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2020-12-05 夏天風微涼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幹細胞以其強大的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成為細胞治療時代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基於幹細胞的幹細胞療法更是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研究的核心,有望成為突破各種疑難病症的新途徑,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

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價值不菲

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其中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但是學界關於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倫理爭議。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

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起源於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存在於骨髓中,也存在於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且其能夠分化的組織類型十分廣泛。在臨床中,可應用於解決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方面。並在腦卒中、幹預肝硬化、膝關節半月板部分切除損傷修復等疾病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臨床應用價值不菲。

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

人類關於幹細胞的臨床研究起源於成體幹細胞,而在成體幹細胞使用最多的就是間充質幹細胞。截止2020年8月,在全球最大的臨床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中註冊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全球範圍內開展的共有1082項。其中,由我國開展的臨床試驗共252項,位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共計200項。

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病症

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在解決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有效性。截止到目前為止,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涉及的疾病多達數百種,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中以關節炎症居多,免疫系統疾病則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居多。

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進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開展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進展還是以Ⅰ期、Ⅱ期臨床試驗為主,進展到Ⅲ期臨床試驗的僅有68項。其中,在我國開展的共計13項;美國為12項;韓國為10項;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伊朗、西班牙等也均有間充質幹細胞Ⅲ期臨床試驗開展。

而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已完成的間充質幹細胞Ⅲ期臨床試驗共有23項,涉及病症主要包括克羅恩病、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關節炎、心梗等。

間充質幹細胞新藥開發進展

在間充質幹細胞新藥開放方面,目前澳大利亞製藥公司Mesoblast開發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藥物已在日本批准上市。韓國製藥公司Medipost開發的間充質幹細胞骨關節炎藥物在韓國批准上市。當下,還在進行臨床實驗著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包括心力衰竭、慢性腰痛等適應證的藥物,以及針對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阿爾茲海默病等適應證的藥物。

總結與展望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易獲取性、低免疫原性、無倫理爭議等優勢。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在幹預人類多種疾病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全球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相信,經過科研人員的進步一探索,間充質幹細胞終將會由臨床試驗走向臨床普及,造福廣大患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

相關焦點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幹細胞演繹神話固然很是欣喜,神話通常是以個案形式出現,卻贏得了行業和很多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熱力追捧。事實上,很多臨床試驗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本文將從國際上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情況及其臨床研究現狀分析加以總結,不吹不黑,科學客觀介紹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研究現狀,以饗讀者。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幹細胞演繹神話固然很是欣喜,神話通常是以個案形式出現,卻贏得了行業和很多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熱力追捧。事實上,很多臨床試驗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本文將從國際上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情況及其臨床研究現狀分析加以總結,不吹不黑,科學客觀介紹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研究現狀,以饗讀者。
  • 守護家庭、女性與兒童,間充質幹細胞臨床前景被看好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間充質幹細胞一詞更是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絡上,瘋狂刷屏,被大眾提及討論。那麼,間充質幹細胞究竟是什麼?它來自哪裡?臨床發展前景如何呢?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有意義嗎?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幹細胞的數量和分化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和減弱,來源於圍產組織(胎盤、臍帶)的幹細胞,如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取材方便且受汙染程度低,分化能力高於其他來源的幹細胞(如骨髓)。研究發現,除其分化能力外,間充質幹細胞還具有其特殊的生物學特徵,包括:①免疫調節作用。②造血支持功能。③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分泌能力。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導語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據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幹細胞。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相對於成人的間充質幹細胞更加純淨、原始,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療法代表一種潛在的革命性的治療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於多種兒科疾病的治療研究過程中,在小兒肺、心臟、骨科、內分泌、神經和血液學疾病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治療潛力。今天,我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間充質幹細胞在多種兒科疾病中的治療潛力,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間充質幹細胞在兒科疾病中的臨床研究進展。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 1976年,Freidenstein首次發現在骨髓裡存在一群不純一的細胞群體,這種細胞在體外培養時貼壁生長,形態和成纖維細胞相似,呈克隆性增殖,並提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概念。經過近幾年深入和廣泛的研究,人類對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來源、誘導分化、前期臨床應用等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 為什麼網紅幹細胞的名頭,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目前能夠儲存的幹細胞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脂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等,這些幹細胞各具特色,但如果非要推出一個網紅幹細胞,那就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為什麼這樣說呢?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間充質幹細胞-中科西部細胞,始於2007年
    而人體內環境複雜多變,在不同炎症情況下,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是不同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具有這樣一種可塑性,即它就像炎症環境的一個調和劑:當炎症反應加強時,間充質幹細胞就會抑制免疫反應;當炎症反應減弱時,間充質幹細胞反而可能促進免疫反應。這種特性在其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 間充質幹細胞:我是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歷史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德國科學家Cohnheim在研究傷口癒合時,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非造血幹細胞的觀點
  • 間充質幹細胞真的能拯救卵巢早衰嗎?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和低免疫原性,被認為具有治療卵巢早衰的潛力。許多研究證明不同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均可以改善受損的卵巢功能,這些間充質幹細胞來源包括骨髓、羊水、胎盤羊膜、脂肪組織、臍帶、月經血、子宮內膜等。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聽聽專家咋說……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已被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
  • 多項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
    截止12月12日,通過國家衛計委官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計5個,其中4個項目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關,意味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迎來了臨床研究爆發階段。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指存在於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幹細胞,它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在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內皮和心肌等組織工程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 科學網—間充質幹細胞:組織修復的理想「種子」
    自1976年間充質幹細胞首次從人類骨髓中分離出來之後,其生物學特性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就成為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 中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於豔秋表示,間充質幹細胞是來源於中胚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如骨髓、外周血、脂肪等。
  • 間充質幹細胞:「我」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歷史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在這篇綜述中,作者主要討論了有關間充質幹細胞及其衍生的外泌體促血管生成的潛能,以及增強其生物活性來改善心臟組織修復的方法,以增加了人們對血管生成機制的理解,這將有助於發揮間充質幹細胞未來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方面的潛能[1]。
  • 無支架-基於間充質幹細胞軟骨修復技術的研究現狀
    因此,為了儘量減少未知的風險,如果支架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可以避免使用,就可免除這方面的顧慮,但是如何在不使用支架的同時,又能促進細胞增殖以及將修復組織整合到軟骨受損部位又成為了新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種新的「無支架-基於間充質幹細胞的輸送系統」慢慢興起,這種技術被視為新一代軟骨損傷修復的幹細胞療法而受到了大批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的青睞,以下對這一技術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感興趣?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新興的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在多種疾病的幹預治療研究中,效果顯著。很多人經常會問:「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它能治療哪些疾病?」很多人對幹細胞能治療哪些病症的了解十分有限,最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