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夢娟
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產品。國內各大藥企也將抗體藥物作為研發重點,也是藥企開拓市場的明星產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潛力和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
一、全球範圍內抗體藥物市場龐大,抗腫瘤鄰域不可或缺
2018年全球藥品銷售額Top 10中,抗體藥物有8個,包括單抗藥物6個,融合蛋白2個,分別為阿達木單抗Humria(修美樂)、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可瑞達,「K藥」)、曲妥珠單抗Herceptin(赫賽汀)、貝伐珠單抗Avastin(安維汀)、利妥昔單抗Rituxan(美羅華)、納武利尤單抗Opdivo(歐狄沃,「O藥」)和依那西普 (Etanercept)、阿柏西普 (Aflibercept),銷售總額約佔前10名總銷售額的76%。Top10榜單內的8款抗體藥物中6個為抗腫瘤藥物(阿達木單抗、阿柏西普除外),主要針對TNF-α、PD-1、HER-2、CD20和VEGF等熱門靶點,提示抗體藥物在治療腫瘤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圖1 2018年全球藥品銷售Top10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二、我國抗體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一)抗體藥物市場廣闊
聚焦國內,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近十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其中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其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前10位惡性腫瘤發病約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80%。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死亡率逐年上升,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元,醫藥研發需求迫切,也給醫藥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近年來我國抗體藥物飛速發展,在治療各類惡性腫瘤疾病中潛力無限。
(二)抗體藥物市場發展迅速
國內抗體藥物起步較晚,但我國腫瘤的發病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國內對抗體藥物的需求巨大。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飛速發展, 2018年我國抗體藥物產業總體市場規模約144.09億元,2013—2018年平均年增長率超20%,預計到2025年,我國抗體的市場規模將超300億元。
圖2 2014—2018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
(三)我國抗體藥市場以進口品種為主,國產品種在加速研發進程
我國抗體藥物上市速度有較大提升。2018年至今,我國已有13個抗體藥物(不包括融合蛋白)新獲國家藥監局CFDA批准上市,其中國外進口品種9個,包括「O藥」(Opdivo)、「K藥」(Keytruda)、依達賽珠單抗、依洛尤單抗、依庫珠單抗、艾美賽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地舒單抗;國內藥企開發品種4個,包括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恆瑞的卡瑞利珠單抗、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除復宏漢霖的單抗藥物為CD20靶點外,其餘三家獲批的品種均為PD-1抗體藥物。
目前,我國的抗體藥市場仍以進口品種為主,而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國民對高昂藥價的抱怨,亟待加速國產抗體藥物的研發和上市。
表1 2018—2019H1國內已上市的抗體藥物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三、熱門靶點國產抗體藥物的上市和臨床研究進展
目前我國已成為抗體藥物在研數量最多的國家,先後有200餘個抗體藥物獲批臨床試驗申請,部分產品已完成Ⅲ期臨床試驗並提交了上市註冊申請。目前抗體藥物研究最熱門的靶點包括PD-1/PD-L1、TNF-α、VEGF、HER-2、CD20、EGFR等,此類靶點已有9個品種獲批上市,且有多家企業的產品處於上市審批或三期臨床階段。
1. PD-1/PD-L1
自2018年以來,君實、信達、恆瑞分別開發的三款國產PD-1抗體陸續獲批上市,目前僅有百濟神州的PD-1抗體處於審評狀態,PD-1的首發競爭也基本暫告一段。由於PD-1抗體的適應症開發潛力巨大,目前上市產品適應症僅包含黑色素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因此包括已有上市產品的多家藥企均已投入PD-1其他適應症的大力開發與探索中,其中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恆瑞和康方天成的新適應症開發均已進入Ⅲ期臨床。可見,PD-1單抗藥物的競爭已白熱化,未來將進入適應症的「軍備競賽」。
2. HER-2
幾類熱門靶點中,僅HER-2還未有國產的抗體藥物上市。目前,國內藥企已有三生國健和復宏漢霖率先提交了抗HER2單抗的NDA申請,其中復宏漢霖的HLX02是按照《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進行「頭對頭」3期臨床試驗後申報的,而三生國健的賽普汀是在7.22臨床自查後重新申報,預計2019年內將會有首個國產抗HER2抗體上市。另外目前緊隨其後處於三期臨床開發的還有海正藥業、正大天晴、百奧泰、嘉和生物。
3. CD20
目前,復宏漢霖的「漢利康」(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率先於2019年2月獲得首個國產抗CD20抗體的上市批准,也是國內首個上市的生物類似藥,適應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另外,還有信達生物、正大天晴、海正藥業、神州細胞、喜康生物的抗CD20抗體處於III期臨床試驗中。
4. TNF-α
TNF-α是自身免疫疾病治療的重要靶點。國外產品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融合蛋白)、英夫利昔單抗均是全球銷售額超50億美元的藥物,尤其阿達木單抗處於遙遙領先的Top1,因此該領域的市場容量巨大。目前該靶點已有3款國產融合蛋白上市,分別為三生國健的「益賽普」、海正藥業的「安佰諾」和賽金生物的「強克」。
而抗體藥物開發方面,國內進展最快的是海正藥業的HS016、信達生物的IBI303、百奧泰的BAT1406和復宏漢霖的HLX03,均處於NDA階段,而這些品種均為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其他,還有海正藥業、賽金生物、正大天晴、嘉和生物、君實生物、齊魯製藥開發的品種均已進入三期臨床,涵蓋了對標阿達木單抗、英夫利昔單抗、依那西普的產品。
5. VEGF
目前該靶點已上市的產品為康弘生物的「康柏西普」,是一款融合蛋白藥物,適應症為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性(wAMD)、病理性近視(PM)和糖尿病黃斑水腫(DME)。而對標貝伐珠單抗研發進展最快的抗體藥物是齊魯製藥的QL1101和信達生物的IBI305,均已提交NDA。另外恆瑞、復宏漢霖、正大天晴、嘉和生物、百奧泰、博安生物、天廣實、東曜藥業、華蘭基因等多家藥企的產品均處於III期臨床階段。
6. EGFR
目前抗EGFR單抗國內研發最快的是由百泰生物開發的「泰欣生」(尼妥珠單抗),已於2008年獲批上市,並且該產品還處於適應症開發的三期臨床中,另有四川科倫、邁博太科進入三期臨床。
表2 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上市、申報和Ⅲ期臨床研究進展(數據截至2019年8月)
數據來源:CDE,火石創造
四、小結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死亡逐年上升的態勢,給醫藥研髮帶來了更迫切的需求,也給醫藥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從全球銷售TOP10的藥物看來,抗體藥物在市場佔據了大片天地,並且是治療腫瘤的重要藥物,涵蓋抗體藥物開發的熱門靶點。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增,近年來我國抗體藥物飛速發展,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增長迅速。但國內抗體藥市場仍以進口品種為主,國產品種市場潛力巨大,各大企業正加大研發速度。
目前我國已成為抗體藥物在研數量最多的國家,國內抗體藥物研究的熱門靶點主要包括PD-1/PD-L1、TNF-α、VEGF、HER-2、CD20和EGFR等,目前均已有多家企業的產品上市或處於上市審批中,國內單抗產品即將進入收穫期。
參考文獻/資料:
[1]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 中華腫瘤雜誌, 2019.
[2]許諾. 全球單抗過千億級國內蓄勢待發[N]. 醫藥經濟報,2019-08-05(F02).
[3]趙若春,王恆哲,江洪波,等.腫瘤靶向藥物市場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J].生物產業技術,2018(5):12-17.
[4]李鋒. 我國抗體藥物產業分析和展望[J]. 生物產業技術, 2017(2).
[5]付秀峰.抗體藥物行業領軍者的專利布局及抗體藥物的研發趨勢[D]. 蘭州大學, 2019.
[6]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2018年全球藥品銷售額Top100[EB/OL].http://www.phirda.com/artilce_19800.html?cId=1.
[7] 除了復宏漢霖、信達,我國抗體藥市場都有哪些玩家?...[EB/OL]. 醫藥時間.https://mp.weixin.qq.com/s/e_ni5-LkDgzpliIzCdH8ng & https://mp.weixin.qq.com/s/S1qjNNUumG_hG3bAw82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