落地執行。3月13日,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正式籤約,共同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開發及商業化基於拜恩泰科mRNA平臺的新冠病毒疫苗。
  • 細胞免疫治療頻現裡程碑事件 上市公司紛紛布局
    近期,細胞免疫領域熱點事件頻頻,6月29日,中國三胞集團宣布,以8.19億美元收購生物醫藥界知名企業Dendreon股權的交易完成交割。後者的核心產品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被FDA批准的前列腺癌細胞免疫治療藥物。三胞集團也正在配合中國食藥監局引入Dendreon這款名為Provenge的藥品。
  • 每7分鐘就有人得癌症,腫瘤治療市場這三條賽道蘊含多少機會|創業藥...
    近日,針對醫院用藥的變化,中國藥學會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醫院用藥監測報告》,基於中國藥學會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網,1500多家網員醫院報送的藥品使用數據,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類藥品成為品種數增幅最高的品類,從2015年的189種增至225種,增幅達19.05%。目前,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已居全球第一。
  • 復星醫藥深度解析:創新研發+醫藥專業投資,布局優勢顯現
    對於復星醫藥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出售獲益主要是股權類資產。取得較多投資收益的投資很多,不局限在醫藥板塊,醫藥板塊掙錢的有迪安診斷、金城藥業、邁瑞醫療等,非醫藥板塊掙錢的有山東濱化、佰利聯等。以迪安診斷為例,復星醫藥 2009 年 8 月投資迪安診斷,投資金額 3214 萬,佔比 15%。
  • 美國FDA認定復星醫藥(02196-HK)治白血病治療新藥FN-1501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復星醫藥(02196-HK)公布,該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FN-1501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FDA)孤兒藥認定。截至2019年10月,復星醫藥現階段針對FN-1501累計研發投入約7297萬元人民幣(未經審計;包括許可費)。FN-1501為復星醫藥經中國藥科大學轉讓、後續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小分子化學藥物,主要用於白血病治療。
  • 復星醫藥(02196.HK):用於晚期肝癌治療新藥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
    格隆匯 11 月 19日丨復星醫藥(02196.HK)公告,近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醫藥產業」)收到《受理通知書》,其經受讓後自主研發的注射用FN-1501(以下簡稱「該新藥」)用於晚期肝細胞癌治療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
  • 復星醫藥(02196)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其中,復星醫藥(02196)許可引進的用於擇期行診斷性操作或者手術的慢性肝病(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療的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通過談判,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自今年4月14日獲批上市以來,蘇可欣在4個月內實現了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31個省區市相繼落地,此次進入國家醫保是提升蘇可欣在中國市場的覆蓋率和藥物可及性至關重要的一步。復星醫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以芳表示:「本次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國家醫保局將2020年新上市的創新藥納入考慮範圍,相信創新藥物的成果將能惠及到更多患者。
  • 新冠疫苗傳來好消息 漲停的復星醫藥扮演什麼角色?
    新冠疫苗在全球的發展以及復星醫藥在與BioNTech和輝瑞的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引起了諸多關注。截至10月底,全球有7個疫苗處於臨床三期據了解,BioNTech於2008年在德國註冊,致力於癌症、傳染病和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性免疫療法的研究和開發,是業內領先的mRNA平臺型生物技術公司之一。
  • 復星醫藥(02196)與雅各臣(02633)聯姻,誰輸誰贏?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復星醫藥的復宏漢霖究竟有何神奇,以至於發股募集被人搶著要?雅各臣何以拿近1億元買一個還處在臨床階段產品的代理權?雙方合作能起到什麼效果?如此多問題,不妨讓我們一分為二,從復星醫藥與雅各臣的角度分別闡述。
  • 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癌症免疫療法先驅 大A有這些概念股
    何為T細胞和PD-1  此次獲獎兩位專家的研究重點分別為T細胞和PD-1,先來看看這兩位專家是如何結合免疫療法幫助人類抗擊癌症的?  艾利森,生於1948年,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系教授兼主任,研究方向主要為T細胞的發展和活動機制,以及腫瘤免疫治療新策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