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王瑩、時玉舫課題組題為「Loss of p53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s alteration of bone remodeling through negative regulation of osteoprotegerin」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過調控osteoprotegerin(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骨密度的新機制,提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參與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的嶄新調控方式。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存在於多種組織內的成體幹細胞。因其具有多向細胞分化潛能、組織微環境塑造以及免疫調節能力,在維持組織穩態、調控疾病進展過程中扮演了關鍵作用。作為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參與調控細胞增殖、分化、代謝等多種生命過程從而深刻地影響了腫瘤的發生發展。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p53突變不僅會發生在腫瘤細胞中,在腫瘤相關間充質細胞中也普遍存在p53基因的改變。然而,p53基因影響MSCs細胞分化、微環境塑造的作用和機制尚不明確。
本課題研究人員利用p53基因缺陷小鼠、間充質幹細胞p53條件性缺陷小鼠,發現p53缺失誘發了明顯的骨密度增加現象;而體內、體外實驗證明骨密度的增加與顯著增強的MSCs成骨分化能力密切相關。進一步的研究發現,p53缺陷小鼠血漿OPG的水平明顯升高,提示p53通過調控OPG的表達影響成骨分化和骨密度。利用p53敲低和激活實驗,研究人員發現MSCs是OPG的主要來源之一, p53可以在轉錄水平抑制OPG的表達,而高水平的OPG亦可以抑制破骨細胞的分化。骨轉移腫瘤常常誘發骨骼重塑,為研究p53缺失與腫瘤誘發骨骼重塑的關係,作者利用臨床數據發現OPGhip53low的基因特徵與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預後相關,而前列腺癌骨轉移小鼠模型中,雄激素可以下調p53的表達,並營造高骨密度微環境。本研究的亮點是發現p53可以通過OPG調控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繼而引發骨密度改變;而在前列腺癌骨轉移中模型中,雄激素對MSCs中p53的下調和OPG的上升是導致腫瘤相關骨密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Tania Velletri、黃寅和王瑜為共同第一作者。王瑩研究員、時玉舫研究員和羅馬第二大學Gerry Melino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這項工作得到了秦駿研究員的大力支持。該課題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意國際合作等項目的資助。感謝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公共技術平臺以及動物平臺的支持。(科技處)
圖註:p53通過調控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示意圖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8-02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