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 11:33:55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安信國際」,作者:安信國際分析師 李艾蔚
前言
我們相信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形成,使創新藥能更快釋放潛力,總體將對創新藥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此外,我們認為在這種機制下,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產品先發優勢更明顯,而me-too類型產品未來可能較難打開市場,且利潤空間將被壓縮。建議關注研發能力強、產品布局差異化的企業,如中國生物製藥01177。
報告摘要
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於將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主要內容如下:
1、醫保局通過談判,將17種抗癌藥品納入國家醫保乙類目錄,並公布了醫保支付標準。
2、各省市不得變更藥品種類和支付範圍,但醫保基金和患者分攤比例由各地區確定。
3、支付標準有效期截止2020年11月30日,之後按照醫保支付標準有關規定進行調整。
4、若期間有仿製藥上市,或藥品市場價格低於支付標準,醫保局將重新調整支付標準。
5、各省市藥品採購機構在2018年10月底前將談判品種按支付標準在集中採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醫保經辦部門更新信息系統,以確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
平均降價幅度55%,最高達74%。此次談判目錄全部為臨床價值高、治療腫瘤的創新藥產品,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淋巴瘤等多個癌種。與上市公司相關包括中國生物製藥(01177)的安羅替尼和恆瑞醫藥(600276.SH)的培門冬酶。安羅替尼上市後採取「買八盒贈八盒,再買八盒,終生贈藥」的銷售策略,八盒可使用3個月,安羅替尼目標患者中位數生存期為9個月,故我們粗略估算每位患者買十六盒,贈八盒,則實際降價幅度約17.5%,培門冬酶降幅約16.5%。故國產產品的降價幅度低於平均降幅,也許因為國產藥品定價本身較進口藥品低。我們認為這樣的降價幅度,使醫保談判對國產創新藥的銷售額產生積極作用。
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形成,創新藥「以價換量」快速打開市場。本次談判目錄中有12個是品種2017年後上市的,甚至有3個品種是2018年4-5月才剛獲批上市。通過梳理系列事件:17年2月新版醫保目錄公布、17年4月人社部發布公開徵求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的建議通知、18年3月醫保局成立、17年7月和這次完成共2次醫保目錄談判,合計納入53個品種,我們認為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在逐步形成和完善。未來,臨床價值高的、臨床急需的創新藥產品上市後可快速搶佔市場。同時,降價幅度也給藥企帶來壓力。但我們相信,隨著機製成熟和影響顯現,促使製藥企業更理性、清晰地制定和調整藥品研發及商業化策略,使研發產出的效率更高。醫保局也會在醫保基金和製藥企業雙邊利益上找到平衡點。
投資建議
根據各公司半年報,17Q3 - 18Q1期間,各省市陸續執行17年2月公布的新版醫保目錄後,相關產品銷量實現顯著增長。我們相信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形成,使創新藥能更快釋放潛力,總體將對創新藥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可繼續關注對公司業績的具體影響,以及由此未來的政策調整。此外,我們認為在這種機制下,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產品先發優勢更明顯,而me-too類型產品未來可能較難打開市場,且利潤空間將被壓縮。建議關注研發能力強、產品布局差異化的企業,如中國生物製藥01177。
風險提示:i)醫保控費趨嚴導致銷售增速不及預期;ii)公立醫院降低藥佔比導致銷售增速不及預期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