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學臨床研究員將利用幹細胞重建骨骼和抗癌

2021-02-13 Cell

2018年,南加州大學的臨床研究人員將幹細胞療法應用於兩個臨床中普遍存在的醫學難題:非骨折性骨損傷和神經母細胞瘤。

據南加州大學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Eli and Edythe Broad中心主任Andy McMahon介紹,外科醫生為醫學研究帶來了不可或缺的視角。

McMahon說:「外科醫生是科學家在手術室和研究實驗室的另一隻『眼睛』,他們不僅敏銳地意識到為患者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的醫療需求,而且還意識到在臨床環境中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法的可行性,因此外科醫生將成為幹細胞臨床發展的重要推助力。」

The Broad臨床研究獎學金於2015年創立,目的讓加利福尼亞州認證的臨床科學家能夠參與並加速幹細胞相關方法以治療損傷和疾病的研究,並且這些獎學金可能會連續續期二年。

兒童最常見的實體瘤——神經母細胞瘤

南加州大學醫學中心的外科醫生Abigail Zamora將研究造成神經母細胞瘤的癌症幹細胞。對於高危轉移性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存活率低於50%。薩莫拉希望通過了解推動癌症幹細胞進化的分子信號並幹擾這些信號來改善預後。

Zamora說,進一步表徵癌症幹細胞在轉移性神經母細胞瘤中的作用可能會改善患高風險疾病兒童的治療和最終的生存。

她將在她的導師Eugene S. Kim的實驗室進行這項研究,他是洛杉磯兒童醫院的兒科外科醫生,也是南加州大學Keck醫學院的外科副教授。

Kim教授表示:「這個研究項目的高影響力,加上Abby傑出的職業道德和以往的基礎科學經驗,使她成為理想的臨床研究員。我相信她會成功,並通過她的努力,為我們對神經母細胞瘤生物學和癌症幹細胞的理解以及我們的新方法和新靶向療法的實施做出重要貢獻。」

每年影響500萬美國人——非骨折性骨損傷

Keck醫學院骨科外科醫生Hyunwoo Paco Kang將使用幹細胞來治療大尺寸的骨缺損,或者骨折太大而無法自行癒合的骨組織。

之前的臨床研究員基蘭·阿盧裡(Generan Alluri)對幹細胞進行基因修飾,產生一種稱為骨形態發生蛋白的蛋白質,作為鼓勵骨骼生成的信號。 Kang將通過將基因修飾的幹細胞裝載到3D印刷的支架上來進一步進行這一項研究,通過手術植到受損的大鼠股骨中。如果這種方法成功的話,這將是向人類患者開展類似治療的第一步。

Kang的導師Jay R. Lieberman是骨修復治療領域的先驅,Kang將在他導師的指導下開展這個項目。

「Paco是一個非常聰明和勤奮的人,」Keck學院矯形外科教授兼主席Lieberman和USC Viterbi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教授表示說,「他對科學發現充滿熱情,我相信他會在這個項目上做出傑出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攜手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5月14日從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舉行的合作發布會上獲悉,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 英利用人類幹細胞重建完整胸腺
    據《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概念驗證研究,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和生物工程支架,重建了人類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器官——胸腺在新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了在手術期間必須切除的患者器官的幹細胞來重建胸腺。當被移植到小鼠體內時,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胸腺能夠支持成熟的功能性人類T淋巴細胞的發育。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地重建完整人類胸腺。
  • 幹細胞抗癌大有前途
    幹細胞抗癌大有前途創新連線·俄羅斯培育新器官、編輯基因、徹底治癒嚴重疾病……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方法,通過研究幹細胞來解決這些問題。近日,來自俄羅斯的科學家講述了幹細胞的醫學應用給人們帶來的獨特新機遇。幹細胞是用於人體自我更新的一種通用「建築材料」。它們存在於人體生長的各個階段,可以分裂繁殖,同時保持不變。
  • p53通過調控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腫瘤相關骨骼的重塑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過調控osteoprotegerin(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骨密度的新機制,提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參與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的嶄新調控方式。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存在於多種組織內的成體幹細胞。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 籤署戰略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肖鑫 記者 左妍)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日前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攻關造血幹細胞項目。據了解,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用該項目造血幹細胞無限擴增平臺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於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
  • 幹細胞存儲靠譜嗎,到底是真科學還是大忽悠?
    目前,幹細胞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應對180餘種高發、難治性疾病。不僅如此,幹細胞在組織器官再生方面也有非常震撼的成果,肝臟、皮膚、眼角膜、耳朵、骨骼……這些用幹細胞培養出的器官組織,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了幹細胞存儲的巨大價值,儘管其中大部分目前還未能夠在臨床順利應用,但是依照如今的科學發展,幹細胞再生在未來臨床方面的應用將超出人們的想像。
  • 幹細胞技術可幫你圓夢
    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的骨髓移植後,被移植人血液的DNA和受體是否一致?間充質幹細胞是否能夠批量生產?幹細胞的異體注射,會不會產生排異反應?幹細胞在骨科方面有什麼研究和應用的可能?日前,在以「返老還童的想像與現實——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未來」為主題的第47期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中,與會者將這些大眾關心的問題向講演嘉賓一一拋出。  曾經,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
  • 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藥物抗擊癌症
    專家認為,由於間質幹細胞可抑制免疫系統的過度活躍,並促使重症患者肺部等器官衰竭得到恢復,因此將其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前景很大。什麼是幹細胞?幹細胞是用於人體自我更新的一種通用「建築材料」。它們存在於人體生長的各個階段,可以分裂繁殖,同時保持不變。必要時可以在分裂過程中改變「程序」,創造其他新的特化細胞,例如血液細胞和各器官細胞,代替「服役期滿」的老細胞。
  • 幹細胞存儲將為器官修復和免疫性疾病治療提供更多可能
    南都記者從國家科學技術部了解到,我國科學家利用幹細胞技術開展牙髓再生臨床研究,首次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截至目前,已有50例患者使用該技術並獲得成功。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修復和再生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
  • 南加州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十周年快樂
    今天,在這棟大樓啟動儀式10周年之際,南加州大學視頻中,南加州大學校長Carol Folt,參議員Art Torres (Ret.),以及患者倡導者Renee Zellweger 回顧了該中心十年來的進程。
  • 世界幹細胞領域風雲人物TOP50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京都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教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屬戴維·格拉斯通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解剖系教授,現任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ISSCR)主席。2011年獲國際最高學術大獎之一的沃爾夫醫學獎,與其一起獲獎的還有美國懷特黑德研究所的Rudolf Jaenisch;2012年與Linus Torvalds獲千年技術獎。
  • 日本諾獎得主道歉,暫停提供臨床級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所長山中伸彌)於23日宣布,將停止向大學及企業等提供部分再生醫療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原因是有可能使用錯誤的試劑製造細胞,因而無法否定涉及安全性的危險隱患。然而此前報導都是正面的,詳細見:史上首次:日本確認iPS視細胞能讓眼睛恢復感光和Nature:重大突破!科學家利用人類iPS細胞重建眼部角膜組織功能。這一道歉表明,iPS用於臨床試驗仍然不成熟,即使在局部應用,仍然需要商榷。
  • 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開展的臨床試驗越來越多
    比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April Pyle近期開發出一種她認為有望治療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的方法,其中杜興氏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由編碼起著肌肉強化作用的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發生突變引起的毀滅性疾病。她和她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修復人iPSC中的這個基因,然後經過修復的iPSC轉化為骨骼肌細胞,並將所產生的骨骼肌細胞注射到缺乏抗肌萎縮蛋白的小鼠肌肉中。
  • 南加州大學聯合10X Genomics開發新單細胞技術,揭示癌症的遺傳多樣性
    南加州大學聯合10X Genomics開發新單細胞技術,揭示癌症的遺傳多樣性 2020-07-03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幹細胞新療法利用癌組織硬化特性精準抗癌
    新華社華盛頓7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26日說,他們研發出一種幹細胞新療法,能利用癌組織硬化的生物物理特性,精準殺滅癌細胞,並減少化療常見的毒副作用。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當天在新一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新突破:NK細胞療法加入臨床抗癌行列
    NK細胞療法是將自體或異體NK細胞在體外進行活化培養,激發它高效識別與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然後回輸患者體內,打破人體的免疫耐受,達到抑制癌細胞增殖、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NK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隨著NK細胞療法抗癌研究的深入,NK細胞療法用於治療癌症的種類也愈多樣化,科學家們預測未來NK細胞療法很可能會像PD-1/PD-L1抑制劑一樣,成為廣譜抗癌藥的一種,對於不同種類、分期的癌症都可治療。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目前, 我們能夠從骨髓、脂肪、滑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組織以及羊水、臍帶血中分離和製備間充質幹細胞,用得最多的是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但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存在以下問題:隨著年齡的老化,幹細胞數目顯著降低、增殖分化能力大幅度衰退;製備過程不容易質控;移植給異體可能引起免疫反應;取材時對患者有損傷,患者有骨髓疾病時不能採集,即使是健康供者,亦不能抽取太多的骨髓。
  • 首張人類骨骼肌「發育路線圖」,推動幹細胞製造肌肉細胞
    近日,發表在同行評議期刊《Cell Stem 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一個跨學科研究團隊開發了關於人類骨骼肌如何發育(包括肌肉乾細胞形成)的首個路線圖,鑑定了骨骼肌組織中存在的各種細胞類型,從早期胚胎發育一直到成年。
  • 生化與細胞所主辦「幹細胞與iPS細胞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東方...
    11月25日,第141期東方科技論壇「幹細胞與iPS細胞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學術討論會在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召開。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景乃禾研究員任大會主席,李勁松、王綱、肖磊研究員任執行主席。
  • 南開大學癌症幹細胞相關研究獲突破
    原標題:南開大學癌症幹細胞相關研究獲突破 日前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教授陳悅團隊首次實現了抗癌天然產物防風草內酯(Ovatodiolide)骨架的高效化學合成,並實驗確證了該類化合物可選擇性殺滅肝癌幹細胞,具有藥物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