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特異性抗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作用機制多樣化「圖」

2021-01-09 華經情報網

一、雙特異性抗體定義及分類

雙特異性抗體,又稱為功能抗體或雙價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在自然狀態下不存在,只能通過人工製備,其開發是通過共表達兩條不同的H鏈和兩條不同的L鏈,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特異性結合2個不同的抗原。

雙特異性抗體有多種分子設計格式,DNA重組技術的發展使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主要分為含有Fc區的(免疫球蛋白G)IgG型和不含Fc區的非IgG兩大類,IgG型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與單克隆抗體類似,蛋白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半衰期較長。非IgG型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形式更加多樣,蛋白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組織滲透性更強,但血漿半衰期較短。

多種雙特異性抗體分類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上市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現狀

目前,已上市的雙特異性抗體有Catumaxomab(2017年退市)、Blinatumomab以及Emicizumab。Catumaxomab由Trion Pharma研發,是全球首個商業化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但因銷售不佳等原因於2017年退市,Blinatumomab由安進開發,用於治療費氏染色體陰性的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micizumab由羅氏開發,用於A型血友病的常規預防。

數據來源:FD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數據顯示,安進藥業旗下的Blinatumomab上市後銷量迅速上升,2014年Blinatumomab的銷量僅為0.03億美元,到2019年在,增長至3.12億美元。銷量的迅速增長一方面有賴於自身的宣傳,另一方面是由於Blinatumomab對於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和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療效果較好。

數據來源:安進官網,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羅氏的Emicizumab藥物對於治療A型血友病具有很好的療效,從2017年11月上市,到2019年第四季度,Emicizumab的銷量迅速增長。根據羅氏官網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 Emicizumab銷量僅為3百萬瑞郎,到2019年增長至4.6億瑞郎,銷量增長十分迅速。

數據來源:羅氏官網,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全球雙特異性抗體在研藥物現狀

雙特異性抗體被視為治療腫瘤的第二代抗體療法,近十年來,全球每年新開的雙特異性抗體臨床試驗數量逐年增長,現階段正處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研發的快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超過100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處於臨床階段。從適應症來看,全球處於臨床階段的藥物80%以上適應症布局為腫瘤領域,其次為血液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從靶點來看,雙特異性抗體項目(包括臨床前項目)主要集中於CD3、PD-1/PD-L1、HER2、EGFR等靶點。

數據來源:FDA,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抗體藥物市場供需現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截至2019年3月,商業化的臨床管線包括89個雙特異性抗體,從分子結構來看,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主要集中於不對稱分子模式,主要原因在於不對稱模式的雙特異性抗體力求與天然抗體結構類似,以保持相關的功能特徵和有利的質量屬性,被認為具有最低免疫原性的潛力。在臨床試驗階段,項目適應症多集中腫瘤適應症,非腫瘤適應症佔比不足15%。而臨床試驗階段,項目多集中於臨床I期與臨床I/II期,多數研發仍處於早期階段。

數據來源:Pubmed,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Pubmed,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行業市場規模

截至目前,在中國上市的雙特異性抗體僅有2018年12月獲批的艾美賽珠雙抗(獲批適應症為含凝血因子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的出血預防治療),仍未有中國市場公開銷售數據統計,由於售價昂貴、進入中國市場時間較短和中國血友病用藥整體滲透率不高等原因,估計2019年艾美賽珠雙抗中國市場銷售額應不足1億元人民幣。

隨著單克隆抗體作為高端生物藥迅速崛起且市場表現良好,為雙特異性抗體的商業化作出優秀示範。再加上全球企業積極斥資布局雙特異性抗體相關項目,推動藥物研發進展加速。預計2020年-2024年,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行業市場規模將由5.5億元人民幣增長至50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9.1%。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雙特異性抗體在單克隆抗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被視為腫瘤治療的第二代抗體療法,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發備受關注主要得益於單克隆抗體的巨大成功。數據顯示,單抗藥物已從2014年的883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1639億美元,五年間實現翻倍增長,年複合增長率遠高於全球生物藥年複合增長率。2019年全球銷量排名前20的藥品中,單抗佔據9個席位,單克隆抗體技術的發展與商業化的成功為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發與商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六、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在外企創新藥壟斷中國醫藥市場的背景下,近年來,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規政策以支持本土藥企發展,鼓勵創新藥研發,提高藥品審批質量,加快創新藥的審評審批,將創新藥、臨床急需用藥等藥品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政策推動下,雙特異性抗體等創新藥物研發進展迅速,新藥由試驗到註冊審批的時間可有效縮短,上市風險顯著降低。

數據來源:政府部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七、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大多數雙特異性抗體將橋接細胞作為它們的專性作用機制,其中T細胞重新定向是最常見的共同特徵,T細胞重新定向是重定向效應T細胞的細胞毒性活性,以特異性地消除腫瘤細胞,在此類作用機制下,T細胞通過由T細胞結合域和腫瘤結合域組成的雙特異性抗體與腫瘤細胞建立物理連接,在臨床試驗接受評估的雙特異性抗體中,超過一半是T細胞參與的雙特異性抗體。除橋聯細胞外,雙特異性抗體也可橋聯受體。同時,由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成功,針對此類檢查點及其他組合作用機制的雙特異性方法也正在出現,雙特異性抗體的作用機制正在呈現多樣化。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隨著抗體藥物研發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抗體藥物種類——雙特異性抗體也迎來研發熱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不同的技術平臺可用於設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設計的雙抗分子結構超過60種,有3個雙特異性抗體已獲批上市。本文上篇聚焦雙抗發展歷程、國內外代表性雙抗藥物結構與技術平臺,下篇會進一步介紹國內外雙抗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趨勢。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IgG樣BsAb有Fc部分,具有Fc介導的效應功能,如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補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CDC)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吞噬作用(ADCP)。分子量相對較大,其Fc部分有助於抗體後期的純化並提高其溶解性、穩定性。
  • 全球眼科疾病抗體藥物發展現狀及趨勢
    眼科疾病藥物中抗VEGF藥物發展迅速,阿柏西普擴增迅猛,新靶點、新給藥方式和雙特異性抗體研發成為行業熱點二、已上市眼部疾病抗體藥物市場分析:阿柏西普擴增迅猛,成為全球藥物銷售TOP10雷珠單抗作為治療新生血管眼底疾病全球首批上市的眼科單抗產品,其產品安全可靠、療效確切,上市以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雖然近年來受到生物類似物及競爭產品的衝擊,市場略有下滑,但仍保持3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
  • PD-1抗體「有力搭檔」——CD28雙特異性抗體
    6月24日,再生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有關CD28雙特異性抗體聯合PD-1抗體的新研究進展。在結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紫色)和CD28共刺激雙特異性抗體(綠色)聯合治療下,T細胞(黃色)與腫瘤細胞(活細胞為棕色,死細胞為藍色)之間的相互作用。CD28雙特異性抗體使腫瘤細胞與T細胞交聯,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防止T細胞失活,從而促進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
  • 雙特異性抗體平臺技術的專利保護 (上)
    雙特異性抗體的獨特優勢雙特異性抗體 (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s)可以同時識別相同或不同抗原上的兩個不同表位,克服傳統單抗的缺點並改善其療效,能夠應用於多個治療領域,比如:癌症、慢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感染等。
  • Science子刊: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CD3雙特異性抗體的抗腫瘤能力
    2020年1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它有兩個臂部:一個臂部結合癌細胞抗原,另一個臂部結合T細胞表面上的CD3。然而,雙特異性抗體並不總是足以活化T細胞。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藥物為最大的治療用生物製劑類別,通常在癌症治療中顯示出較化療及放療等傳統療法更明顯的療效及更低毒性。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
    [HK]康方生物-B:自願公告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註冊性II期臨床試驗提前完成患者篩選入組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7:40:18&nbsp中財網
  • 推進雙抗體藥物臨床II期試驗,「友芝友」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
    「友芝友」全稱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7月,是一家以腫瘤免疫療法為核心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圖片來自企業官方在雙特異性抗體技術方面,「友芝友」研發的非對稱抗體結構YBODY可以一端結合腫瘤細胞表面蛋白,另一端結合T細胞CD3分子,與CD3的結合能夠激活T細胞,並將T細胞靶向腫瘤細胞,增強殺傷效果。此外,YBODY也能根據功能需求做成其他形式。
  • iNKT細胞療法「新兵」——雙特異性抗體
    來源:Nature Cancer近日,在發表於Nature Cancer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導一種可穩定iTCR–CD1d複合物相互作用的單鏈雙特異性抗體,依賴於Fc的類型,可導致iNKT細胞耗竭或激活;e)一種新型雙功能基於駱駝的單鏈抗體VHH1D12,該抗體能夠穩定iTCR-CD1d相互作用,導致iNK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反應。
  •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挑戰
    隨著引領第二次生物醫藥產品浪潮的「單克隆抗體」的出現,抗體研發的一切正在慢慢改變。在抗體工程藥物中,腫瘤抗體藥物更是異軍突起,獨佔一半天下,單克隆抗體藥物以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及高效性,在抗惡性腫瘤的治療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 新型雙特異性抗體 可更好激活T細胞
    《科學·轉化醫學》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雙特異性抗體的一隻「手臂」與癌細胞抗原結合,另一隻「手臂」與T細胞的CD3結合。然而,它們並不總是足以激活T細胞。為了提高它們的活性,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的季米特裡斯·斯科科斯等研究人員設計了另一種雙特異性抗體,這種抗體可以一邊結合腫瘤抗原,另一邊結合T細胞共刺激受體。這些共刺激雙特異性抗體單獨使用顯示較小活性,但與CD3靶向雙特異性抗體結合後能在多種小鼠模型中發揮效果,且沒有顯示毒性。(本報記者 陸成寬)來源:科技日報
  • 勃林格殷格翰首創TRAILR2/CDH17雙特異性抗體BI...
    2020年09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近日宣布將雙特異性和四價治療性抗體BI 905711推進至首個人體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晚期胃腸道(GI)癌症患者。
  • 使用Kozak突變序列提高雙特異性抗體在CHO細胞表達的組裝效率
    前言   治療性抗體是目前生物製藥中最成功的領域。在過去的30多年裡,90+種治療性抗體被批准用於各種適應症,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從2014年Blincyto上市獲得成功以來,具有與多個表位結合能力的雙特異性抗體(bsAb)形式在多方面疾病治療中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本文發自新康界,作者為沐沐;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雙特異性抗體(BsAb)又稱雙功能抗體(簡稱「雙抗」),由兩個不同的結合結構域組成,能夠結合兩種不同的抗原或同一抗原的兩個不同表位發揮其作用。與傳統的單克隆抗體相比,雙抗的優勢在於可以將效應細胞直接靶向腫瘤細胞,增強其細胞毒性;同時識別兩種分子,提高抗體的選擇性和功能性親和力。
  • 行研報告:抗體藥行業研究報告
    抗體藥概述及市場分析  2.3 抗體藥作用機制  2.4 抗體藥物的核心技術  2.5 抗體藥物的技術發展趨勢美國FDA批准的抗體藥物(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approved by the US FDA)二 抗體藥概述及市場分析3.抗體藥作用機制  抗體藥物作用機制比較複雜,但一般可歸結為以下5類:細胞毒性藥物、抑制細胞增殖、調節細胞的激活和相互作用
  • 2019年倉儲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圖」
    倉儲物流機器人行業產業鏈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倉儲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在物流自動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AGV機器人被用在倉庫運輸環節,促使AGV機器人銷量逐年攀升,從2013年的0.2萬臺增長到2019年約2.6萬臺。
  • 宜明昂科VEGF/PD-L1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申請獲CDE受理
    根據宜明昂科官網信息,這是一款可同時靶向VEGF和PD-L1的雙特異性抗體,擬開發用於實體瘤。此次為該產品首次在中國申報臨床,是宜明昂科繼IMM01項目和IMM0306項目後,遞交臨床申請的第三個項目。截圖來源:CDE官網PD-L1是近年來開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熱門靶點之一,PD-L1抑制劑可以解除腫瘤細胞對T細胞免疫反應的抑制。
  •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要聞 繼PD-1、CAR-T後的下一類劃時代藥物,雙特異性抗體賽道如何? 2020年4月5日 13:38:53 新康界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新康界」。近年來,PD-1、CAR-T細胞療法均有多個產品進入市場,給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而在免疫腫瘤治療領域,雙特異性抗體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