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成為生物界的研究熱點
人類最早發現幹細胞是在19世紀,德國科學家在研究傷口炎症時首次發現並提出幹細胞的概念,但真是開啟幹細胞的研究是在於20世紀60年代,成體幹細胞成為生物界科學家研究的主流,開啟了生物醫療新世代。
幹細胞研究經過了近60年的發展,已被廣泛應用於細胞治療、人造器官、藥物篩選和疾病模型等領域中,據ClinicalTrials.gov最新統計,幹細胞相關的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項目,幹細胞將顛覆生命科學的新認知,為再生醫學帶來新的革命!

幹細胞為什麼能成為新寵?
在科學家鍥而不捨的探索下,幹細胞的無限增殖、分化潛能和免疫調節特性被發掘和應用,幹細胞的臨床應用途徑不斷拓展,使其成為生物醫療領域的新寵。
幹細胞的3大特性:
1.幹細胞的無限增殖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複製的原始細胞群體,理論上具備無限增殖的特性,可在體外進行大規模分離培養和純化,間充質幹細胞是現階段開展臨床研究的主要幹細胞類型,原因之一是其來源廣泛、易獲得分離。
2.幹細胞的分化潛能
幹細胞是未分化不成熟的細胞,科學家已建立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為十餘種不同類型細胞的方法。幹細胞可分化為肝細胞、胰島細胞、神經元、軟骨細胞、骨細胞等,為人造器官、疾病模型和退行性疾病的細胞療法提供豐富的功能細胞資源。
3.幹細胞的免疫調節
研究表明,幹細胞主要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機制來實現免疫調節功能,參與機體炎症反應、氧化應激和抗纖維化等生理和病理過程。科學家在體外培養中發現幹細胞的上清液具有豐富的免疫調節蛋白因子,並且這些細胞因子在免疫疾病中展示了良好的抗炎效果。

我國幹細胞的臨床研究進展
我國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幹細胞轉化研究扶持政策,幹細胞在國家正確指導下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快速發展期。
①幹細胞政策支持
我國已將幹細胞寫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2019年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共發布近30部相關法規政策,政策明確指出鼓勵和支持幹細胞的臨床研究,大力發展細胞產業。
②科研基金扶持
國家科技部在2016年設置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試點專項,並且每年開展一次幹細胞項目申報,2020年擬優先支持9個研究方向,國撥總經費2.3億元,預計近5年資助基金超26億。
③幹細胞科研成果豐碩
我國自2018年起開啟了幹細胞新藥申報工作,截至目前為止(2020年5月)我國NMPA已連續獲得8個幹細胞臨床批件,力推幹細胞的臨床轉化與應用。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取得諸多突破性進展,掌握很多幹細胞的關鍵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幹細胞研究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引領著生物醫學領域新的變革,臨床醫學進入了新的階段,造福人民大眾。
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