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發展現狀及趨勢

2020-11-2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號「火石創造」(ID:firestone-link),記者Winnie,36氪經授權轉載。

抗腫瘤抗體藥物發展現狀

1.1 抗腫瘤抗體佔據全球獲批抗體藥物的半壁江山,市場逐年攀升

抗腫瘤作為目前抗體藥物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治療領域之一,從1997年首個抗腫瘤抗體藥物利妥昔單抗(羅氏)上市,截止2018年11月,已有35個抗腫瘤抗體藥物獲批(不包括已退市藥物),佔所有抗體藥物的42.86%。


上市抗體藥物不同疾病領域分布(%)

數據來源:FDA/EMA官網,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獲取截至2018.11)

在已獲批上市抗體藥物中,抗腫瘤是抗體藥物市場佔比最大的領域,佔據整體抗體藥物市場的半壁江山。近年來,隨著新抗體藥物的研發及已上市抗體藥物在腫瘤領域適應症的不斷擴展,抗腫瘤抗體藥物市場整體增速明顯,2017年整體市場達428.06億美元。

近五年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市場(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年報,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截至2017年)

1.2 五大熱門靶點佔近90%的市場份額,重磅藥物迭出

上市抗腫瘤抗體藥物涉及二十多個靶點,從上市藥物靶點市場分析來看,五大抗腫瘤抗體熱門靶點PD-1/PD-L1、HER2、CD20、VEGF/VEGFR、EGFR的抗體藥物佔據了89%的市場份額。近年來以PD-1/PD-L1和CTAL-4為靶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備受關注,其中PD-1/PD-L1是目前腫瘤藥領域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共有6款藥物獲批上市,2017年市場達96.78億美元。

各靶點上市抗體藥物及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各公司年報,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獲取截至2017年)

排名前五的抗腫瘤抗體藥物分別為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納武單抗和派姆單抗,在2017年全球市場均達30億美元以上。

已上市的抗腫瘤抗體藥物市場TOP10(億美元)

數據來源:IMS/各大藥企年報,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截至2017年)

1.3 全球抗體藥物市場高度集中,羅氏憑藉多款抗腫瘤抗體位居榜首

根據已上市的抗體藥物市場數據及各公司年報所顯示的銷售額,全球市場達4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共有9家,達到百億級別的共有4家,分別為羅氏、艾伯維、強生和安進,9家製藥巨頭的抗體藥物佔據了85%的市場份額。

2017年抗體藥物企業競爭格局(佔比:%)

數據來源:各企業公司年報,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截至2017年

羅氏是全球目前上市抗體藥物最多的企業,共有10個抗體藥物在銷售,且用於多種腫瘤治療的Herceptin(赫賽汀)、治療結腸癌等多種癌症的Avastin(貝伐單抗)和治療淋巴瘤等疾病的Rituxan(利妥昔單抗)均表現穩定,2017年上市抗體藥物總銷售額達323億美元,佔據抗體藥市場份額的26%。

二抗腫瘤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

2.1 抗腫瘤抗體藥物的靶點研發進入百花齊放階段

根據火石的資料庫數據統計,在進入臨床階段的所有抗體藥物中,適應症包含腫瘤的抗體新藥高達470個左右,共涉及180個以上靶點,佔據所有在研抗體藥物(826個)的半壁江山。其中以PD-1/PD-L1為靶點的抗體作為腫瘤免疫治療中的先鋒隊依然是各個公司追逐的熱點。除了已上市的幾類熱門靶點藥物外,在研熱門靶點還集中在HGF、OX-40、CD40、ADP、HAVCR2等新型靶點。

臨床在研抗腫瘤抗體藥物靶點及在研藥物數量(2個以上)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1月

2.2 新一代腫瘤免疫檢查點抗體成為開發熱點

除了已上市的PD-L1、CTLA-4,目前已經發現了TIM-3(T細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GIT(T細胞免疫球蛋白域和免疫受體酪氨酸抑制基序的蛋白)等其他免疫協同抑制分子,以及數十種具有免疫共刺激作用的新靶點,包括ICOS(誘導性T細胞共刺激分子),OX40(CD134,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4)、4-1BBL(CD137L,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9)、GITR(糖皮質激素誘導的腫瘤壞死因子受體)、CD47(IAP)、CD40(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5)等,其中CD27、CD40、OX40、GITR、ICOS等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已有多家公司布局,有望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2.3 免疫檢查點的聯合用藥正逐漸成為抗腫瘤治療手段的發展方向

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用藥或與靶向藥物、化療藥物等聯合用藥的嘗試層出不窮。目前FDA已批准2項免疫檢查點的聯合療法,分別是:BMS的Opdivo+Yervoy, Merck的Keytruda聯合化療藥物培美曲塞+卡鉑。相比於任意一種單藥治療,聯合治療在患者的ORR與PFS上均展現出了優異的治療效果。

FDA 已批准的聯合治療組合

數據來源:FDA,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

當前,雖然僅有兩款PD-1相關聯合試驗獲FDA批准,但根據2018年CRI在《Nature》上發表的一篇PD-1、PD-L1臨床相關綜述顯示,2018年的聯合試驗相關研究較多,高達1716項,涉及240個不同的靶點。其他常見的聯合療法還包括化療(283項),放療(114項),放化療(58項)和靶向治療。從靶點類別來看,目前CTLA-4、VEGFA、CD20、LAG-3、CSF-1R等最為熱門。

2018年臨床相關試驗數量及靶點情況

數據來源:《Nature》,The clinical trial landscape for PD1/PDL1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2.4 新型技術抗體藥物,掀起腫瘤治療新的研發熱潮

目前,隨著連接技術的成熟和先導ADC藥物的上市,ADC已經逐步成為腫瘤治療的新型有效手段。隨著羅氏 Kadcyla 的成功,最近幾年,全球已經掀起了抗體偶聯藥物(ADC)的研發熱潮,研發管線火熱。熱門靶點包括HER2、EGFR、CD19和CD19等,目前,已有10款以上ADC藥物進入臨床後期階段。

目前部分處於臨床後期階段的抗體偶聯藥物

數據來源:cortellis資料庫,火石創造研究院整理(截至2018年10月)

根據全球知名市場調研公司Research & Markets發布的一份新報告結果顯示,未來10年,預計將有7-10個ADC新藥上市,2024年ADC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美元。

三小結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持續上升,抗腫瘤藥物已成為製藥領域最大的細分市場,藥物種類繁多。抗體藥物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代腫瘤治療方法之一,也是創新研發的焦點。目前,國際上抗腫瘤用藥以靶向藥物單抗佔據主要的市場,未來隨著新型技術和抗體組藥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許多新的靶點、新型抗體以及抗體藥物聯合方案將被源源不斷地研發並投入使用,未來以抗腫瘤藥物為核心的抗體藥物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焦點

  • 洞察| 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 抗腫瘤抗體藥物發展現狀1.1 抗腫瘤抗體佔據全球獲批抗體藥物的半壁江山,市場逐年攀升抗腫瘤作為目前抗體藥物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治療領域之一,從1997年首個抗腫瘤抗體藥物利妥昔單抗(羅氏)上市,截止2018年11月,已有35個抗腫瘤抗體藥物獲批(不包括已退市藥物),佔所有抗體藥物的42.86%。
  • 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概況
    抗體類藥物在腫瘤領域可謂大放異彩,臨床應用最多的領域即為癌症,其次為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 [1]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目前全球主流醫藥市場上的抗腫瘤抗體藥物有哪些?
  • 全球眼科疾病抗體藥物發展現狀及趨勢
    眼科疾病藥物中抗VEGF藥物發展迅速,阿柏西普擴增迅猛,新靶點、新給藥方式和雙特異性抗體研發成為行業熱點1.傳統傳統的治療手段損害健康組織,抗VEGF藥物應運而生。傳統的治療手段如玻璃體切割術、雷射光凝和光動力療法等,雖能緩解病程的進展,但不可避免地會損害健康組織。目前隨著眼底治療方法的不斷突破發展,抗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藥物應運而生,為治療新生血管性眼病開闢了新的方向。2. 抗VEGF藥物發展迅速,逐漸成為主流。
  • 2020年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研發現狀及趨勢分析 美國領先...
    原標題:2020年全球抗體偶聯藥物(ADC)行業研發現狀及趨勢分析 美國領先全球、中國緊隨其後   隨著ADC藥物研發技術的不斷突破,越來越多的ADC藥物接連上市
  •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挑戰
    目前,單克隆抗體已廣泛應用於腫瘤的臨床治療,本文主要從抗體藥物的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解決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抗體藥物的前世今生  和各種重大革命性技術的發展一樣,抗體的研究也是經歷了漫長歲月。
  • 2018年全球抗體藥物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專利集中到期是最大利好
    全球抗體藥物市場發展現狀:規模及產品數量穩步增長   目前化學製藥工業新藥的推出速度已經逐步放緩,而隨著新靶點的大量發現,單抗類藥物的研發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隨著抗體藥物研發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抗體藥物種類——雙特異性抗體也迎來研發熱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不同的技術平臺可用於設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設計的雙抗分子結構超過60種,有3個雙特異性抗體已獲批上市。本文上篇聚焦雙抗發展歷程、國內外代表性雙抗藥物結構與技術平臺,下篇會進一步介紹國內外雙抗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趨勢。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生物藥物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生物藥物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在多年生物藥物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生物藥物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生物藥物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生物藥物行業進行了全面調研。
  • 雙特異性抗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作用機制多樣化「圖」
    多種雙特異性抗體分類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全球上市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現狀目前,已上市的雙特異性抗體有Catumaxomab(2017年退市)、Blinatumomab以及Emicizumab。數據來源:羅氏官網,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全球雙特異性抗體在研藥物現狀雙特異性抗體被視為治療腫瘤的第二代抗體療法,近十年來,全球每年新開的雙特異性抗體臨床試驗數量逐年增長,現階段正處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研發的快速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超過100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處於臨床階段。
  • 全球與中國聚合物藥物載體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全球與中國聚合物藥物載體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在多年聚合物藥物載體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聚合物藥物載體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聚合物藥物載體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B淋巴細胞只能產生一種專有的、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所以具有理化性質高度專一、生物活性單一、與抗原結合特異性強等特點,單克隆抗體是由單個B淋巴細胞克隆所分泌的抗體。經過3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同時也成為了醫藥領域增長速度最快、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 抗腫瘤藥物現狀及其趨勢
    另外,佔10%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屬於小分子靶向藥物(替尼類),其同期複合增長率高達14.70%。從目前整體趨勢來看,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療法的殺瘤陣容正在不斷的擴大,未來它們將成為抗瘤戰線的中堅力量。以上治療方法,殺瘤機理和效果各不相同。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基因工程藥物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
    ,基因工程藥物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應用(一)    二、應用(二)    三、應用(三)  ……  第四節 全球與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發展現狀對比    一、2016-2026年全球基因工程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年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生產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圖1 2018年全球藥品銷售Top10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二、我國抗體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一)抗體藥物市場廣闊聚焦國內,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年來我國抗體藥物飛速發展,在治療各類惡性腫瘤疾病中潛力無限。(二)抗體藥物市場發展迅速國內抗體藥物起步較晚,但我國腫瘤的發病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國內對抗體藥物的需求巨大。
  • 全球與中國超免疫球蛋白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超免疫球蛋白與靜脈免疫球蛋白(IVIG)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從具有高滴度的針對特定生物體或抗原的抗體的供體血漿中製備的可獲得針對超免疫球蛋白的某些藥物包括B型肝炎,狂犬病,破傷風毒素,水痘帶狀皰疹等。給予超免疫球蛋白可為患者提供針對該藥物的「被動」免疫力。這與提供「主動」免疫力的疫苗相反。但是,疫苗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該目的,而超免疫球蛋白可提供即時的「被動」短期免疫。高免疫球蛋白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因此非常重視使用。
  • 2020-2026年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在多年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單克隆抗體藥物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藥物為最大的治療用生物製劑類別,通常在癌症治療中顯示出較化療及放療等傳統療法更明顯的療效及更低毒性。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
  • 抗體藥產業競爭:實力懸殊的較量
    現狀:仍居「象牙塔」中   儘管最早的抗體藥物可以追溯到1891年,但由於當時人們對抗體所知甚少,因此其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使用是近30年的事。   「作為一種生物藥,抗體藥物技術經歷幾次大的技術突破,加之搭上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特快列車,目前已日臻成熟,並被用來治療惡性腫瘤、感染、血液或細胞外液疾病等重大病症,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 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
    6月22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峰會暨精準醫療發展論壇上,來自湯森路透的周峰博士,為我們帶來了《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全球的生物藥,尤其單抗藥,普遍呈現非常好的趨勢,僅2014年,美國FDA就批准了40多個單抗藥物,2004年-2013年十年中,抗體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趨勢為23%-24%,2014年十大暢銷藥中,生物藥佔了7個,其中6個是抗體藥,凸顯了抗體藥物的強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