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第4000例移植 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0-11-30 上海新聞網

2月,中國幹細胞集團為冉寶配到了一份HLA9/10相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這份珍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過復甦,被緩緩輸入冉寶體內。

這份珍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過復甦,被緩緩輸入冉寶體內。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4日電 (記者 陳靜)4日,一份跋涉千裡而來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為8月齡的冉寶(化名)帶來了新生的希望。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冉寶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據悉,這是中國幹細胞集團成功完成的第4000例移植。專業機構這樣的移植數量在全球無出其右者。作為全球幹細胞臨床應用的裡程碑,本次移植意義重大。

  據了解,中國幹細胞集團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的「國家隊」成員,迄今已建成規模最大的幹細胞公共資源實體庫,華人患者的配型成功率達到100%;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30公斤的佔80.07%,年齡超過18歲的佔61.81%,患者移植後5年的存活率高達58.9%,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8年7月出生的冉寶在兩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無故咳嗽的情況,四個月時高燒、腋下淋巴結腫大、肺部感染等症狀接踵而來,父母帶著她奔走於湖南、重慶等地多家醫院,都沒能查出具體病因。最終,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冉寶被確診為「重症聯合免疫缺陷(SCID)」。

  據悉,SCID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兒由於存在體液和細胞免疫的聯合缺陷,對各種病原生物都易感。目前,通過為患兒植入造血幹細胞,重建正常免疫功能,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法。

  冉寶入住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血液科後,專家們制定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方案,並向中國幹細胞集團發出配型申請。2月,中國幹細胞集團為冉寶配到了一份HLA9/10相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當日,這份珍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過復甦,被緩緩輸入冉寶體內。血液科副主任錢曉文表示,移植很順利,希望新細胞的注入能夠讓這個小生命逐漸康復正常的免疫功能,健康成長。

  據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為目前世界範圍內治療血液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錢曉文在接受採訪時說:相對於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臍帶血具有來源豐富、獲取便捷、資源純淨、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輕、治療費用低等優點。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作為實體庫,與骨髓資料庫相比,在配型環節能為患兒節省一到兩個月的配型時間,並大大提高患兒移植的成功率。錢曉文告訴記者,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能夠治療的疾病種類還在不斷增加,並呼籲有條件的家庭能夠選擇存儲臍帶血,即便是捐獻,也不要浪費了這份一生一次的生命禮物。

  據悉,中國幹細胞集團在海南博鰲建成了國內唯一一家幹細胞醫院——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幹細胞醫院。醫院規劃設有100個百級無菌層流病房,全部投入使用後每年可完成超過1000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今年4月下旬,由海南省醫學會主辦,中國幹細胞集團、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學術高峰論壇」,將在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隆重舉行。屆時,百餘位業內專家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幹細胞產業的現狀和未來,為有效提升我國幹細胞產業的專業診療技術、加速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提供高峰對話平臺。(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全球第4000例移植 重慶幹細胞庫救治全國234名...
    中國網3月6日訊 記者從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市幹細胞技術有限公司獲悉,迄今為止,重慶幹細胞庫已累計為全國各地的234名患者提供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據重慶幹細胞庫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庫分別在重慶當地的新橋醫院、重慶兒童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以及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安徽省立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全國多家醫院進行移植,使患者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完成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9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樂樂卻已經是一名懂事的「資深」患者。
  • 兒科醫院今完成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
    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的共同努力,樂樂順利完成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樂樂是在兒科醫院移植的第100例罕見病患兒,這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中國幹細胞集團:將引入更多海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助力建設海南省國際...
    2日披露,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內牽手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舉行醫聯體合作籤約儀式。  坐落於上海的中國幹細胞集團已建成中國大陸最大規模的臍帶血公共庫。無論從細胞植入率還是患者生存率的數值分析,中國內地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水平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臍帶血庫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資源保障,與中華骨髓庫互為補充已成為現實。
  • 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
    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樂樂於上海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由此,該集團也成為了全國首家完成35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專業機構。
  • 一年完成100例骨髓移植手術
    本報記者羅歡 攝影報導    近日,記者從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悉,貴州省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醫院血液科)2017年成功完成了親緣、非親緣、半相合等造血幹細胞移植突破100例,移植成功率達到了98%以上,移植患者3年生存率及移植成功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上海成功探索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重症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但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將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18日,經過中國幹細胞集團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共同努力,9歲的高IgE症候群患者樂樂順利接受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並將從此開啟嶄新的人生。據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此前在中國鮮有報導。
  • 巴基斯坦小夥來滬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為巴基斯坦小夥送去「生命的希望」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25日報導: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建交67周年來臨之際,今天上午,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患者使用中國幹細胞集團提供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無菌層流艙內
  • 滬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 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將開建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8點,上海宣告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成功,上海臍血庫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臨床移植破千的幹細胞專業機構。  在位於松江的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一直監測著病人移植後情況的王椿主任表示,接受臍帶血移植的女性患者今年50歲,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聯合半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將得到有效救治,預後情況十分樂觀。王椿教授表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熟應用於各類病患群體的治療,對於有移植指徵的患者都有臨床效果。  這是上海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臨床移植。
  •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成體肺幹細胞移植,患者症狀已...
    中國完成世界首例成體肺幹細胞移植,患者症狀已改善 2018-02-07 來源:醫脈通
  • 80例幹細胞移植修復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探究
    膝骨關節炎:表現為軟骨細胞、細胞外基質及骨組織分解和合成代謝失衡,導致關節進行性破壞、軟骨丟失和炎症浸潤。軟骨細胞是覆蓋關節表面,無血管分布,受損後自我修復能力有限。臨床保守方法(如非甾體類鎮痛藥、物理療法)只能延緩疾病進程,無法促進軟骨細胞的修復或再生。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13年美國神經幹細胞公司將FDA批准的NSI-566RSC細胞株應用於臨床試驗中,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進行Ⅰ期臨床安全試驗,將其移植到T2~T12SCI受試者的脊髓內,觀察療效和安全性。4例患者接受了6次細胞注射共120萬個細胞,所有受試者對手術的耐受性良好,移植後18~27個月沒有發生嚴重的副作用,移植安全;在2例受試者中,運動和感覺功能提高1~2個脊髓節段水平。
  • 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9-11-29 11:56:34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第八屆亞洲機器人和腹腔鏡結直腸外科年會(ARLCCS)29日開幕,ARLCCS年會首次登陸中國內地此前未有報導。  在年會上,記者了解到,世界範圍內大樣本量研究顯示,中國機器人輔助結直腸手術安全有效,全體患者5年生存率近八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萬能細胞」幹細胞能夠治療新冠肺炎?
    未來的兩個方案還將利用一個異體細胞源,旨在保護高危人群(患者和一線工作人員)免受COVID-19的侵害,並治療住院患者。方案預計在14周的時間內,通過5次靜脈輸注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並進行6個月的隨訪評估。將監測所有參與者的健康狀況變化,包括免疫細胞水平、炎症標誌物和補充護理或住院治療的要求。
  • 第27屆世界地貧日:國內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治療地貧首獲成功
    輸血祛鐵、脾切除等方案是中重度地貧的常規治療手段,但具有無法根治且年花費大,耗費大量血液資源的特點,據統計,中國地貧患者在僅在輸血祛鐵治療上的花費便高達10萬元每人每年,以40歲患者為例,累計花費將高達400萬元,不僅在費用上耗費巨大,更需要依託豐富血液資源,地貧患者每人每年耗費血液資源20000毫升,輸血40年將消耗80萬毫升血液,將需要由4000人次的獻血才能支撐一名地貧患者的生存
  • 陸道培,亞洲骨髓移植第一人
    2002年當選亞洲血液學會(AHA)副主席,並被國際血液學會(ISH)推舉為第11屆國際血液學會(ISH-APD)2007年大會主席。陸道培為她成功實施了亞洲第一例骨髓移植。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由孕婦作供者的骨髓移植。術後供者與嬰兒均健康。32年後隨訪,病人依然健在。1980年,陸道培前往英國皇家醫師進修學院研修半年,之後自費到歐洲各大骨髓移植中心考察,回國後組建了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並任所長。1981年,陸道培主持的國內第一例持久植活異基因骨髓移植獲得成功。患者是一位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大學生。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樣本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6%,患者人數約為1.2億。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
  • 血濃於水 延續生的希望中國幹細胞集團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標題:血濃於水 延續生的希望中國幹細胞集團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正如前面視頻所描述的,中國幹細胞集團將「Four Love」,即愛企業、愛病患、愛同事、愛生活,作為企業文化的有機載體。
  • 中國首款大功率霍爾推力器點火成功,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科技水平也越來越成熟,經過數代人的研究,我們從最初的只能依靠他國的技術,到現在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先進水平行列。就在前不久,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艘航母正式加入到中國海軍。緊接著,我國天文研究方面再傳來好消息,中國自己研發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化學抗糖藥雖能控制血糖水平,延緩病程進展,但需長期服用;胰島移植雖然能從根本上幹預糖尿病,但胰島來源不足,且需終生應用免疫抑制劑,故無法得到廣泛臨床應用。因此,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