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印度藥入局,腫瘤國內市場潛力或超過460億元

2021-01-10 健康界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消息答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部分人大代表提出將腫瘤靶向藥納入國家醫保甲類藥目錄,並擴大靶向藥報銷涵蓋範圍的建議。

國家醫療保障局稱,我國基本醫保整體能力有限,腫瘤靶向藥總體價格水平相對較高,完全由基金支付對基金壓力很大,所以需要患者共同負擔一部分費用,腫瘤靶向藥目前尚還不能納入國家醫保甲類藥目錄。

今年8月,2019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發布,新版目錄除了調進、調出、限用藥品外,還對醫保類別做出調整。

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常規準入的藥品,中西藥基本平衡,甲類藥品數量適當增加,目錄中收載甲類藥品640個,較2017年增加了46個,其中西藥398個,中成藥242個。絕大部分國家基本藥物通過了常規準入或者是被納入擬談判藥品的名單,74個基本藥物由乙類調整為甲類,此外,癌症、罕見病用藥被列入了擬談判的名單。

(圖片來源:創意圖蟲)

國家醫保甲類藥、乙類藥有什麼區別呢?

甲類藥物是指全國基本統一的、能保證臨床治療基本需要的藥物,該類藥物的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範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的給付標準支付費用。

乙類藥物是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費用的藥物,該類藥物先由職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後,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範圍,並按基本醫療保險給付標準支付費用。

簡而言之,甲類藥可以全部報銷;乙類藥僅能部分報銷,需要患者先自付一定百分比,剩餘部分由醫保按照相應的支付範圍進行報銷。

癌症等重大疾病用藥優先納入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

國家醫療保障局在此次回應中公布了,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在2019年1至6月上半年度報銷數據數據,這些抗癌藥累計報銷達31.82萬人次,報銷金額達19.63億元人民幣。

據悉,2018年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通知,將17種談判抗癌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17種藥品中,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均為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

(圖片來源:創意圖蟲)

截止到目前為止,經過2017年、2018年第二輪與第三輪醫保藥品談判,共35種抗癌藥進醫保,平均降幅約50%,最高降幅達70%。

無疑這一系列抗癌藥醫保擴增措施,讓很多承擔不起昂貴的抗癌藥患者看到了長期生存的希望。

對此,國家醫療保障局還表示,將繼續推進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在醫療機構的配備使用工作,維護癌症患者權益。

近期已啟動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目錄調整將以「補齊短板保障」為原則,優先考慮國家基本藥物、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用藥等類別;將建立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努力實現藥品結構更加優化,管理更加規範,醫保資金使用效益更高的目標,從而進一步提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藥品保障水平。

據市場消息稱,羅氏、輝瑞(PFE.US)的多款抗癌藥等將進入談判名單。羅氏用於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安聖莎(阿來替尼)、乳腺癌創新靶向藥帕捷特(帕妥珠單抗) 兩款藥物將參與談判;輝瑞則有乳腺癌重磅藥物愛博新、類風溼藥尚傑及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RA)和強直性脊柱炎(AS)的生物DMARD藥物恩利三款藥物有望參與談判。羅氏方面確認了兩款藥物將參與談判的消息,輝瑞方面目前沒有予以確切消息。

腫瘤醫藥或迎來更大市場

9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

該方案指出,目前我國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80萬,死亡約229萬,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對此方案設立了明確目標,到2022年,「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

方案中再次提及的提高抗癌藥物可及性和加快癌症方面研究成果的轉化,無疑這兩方面的措施將有助於加快境內外抗癌急需藥品上市的節奏並推動會國內新藥研發。

(圖片來源:創意圖蟲)

基於這種政策環境、日益增長的需求,在業界備受關注的PD-1 單抗藥物,作為腫瘤治療革命性藥物可能迎來重大利好,有報導稱其國內市場潛力預計有望超過460 億元。

目前,國內在PD-1 單抗方面已開展關鍵性臨床研究的企業有恆瑞醫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復星醫藥等。

此外,方案還指出未來將通過集中採購以及推進符合條件的抗癌藥物按程序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的政策驅動抗癌藥價格下降。有報導稱,方案發出後,9月24日當天,不少醫藥股出現大幅上漲,截止當日收盤,海欣股份(600851.SH)股價漲停,廣生堂(300436.SZ)股價上漲7.51%,泰合健康(000790.SZ)股價上漲6.16%。

印度仿製藥入華 加速行業洗牌

201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將腫瘤患者吃不起昂貴的腫瘤藥,轉而用起印度仿製藥的真實故事搬上熒幕,印度仿製藥因此也贏得不少關注。

有著「世界藥房」之稱的印度,其仿製藥銷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似乎沒能充分打開中國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註冊的印度藥企,多以原料藥為主,在中國獲批上市的產品僅僅45個,而且沒有抗癌藥品種。

但就在今年6月份召開中印藥品監管交流會後,印度仿製藥迎來了轉折點。會議期間中印雙方圍繞兩國進口藥品註冊的相關法規政策和技術要求、藥品境外檢查與合規指南、中國藥品招標採購的政策和招標流程、中印醫藥產業合作等主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隨後印度製藥公司入華提速,相繼多家仿製藥巨頭先後進軍中國市場。

印度藥企霸主太陽製藥,於2019年6月和8月連續兩次宣布與中國康哲藥業進行多款仿製藥及創新專利產品的合作。2019年7月,印度製藥巨頭西普拉、Strides先後宣布將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我不是藥神》中仿製藥格列衛的原型廠家——印度知名藥廠Natco旗下的藥物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與中國醫院合作,啟動了在中國市場的臨床試驗。(圖片來源:創意圖蟲)

印度企業方面積極進駐的同時,政策方面也逐漸對國外仿製藥放開。

8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再次審議藥品管理法修訂草案,對何為假藥劣藥作出重新界定。修訂草案內容顯示,進口國內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藥不再按假藥論處:對未經批准進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藥品,情節較輕的,可以減輕處罰;沒有造成人身傷害後果或者延誤治療的,可以免於處罰;重新定義假劣藥,按假劣藥論處情形被刪除。

隨著藥品集中採購在全國範圍不斷滲透推進,多方競爭勢必會推動抗癌藥價格下調,倒逼國產仿製藥產業鏈從質量、價格到效率的整體提升,印度仿製藥企業加速入華,勢必將掀起新一輪的醫藥市場角逐,加速醫藥行業洗牌。

百舸爭流千帆競,誰將成為新一輪醫藥市場的贏家,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在即,兩款抗癌藥進談判名單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即將啟動的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備受業界關注,9月10日,有消息稱羅氏、輝瑞的多款抗癌藥等將進入談判名單。9月10日下午,羅氏方面向新京報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醫保藥物準入談判這種創新方式也正在提高部分高價藥物的可及性。
  • 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在即 羅氏、輝瑞(PFE.US)多款抗癌藥或納入...
    智通財經獲悉,9月10日消息,國家醫保局即將啟動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據市場消息稱,羅氏、輝瑞(PFE.US)的多款抗癌藥等將進入談判名單。據悉,在即將展開的新一輪國家醫保藥物準入談判中,羅氏兩款藥物將參與談判,分別為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安聖莎(阿來替尼)、乳腺癌創新靶向藥帕捷特(帕妥珠單抗)。輝瑞則有三款藥物有望參與談判,分別為乳腺癌重磅藥物愛博新、類風溼藥尚傑及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RA)和強直性脊柱炎(AS)的生物DMARD藥物恩利。羅氏方面確認了兩款藥物將參與談判的消息,輝瑞目前沒有予以確切消息。
  • 新一輪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啟動!150個品種「短兵相接」
    11月11日起,新一輪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已經啟動。本次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品種,有70多家企業參與,包括諾華、西安楊森、輝瑞、葛蘭素史克、正大天晴、麗珠集團、恆瑞醫藥等國內外藥企。此輪談判對於藥企的考驗非常大。據悉,入圍的150個藥品多為臨床價值高但價格昂貴的創新藥,或對醫保基金影響比較大的獨家產品,治療領域涉及癌症、罕見病等重大疾病。
  • 新一輪醫保談判落地 西安楊森新增產品最多 藥企未來競速開始
    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公布了2019醫保談判準入名單。在150個談判藥品中,新增藥品有70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60.7%。續約藥品有27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26.4%。經過本輪調整,2019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共收錄藥品2709個,與2017年版相比,調入218個,調出154個,淨增64個。
  • 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醫保談判已呈常態化和多樣性。中國醫藥行業本年度最後一項重磅政策終於落地。從12月14日開始,超級「買單方」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了今年醫保目錄調整談判工作。
  • 國家醫保談判落地:國產PD-1全入局,肺癌糖尿病重磅藥物「爭輝」
    嚴格說來,國內PD-1的研發並不是一個真正傳統意義上的first-in-class藥物,但各家從研發布局、上市卡位、建廠擴產到醫保談判不過短短幾年,科學家、資本、本土創新藥企直接助推其成為目前國內藥物市場上最典型的抗腫瘤藥物,其價格幾乎成為全球最低,不禁令人感慨國內近年來創新氛圍的變化。
  • 醫保談判變革下的2021年之爭
    14種獨家藥品按規則進行了續約或再次談判,平均降幅為14.95%,其中個別一線抗癌藥降幅超過60%。經測算,14種抗癌藥降價,預計2021年可為癌症患者節省30餘億元。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實行申報制,即符合今年調整方案所列條件的目錄外藥品才可被納入調整範圍。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啟用,談判成功藥品平均降價五成
    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如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藥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藥品已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些創新藥、上市新藥如抗癌藥領域的免疫治療藥物等經談判降價進入醫保。去年8月17日前上市的新藥納入調整範圍,最終16種藥品被納入目錄。此次調整中,增加了不少兒童用藥。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三月一日啟用 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降價五...
    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如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藥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藥品已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一些創新藥、上市新藥如抗癌藥領域的免疫治療藥物等經談判降價進入醫保。去年8月17日前上市的新藥納入調整範圍,最終16種藥品被納入目錄。   此次調整中,增加了不少兒童用藥。
  • 醫保談判臨近,PD-1競爭激烈,恆瑞、百濟神州、君實……你Pick誰?
    此次醫保談判中PD-1產品依然是一大看點,在看不見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 新一輪醫保談判在即 「PD-1」種子選手就位 目前國內共有4款國產PD-1單抗、2款進口PD-1獲批上市。
  • 稜鏡&拇指醫藥|復盤最強醫保談判:4分錢「靈魂一刀」,「藥王」降價...
    納入醫保乙類目錄後,這些藥品在各地實際報銷基本都在60%以上。也就是說,患者自付的部分最多只需藥品原價的15%左右,個別藥品甚至低至5%。據央視獨家披露,國家醫保局初步測算,按照這70個藥品2018年在各地的招採價計算,這些藥品2020年總銷售額將達到285億元,而談判過後,實際支付的總費用降至99億元。
  • 免疫腫瘤藥物能否進醫保?-虎嗅網
    作為中國大陸首個獲批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也是目前唯一有中國III期臨床數據、唯一用於二線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去年8月正式在中國上市,填補了國內免疫腫瘤治療的市場空白,為中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的希望。
  •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價格戰...
    今年前三季度,信達生物PD-1銷售額超過25億元,由此可見醫保的貢獻作用。根據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目前國內已有8個PD-1類產品上市,超過30種產品在研。今年的談判,參與者更多、籌碼也更多,最終哪家企業能進入醫保後的大市場,值得外界關注。
  • A股第一支市值破6000億元醫藥股!恆瑞醫藥或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來源:國際金融報A股醫藥市場終於迎來了第一支市值破6000億元的股票!12月25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瑞醫藥」)低開高走,盤中漲幅一度超過7%。截至收盤,該股報收於115.01元/股,漲幅5.71%,最新總市值達6132億元。
  • 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 14款抗癌新藥預計明年為患者節省30億元
    比如,本次醫保目錄談判,諾華腫瘤三款腫瘤藥物進入醫保目錄,至此諾華腫瘤在華所有產品均進入醫保,成為最大贏家。7款PD-1藥品進入談判,最終只有3個國產PD-1成功入選。國家醫保局官方解讀表示,2018年就組織開展了抗癌藥專項準入談判,最終17種藥品談判成功納入目錄,並於今年底協議到期。這17種抗癌藥中,3種藥品有仿製藥上市被納入乙類管理。14種獨家藥品按規則進行了續約或再次談判,平均降幅為14.95%,其中個別一線抗癌藥降幅超過60%。經測算,14種抗癌藥降價,預計2021年可為癌症患者節省30餘億元。
  • 百濟神州IPO,Q3 PD-1賣3.3 億元能順利進入醫保?
    建議發行人民幣股份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取決並受限於除其他事項外,市場狀況、董事會進一步批准、股東於百濟神州股東大會的批准及取得必要的監管批准。此外,百濟神州在中國正在或計劃銷售多款由安進公司、新基物流有限公司(隸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EUSAPharma授權的腫瘤藥物。百濟神州研發管線據百濟神州財報顯示,近年來百濟神州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前三季度累計研發投入已達9.39億美元,為國內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
  • 好消息:肝癌一線藥物納入醫保新目錄
    2020年12月28日,對於正在治療的許多肝癌患者可能意義非凡——在剛剛結束的又一輪醫保談判中,一種已在臨床獲得療效認可的肝癌一線藥物侖伐替尼也正式納入中國
  • 君實生物五年多虧超30億 獸爺文章或影響主打產品醫保談判
    而本月或者下個月,國家醫保局的醫保準入價格談判就要開始。君實生物無疑在最不合適的時候,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密切關注,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拓益的醫保談判。  雷達財經注意到,2015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君實生物合計虧損額30億元,如果唯一一款產品拓益在醫保談判中失利,將加大公司虧損幅度。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據悉,擴容升級後的國家醫保目錄惠及的治療領域將為歷來最廣泛:新入圍的119種藥品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而今年的藥品談判數量也為歷年之最。
  • 2020年醫保目錄談判啟動:百餘款新藥納入 抗癌藥談判成焦點
    在該談判和競價環節前,今年的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已經歷了準備、企業申報、專家評審階段。此次醫保目錄談判規則和去年相似,按藥品品種分組,專家團隊5名,由各地醫保局人員組成,每家藥企有2次報價機會,超過預期價的15%即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