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於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取得顯著療效,幹細胞概念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國內外相繼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的臨床研究,並且已經有多個臨床研究結果報導。胎盤等圍產組織作為幹細胞的理想來源,越來越受到重視。
疫情期間, 49歲的百老匯布景設計師愛德華.皮爾斯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由於器官衰竭病情逐漸惡化,住院4天後就戴上了呼吸機。後來使用了美國FDA「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計劃中的試驗性胎盤幹細胞療法進行治療,成為了第一個接受胎盤幹細胞的美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根據外媒Daily Mail的報導,皮爾斯在治療後10天內就拔掉了呼吸機,之後就可以依靠自主呼吸了。
這則案例讓人們看到了胎盤來源幹細胞治療疾病的更多可能性。近年來,胎盤幹細胞在國內也正在快速發展中,作為深耕這一領域的業內人士李詣書,從創業初期就看好這一領域,並帶領博雅幹細胞大力推動胎盤幹細胞的臨床轉化。這幾年行業的發展軌跡也印證了李詣書女士最初的判斷:胎盤幹細胞成為醫學發展的新趨勢。
胎盤是連接孕婦和胎兒的器官,作為一種「免疫特區」,蘊藏在其中的幹細胞與其他幹細胞相比也有許多獨特的臨床優勢:取材方便、幹細胞數量巨大、質量容易標準化、抗原性弱,排斥反應的風險較低。胎盤幹細胞還具有 「免疫赦免」作用,具有抑制同種異體免疫反應、降低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自身能躲過免疫防禦機制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使得胎盤幹細胞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應用到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包括本次新冠疫情。隨著臨床研究的發展,胎盤幹細胞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案例陸續被報導,國內基於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的新藥申請也獲得了臨床批件。由此可見,胎盤幹細胞正對人類醫學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投身胎盤幹細胞行業的企業數量顯著增加,他們共同發力推動著先進療法的發展。諸如業內老牌企業博雅幹細胞,不僅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胎盤幹細胞存儲業務,為下遊的臨床轉化打下堅固的基礎,同時在臨床研究上也做了廣泛的布局。在李詣書的帶領下,博雅從胎盤存儲到臨床轉化等產業的多環節大力推動行業發展,致力於打通胎盤幹細胞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最後一公裡,讓更多過去無計可施的疾病有治療的新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