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到諸多影視作品的影響,「移植骨髓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這一概念深入人心;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蓬勃發展和醫療廣告的宣傳,捐獻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這一觀念也逐漸為大眾熟悉。雖然人們知道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白血病,但是對其中的原因不太清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造血幹細胞能夠治療白血病的秘訣。
造血幹細胞是指尚未發育成熟,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前體細胞。造血幹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它們也可以分化成各種其他細胞。因此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用於治療惡性血液病、部分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致死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巨噬細胞疾病、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組織細胞疾病、遺傳性紅細胞疾病、遺傳性免疫系統疾病、遺傳性血小板疾病、漿細胞疾病、地中海貧血、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急性放射病等。
雖然造血幹細胞移植能夠治療許多疾病,但是在使用中還是有很多局限性。首先,移植造血幹細胞前需要進行配型,有研究表明,父母半相合的概率為50%,親兄弟姐妹全相合的概率僅為25%,換言之,即使是親兄弟姐妹,造血幹細胞也有可能並不適用。其次,來源於臍帶的造血幹細胞也不能完全適用於自身,單份臍帶造血幹細胞由於數量較少,僅適用於7歲以下的兒童;同時,在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白血病方面,臍帶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就不適用於自身。
其實,除了造血幹細胞,還有另一類幹細胞——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極大的潛力往往被忽略了。目前間充質幹細胞應用於多個系統上百種的疾病臨床治療研究中,在骨關節炎、糖尿病、肝損傷等常見疾病中臨床研究進展喜人。胎盤來源於新生兒的圍產組織,容易獲取同時也不會對供體造成傷害,是理想的細胞來源。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免疫原性低,基本不需要配型,全家人都可以使用,而且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進行體外擴增,避免使用過程中數量不足的問題。目前,胎盤幹細胞存儲也開始被更多的家庭所接受,據悉國內較為知名的博雅幹細胞庫已經幫助7萬多家庭存儲了幹細胞,並且這種數據還在逐年增加。
造血幹細胞是幹細胞的一種,隨著幹細胞科技的發展,除了造血幹細胞之外的其他幹細胞的疾病治療潛力為人所知,幹細胞療法的發展也更加多元化,人類疾病的治療也將擁有更多的選擇。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