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2月12日,通過國家衛計委官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計5個,其中4個項目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關,意味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迎來了臨床研究爆發階段。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是指存在於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幹細胞,它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在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內皮和心肌等組織工程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通過國家衛計委官方備案的4個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項目中,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備案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各備案2個,臨床研究治療病種涵蓋狼瘡性腎炎、小兒腦性癱瘓、外傷性脊髓損傷胞、外傷性脊髓損傷和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等症。
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之一
據悉,間充質幹細胞是繼胚胎幹細胞、造血幹細胞之後的又一科研熱點,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治療多系統疾病的"實用型幹細胞"。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臍帶組織中的間充質幹細胞含量高,增殖能力、免疫調節能力強,分泌細胞生長因子的總量也非常高。同時,來源於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因取材方便,無道德倫理爭議,可獲取的細胞數量多、活力強,便於擴增和傳代,同時又沒有配型、排異等問題,極其適合於臨床研究。
目前,為避免臍帶在胎兒、胎盤娩出後被廢棄,我國許多省份已經開展了臍帶儲存業務。
四川省幹細胞庫是四川省發改委批准的西部地區首個幹細胞庫與生物工程研究基地,是西部地區幹細胞儲存和研究的佼佼者。據該庫專家介紹,經過專業生物技術實驗室的處理後,分離出臍帶組織中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以放入-196℃的液氮深低溫罐中長期儲存。
「通過保存臍帶,可以變廢為寶,且方法簡單、易操作,對孕婦和胎兒無不良影響。臨床研究一旦瓜熟蒂落,儲存者可率先享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帶來的健康福利。」
在臍帶間充質的研究上,四川省幹細胞庫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關鍵共性技術與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等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有望在爆發階段佔據重要地位。
(原文標題: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進入爆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