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批7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市場年增長將超63%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銀河生物和恆瑞醫藥參股公司恆瑞源正申報的CAR-T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雙雙於國慶節前完成行政審批,批件已於10月8日寄出。截止目前,國家藥監局已許可CAR-T細胞治療7個臨床試驗。

銀河生物申請的是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今年1月被納入第26批優先審評藥品註冊申請名單。恆瑞源正申報的是多靶點自體免疫細胞技術,2011年啟動臨床研究,2013年起在中國開展隨機對照的多中心臨床試驗,目前參加的醫院有廣州南方醫院、中山腫瘤醫院、中山附屬三院、北京302醫院和福建腫瘤醫院。

3月8日,國家藥監局將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臨床許可給了金斯瑞旗下的南京傳奇。此後,上海明聚生物、恆潤達生、復星醫藥旗下的復星凱特陸續得到許可,其中,恆潤達生一家公司拿到兩個臨床許可。安科生物合資公司安科博生吉等公司的臨床申請還在行政審批中。

2017年,美國FDA率先批准上市有兩款CAR-T細胞免疫療法,第一款CAR-T療法用於治療罹患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第二款CAR-T療法用於治療特定類型大B細胞淋巴瘤。其中之一是復星凱特的外資股東Kite Pharma的Yescarta,於8月27日成為歐洲第一個獲批上市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復星凱特採用拷貝的方式引進Yescarta,所以,在進程上可能會領先。

據金斯瑞董事長章方良介紹,8月27日,他們在美國的第一例臨床試驗已入組,並完成了CAR-T細胞注射,目前處於隨訪階段。因為在中國進行的是二期確證性臨床試驗,為避免臨床試驗期間出現重大的生產場地變更等情形,公司決定臨床試驗入組等待新的GMP廠房建成驗收通過後再進行。預計明年1月中國的臨床試驗可正式展開。

海外權威機構「技術專家(Technavio)」分析師預測,到2022年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將以超過6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分析師稱,合作研發是2018-2022年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的主要趨勢之一。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中的大多數療法仍處於臨床試驗的早期階段。目前,該研究由生物技術公司主導,這些公司沒有獲得完全開展研究所需的巨額資金。這些公司向製藥公司許可分子或技術平臺,或與他們通過各種研究計劃合作。

促進全球CAR-T細胞治療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是CAR-T細胞治療的有效性。事實證明,CAR-T細胞療法比目前市場上可用於治療癌症的其他療法具有更高的療效。 CAR整合至T細胞表面的能力,特別是當通過單克隆抗體遞送時,促使T細胞更容易滲透到患者的致癌細胞中。

相關焦點

  • 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自2017年底《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出臺後,國內CAR-T細胞治療產品面臨「重新洗牌」,各產品臨床試驗需要重新進行註冊申報。據Clinicaltrials.gov資料庫,截止報告日期(2020年3月5日),國內已正式開展148個臨床試驗;結合國內臨床試驗註冊數據,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細胞治療深度研究
    在目前已註冊的臨床試驗和已發表的研究結果中,B 細胞成熟抗原(BCMA)已被提出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靶點。目前 Car-T 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主要集中在 CD19,CD20,CD22,GPC3(Glypican-3),BCMA 和其他有希望的靶點。
  • Car-T細胞治療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Car-T細胞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的效果令人矚目,各大製藥公司與創新型公司也紛紛搶佔Car-T細胞治療市場。Novartis與Gilead走在該領域的最前列,已有產品被美國FDA批准上市,Celgene與Merck等公司已有多種產品進入臨床試驗。
  • 更精準殺傷癌細胞,中國與全球同步開展CAR-T臨床試驗
    過去二十年,免疫調節藥物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應用,大大改善了這一癌症的預後,但整體預後較差,亟待尋找新的治療辦法。隨著近年來CAR-T治療進入我國,多中心臨床試驗在國內開展,為這一部分癌症患者帶去了希望。
  • 資訊:2020年最新增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13個,已增至87個
    據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最新發布,2020年11月我國新增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1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截至目前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共87個!幹細胞治療已提升為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我國進行科技部署併力推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成為科研界和產業界高度關注和大力投入的戰略必爭領域。近年來,我國幹細胞相關政策頻繁發布,支持幹細胞研究及臨床試驗,加速開展幹細胞治療及轉化醫學相關的研究。
  • CAR-T細胞治療管線踏出IND獲批第一步 永泰生物-B(06978)中長期...
    12月28日,永泰生物-B(06978)正式宣布,公司經基因改造、表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19")的T細胞並且作為集團管線產品之一的CAR-T-19注射液,已獲得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批准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可進行臨床試驗。公司預期CAR-T-19的臨床試驗將在2021年展開。
  • 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臨床醫學進入新的階段
    幹細胞研究經過了近60年的發展,已被廣泛應用於細胞治療、人造器官、藥物篩選和疾病模型等領域中,據ClinicalTrials.gov最新統計,幹細胞相關的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項目,幹細胞將顛覆生命科學的新認知,為再生醫學帶來新的革命!
  • 永泰生物-B(6978.HK):CAR-T-19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當日最高漲幅達8%
    12月28日,永泰生物-B(6978.HK)發布公告,其在研產品CAR-T-19注射液以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 為臨床適應症,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批准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可以進行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開展臨床試驗。
  • 免疫細胞治療 臨床有效率已超50%
    2011年,深圳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深創業創新的計劃。截至2015年底,深圳已成功引進「孔雀團隊」和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83個,其中「孔雀團隊」64個,確認的「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1364名。今年第一批孔雀團隊引進方案將新引進14個團隊。在已引進的團隊中,已有19個實現產業化,實現銷售收入累計超過25億元,上繳稅收超過1億元,政府的股權投資也初見成效。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作者:彭夢娟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產品。國內各大藥企也將抗體藥物作為研發重點,也是藥企開拓市場的明星產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潛力和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6月27日,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CAR-T產品。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
  • 國內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啟動,九芝堂開拓千億市場又進一步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慧敏)九芝堂(000989)7月6日公告, 公司接併購基金通知,2020 年 7 月 6 日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方恩(北京)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恩醫藥」)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
  • 中國研發愛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已正式啟動
    ,首個用於未受感染人群預防的藥物在今年7月16日被美國FDA批准上市。  記者昨天從北京佑安醫院獲悉,我國科技重大專項愛滋病疫苗期臨床試驗已於上周在該院啟動,首批31名受試者已接受第一針注射。  進展  防艾疫苗將驗證有效性  與費用高昂的愛滋病治療藥物相比,打幾針之後就不需再打的愛滋病疫苗更經濟有效。
  • 九芝堂幹細胞新藥研發獲新進展,將與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7月6日,北京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下稱「天壇醫院」)正式籤署臨床試驗合作協議,適應症為「缺血性腦卒中」,主要研究者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神經病學中心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王擁軍教授。受試人群主要為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超過6個月,需要他人協助才能行走,或不能獨立完成一般日常生活活動的患者。
  • 註冊臨床試驗數量超美國但無產品獲批,CAR-T彎道超車油門在哪?
    據 ClinicalTrails.gov 數據,截至 2020 年 7 月,全球 CAR-T 治療臨床試驗登記項目數量達 550 項。中國以 295 項臨床試驗居全球首位,美國以 177 項臨床試驗位居全球第二位。中美兩國 CAR-T 項目臨床試驗數量佔全球的 85.8%,並且中國臨床試驗數量已是美國 1.6 倍。
  • 專家:CAR-T細胞治療有其適應症範疇
    「這款名為『Kymriah』的特效藥的問世,直接將白血病原本只有20%的治癒率提升至80%!堪稱醫療界的奇蹟。」文章說。  Kymriah真的能像文章中所說的那樣能攻克白血病嗎?其治療原理是什麼?我國有沒有類似的將昂貴藥納入醫保的案例?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細胞療法有望更進一步!
    2020年7月6日,國家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該指導原則是2019年4月國家藥監局啟動的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中,首批研究項目「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技術評價與監督體系研究」的首個技術指南。
  • 仁濟醫院發表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
    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的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早期肝癌5年存活率50-60%,晚期肝癌中位生存期1年。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臨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發表—新聞—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