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細胞」幹細胞能夠治療新冠肺炎?

2020-11-30 騰訊網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科技創新支撐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除了已經納入診療方案的中醫藥、磷酸氯喹和恢復期血漿外,法匹拉韋、瑞德西韋和幹細胞治療也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

其中,關於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現在已經有4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出院,將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間充質幹細胞(MSC)是一類早期未分化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複製、無限增殖及多向分化潛能等特點,可通過分泌細胞因子,減少炎症、減少組織細胞凋亡、促進內源性組織器官的幹祖細胞增殖及進行免疫調節,從而作為種子細胞達到修復組織器官的效果。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

1

2020年4月6日,美國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霍普生物科學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批准了一項二期臨床研究,評估霍普生物科學公司的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HB-adMSCs)的療效和安全性,以提供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系統支持。

這個方案最初是專門為在疫情之前已經為自己儲存過幹細胞的患者設計的。未來的兩個方案還將利用一個異體細胞源,旨在保護高危人群(患者和一線工作人員)免受COVID-19的侵害,並治療住院患者。

方案預計在14周的時間內,通過5次靜脈輸注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並進行6個月的隨訪評估。將監測所有參與者的健康狀況變化,包括免疫細胞水平、炎症標誌物和補充護理或住院治療的要求。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防止任何人需要使用呼吸機。我們相信在炎症過程的早期進行幹預治療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結果。治療疾病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有機會預防疾病,我們必須探索所有的選擇。我們感謝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願意在我們國家如此關鍵的時刻採取這種開創性的方法,」該公司負責人說。

2

今年3月初,一家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公司在宣布,計劃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歐洲評估其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MSC)候選療法remestemcel-L治療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患者。該公司正在積極與政府和監管部門、醫療機構和製藥公司商討實施這些活動。

remestemcel-L有潛力應用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的治療,這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這一點得到了最近在中國開展的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的結果支持。該研究報告稱,使用同種異體MSC移植在所有7例COVID-19肺炎患者中治癒或改善了功能結果。

3

中國MSC移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研究:2020年2月28日,由上海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多家機構合作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ChinaXiv)上傳文章「Transplantation of ACE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顯示ACE2-間充質幹細胞(MSC)移植治療改善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預後。

這項臨床試驗在北京佑安醫院招募7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2例輕症、4例重症、1例危重症)接受單次靜脈MSC移植治療。結果顯示,移植14天內,MSC治癒或顯著改善了全部7例患者的肺功能,並且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值得一提的是,在MSC移植後2天內,所有患者肺功能和症狀明顯改善,移植後2-4天內,所有患者全部症狀(高熱[38.5℃±0.5℃]、虛弱、呼吸短促、血氧飽和度低)均消失,靜息血氧飽和度≥95%。2例輕症患者和1例重症患者在移植後10天內痊癒出院。

MSC移植顯示出顯著的免疫調節功能,移植後第4天,危重症患者C反應蛋白(CRP)水平從最高191.0g/L下降至13.6g/L,絕對淋巴細胞計數升至0.58*10的9次方/L,表明炎症狀態迅速緩解、淋巴細胞減少明顯改善,肝臟和心臟功能生化指標恢復正常,呼吸速率恢復正常、發熱和呼吸短促消失,胸部CT顯示MSC移植後第9天磨玻璃樣陰影和肺炎浸潤明顯減少、第15天僅局部殘留少量毛玻璃陰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湖北日報》3月4日的報導《武漢8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幹細胞治療進入臨床觀察期》,協和江南醫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8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受「賦能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已完成第一個療程,取得初步療效,進入臨床觀察期。這項「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研究項目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劉承雲教授主持。項目經過前期充分論證,於2月中旬啟動。2月29日,協和江南醫院首批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接受該項治療,第一個療程結束後,其中6例患者呼吸困難和咳嗽等臨床症狀得到改善。

在文章中,劉承雲教授指出,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病毒快速複製和大量的促炎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反應破壞了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細胞屏障形成炎症風暴,導致血管滲漏和肺泡水腫,肺部炎症的加劇和瀰漫性損傷,最終導致嚴重缺氧、進行性呼吸困難,乃至呼吸衰竭。

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療法主要機理是,移植的異體間充質幹細胞可合成和分泌抵抗多種微生物包括病毒的細胞因子,對微生物、各種炎症、免疫反應進行可控的調節。同時,可合成和分泌多種血管和組織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受損血管和肺泡組織的恢復和重建,能迅速、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有效規避細胞因子風暴,為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提出了新思路。

End

相關焦點

  • 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三大特徵
    近期媒體報導顯示,王福生院士牽頭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已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的緊急專項。3月16日,已經有16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項目註冊。我們現在已經嚴格按照臨床治療規範,在武漢開展幹細胞治療,目前已有病人接受這一療法,臨床進展順利。」 特徵3:取得臨床療效 臨床試驗開展至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已經初步取得喜人的結果,有患者在治療後能夠轉出ICU病房,有些甚至達到了痊癒出院的標準。自2月底以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療效相關報導也越加頻繁。
  • ...重慶專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開展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研究
    3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獲悉,由該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科徐祥教授團隊與重症醫學科蔣東坡團隊牽頭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究》,被我市列為幹細胞應急攻關研究項目。
  • 鋼哥的科學驛站|世界首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幹細胞藥物亮相高交會文
    幹細胞技術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 幹細胞技術已經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記者了解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國家幹細胞資源庫自主研製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細胞藥物「CAStem細胞注射液(科舒達)」。
  • 人體的超級細胞--幹細胞
    首先幹細胞是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更新換代的種子細胞,它具有分化的能力,可以再生出我們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需要的細胞。
  • 新綜述: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間充質幹細胞移植被認為是治療新冠病毒COVID‐19引起的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細胞因子風暴的潛在候選者。,包括針對新冠肺炎相關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進行了特別評論。自疫情爆發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數量空前,其中包括使用間充質幹細胞的試驗[2]。間充質幹細胞是具有廣泛免疫調節特性的多能幹細胞,自最初分離自骨髓以來,已在許多成人和胎兒來源的器官/組織中發現,如脂肪組織、牙髓、臍帶和胎盤。
  • 細胞治療板塊
    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過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新輸入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細胞、或者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 生物科技讓自身細胞戰癌,主要包括四大類。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是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模式,它從病人體內採集免疫細胞,然後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再回輸到病人體內來激發以及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以治療腫瘤。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方法。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國務院:我國幹細胞取得重大原創成果,專家認定幹細胞屬於戰略資源!
    新冠危機之下,幹細胞這個「生物資源」搖身一變成為了阻擊新冠肺炎的「戰略資源」。幹細胞不僅是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的重要保障,更是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策略、新手段的前沿科技。在國內多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幹細胞戰功顯赫,臨床治癒率交出了完美答卷,更成為國際爭相效仿的新技術。
  • 博雅幹細胞存儲:推動全新治療體系的發展
    那麼為什麼要把幹細胞存儲起來呢?這背後其實是一種全新的治療體系——幹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曾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科學成就之首。2009年,溫家寶總理發表的《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指出, 幹細胞研究促進了再生醫學的發展,這是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之後的又一場醫療革命。幹細胞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樞神經損傷、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著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 幹細胞行業一周資訊
    日本發表了自體幹細胞治療痴呆症的研究報告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等人發表了對痴呆症患者培養從皮下脂肪組織獲得的脂肪幹細胞,經過回輸治療後症狀好轉的研究結果。--生物谷國內CAR-T療法獲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宣布,CNCT19細胞注射液(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正式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新細胞誘導法無需幹細胞移植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新方法,無需幹細胞移植,可將患者腸道內的細胞誘導生成胰島素分泌細胞。
  • 8名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患者的詳細分析!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到底如何?這大概是近期討論得最為熱烈的問題之一了吧。這篇文章我們將分析最新發布的2篇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結果。2020年2月27日和28日相繼有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文章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公布了初步的臨床結果。那麼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到底如何?
  • 細胞治療:千億美金藍海的細胞醫學革命
    細胞治療引領未來醫學革命,包括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幹細胞治療。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過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新輸入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細胞、或者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細胞治療在治療癌症、血液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方面顯示出越來越高的應用價值。
  • 癌症幹細胞的新靶點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以下是根據近期發布的新聞報導匯總整理的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進展,僅供參考!中國是很早嘗試利用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國家,其療效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認可。▪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
  • 京都大學將研發新冠肺炎新療法 利用iPS細胞培養免疫細胞
    人民網東京10月16日電(李沐航)位於日本愛知縣豐明市的藤田醫科大學14日宣布,該醫院與京都大學設立的一家醫療機構將使用人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研發一種針對新冠肺炎的新療法。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該研究提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s)的過繼轉移治療或可成為危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十分具有潛力的療法,並且可與免疫調節劑等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以增強治療效果。美國生物技術公司OTC PINK:PRED宣布,已向FDA提交了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要求立即使用來源於臍帶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引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美國《疼痛醫師》雜誌評論道,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證據表明,美國可以考慮在新冠病毒肺炎危重患者中使用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 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是導致新冠肺炎加重的主要原因
    除了中國和一部分太平洋島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十分嚴峻。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緊急戰「疫」中,11家國際醫學研究機構聯合發表論文,中性粒細胞胞外網狀陷阱(Nets)的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導致過激的免疫反應,從而加重病情。
  • 為什麼網紅幹細胞的名頭,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幹細胞的大火使得儲存幹細胞備份健康成為一種新風尚。目前能夠儲存的幹細胞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脂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等,這些幹細胞各具特色,但如果非要推出一個網紅幹細胞,那就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為什麼這樣說呢?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推動幹細胞儲存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