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宣布已掌握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

2020-12-04 搜狐網

  新華網東京2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的技術。醫生未來在治療白血病時,有望利用這種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從而代替骨髓移植。

  造血幹細胞位於骨髓中,可以分化為紅細胞和白細胞。東京都臨床醫學綜合研究所與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iPS細胞先製作出了中胚層細胞。這種細胞可以發育為血管和肌肉等組織。隨後研究人員向中胚層細胞植入Lhx2基因,最終生成了大量的造血幹細胞。

  研究人員接下來用放射線照射實驗鼠,使其失去造血功能,再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一部分實驗鼠體內。結果顯示,和沒有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驗鼠相比,接受移植的實驗鼠壽命大幅延長,生存了4個月。

  研究人員指出,此前利用iPS細胞培養造血幹細胞時,難以單純生成造血幹細胞,還會混雜其他細胞,而這次開發出的新技術使造血幹細胞的生成效率達到了原有方法的四五倍。

  目前在對白血病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是移植與患者血液類型接近的正常人骨髓,以利用其中的造血幹細胞,幫助患者恢復。研究人員希望在確認安全性後,將這種新技術用於人類的白血病治療。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國《血液》雜誌網絡版上。

(責任編輯:黃珊)

相關焦點

  •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
    利用iPS細胞高效製造造血幹細胞技術問世治療白血病時或可利用該技術製造大量造血幹細胞,代替骨髓移植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了利用實驗鼠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
  • 成都實現iPS細胞技術突破 未來可實現人工造血
    這種位於醫學領域最前沿的理念,在成都迎來了技術上的突破。近日,位於成都的「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聯合實驗室」經過兩年研究攻關,在掌握iPS細胞技術的基礎上,又成功開發出高效的臍血單個核細胞重編程iPS細胞技術,實現了國內領先並與國際同步的水平。
  • 我科學家高效捕獲稀有造血幹細胞前體
    原標題:我科學家高效捕獲 稀有造血幹細胞前體   近日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解放軍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解開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揭示其「廬山真面目」,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數據
  • 「快訊」NASA宣布 美日合作進行太空空間站IPS幹細胞研究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8日宣布,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搭乘的宇宙飛船「龍飛船」的發射設定為日本時間11月15日上午9點49分(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7點49分)發射地在美國甘迺迪宇宙中心第包括野口聰一在內的4名太空人將搭乘美國民間宇宙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開發的宇宙飛船「龍飛船」,預計前往國際空間站(iss)待半年。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日本開發出利用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了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並通過動物實驗確認了製造出來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
    1957 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多納爾·託瑪斯發現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體內,可以治療造血功能障礙。這一技術的發現,使多納爾·託瑪斯本人榮獲了諾貝爾獎。 這一技術很快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並已成為根治白血病等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現和應用為人類戰勝疾病帶來新的希望。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王憬惺|中國醫學科學院|...
    7月14日《健康報》刊發文章《紮根於四川的臍帶血事業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近年來,「臍帶血」一詞對於大多數年輕家長來說,已不再陌生。據王憬惺介紹,臍帶血的應用與未來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面,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已經成熟。
  • 我科學家高效捕獲 稀有造血幹細胞前體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曹紅豔近日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解放軍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解開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揭示其「廬山真面目」,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數據。
  • 造血幹細胞前體神秘面紗揭開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唐先武 通訊員俞瑩)軍事醫學科學院307醫院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揭開了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攜手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5月14日從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舉行的合作發布會上獲悉,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 中國科學家在造血幹細胞領域獲歷史性突破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陶社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所屬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解開其發育過程,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數據。
  • 造血幹細胞首次培育成功!白血病將無需骨髓移植
    本文轉載自創新地標(ID:kejitouzi)公眾號上周,人類第一次將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出造血幹細胞。
  • 一文了解臍帶血的發展歷程|細胞|臍帶血|臍血庫|造血幹細胞|臍帶血...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從臍靜脈中採集的血液,其中富含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等多種幹細胞及免疫細胞。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現已應用於以下疾病的治療:▼隨著再生醫學、免疫治療技術的發展,臍帶血中其他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的作用也日漸被重視。
  • Nature:揭示在胚胎中,造血幹細胞為何不產生淋巴細胞?
    2018年1月23日/生物谷BIOON/---造血幹細胞(HSC)一直被認為是所有血細胞的祖先。在我們出生後,這些多能性幹細胞產生了我們的所有血細胞譜系:淋巴系細胞(lymphoid cell)、髓系細胞(myeloid)和紅系細胞(erythroid cell)。
  • 掌握iPS 核心技術 北科生物
    iPS 細胞除了來源外,其他特徵和胚胎幹細胞完全一致,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理論上可以分化成成體生物的所有細胞類型。    2005年初,北科生物 ( http://www.stemcells.com.cn/  ) 胡繼繁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地掌握了細胞體外再編程技術,並率先發明了通過使用胚胎幹細胞因子 Oct4、Sox2 和 Nanog 來將正常的人體細胞轉化為多能幹細胞的方法。
  • 日研究者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生豬膝關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研究小組15日宣布,通過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實驗中成功再生了豬的膝關節。該誓言將有助於治療因膝關節軟骨被磨損變薄引起的「變形性膝關節症」。該研究小組今後將攜手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力爭在15年之後實現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
  • 世界首用iPS細胞大規模生產血小板
    如果能藉助iPS細胞大量生產血小板,則無需依賴獻血就能進行輸血。  圖 臨床使用的袋裝血小板利用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成本大幅低於獻血。血小板常溫下能放4天時間。如果使用iPS細胞製造,通過無菌化處理則可保存2周左右,保管成本也將下降。使用iPS細胞製造還能防止摻入病毒等病原體。
  • 東航高效運送造血幹細胞為生命護航
    《中國民用航空》雜誌通訊員朱思劼、徐瑋瑋訊:8月28日,東航MU2796航班圓滿完成一次造血幹細胞運輸保障任務當天,客艙乘務組收到長沙—南京段航班將承運造血幹細胞返寧,用於南京兒童醫院首例骨髓移植手術。乘務長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向機長進行匯報,仔細溝通後決定「全力保障」。乘務組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並就相關運輸程序進行分工,明確各號位人員具體負責事宜。
  • 河南幹細胞_新生兒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發現_鄭大中科博生
    1984年Boyee等發現人臍帶血中含有造血幹細胞,並預言臍帶血將是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個新來源。1988年10月,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合作,首次進行白細胞抗原( HLA)相合的同胞間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CBSCT),成功地救治了一名Fancomi貧血患兒,開創了人類造血幹細胞移植的(HSCT)的又一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