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小分子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

2021-01-13 投資快報

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商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正式公布通過國家醫保談判的藥品名單。其中,復星醫藥(600196)許可引進的用於擇期行診斷性操作或者手術的慢性肝病(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療的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通過談判,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作為中國首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全球首個FDA批准用於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PO-RA),蘇可欣是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差異化優勢的創新藥物,填補了治療領域的空白,為患者帶來「強效持久、安全方便」的診療新選擇。

自今年4月14日獲批上市以來,蘇可欣在4個月內實現了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31個省區市相繼落地,此次進入國家醫保是提升蘇可欣在中國市場的覆蓋率和藥物可及性至關重要的一步。

復星醫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以芳表示:「本次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國家醫保局將2020年新上市的創新藥納入考慮範圍,相信創新藥物的成果將能惠及到更多患者。蘇可欣作為2020年復星醫藥新上市的創新品種,能夠快速納入國家醫保,必將幫助更多患者減輕治療的經濟負擔,提升藥物的可及性。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復星醫藥始終以創新研發為核心驅動力,希望能為患者提供更高品質、更可及的創新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案。」

數據顯示,我國肝硬化患者中,78%的人群伴隨不同程度的血小板減少。當慢性肝病患者合併血小板減少症時,其操作相關出血風險會顯著增高,繼而導致一系列臨床有創性檢查及治療無法照常進行。因此,在需要進行手術或其它有創檢查時,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患者對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血小板計數的需求尤為迫切。而傳統促血小板生成類藥物及幹預手段在治療中存在起效慢、應答率低、風險高等弊端;血小板輸注的臨床管理流程複雜、有感染以及輸注無效的風險;脾切除面臨感染、門脈血栓發生等風險。臨床治療迫切需要快速、強效、安全、便捷的治療方案。

據介紹,新一代TPO受體激動劑蘇可欣是中國首個針對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口服創新藥,屬於小分子非肽類,不會與內源性血小板生成素(TPO)產生序列同源性和免疫原性,無抗體生成風險,並且具有與TPO疊加升血小板效應,使得血小板計數更加持久地維持在安全水平,潛在血栓風險低。不受飲食限制的口服用藥方式,也提高了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生活質量,此次醫保覆蓋將會幫助到更多的患者及時接受先進的治療方案。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焦點

  • 復星醫藥(02196)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其中,復星醫藥(02196)許可引進的用於擇期行診斷性操作或者手術的慢性肝病(CLD)相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成年患者治療的小分子創新藥——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通過談判,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自今年4月14日獲批上市以來,蘇可欣在4個月內實現了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31個省區市相繼落地,此次進入國家醫保是提升蘇可欣在中國市場的覆蓋率和藥物可及性至關重要的一步。復星醫藥董事長兼執行長吳以芳表示:「本次新版醫保目錄調整,國家醫保局將2020年新上市的創新藥納入考慮範圍,相信創新藥物的成果將能惠及到更多患者。
  • 復星醫藥(600196)股票 中國首個 CAR-T 報產,復星凱特拔得頭籌
    復星醫藥 (600196):中國首個 CAR-T 報產,復星凱特拔得頭籌  (註:本文轉載自國金證券研報,分析師:趙海春 2020-02-24)此藥在美國上市以來實際療效優秀,在美定價 37.3 萬美元,已進入 CMS(美國醫療保險與醫療服務中心)並與其他各國醫保談判中。目前國內定價尚未確定,預計低於美國市場。
  • 復星醫藥與禮來製藥就抗腫瘤小分子創新藥達成許可協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區域,就復創醫藥研發的BCL-2 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 FCN-338開展獨家研發和商業化等許可權利。  關於復創醫藥  重慶復創醫藥研究有限公司由海外科學家與復星醫藥及其成員企業於 2009 年合資組建,是致力於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新小分子靶向新藥的高新技術企業,以重慶、上海及美國舊金山的 「兩國三地」 國際性布局,創新驅動,高效運營,以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不斷追求卓越。 以優質的新藥造福全球病患是復創醫藥的永恆使命。
  • 更多「江蘇造」好藥加速進入醫保目錄 惠及患者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日前公布,新增119個藥品、平均降價達50.64%,將於今年3月1日實施。新增藥品中有近四成是在江蘇研發、引進、生產,不僅更好惠及廣大患者,也增強了醫藥企業創新積極性。這個藥進了醫保能報銷一部分,劃下來每月自付部分只需要三千多塊錢。」而這款新藥卻差一點因為準入時限而錯失了當年進入醫保目錄的機會。按照以往規則,參加2020年國家目錄調整的新藥必須是2019年12月31日前獲批上市,為了讓更多新藥儘早惠及患者,也讓企業儘快從創新中獲益,江蘇醫保局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將時限放寬至2020年8月17日前。
  • 上海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周報:醫保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創新藥可及性...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行業要聞: 1) CDE 發布《藥品附條件批准上市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2) 第三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發布; 3) 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印發國 家醫療保障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技術規範和 DIP 病種目錄庫(1.0版)的通知》。
  • 復星醫藥深度解析:創新研發+醫藥專業投資,布局優勢顯現
    作為有醫療產業鏈各階段布局的企業(原料藥+製劑+創新藥/技術+器械+診斷+醫院),復星醫藥至少在醫藥板塊信息獲取上遠勝於一般的投資機構;部分投資標的上,復星直接參與上下遊業務,信息不對稱少。預計其醫藥板塊的投資能力強。
  • 119種「談判藥」進新國家醫保目錄 近四成來自江蘇
    據了解,新版國家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為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目錄內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119種成功進入新版國家目錄的「談判藥」,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多個門類,其中有近四成是在江蘇研發、引進、生產的。
  • 安信國際: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形成 創新藥加速釋放潛力
    安信國際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安信國際」,作者:安信國際分析師 李艾蔚前言我們相信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形成,使創新藥能更快釋放潛力,總體將對創新藥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此次談判目錄全部為臨床價值高、治療腫瘤的創新藥產品,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淋巴瘤等多個癌種。與上市公司相關包括中國生物製藥(01177)的安羅替尼和恆瑞醫藥(600276.SH)的培門冬酶。
  • 小牛血類藥物被調出醫保目錄 興齊眼藥等上市公司受波及
    藥物調出醫保目錄,則意味著患者使用該類藥物時,由過去有統籌報銷變成自費藥,那麼在這類藥物被調出後,是否有相應藥物可以替代?針對此問題,南都記者致電廣州部分三甲醫院的眼科希望採訪了解,但均表示「涉及政策等原因不便公開評論」。
  • 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FCN-437c膠囊,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小分子創新藥物,主要用於實體瘤治療。截至本公告日,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尚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與該新藥同靶點的藥物上市。注射用FN-1501,為公司經中國藥科大學轉讓、後續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小分子化學藥物,主要用於白血病治療。
  • 復星醫藥承辦漕河涇科創嘉年華大健康專場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10月27日,第二季漕河涇科創嘉年華「星創匯2017復星醫藥創新創業大賽專場」在上海舉行。本屆嘉年華活動以「元科技、創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全球前沿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構與專家學者,就當前經濟態勢及新興行業發展展開頭腦風暴,同時也為創新價值的科技創業者提供了展示舞臺。復星醫藥作為園區重要的醫藥企業代表,秉承「持續創新、樂享健康」的品牌理念,再次承辦了科創嘉年華的大健康專場,持續支持科技創新項目,助力區域科技服務生態。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143家藥企半年報、醫保目錄、拼多多
    另諾華、BMS、復星醫藥(600196,股吧)、叮噹快藥等企業也有新動作。「聚焦:2020醫保目錄調整、藥企上半年業績盤點、新冠疫苗、拼多多、ADC藥物」751個品種、7款PD-1/L1……2020醫保目錄初審名單看點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進入實質性階段。
  • 「公告搶先看」晚間重要公告:恆瑞醫藥四款產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康緣藥業:筋骨止痛凝膠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康緣藥業(600557)12月28日晚間公告,公司藥品筋骨止痛凝膠經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筋骨止痛凝膠為公司今年新獲批上市藥品,暫未進行批量生產和銷售。因該品種為公司獨家品種,且給藥途徑具有優勢,此次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後,預計未來將對銷售起到積極作用,但短期內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 創新藥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特效藥的崛起之路
    ▶ 國產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同樣十分困難。據《中國藥房》的統計,2001~2014年我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一類新藥為24種,僅佔同期所有獲批准的一類新藥的20.17%。同時由於醫保目錄並未動態更新,2011 年之後獲批上市的許多創新性較高的藥品,包括「重大新藥創製」項目的創新藥物都在2017年之前並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 專訪復星醫藥回愛民:新藥研發的「跳躍式趕超」,四類企業該各自...
    另外,我們在《恆瑞VS復星:截然不同的戰略造就大健康領域的絕對龍頭與常青樹》一文中也總結了復星醫藥打造醫療健康常青樹的戰略關鍵。現階段,復星醫藥已經成為我國仿製藥向創新藥轉型的成功範例。現階段復星的國際化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青蒿琥酯產品已經遠銷非洲;收購印度仿製藥企Gland Pharma,與國內市場產生協同效應並進入美國市場;與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藥企也是合作不斷。回博士從研發創新的角度聊起了復星醫藥的國際化。2018年,復星醫藥研發的國際化取得了重大突破——開展了國外的第一個創新藥臨床,並在美國波士頓建立了臨床研發註冊團隊。
  • 治癒C肝的丙通沙藥有望進入醫保
    全基因型的丙通沙可以治癒C肝,而這藥有望出現在新的醫保目錄中。7月26日,在「第四屆中國現代醫院管理能力建設與發展大會」上,國家衛健委藥政司副司長張峰表示,「去年基本藥物目錄遴選當中,我們考慮的是防和治兩個領域。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這是一個現實版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但是和電影中結局不一樣的是,國產創新藥的出現和國家醫保政策的支持,延長了蘇南母親的生命,挽救了蘇南的家庭。雖然母親的肺癌並沒有完全根治,但是至少沒有進展變得更嚴重。  2017年,埃克替尼降價超過50%,2018年,包括凱美納在內的17種抗癌藥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治療費用的大幅度降低讓更多的肺癌患者能夠用得起靶向藥。
  • 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 14款抗癌新藥預計明年為患者節省30億元
    比如,本次醫保目錄談判,諾華腫瘤三款腫瘤藥物進入醫保目錄,至此諾華腫瘤在華所有產品均進入醫保,成為最大贏家。7款PD-1藥品進入談判,最終只有3個國產PD-1成功入選。中國國內可選擇的靶向藥包含一代、二代ALK抑制劑,其中塞瑞替尼是中國首個用於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二代小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於2018年5月及2020年5月分別獲批二線和一線治療。在此次國家醫保談判中,諾華腫瘤(中國)的肺癌治療藥物塞瑞替尼膠囊單藥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通過國家醫保談判,正式納入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
  • 復星醫藥: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2、醫療醫藥產業政策變革利好創新藥 隨著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家藥品集採和藥價談判、一致性評價、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醫保嚴格控費、抗癌新藥降價加速納入醫保、新藥評審加速等政策陸續推出,醫藥行業面臨洗牌,具有真正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藥企迎來了發展機遇。
  • 2020 醫保目錄更新:4款國產PD-1全部進入醫保
    今年的醫保談判,新增了17種抗癌藥,其中包括PD-1、侖伐替尼等新藥好藥!家看到了老百姓的需求,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讓患者用的起藥!抗癌藥降價,進醫保,絕不只是說說!讓我們為祖國點讚!14種最新納入醫保抗癌藥用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