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物醫學工程師們利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技術成功地培育出了功能性的人源骨骼肌細胞。
這項研究是建立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當時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每年首次利用肌肉樣本培育出了功能性的骨骼肌組織。而最近的這項研究則利用了非肌肉組織進行轉化。該方法使得基因編輯用於細胞治療更近了一步。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圖片來源:www.medicalxpress.com)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首先分離了成年人的分肌肉組織,例如皮膚或者血液,並且通過重編程的技術將其轉化為初生狀態。多能性幹細胞進一步在有Pax7的刺激下培養,該分子能夠釋放信號將初生組織轉化為肌肉組織。
隨著細胞的不斷增殖,其形態變得與成體肌肉乾細胞十分相似,只是緻密程度哺乳後者。雖然此前研究也有類似的進展,但從沒有人成功地將這些中間體最終轉化為成熟的,有功能的骨骼肌。
一旦細胞開始向肌肉的方向順利分化,作者等人立即停止了Pax7的刺激,並且給細胞以充足的養分,以幫助其能夠最終走向成熟。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等人發現在經歷了2-4周的3D培養之後,肌肉細胞開始形成肌纖維,並且在外界刺激,例如電信號或化學信號,的作用下能夠成功收縮。
之後,他們還將這些新生成的肌纖維移植進入小鼠體內,結果表明這些細胞能夠最終存活而且通過血管生成的方式與內部組織相連,並且行使至少三周的功能。
這些肌肉組織雖然並不能夠達到天然肌肉組織的壽命,但研究者們認為其依然具有此前研究不可比擬的優勢。作者認為這種新方法所展現的再生醫學療法將有助於未來人類疾病的治療。
資訊出處:Engineers grow functioning human muscle from skin cells
原始出處:Lingjun Rao et al, Engineering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to a functional skeletal muscle tissu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7-02636-4
來源: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