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5月14日從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舉行的合作發布會上獲悉,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總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精準醫療專項首席科學家錢其軍教授介紹,成立於2013年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是在上海市科委批准建立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上建立的高科技公司。該集團以「讓細胞改變生命的長度和豐度」為使命,通過細胞健康、細胞藥物和細胞醫療多方面布局,建立了全球首個涵蓋基礎研發、診斷檢測、細胞儲存、細胞藥物、細胞臨床應用的閉環產業鏈,並以「白澤計劃」的實現為根本目標,致力於研發療效達到國際領先、且中國人能夠用得起的癌症免疫治療技術及產品。
目前,細胞產業正處於爆發期的前沿,這關鍵突破有極大可能在未來5-10年內實現。細胞產業的興起離不開基礎研究突破、優於傳統藥物的療效且百姓負擔得起的先進藥物的推出、上下遊產業鏈興起、資本和人才的湧入、政府政策的放開和監管引導等多方面發展。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一方面致力於原始技術突破,至今已取得191項細胞治療相關專利。另一方面,該集團認為從0到1階段的細胞原始技術的創新突破更多會來自國際頂尖研究所和科學家,因此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也致力於與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家建立合作,而作為企業平臺其本身也更加注重於進行1到10或10到100階段的產業發展。
據了解,此次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合作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全稱為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南加大(USC),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也是國際頂尖名校,南加大的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中心是國際頂尖的幹細胞研究機構。
該項目合作人應其龍博士,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幹細胞和再生醫學教授,也是世界一流的幹細胞科學家。他從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Austin Smith教授,在鼠胚胎幹細胞的培養和定向分化、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信號通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2010年,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應其龍「首次培育出了基因敲除的大鼠」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010年度世界十大科學突破之一。2016年,由應其龍教授領銜的科研成果——從動物胎中成功提取幹細胞的研究被評為「麥克尤思創新獎(McEwen Award)」。「麥克尤思創新獎」於2011年設立,是世界幹細胞領域的最高獎。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頒發給在幹細胞和再生醫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應其龍是首位獲得此獎的華裔科學家。
此次戰略合作周期為6年,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設立「白澤計劃基金」分期投入360萬美元資助美國南加州大學開展該項目攻關研究。應其龍教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團隊將負責設計和實施戰略協議提案中描述的所有實驗。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客座科學家也將協助鑑定體外擴增的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
錢其軍介紹,不論是從人類的健康發展還是從疾病研究與治療的角度看,幹細胞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系統中一類特殊的成體幹細胞,是唯一可以借血液循環遊走全身的健康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具有長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的潛能,對重建患者的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有重大意義,在治療多種疾病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如治療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嚴重感染性疾病、遺傳性血液疾病及抗衰老等。
「目前,造血幹細胞領域的主要問題是造血幹細胞難以在體外無限增殖。本項目主要探索造血幹細胞的長期擴增條件。這0到1的關鍵技術突破將為幹細胞領域帶來革命性影響,將為幹細胞對疾病的治療搭建新的平臺,為細胞治療成長為未來醫藥行業三大支柱之一起到奠定作用。」錢其軍說,這是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第一個海外合作項目,相信此次的合作可以加快幹細胞領域的原始技術突破。以後將有更多的海外合作項目助力集團積累大量原始突破性技術。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也將發揮閉環全產業鏈的優勢與實力,積極探索造血幹細胞用於疾病治療的臨床轉化和產業化應用,助力人類健康事業的進步,推進白澤計劃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