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與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江賜忠課題組合作,揭示出化學小分子來源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更加接近於E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胚胎幹細胞(ES細胞)在再生醫學的臨床應用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是由於存在倫理問題而被限制了應用。據報導,使用經典的四個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誘導獲得的誘導多能幹細胞(4F-iPS細胞)與ES細胞存在表觀修飾差異的現象。北京大學教授鄧宏魁最早採用化學小分子誘導獲得多能幹細胞(C-iPS細胞)的方法,開啟了全新的iPS細胞獲取的方法。
-
iPS細胞:再生的希望與風險
2012年,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發表文章說,他們首次利用iPS細胞成功培育出實驗鼠的卵子,並使其受精,誕生出健康的小鼠。該研究小組還曾於2011年8月成功「人造」實驗鼠精子。從理論上說,「人造生命」已成為可能。
-
如何利用CRISPR技術編輯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
研究者通過追蹤細胞的形態、多潛能標誌以及細胞分化的能力來評估細胞的多能性,核型分析技術通常就能夠確保細胞中有著正常數量的染色體,而且ipsC細胞系可以被用來廣泛購買。來自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Linzhao Cheng說道,在一般情況下,甚至利用健康細胞系時,我們應當期望降低10倍效率來將對人類ipsCs和ESCs進行編輯。
-
日媒:iPS細胞結合3D列印可再生人耳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7月28日報導】題:iPS細胞加3D列印技術再生人耳記者27日獲悉,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和東京大學準備從今年秋天開始一項新研究課題,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人體內形狀最複雜的耳軟骨,然後再注入
-
日本利用新生兒臍帶血培養iPS細胞
新華社東京8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日前利用新生兒臍帶血成功培養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這種方式培養的iPS細胞比來自成人體細胞的iPS細胞品質和安全性更高,將供給相關研究機構使用。iPS細胞一般來說是人體細胞經過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幹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細胞的潛力。據日本《每日新聞》17日報導,將iPS細胞應用於再生醫療時,如果使用患者本人的體細胞培養iPS細胞並使其分化為所需細胞,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極高成本。
-
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iPS細胞成功克隆出活體小鼠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倫敦記者黃堃、駐華盛頓記者任海軍報導:中國科學家周琪和高紹榮等人首次利用iPS細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克隆出活體實驗鼠,從而證實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一樣具有全能性。
-
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3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日本科學家在人體中開展了基於ips細胞的臨床試驗來治療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基於此,小編針對近年來ips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小編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1.PNAS:將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轉化為產生睪酮的睪丸間質細胞doi:10.1073/pnas.190820711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和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成功地製造出人體中產生睪酮的細胞,這就為有朝一日利用個性化的替代細胞治療低睪酮患者鋪平了道路。
-
成熟體細胞「重造」,變身多能幹細胞治療肌肉變骨頭怪病
△iPS製作概要(圖片來源:https://www.cira.kyoto-u.ac.jp/j/faq/faq_ips.html)iPS細胞最初於2006年由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製作成功,它的發現成為了解決不少疑難罕見疾病的新希望,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
我國成功利用人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記者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成功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
-
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
Nat Commun:iPS技術幫助科學家們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骨骼肌細胞
最近,生物醫學工程師們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功能性的人源骨骼肌細胞。
-
Nat Commun:iPS技術幫助科學家們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骨骼肌組織
2018年1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生物醫學工程師們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功能性的人源骨骼肌細胞。這項研究是建立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當時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每年首次利用肌肉樣本培育出了功能性的骨骼肌組織。而最近的這項研究則利用了非肌肉組織進行轉化。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首先,請大家了解下ips細胞的基本概念iPS 細胞的標準名稱,叫「人工多功能性幹細胞」,這種多能幹細胞,是指體細胞在導入多能遺傳基因,以及其他誘導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基因的重新編排,從而得到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的幹細胞。這些醫學概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不好理解。
-
日本將立法監督iPS細胞再生醫療
自iPS(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面世以來,世界各國科學家已經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各種能應用於人體再生醫療的新成果。日本京都大學首次使用iPS細胞,製成極其複雜的人體腎臟器官的部分組織等,iPS細胞的醫學應用已經迅速蔓延開來。
-
探訪再生醫療最前沿——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自從10多年前由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明以來,不斷展現它在再生醫療等領域的巨大潛力,相關臨床研究也已成功開展。新華社記者1日探訪了再生醫療最前沿的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聽山中伸彌及其團隊聊iPS細胞研究的重要意義。
-
日媒:日本將用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日媒稱,日本厚生勞動省專家委員會近期批准了慶應義塾大學使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移植使因事故等損傷的神經再生,恢復失去的運動機能和感覺。
-
日本利用iPS細胞成功治癒猴子心肌梗塞
日本信州大學的研究小組利用猴子皮膚細胞製作iPS細胞,並移植到患心肌梗塞的猴子體內,成功將其治癒。該成果發表在2016年10月10日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小組從不易引起排斥反應的特殊免疫型食蟹猴的皮膚上提取細胞,將其誘導成iPS細胞,並注射到患有心肌梗塞的其他猴子的心臟內。經投放免疫抑制劑觀察,認定移植的細胞附著存活,與未移植的猴子相比較,其心臟收縮能力有一定程度改善。 另一方面,在移植後的14天內,被移植的所有5隻猴子均發生過「室性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現象。
-
Nature: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重建人體分節時鐘
2020年4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重建出人體分節時鐘(segmentation clock),這是胚胎發育研究的焦點。
-
...Devel:科學家成功「喚醒」沉睡中的神經幹細胞 解鎖大腦的再生...
2019年5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機體擁有強大的癒合能力,但治療腦部疾病卻並非易事,神經元作為重要的大腦細胞,其再生能力往往有限,儘管如此,幹細胞卻是一種天然的支持形式,其是我們發育中胚胎所留下的重要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