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挑戰常規!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20-11-25 生物谷

2019年11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

幹細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細胞, iPSC)。這種方法依賴於所謂的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四種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統稱為OSKM)---的過度表達。儘管這種技術可靠地產生了iPS細胞(下稱OSKM

ips

細胞),但是它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影響,其中的一些影響會導致細胞癌變。因此,人們努力調整這種配方並理解每種山中因子的功能。

在不強迫Oct4過表達的情況下,沒有人成功地構建

ips

細胞。有人認為它是這四種轉錄因子中最關鍵的因子。至少到現在為止是這樣的。

四年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Hans Sch?ler實驗室的研究生Sergiy Velychko和他的團隊當時正在研究Oct4在利用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產生iPS細胞中的作用。他使用

載體

將編碼Oct4的基因的各種突變以及陰性對照---不攜帶任何Oct4的

載體

---導入到他正在研究的細胞中。他吃驚地發現即便使用他的陰性對照,他仍然能夠產生iPS細胞。Velychko的實驗表明僅使用SKM(即Sox2、Klf4和cMyc)就可能產生iPS細胞(下稱SKM

ips

細胞)。

Velychko告訴《科學家》雜誌,「我們只是想發布這一觀察結果」,但他知道他需要首先重現這一結果,不然「審稿人是不會相信的」。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們,包括Sch?ler實驗室資深科學家Guangming Wu,對這一實驗進行了數次重複,用這四種轉錄因子的不同組合對

載體

進行改造。SKM能夠誘導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出現多能性,誘導效率大約為OSKM的30%,但是所產生的iPS細胞質量更高,這 意味著這些研究人員並沒有觀察到常見的脫靶表觀

遺傳

效應存在的證據。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11月7日在線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xcluding Oct4 from Yamanaka Cocktail Unleashes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ips

Cs」。

圖片來自Cell Stem Cell, 2019, doi:10.1016/j.stem.2019.10.002。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幹細胞

研究員Yossi Buganim(未參與這項新的研究)解釋道,「效率並不重要。效率意味著可以獲得多少細胞集落。如果

細菌

集落質量低下,最終分化的細胞發生癌變的機會非常高。」

最後,這些研究人員進行了最終測試,即四倍體互補測定法(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assay),在這種方法中,iPS細胞與早期胚胎聚集在一起,否則它們無法自行形成功能齊全的胚胎。這些胚胎長成小鼠幼崽,這意味著他們構建出的

ips

細胞能夠分化這種動物中的每種細胞。

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SKM iPS細胞發育成正常小鼠幼崽的頻率是OSKM iPS細胞的20倍,這表明通過從這種重編程因子配方(即OSKM)中刪除Oct4,

ips

細胞的多能性可以得到極大提高。

Buganim提醒道,這些結果將需要在人體細胞中加以驗證。他的團隊開發出的這種構建

ips

細胞的方法在小鼠細胞中工作良好,但在人體中卻完全無效。

山中伸彌本人對這些結果充滿熱情,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科學家》雜誌,他的團隊肯定會在其他的細胞類型中嘗試這種方法,尤其是「成年人血細胞和皮膚成纖維細胞」。如果這種方法在成年人細胞中起作用,那麼這對於

ips

細胞的臨床應用將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SergiyVelychko et al. Excluding Oct4 from Yamanaka cocktail unleashes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iPSCs. Cell Stem Cell, 2019, doi:10.1016/j.stem.2019.10.002.

2.Oct4, Considered Vital for Creating iPSCs, Actually Isn’t Needed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oct4--considered-vital-for-creating-ipscs--actually-isnt-needed-66697

相關焦點

  •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主任Joseph Wu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近期將由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也稱為ipsC)產生的心肌細胞與太空人一起送往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以研究這些細胞發生的變化。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而且在生理上具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使得大鼠成為非常好的生物、醫學、藥物、營養、行為等方面研究的良好的模型,廣泛應用於生物醫藥研究中。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大鼠多能的胚胎幹細胞系成功建立的報導,而多能的胚胎幹細胞是反向遺傳學研究和製作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鼠的遺傳學研究以及用大鼠製作人類疾病模型的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小鼠。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2015年7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本文描述了對hPSC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的有效方法●Dual-sgRNA的靶向作用對於FRT進行雙等位基因精確敲入至關重要●可誘導的基因敲除在分化任意階段的所有細胞中都可實現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修飾表觀基因組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2018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格拉斯通研究所和中國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一種能夠激活而不是切割DNA的CRISPR形式能夠將胚胎小鼠細胞轉化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神經幹細胞(NSC,B1 cells)在成年側腦室壁中得到保留,但是與胚胎神經幹細胞有所不同的是,它們通過室膜管細胞(ependymal cell)從室管膜區(ventricular zone VZ)轉移到室管膜下區(subventricular zone SVZ)。而對於胚胎神經幹細胞的自我更新以及分化等功能起著關鍵作用的頂室、基底室等,在成體神經幹細胞中並不明顯。
  • Cell Stem Cell:發現一種新的中間胚胎幹細胞類型,有望開發新的...
    圖片來自Cell Stem Cell, 2020, doi:10.1016/j.stem.2020.11.003。論文通訊作者、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助理教授Jun Wu博士解釋說, 早期胚胎中的細胞具有一系列不同的多能性程序,所有這些程序讓這些細胞在體內產生各種組織類型。
  • Cell Stem Cell:維生素C可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當期Cell Stem Cell封面:一個橙子慢慢變成蘋果,象徵著細胞重編程過程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但是iPS細胞的成功誘導比較複雜,誘導效率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通常每萬個細胞才能誘導成功一例iPS細胞。最近,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通過在培養過程中添加維生素C可使iPS誘導效率提高10倍。通過老鼠和人細胞實驗發現,培養時添加維生素C可促進相關基因表達,推動體細胞進入重編程狀態。
  • Cell Stem Cell:華人科學家找到炎症狀態下影響腸癌進展的關鍵分子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腸道慢性炎症能夠增加結腸癌風險,最高可達5倍。文章作者Xiling Shen這樣說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人口受到各種腸道炎症的影響,腸炎病人發生結腸癌的風險更高,但是其中的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我們在這項研究中找到了一些線索。」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發現了一種調節細胞分裂的microRNA可能與結腸癌發展存在內在聯繫。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結腸癌中發現了一群新的癌症幹細胞,這群細胞具有壽命長以及放射性抵抗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形成結腸癌腫瘤進而維持腫瘤生長。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
  • Cell:重大進展!構建出「培養皿冬眠」細胞模型
    已知易受寒冷影響的細胞中的結構是微管細胞骨架。細胞內的這種小管網絡給細胞提供結構支持,並作為細胞內部的一種運輸系統,轉運對細胞存活至關重要的細胞器和分子複合體。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的Wei Li博士、Li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Jingxing Ou博士及其同事們比較了來自非冬眠動物的細胞和來自十三條紋地松鼠的細胞以便確定它們對寒冷作出反應的差異。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2016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方法可能引發成體幹細胞培養領域變革。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
  • Cell Stem Cell:揭示YAP在肝臟上皮穩態和再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肝臟也製造消化系統中之膽汁。在人體的所有器官中,肝臟的再生能力最為強大。至於肝臟如何進行自我修復及再生,專家學者們尚未得到統一的結果。一項新進研究揭示了一種不明細胞對肝臟再生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使肝臟組織得以再生卻不會形成腫瘤。這些新發現的細胞也稱為肝細胞,但是它的功能比普通的肝細胞更強大。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昨天出版的《細胞》雜誌子刊Cell  Stem  Cell上。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Jeremy  Rich  認為,「這證實了許多人談論的有關癌症幹細胞是腫瘤轉移來源的假說。」     早在150年前,密西根州大學癌症中心就已經假設,癌症可能是來自於幹細胞。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一種細胞類型,間充質幹細胞樣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like cell),特別充滿爭議,這是因為儘管在心臟發現,但是這些細胞有它們產生的骨髓幹細胞或血幹細胞的很多特徵。為了找出間充質幹細胞樣細胞是否在心臟中產生,還只是轉運到那裡,哈維和他的同事殺死一組小鼠中的骨髓幹細胞,用來自綠色螢光蛋白標記的供者小鼠的骨髓幹細胞替換它。
  • Cell:挑戰常規!揭示細胞自噬體膜產生新機制
    2020年2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我們的細胞不斷進行春季大掃除:細胞自己的回收系統,即所謂的自噬,將細胞廢物填滿垃圾袋,將它們運送到回收站(即溶酶體),使得分解的物質再次可用。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19.12.005。細胞通過自噬進行自我更新是身體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它還在衰老和很多年齡相關性疾病中起作用。經驗法則:回收越多,壽命就越長。
  • Cell Stem Cell:活性氧不足也可致不育
    活性氧被認為是導致癌症和衰老的元兇,還被視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但日本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如果體內活性氧不足,同樣會導致不育。這是由於活性氧不足會導致精原幹細胞難以增殖。活性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其非常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是一種強氧化劑。活性氧具有殺死病原菌等微生物的功能,但也會對細胞內的蛋白質等產生不良影響,引發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疾病。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BAF複合物已被證明對哺乳動物植入前後的發育至關重要,並且在控制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胚胎幹細胞和早期胚胎中僅研究了少量BAF複合物亞基的功能,以及BAF複合物如何機械控制細胞命運決定尚不清楚。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Cell Stem Cell:科學家找到維持皮膚幹細胞功能的兩個蛋白「守衛」
    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兩個同家族蛋白構成了皮膚幹細胞存在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兩種蛋白皮膚幹細胞也將不會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兩個蛋白就是DNA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它們對於皮膚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能夠啟動幹細胞基因編程的第一步。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成功地將神經幹細胞的高度特化移植物直接植入小鼠的脊髓損傷部位中,隨後記錄這些移植物如何生長和填充損傷部位,並與這些小鼠現有的神經元網絡整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