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幹細胞以其強大的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成為細胞治療時代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基於幹細胞的幹細胞療法更是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研究的核心,有望成為突破各種疑難病症的新途徑,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
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價值不菲
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其中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但是學界關於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倫理爭議。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
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起源於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存在於骨髓中,也存在於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且其能夠分化的組織類型十分廣泛。在臨床中,可應用於解決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方面。並在腦卒中、幹預肝硬化、膝關節半月板部分切除損傷修復等疾病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臨床應用價值不菲。
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
人類關於幹細胞的臨床研究起源於成體幹細胞,而在成體幹細胞使用最多的就是間充質幹細胞。截止2020年8月,在全球最大的臨床實驗資料庫ClinicalTrial中註冊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全球範圍內開展的共有1082項。其中,由我國開展的臨床試驗共252項,位居全球第一;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共計200項。
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涉及病症
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在解決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有效性。截止到目前為止,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涉及的疾病多達數百種,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中以關節炎症居多,免疫系統疾病則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居多。
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進展
目前,全球範圍內開展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進展還是以Ⅰ期、Ⅱ期臨床試驗為主,進展到Ⅲ期臨床試驗的僅有68項。其中,在我國開展的共計13項;美國為12項;韓國為10項;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伊朗、西班牙等也均有間充質幹細胞Ⅲ期臨床試驗開展。
而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已完成的間充質幹細胞Ⅲ期臨床試驗共有23項,涉及病症主要包括克羅恩病、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關節炎、心梗等。
間充質幹細胞新藥開發進展
在間充質幹細胞新藥開放方面,目前澳大利亞製藥公司Mesoblast開發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藥物已在日本批准上市。韓國製藥公司Medipost開發的間充質幹細胞骨關節炎藥物在韓國批准上市。當下,還在進行臨床實驗著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包括心力衰竭、慢性腰痛等適應證的藥物,以及針對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阿爾茲海默病等適應證的藥物。
總結與展望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易獲取性、低免疫原性、無倫理爭議等優勢。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在幹預人類多種疾病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全球相關的臨床實驗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相信,經過科研人員的進步一探索,間充質幹細胞終將會由臨床試驗走向臨床普及,造福廣大患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