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mRNA疫苗會轉基因?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回應:非常安全

2021-01-08 騰訊網

劃重點:

騰訊新聞《潛望》 作者 何西

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深刻改變了2020年乃至整個歷史進程。年末相繼傳出多支疫苗研發成功並獲批的好消息,讓陷入混沌的世界看到戰勝疫情的曙光。

國際方面,德國BioNTech(拜恩泰科)與Moderna(莫德納)研發的mRNA疫苗,以95%和94.1%的有效性,相繼獲得FDA批准緊急使用。國內方面,國藥中生滅活疫苗在2020年最後一天正式獲附條件上市批准,國內重點人群已經開打;科興的滅活疫苗正在國外展開臨床Ⅲ期試驗,蓄勢待發,只差臨門一腳;德國拜恩泰科的mRNA新冠疫苗,也正在通過其合作方復星醫藥在中國進行臨床Ⅱ期臨床試驗,未來將連同全球III期臨床數據一起提交至國家藥監局用以審批上市。

mRNA是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的縮寫,又稱信使RNA。mRNA疫苗是以病原體抗原蛋白對應的mRNA序列為基礎,通過不同的遞送方式遞送至人體細胞內,經翻譯後產生抗原蛋白、引發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疫苗產品。

在生物醫藥領域有著諸多投資布局的高瓴資本,曾如此通俗地類比幾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如果說經典的滅活疫苗是完整的一道菜,重組載體疫苗就像是稍微烹調即可的半成菜,那麼mRNA核酸疫苗就直接是一張簡單的菜譜。」相比完整或者半成品的菜餚,作為菜譜的mRNA核酸疫苗在合成的時間或是經濟成本上都將大幅優於傳統疫苗,也能夠更快地應對突發的傳染病大流行。

但對於在人類衛生史上首秀的mRNA疫苗,其大規模接種後爆出的幾例嚴重過敏反應引起了公眾的關切。加上最新傳來的新冠病毒變異消息,亦為疫苗所帶來的生活重返正軌希望,蒙上了雙重陰影。

輝瑞/拜恩泰科在全球開展的BNT162b2疫苗的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出現4例面癱,以及一定比例的疲倦、頭痛、發冷等症狀,成為人們質疑mRNA疫苗安全性的最直接理由。更有傳言稱,mRNA這項技術會使得人體內的DNA和病毒的mRNA結合,從而改變人體的基因構造。

隨後,前者被解釋為不良事件並不等同於藥物不良反應,且與4.4萬試驗人群相比,出現面癱機率甚至低於正常發病率;後者關於mRNA疫苗會改變基因構造的說辭,更是被證為無充分的科學依據。

在英美相繼批准拜恩泰科的mRNA疫苗上市,中國橋接試驗正進入衝刺階段之時,騰訊新聞《潛望》獨家對話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兼首席醫學官回愛民,就該疫苗的安全性、試驗進展等多個核心問題,逐一進行解答。

回愛民具有30多年全球醫學中心及藥企診療及藥物研發經驗,在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他主導了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在mRNA新冠病毒疫苗的合作與落地執行。3月13日,復星醫藥與拜恩泰科正式籤約,共同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開發及商業化基於拜恩泰科mRNA平臺的新冠病毒疫苗。作為全球研發策略的一部分,復星醫藥除了負責候選疫苗在中國的臨床試驗,還與國內科研機構合作,進行了動物攻毒實驗。在拜恩泰科mRNA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獲批多國上市後,復星醫藥已預定產能1億支,可覆蓋5000萬人。同時,復星也在推動該疫苗未來在中國的產業化落地。

復星與拜恩泰科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樣品

mRNA疫苗人類衛生史首秀:安全與否?

2020年12月2日,在3期臨床試驗最終數據顯示有效性達95%之後,拜恩泰科的mRNA新冠疫苗在英國獲批緊急使用授權。英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批准mRNA新冠疫苗的國家。10天後,美國FDA也對此疫苗授予緊急使用授權(EUA),允許在美國用於16歲及以上個體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英美相繼授權批准,意味著mRNA技術正式走上前臺,開啟在人類衛生史上的首秀。

這一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才進入科學家視野。一些科學家發現,mRNA技術具有巨大的產業轉化潛力,mRNA進入人體細胞後開始轉譯成相應的蛋白質分子,而這類蛋白質分子最終可以成為真正的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可用於傳染病、癌症免疫和罕見病相關療法。

但問題在於mRNA非常脆弱,這意味著它很可能在到達靶細胞之前就被摧毀了。另外,也可能會引發免疫反應,從而對患者的健康構成威脅。

根據statnews報導,現任拜恩泰科公司負責mRNA工作的高級副總裁卡塔琳·卡裡科(Katalin Karikó)在經過十年反覆試驗後,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合作者Drew Weissman發現了一種彌補mRNA致命弱點的方法,即將mRNA分子其中一個組分在被合成時稍加修改,創造出一種新的mRNA分子,可以在不激發免疫防禦的情況下潛入細胞。

通過對合成的mRNA進行精確的微調,並用脂質納米顆粒包裹後,將其注射到人體中。如此,人體的任何細胞都可以成為按需生產的蛋白藥物工廠。

mRNA作用圖解(來源:海通國際)

mRNA技術此前主要應用在癌症疫苗研發上。直到2019年底,新冠疫情大流行,為mRNA技術提供了出圈的機會。

回愛民回憶,復星醫藥在決定選擇疫苗賽道時,曾系統評估過包括滅活疫苗、減毒疫苗、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DNA疫苗,以及mRNA疫苗等多個技術路線。

「前面的幾大技術路線國內都有一定的技術儲備,而mRNA疫苗相對來說,在研發速度、安全性、雙重免疫機制和生產工藝上,都具有比較大的優勢。」回愛民對騰訊新聞《潛望》分析,相對於傳統疫苗來說,mRNA疫苗具有五點優勢:第一,疫苗是人工合成的核酸,不帶有任何的病毒成分,沒有感染風險;第二,能夠快速開發新型候選疫苗,研發周期短;第三,體液免疫及T細胞免疫雙重機制;第四,免疫原性強,不需要佐劑;第五,易於批量生產,支持全球供應。

與其他技術傳統疫苗技術相比,mRNA疫苗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快速研發製備,不需要特定的病毒株,只需要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反向合成。

在接種mRNA新冠疫苗時,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遺傳信息被注入人體細胞,mRNA抵達人體細胞後使其翻譯為病毒蛋白,並將其呈現給免疫系統,以此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相當於給病毒畫了幅肖像畫,讓免疫細胞去識別,凡是發現具有這種特徵的敵人就消滅它。

但作為最新技術,mRNA疫苗在過往並沒有成功研發上市的先例。回愛民描述,自己對mRNA技術關注多年,選擇這一賽道是基於科學的推斷,認為mRNA疫苗是有優勢的。但最終是否能夠研發成功,起初他不敢篤定。

回愛民解釋,之所以選擇拜恩泰科,原因之一是其mRNA腫瘤疫苗技術領先,已經做了近300例癌症病人的臨床試驗。「這些病人都非常安全,雖然人群不一樣,但是安全性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證實了的。」

選擇拜恩泰科的另外一大原因,是其擁有多元化的mRNA技術平臺,可同時研發多個備選疫苗。回愛民透露,在合作開始後,拜恩泰科研發出來20多個候選疫苗,其中來自三個技術平臺的四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代號為BNT162b1和BNT162b2的兩支疫苗於2020年7月獲美國FDA快速通道認證。

橋接試驗 補足亞洲樣本數據

回愛民對騰訊新聞《潛望》回憶,合作研究初期,復星醫藥選擇了當時數據最全面的BNT162b1,獲臨床批准後,在江蘇泰州開展臨床Ⅰ期試驗。

「臨床Ⅰ期主要的不良反應是注射部位的疼痛及疲乏,輕微且短暫,無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回愛民表示,這與在美國開展的試驗保持了一致。但當時已是2020年7月份,中國因為出色的疫情防控,已經沒有足夠的病例開展後續的Ⅲ期保護性臨床試驗。回愛民透露,「跟拜恩泰科籤合作協議時,中國的疫情還比較嚴重,因此我們提出來在中國做臨床試驗,但後來中國疫情控制得非常出色,國內已經沒有條件做Ⅲ期臨床。」

最終,德國拜恩泰科與其另一合作夥伴輝瑞在海外開展了III期臨床試驗,全球3期臨床試驗主要有效性分析結果表明,候選疫苗BNT162b2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上的有效性達到95%,在各個年齡、性別、種族和族群人口上呈現一致的有效性。

回愛民表示,復星醫藥已向監管部門申報了候選疫苗BNT162b2的臨床II期橋接實驗。在做完橋接臨床試驗之後,該疫苗在國內將不需要臨床III期試驗。「全球只要有一個三期試驗,就可以申請上市了。」

2020年11月24日,復星醫藥的臨床試驗正式在江蘇泰州和漣水啟動,計劃入組人數為960人。回愛民表示,本次Ⅱ期臨床試驗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測試疫苗的免疫原性,包括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的反應;第二是安全觀察,「這960個收治者裡面其中四分之三是接種疫苗的,他們的年齡從18歲一直到85歲,包括各種慢性病的患者,對安全性可以做出很好的觀察。」

回愛民透露,960人在12月時已全部完成入組,目前未有任何嚴重不良事件。在試驗結束後,將連同海外的3期試驗數據一起提交給中國藥監部門,用以申請該疫苗在中國的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輝瑞/拜恩泰科執行的全球臨床3期試驗中,入組的亞裔人群僅為5%,因此引發不同人種是否會有不同反應的擔憂。

回愛民回應稱,人種的差異不能說完全不存在,但不同人種對這一疫苗的免疫機制存在差異的可能性,「可以說是非常小的。」這也凸顯了中國橋接試驗的重要性,即補足海外試驗中因亞裔不足而缺乏的不同人種免疫數據。

「mRNA的疫苗能夠全球最快時間面世,第一是科學的發展,第二是國際之間的合作,」回愛民總結,「沒有復星在中國做臨床,沒有輝瑞在全球做臨床,這個疫苗再好也做不了這麼快。」

無懼病毒變異 六周可提供新疫苗

為何新冠疫苗的研發成功如此之快?回愛民對騰訊新聞《潛望》解釋,首先新冠病毒本身變異比較少,而且變異多是發生在不重要的部分。這對於研發疫苗來講,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第二,科學的進步。下一代基因測序,超低溫電子顯微鏡,這些新技術在第一時間為研究疫苗提供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提供了病毒結構,為研發疫苗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第三,我們有多元化的疫苗技術路線:既有傳統的成熟的滅活疫苗、減毒疫苗、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又有嶄新的DNA、mRNA疫苗,百花齊放,增加了成功的機會。

在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僅僅2天後,英國政府正式向世衛組織(WHO)通報發現新冠變異病毒。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詳細信息中,本次發現的變異毒株出現了17個突變,其中包括14個胺基酸突變、3個蛋白質構件消失,至少3個突變可能會增強病毒對人體細胞的親和力,進而讓病毒更具傳染性。目前除英國外,中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冰島與荷蘭等多國均報告發現該病毒。

剛剛獲批的疫苗是否依然有效?

在拜恩泰科創始人烏格·薩因看來,mRNA疫苗所具有的快速反應特性,可以在短時間內設計出完全模仿病毒新突變的疫苗,「一旦監測到病毒發生重大的突變情況,我們可以在六周之內提供一種新的疫苗。」

不過就目前而言,新出現的變異毒株,屬於正常情況。烏格·薩因在此前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通過FDA審批的mRNA疫苗對於這一變異毒株應該依然有效。

2020年最後一天,國藥中生的滅活疫苗獲批上市,對於復星來說,合作疫苗何時獲批,成為市場關切最多的問題。

回愛民透露,目前復星醫藥正在與監管部門共同努力,希望推動該疫苗儘快上市。

為了迎接該疫苗進入中國,目前復星已經與拜恩泰科及合作夥伴一起,對於疫苗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細節都在進行系統梳理,且已在上海的機場附近建立了深冷儲存的倉庫,便於冷鏈配送疫苗到全國的接種點,配送的合作方為國藥物流。在銷售端,復星也已經搭建起公立和私立渠道的團隊。

「復星醫藥的角色,不只是把這個疫苗引進國內進行銷售,而是我們在這個研發裡面有著深度的投入,這個疫苗的成功有著復星醫藥的功勞,也是國際合作的成功案例。」而從更重要的技術角度來看,回愛民表示,「經歷了這場疫情,mRNA疫苗脫穎而出,以後再有疫情的時候,mRNA技術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武器。」

相關焦點

  • mRNA疫苗會轉變人體基因?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非常安全
    隨後,前者被解釋為不良事件並不等同於藥物不良反應,且與4.4萬試驗人群相比,出現面癱機率甚至低於正常發病率;後者關於mRNA疫苗會改變基因構造的說辭,更是被證為無充分的科學依據。在英美相繼批准拜恩泰科的mRNA疫苗上市,中國橋接試驗正進入衝刺階段之時,騰訊新聞《潛望》獨家對話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兼首席醫學官回愛民,就該疫苗的安全性、試驗進展等多個核心問題,逐一進行解答。
  • 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研的mRNA疫苗 在中國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11月24日,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 SE共同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BNT162b2 II期臨床試驗啟動暨培訓會在中國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疫苗工程中心召開。據悉,該款mRNA疫苗於中國江蘇泰州和漣水開展II期臨床試驗。
  • 復星醫藥mRNA候選新冠疫苗國內臨床試驗獲批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13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提交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臨床試驗申請獲批,復星醫藥產業擬於條件具備後於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下同)開展該疫苗的II期臨床試驗。截至2020年10月,復星醫藥針對本次mRNA疫苗許可及區域內研發的累計投入約為6619萬元。
  • 全球首款mRNA新冠核酸疫苗下周英國開打 復星醫藥正積極推進中國上市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2月2日,復星醫藥的全球合作夥伴BioNTech宣布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其新冠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授權,為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使用授權。BioNTech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Ugur Sahin醫學博士表示:「英國的緊急使用授權標誌著試驗志願者之外的普通民眾首次有機會接種新冠疫苗。我們相信,在英國實施疫苗接種計劃將減緩高危人群的住院情況。 我們的目標是在獲得批准後將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基於科學嚴謹和高道德標準的研發成果,我們已經將研究數據提交給全球的監管機構。」
  • 強強聯合開創全球疫苗研發新格局 復星(02196)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匯聚中國研發能力與全球協作的新型疫苗對於復星醫藥(02196)而言,公司前瞻性地布局mRNA領域,與BioNTech合作開發,深度參與全球領先的mRNA技術開發,大幅提升了公司在疫苗板塊的技術實力及國內市場地位。
  • 復星新冠疫苗展現「中國研發」與「全球協作」新成果
    在這其中,BioNTech負責mRNA疫苗的設計和研發工作,而復星醫藥和輝瑞分別負責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該區域)和該區域以外地區的開發、臨床及商業化工作。復星和輝瑞與BioNTech合作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區域不同。
  •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雅各臣與復星醫藥合作在香港和澳門供應潛在1,000萬劑BioNTech SE 2019冠狀病毒病在研疫苗 中國香港 -Media OutReach-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七日 - 於香港從事基要藥物及品牌保健護理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的領先企業 - 雅各臣科研製藥有限公司(「雅各臣」或「
  • 輝瑞稱疫苗能阻止90%的新冠病毒感染,復星醫藥擁有該疫苗國內權益
    上述分析基於其候選疫苗BNT162b2。這項研究招募了逾4萬名參與者,其中42%的研究對象具有不同的背景,並且沒有發現嚴重的安全隱患。根據計劃,輝瑞與BioNTech SE將在疫苗達到所需的安全裡程碑後不久,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緊急使用授權(EUA),目前預計在11月的第三周進行。
  • 復星醫藥在江蘇啟動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 擬招募960人
    復星醫藥方面表示,11月24日,新冠mRNA疫苗BNT162b2 II期臨床試驗啟動暨培訓會在中國江蘇泰州中國醫藥  復星醫藥在公告中還介紹,截至今年10月,復星醫藥現階段針對本次 mRNA 疫苗許可及區域內研發的累計投入約為
  • 專訪復星醫藥回愛民:新藥研發的「跳躍式趕超」,四類企業該各自...
    在本期新康界《醫藥創新人物專訪》中,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復星醫藥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總裁兼首席醫學官回愛民博士。在兩個多小時的採訪時間裡,回博士坦誠地表達了對復星醫藥的新冠疫苗、核心優勢、創新藥項目風險控制等問題的看法,並對我國的醫療創新行業發表了高屋建瓴的建議。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回博士對行業深刻的認識、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強烈的家國情懷。
  • ...mRNA新冠核酸疫苗下周英國開打 復星醫藥正積極推進中國臨床研究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 見習記者 許偉12月2日,復星醫藥的全球合作夥伴BioNTech宣布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其新冠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授權,該授權為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使用授權
  • 新冠疫苗宣布在中國開始臨床試驗,已有72名受試者接種!復星醫藥獲...
    復星醫藥和BioNtech正在中國共同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產品,該試驗是BioNTech全球開發計劃的一部分。從市場表現來看,復星醫藥近3個交易日兩度漲停,自7月初異動至今2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25.7%。事實上,儘管早在今年3月復星醫藥就已披露新冠疫苗相關事項,但直至7月初股價都走勢平淡並無起色,與同期的新冠疫苗概念股差距甚大。
  • 新冠疫苗傳來好消息 漲停的復星醫藥扮演什麼角色?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冠疫苗傳來好消息 漲停的復星醫藥扮演什麼角色?11月10日,復星醫藥開盤漲停,報價逾56元/股。這或許與其合作研發的疫苗取得新進展有關。昨晚,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通過個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復星新冠疫苗(暫定名「復必泰」)在全球的研發合作夥伴BioNTech和輝瑞宣布,根據三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分析數據,這次我們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有效性超90%。
  • 復星醫藥籤千萬劑新冠疫苗意向書 復星國際:大陸銷量尚不確定
    8月28日,復星醫藥早盤高開,截至早間收盤,盤中最高漲幅超過5%。資料顯示,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在2020年3月獲德國BioNTechSE授權,在區域內(即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產品。
  • 市場要聞|新冠疫苗來了,復星醫藥強勢漲停,全球股市還有哪些投資...
    來源:36氪11月10日開盤,復星醫藥強勢漲停,漲停的背後是輝瑞新冠疫苗的推動。9日晚間,輝瑞公司宣布其疫苗可預防90%的新冠病毒感染,遠超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的50%以上即可獲批上市標準,並計劃在11月的第三周向FDA提交緊急使用授權。
  • 復星醫藥拋近50億元定增預案 3.25億用於新冠mRNA疫苗臨床及裡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預案中,復星醫藥擬將3.25億元用於新冠病毒mRNA疫苗,其中2.41億元用於臨床及配套;8318萬元用於研發裡程碑付款。據悉,2020年3月復星醫藥獲得BioNTech授權,在中國獨家開發、註冊、商業化基於其專有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新冠病毒的復星新冠疫苗。
  • 關於mRNA疫苗的6點疑問,就是復星醫藥漲停爛板的原因
    $輝瑞(PFE)$ (Pfizer)和$BioNTech(BNTX)$ 公司聯合宣布,雙方聯合開發的基於mRNA技術的候選新冠疫苗今天,結合公開資料,探討與這款在研疫苗相關的幾個問題。(1)常用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40%~60%,時間通常長達一年之久。mRNA疫苗僅僅展示了2-4個月的保護效力。也就是說,這一候選疫苗保護效力能夠維持多長?(2)這一中期數據分析是基於出現症狀的COVID-19患者病例人數。
  • 疫苗、抗體、特效藥哪個快?復星醫藥疫苗進口運輸準備就緒
    復星醫藥疫苗進口運輸準備就緒 對比暫無驚喜的特效藥以及增產難的中和抗體研究,疫苗無疑是被寄予最大希望,也是最有希望遏制新冠疫情的產品。截至11月10日,全球共10款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中國有4款,其中3款為滅活路線,一款為腺病毒載體路線,涉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科興生物、康希諾。
  • 復星醫藥深度解析:創新研發+醫藥專業投資,布局優勢顯現
    1、覆蓋醫藥全產業鏈的綜合型企業1.1.復星醫藥業務涵蓋醫藥全產業 復星醫藥業務涉足廣,涵蓋醫藥製造與研發、醫療器械與診斷、醫療服務、醫藥商業多個領域,業務包含醫藥產業全產業鏈。公司 1998 年於上交所上市,2012 年於港交所上市。公司通過併購,不斷擴大其業務版圖。
  • 90%有效 美國、德國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獲準進入國內
    前幾天,美國輝瑞公司宣布他們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在III期臨床試驗中90%有效,現在這個疫苗也獲準進入國內開展臨床試驗了。這個疫苗就是BNT162b2,主要是德國BioNTech公司研發的,這是全球首款mRNA新冠疫苗,技術上是非常先進的,不過儲存條件要求高,在-70℃的超低溫冷凍箱中可以保存6個月,2到8℃的醫院冰箱中只可以存儲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