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第一支市值破6000億元醫藥股!恆瑞醫藥或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A股醫藥市場終於迎來了第一支市值破6000億元的股票!

12月25日,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瑞醫藥」)低開高走,盤中漲幅一度超過7%。截至收盤,該股報收於115.01元/股,漲幅5.71%,最新總市值達6132億元。

從消息面上看,今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SHR8028滴眼液開展乾眼症的臨床試驗。據了解,該產品是一種抗炎和免疫調節劑,目前正在美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掘金千億元眼用藥市場

為何一則滴眼液進入臨床的公告能夠引發上市公司股價的暴漲?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總經理史立臣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乾眼症用藥市場增速很快,現已形成了近300億元的市場。同時,這個領域暫時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故恆瑞這款產品一旦上市,給公司帶來50億元營收不是問題。」

資料顯示,上述滴眼液是恆瑞醫藥去年年底由德國公司Novaliq GmbH公司(下稱「Novaliq公司」)引進的CyclASol(1%環孢菌素A製劑)。截至目前,該產品的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為5257萬元。

作為一家用抗腫瘤藥物打下「半壁江山」的創新藥企,恆瑞醫藥為何看上了眼用藥這一市場?

數據顯示,2013-2017年,我國眼科市場規模由467億元增長至866億元。預計2017-2021年複合增長率有望維持在13.9%左右,2021年國內眼科市場規模將達到1594億元。

此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孫興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人口老齡化、電子產品廣泛使用、用眼不當等生活習慣轉變,使國內各類眼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公眾普遍對眼類疾病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並不高。以青光眼為例,若不及時治療,會有不可逆的致盲風險。未來中國眼科市場將隨著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和醫療健康系統不斷完善而進一步擴大,對於眼科藥品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未來恆瑞醫藥是否還將在眼科用藥領域深耕?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對恆瑞醫藥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史立臣指出,「一般藥企研發都是有傾向性的,恆瑞既然已經有團隊在做眼科用藥方面的研發,那未來它一定會在眼科這個領域持續擴大。不過,目前該公司仍無相關產品上市,所以這個團隊的研發實力暫不好評價,最終還是要看它能拿出多少同質或創新的產品出來。」

或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今日恆瑞醫藥股價大漲一方面原因是其滴眼液產品進入臨床,另一方面原因則是PD-1醫保談判結果即將出爐。

其實,12月14日2020年度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拉開序幕的同時,也順帶開啟了恆瑞醫藥的暴漲。自那日起至今的10個交易日,該股累計漲幅達28.5%,股價更是頻頻刷歷史新高。

據記者從現場人士處獲取的消息,四家外企的PD-1最低報價應該都在10萬元/年左右,遠超醫保局的心理價位,全部出局。而國產PD-1則實現了高達85%的降幅,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以及君實生物大概率談判成功。

E藥經理人報導稱,恆瑞醫藥的PD-1(卡瑞利珠單抗)由原來的每支19800元降至3000元,不計算慈善贈藥,降幅85%。按照此價格計算,進入醫保後患者每年的用藥支出僅2.16萬元(每兩周打一次)或1.6萬元(每三周打一次)。

同時,該款產品目前已獲批4種適應症,是國產產品中適應症範圍最廣的一款。加上其斷崖式的降價,故業內一致認為,恆瑞醫藥可「秒殺」其他國內同行競爭對手,而恆瑞醫藥也將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南京一醫藥行業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PD-1作為廣譜抗癌藥,可覆蓋的患者範圍比較廣。對於企業來說,即使進入醫保需要降價80%或者甚至更多,但仍有望從中獲益。同時,PD-1產品可與整個管線生態整合(聯用),可帶動公司其他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

截至記者發稿時,醫保局官網仍未公布任何關於本年度醫保談判的相關信息。不過一家參與談判的企業向記者透露,結果大概率在今明兩日會公布。

記者 金旻

編輯 王麗穎

責任編輯 白巖冰

相關焦點

  • 恆瑞增速放緩背後:醫藥首富夫妻的路徑依賴|稜鏡
    來源:拇指醫藥市值4839億元的恆瑞醫藥(600276.SH)經歷了有史以來業績增幅最慢的半年。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12.79%;淨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10.34%。表面上看,過去一騎絕塵的白馬股受到了疫情的衝擊,深層次的原因是該公司開始走向調整。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19年7月29日摘要:復盤外資對醫藥股的挖掘,不論是境外成熟市場上對優質中概醫藥股、中資醫藥股的挖掘,亦或是陸股通開通後外資對恆瑞、愛爾等的持續流入,均體現了外資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推崇。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從近 20 年我國醫藥上市公司(含 H 股)總市值 TOP20 排名情況來看 (以 2020 年為參考點):從 TOP20 名單門檻來看,5 個節點第 20 名分別為 天壇生物 47 億元、華潤雙鶴 24 億元、中恆集團 194 億元、華東醫藥 356 億元、康龍化成 914 億元。
  • 北上資金抄底這些醫藥股
    截至收盤,該股收報99.8元,跌幅8.33%,最新市值收報402億元。公開信息顯示,貝達藥業是以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為核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圍繞小分子靶向藥、免疫療法和聯合治療三個方向開展研究。 在上一輪醫藥股大牛市中,作為創新藥龍頭股之一,貝達藥業的股價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作為國內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給出了堅定而清晰的關鍵詞:民族製藥國際化。 這個下一站夢想並非「情不知所起」。成立於1970年、2000年登陸資本市場的恆瑞醫藥,是集科研、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醫藥上市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和手術用藥研究和生產基地。
  • 醫藥板塊漲瘋了!這麼多指數該怎麼選?
    其中,追蹤醫藥行業指數的ETF規模達117.89億元,較去年末規模明顯擴大。廣發的醫藥(159938.OF)規模居於榜首,達29.53億元,國泰的生物醫藥ETF、易方達的醫藥ETF緊隨其後,規模分別為22.65和20.43億元。
  • 2020中國公司市值500強榜單新鮮出爐,59家醫藥公司上榜(附榜單)
    醫藥生物行業市值top10,恆瑞居首位醫藥生物行業市值前十名中,恆瑞以近5000億元的總市值居首位,在中國公司市值500強中排名19位,市值增長率達到26.54%。恆瑞醫藥是一家從事醫藥創新和高品質藥品研發、生產及推廣的醫藥健康企業,於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在全球醫藥創新指數排名第13位,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9億元,稅收24.3億元,被入選全球製藥企業TOP50榜單,位列第47位。
  • 恆瑞醫藥深度解析:歷久彌新,王者風範
    1、大浪淘沙,順其而為者成從內部來看,醫保改革之路勢在必行,通過「醫保之手」的調控,仿製藥通過帶量採購、創新藥通過醫保談判降低價格,提升患者用藥可及性,成為確定性事件。國家致力於降低藥品價格,不僅僅是出於醫保基金面臨可持續壓力,更是需要為患者提升藥物可及性,結構性改善醫療支出。
  • 「公告搶先看」晚間重要公告:恆瑞醫藥四款產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但供需總體保持平衡 廣東駿亞:擬購買住友電工承繼分立後承繼FPC業務公司100%股權 鄭州煤電:煤炭供應階段性緊張 但總體保持穩定態勢 恆瑞醫藥:四款產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遊族網絡:中誠信國際將公司主體及「遊族轉債」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定增重組】名家匯:擬收購愛特微52%股權 股票復牌 帝爾雷射:
  • 市值衝破1600億港元!翰森製藥領跑港股醫藥股,高市值背後有何難題...
    截止9月4日收盤,最高股價為29.55港元,較發行價14.26港元/股,漲107.22%。截至9月6日,其最新股價為27.75港元/股,最新市值為1606億港元,已超過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市值,成為港股最大市值醫藥股。這隻與「醫藥一哥」恆瑞醫藥(600276-SH)有著「藥界夫妻店」稱號的新個股,能否被市場長期看好?
  • 醫藥投向標:2020年醫保目錄正式發布,澳華內鏡科創板IPO獲受理...
    文 | 財聯社 朱潔琰《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本周(12月27日至1月2日),醫藥行業投融重要事件包括:2020年醫保目錄正式發布,119種談判成功,29種被調出;澳華內鏡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6.4億元;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
  • 十張圖了解2021年國內化學製藥龍頭企業恆瑞醫藥市場現狀與發展...
    恆瑞醫藥獲創新型優秀企業品牌第一名中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大國,化學製藥業是化學原料的分解,合成技術與現代臨床診斷醫學相結合的製造工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製藥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標誌之一。恆瑞醫藥是國內知名的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
  • 2020年醫保目錄談判啟動:百餘款新藥納入 抗癌藥談判成焦點
    抗癌藥談判成焦點  「最受關注的抗癌藥在最後一天。」現場有企業人員說道。  去年,國家醫保通過談判納入了17種新抗癌藥,今年,新抗癌藥尤其是PD-1/PD-L1藥物的競爭性談判無疑仍是最大看點。  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信息,目前國內所有獲批上市但未進醫保的7款PD-1/PD-L1產品均通過了形式審查(初審),其價格將在12月16日的談判桌上在高下立現。目前國內已上市的PD-1單抗產品生產企業涵蓋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兩家跨國藥企,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以及恆瑞醫藥(600276)4家內資企業。
  • 新一輪醫保藥物準入談判,印度藥入局,腫瘤國內市場潛力或超過460億元
    癌症等重大疾病用藥優先納入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國家醫療保障局在此次回應中公布了,17種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在2019年1至6月上半年度報銷數據數據,這些抗癌藥累計報銷達31.82萬人次,報銷金額達19.63億元人民幣。
  • 金秋行情向縱深推進 醫藥股迎來補漲行情
    一位醫藥基金經理表示,上半年政策對醫藥股行情的影響較大,6月時受到「4+7」(指在4個直轄市與7個城市進行帶量採購)試點範圍擴大的影響,醫藥股曾一度下跌10%。「醫藥行業的賽道和風口都具備持續性,超額收益潛力很明顯。」
  • 醫保談判臨近,PD-1競爭激烈,恆瑞、百濟神州、君實……你Pick誰?
    國產PD-1分別是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商品名:拓益)、信達的信迪利單抗(商品名:達伯舒)、恆瑞的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商品名:百澤安);進口上市的分別是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簡稱:K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簡稱:O藥)。2019年,信迪利單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於醫保談判成功準入,成為中國市場上唯一醫保的PD-1產品。
  • 稜鏡&拇指醫藥|復盤最強醫保談判:4分錢「靈魂一刀」,「藥王」降價...
    此次發布會也正式公布了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共有2709個藥品列入目錄,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的70個價格談判品種。這些談判成功的藥品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包括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糖尿病、B肝、C肝、風溼性關節炎等慢性病用藥,以及4個兒童用藥。
  • 分析師眼中的恆瑞醫藥是怎麼漲到5000億的——標的發現篇
    本文是第一篇,時間段(2003-2008)上側重於早期恆瑞逐步進入醫藥行業的C位的過程。主要講恆瑞這個白馬是如何被發現的。第二篇主要講標的的估值,恆瑞如何一飛沖天。「國退民進」是當時政商界的熱點議題,恆瑞MBO為後續發展打下基礎。2002年6月22日國務院決定停止通過境內證券市場進行國有股減持的政策出臺後,8月財政部批覆「方向光電」國有股向民營企業轉讓事項,標誌著有關部門正式恢復上市公司國有股可以向民企轉讓。
  • 醫保談判變革下的2021年之爭
    其中,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的PD-1全部納入醫保;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也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在2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熊先軍稱,此次調整堅持了「保基本」的功能定位,確保醫保基金支出可控。
  • 揭秘醫藥股背後的機構行為
    我們來看一下外資持有:第一名600億市值的股票是恆瑞醫藥,創新藥賽道的龍頭;第二是邁瑞醫療,100多的時候我們就關注過邁瑞醫療,作為我們「價值20」重點組合,我們認為是非常棒的國內最優秀的20家企業,奇瑞恆瑞在、邁瑞在、藥明在、泰格在、愛爾眼科在,而這5隻個股是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的5家醫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