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A股醫藥市場終於迎來了第一支市值破6000億元的股票!
12月25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瑞醫藥」)低開高走,盤中漲幅一度超過7%。截至收盤,該股報收於115.01元/股,漲幅5.71%,最新總市值達6132億元。
從消息面上看,今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SHR8028滴眼液開展乾眼症的臨床試驗。據了解,該產品是一種抗炎和免疫調節劑,目前正在美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掘金千億元眼用藥市場
為何一則滴眼液進入臨床的公告能夠引發上市公司股價的暴漲?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總經理史立臣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乾眼症用藥市場增速很快,現已形成了近300億元的市場。同時,這個領域暫時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故恆瑞這款產品一旦上市,給公司帶來50億元營收不是問題。」
資料顯示,上述滴眼液是恆瑞醫藥去年年底由德國公司Novaliq GmbH公司(下稱「Novaliq公司」)引進的CyclASol(1%環孢菌素A製劑)。截至目前,該產品的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為5257萬元。
作為一家用抗腫瘤藥物打下「半壁江山」的創新藥企,恆瑞醫藥為何看上了眼用藥這一市場?
數據顯示,2013-2017年,我國眼科市場規模由467億元增長至866億元。預計2017-2021年複合增長率有望維持在13.9%左右,2021年國內眼科市場規模將達到1594億元。
此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孫興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人口老齡化、電子產品廣泛使用、用眼不當等生活習慣轉變,使國內各類眼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公眾普遍對眼類疾病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並不高。以青光眼為例,若不及時治療,會有不可逆的致盲風險。未來中國眼科市場將隨著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和醫療健康系統不斷完善而進一步擴大,對於眼科藥品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未來恆瑞醫藥是否還將在眼科用藥領域深耕?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對恆瑞醫藥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史立臣指出,「一般藥企研發都是有傾向性的,恆瑞既然已經有團隊在做眼科用藥方面的研發,那未來它一定會在眼科這個領域持續擴大。不過,目前該公司仍無相關產品上市,所以這個團隊的研發實力暫不好評價,最終還是要看它能拿出多少同質或創新的產品出來。」
或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今日恆瑞醫藥股價大漲一方面原因是其滴眼液產品進入臨床,另一方面原因則是PD-1醫保談判結果即將出爐。
其實,12月14日2020年度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拉開序幕的同時,也順帶開啟了恆瑞醫藥的暴漲。自那日起至今的10個交易日,該股累計漲幅達28.5%,股價更是頻頻刷歷史新高。
據記者從現場人士處獲取的消息,四家外企的PD-1最低報價應該都在10萬元/年左右,遠超醫保局的心理價位,全部出局。而國產PD-1則實現了高達85%的降幅,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以及君實生物大概率談判成功。
E藥經理人報導稱,恆瑞醫藥的PD-1(卡瑞利珠單抗)由原來的每支19800元降至3000元,不計算慈善贈藥,降幅85%。按照此價格計算,進入醫保後患者每年的用藥支出僅2.16萬元(每兩周打一次)或1.6萬元(每三周打一次)。
同時,該款產品目前已獲批4種適應症,是國產產品中適應症範圍最廣的一款。加上其斷崖式的降價,故業內一致認為,恆瑞醫藥可「秒殺」其他國內同行競爭對手,而恆瑞醫藥也將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南京一醫藥行業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PD-1作為廣譜抗癌藥,可覆蓋的患者範圍比較廣。對於企業來說,即使進入醫保需要降價80%或者甚至更多,但仍有望從中獲益。同時,PD-1產品可與整個管線生態整合(聯用),可帶動公司其他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
截至記者發稿時,醫保局官網仍未公布任何關於本年度醫保談判的相關信息。不過一家參與談判的企業向記者透露,結果大概率在今明兩日會公布。
記者 金旻
編輯 王麗穎
責任編輯 白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