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功效,用數據說話!8名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患者的詳細分析!

2020-11-30 騰訊網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到底如何?這大概是近期討論得最為熱烈的問題之一了吧。這篇文章我們將分析最新發布的2篇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結果。

2020年2月27日和28日相繼有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文章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公布了初步的臨床結果。那麼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到底如何?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讓我們來看看文章中的數據。

首先是寶山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多家機構合作在2020年2月27日提交的「Clinical remission of a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 treated by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一文[1],報導了利用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靜脈回輸治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一個案例。

然後是上海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多家機構合作在2020年2月28日提交的「Transplantation of ACE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一文[2],公布了利用MSCs移植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

【患者情況】

文章一中患者為65歲女性,經過核酸檢測、CT影像檢查等確診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經過糖皮質激素、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治療並沒有降低其體內炎症水平,相反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導致了胃出血。考慮到炎症反應導致嚴重的器官損傷及現有治療方案的副作用,病患同意使用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

文章二共招募7名年齡在18-95歲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經過標準治療病徵沒有顯著改善後同意進行MSCs移植治療。其中7名患者中有1例危重症患者,4例重症患者,2例常見型患者。

【移植方案】

文章一中採用異體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s)靜脈回輸治療,三次回輸,每次5X107細胞/次。同時給予抗生素治療防止感染,胸腺肽α1輔助治療。

文章二中利用MSCs單次靜脈回輸治療,劑量為1X106細胞/kg。細胞移植的窗口期是經標準治療後症狀或/和體徵仍在惡化的時間。

【治療效果】

文章一中,首次回輸後,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反應,表明MSCs移植的耐受性良好。第二次回輸後,病人的血清膽紅素、CRP、ALT/AST逐漸下降,其他生命體徵有所改善,撤下氣管插管,病人開始在地面上走動。同時,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到正常水平,淋巴細胞增加至正常水平,CD3+ T、CD4+ T、CD8+ T細胞增加到正常水平。胸部CT影像顯示,MSCs治療後肺炎得到很大緩解。首次回輸9天後,患者轉出ICU病房,大部分生命體徵和臨床試驗指標恢復正常,兩次喉部拭子檢測均呈新冠病毒陰性。

文章二中,MSCs移植治療前,患者有發熱(38.5℃±0.5℃)、乏力、呼吸短促、血氧飽和度低的症狀;移植後2~4天,所有患者的症狀均消失,靜息時氧飽和度升高至≥95%。移植後2h內未見急性輸液相關或過敏反應,治療後未發現遲發性超敏反應或繼發感染,證明MSCs靜脈回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MSCs移植顯示出顯著的免疫調節功能,危重病人的CRP蛋白水平從105.5g/L下降到10.1g/L,炎症狀態迅速緩解;氧飽和度從89%上升到98%,肺泡恢復了換氣功能;淋巴細胞減少的症狀得到明顯改善。MSCs移植4天後呼吸頻率降至正常範圍,發熱和呼吸急促症狀消失。胸部CT顯示MSCs移植9天後磨玻璃樣陰影和肺炎浸潤明顯減少。移植13天後4例患者的核酸檢測呈陰性。

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進行分析,發現治療後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調節性T和DC細胞增多。危重症患者在MSC移植前,其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CXCR3+CD4+T細胞、CXCR3+CD8+T細胞和CXCR3+NK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健康對照組,導致炎症細胞因子風暴;移植6天後,過度活化的T細胞和NK細胞幾乎消失,其他亞群的數量恢復到正常水平,尤其是CD14+CD11c+CD11bmid調節性樹突狀細胞群。MSCs移植顯著降低促炎性細胞因子TNF-a水平,升高抗炎性細胞因子IL-10的水平。說明MSCs移植能夠調控患者體內免疫系統。

此外,對移植的MSCs進行單細胞測序分析,發現MSCs呈ACE2或TMPRSS2陰性,不被COVID-19感染;MSCs高表達抗炎因子和營養因子,進一步證實MSCs的免疫調節功能;MSCs高表達SPA和SPC,提示MSCs極有可能分化成肺部AT2細胞;MSCs表達抗病毒通路的基因。

總結與展望

兩篇文章都顯示出間充質幹細胞MSCs移植治療新冠肺炎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夠緩解病人症狀,改善肺部炎症。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對MSCs的有效性進行證實。

雖然我們對MSCs治療新冠肺炎的最佳方案,適應症狀等有待進一步探索,目前為止的數據顯示MSCs或可作為新冠肺炎重症或危重症患者的選擇之一。希望新冠肺炎疫情終將散去,人們重新歡聚一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全球3億多患者的福音: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取得顯著效果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抗炎、促進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等功能,尤其在促進軟骨再生效果明顯。此外,間充質幹細胞還有易於培養、擴增、抗原性低、可進行異體移植等優點。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用於治療關節炎,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療效確切[3]。因此,幹細胞有望成為關節炎治療的一種理想選擇。
  • 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三大特徵
    我們現在已經嚴格按照臨床治療規範,在武漢開展幹細胞治療,目前已有病人接受這一療法,臨床進展順利。」 特徵3:取得臨床療效 臨床試驗開展至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已經初步取得喜人的結果,有患者在治療後能夠轉出ICU病房,有些甚至達到了痊癒出院的標準。自2月底以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療效相關報導也越加頻繁。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脊髓性肌肉萎縮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臨床上沒有好的治療方式。一個臨床研究報導了三個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的兒童使用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顯著改善了肌肉強度、面部表情、無呼吸機呼吸能力和說話能力。並認為,間充質幹細胞發揮其治療作用的機制可能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治療性的修復作用[4]。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導語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據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幹細胞。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相對於成人的間充質幹細胞更加純淨、原始,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
  • 新綜述: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此後,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特性所帶來的益處的相關數據有了不斷的積累。統計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針對免疫/炎症疾病。但是,人們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知道,靜脈輸注間充質幹細胞——任何細胞治療最典型的幹預方法——會導致絕大多數細胞(80%~90%)停留在肺部,並隨著炎症的發生而進一步增加。因此,有討論認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可能對免疫/炎症性肺疾病特別有用。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本文將從國際上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情況及其臨床研究現狀分析加以總結,不吹不黑,科學客觀介紹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研究現狀,以饗讀者。1間充質幹細胞研究歷程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通常,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會很快消失,可能是通過旁分泌發揮功能。諸多證據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是一種基於其獨特的免疫調控功能和血管再生功能的細胞治療。與傳統意義上的幹細胞移植治療(用於組織再生)有很大不同,也有些專家認為其不屬於幹細胞治療的範疇。
  • 知識科普|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值得期待
    韓國一款主要成分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幹細胞製劑Cartistem,也在2012年被批准用於退行性關節炎的治療。圖2 結果數據表膝關節炎的診斷很重要的評分:VAS主要評價疼痛;WOMAC用於評價老年的膝關節炎;Lysholm評分膝關節功能的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比較高。只有接受MSCs治療的患者出現了明顯的疼痛和功能改善。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1間充質幹細胞概述2006年,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規範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定義。研究表明人BMSCs可在體外傳代40代以上仍保持幹細胞特性。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大小與形狀具有異質性,有三極形、長梭形、小圓形、短梭形和扁平形態。目前,關於MSCs的乾性與基質性之爭已經較少討論。自1960年代以來,有關其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數據逐漸積累,支持了間充質基質/幹細胞(MSCs)的「乾性」,並在2000年左右達到峰值。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員,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屬於非終末分化細胞,它既有間質細胞,又有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徵。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軟骨、骨、肌肉、肌腱、神經、肝、心肌、胰島β細胞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 間充質幹細胞或將成為治療心梗的首選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移植作為一類新型的治療難治疾病的手段正在逐漸被人們廣泛關注,使用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對心肌梗死進行治療的試驗不勝枚舉。以一篇2019年發表在《Oman Medical Journal》雜誌上的文章為例,來了解一下科學家們分別使用來源於脂肪和骨髓的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模型時的比較研究。 文中證實,通過使用MSC進行治療可以恢復心電圖ST段、QT間期和QRS間期。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幹細胞以其強大的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成為細胞治療時代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其中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但是學界關於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倫理爭議。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
  • 為什麼網紅幹細胞的名頭,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目前能夠儲存的幹細胞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胎盤幹細胞、脂肪幹細胞、乳牙幹細胞等,這些幹細胞各具特色,但如果非要推出一個網紅幹細胞,那就非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莫屬。 為什麼這樣說呢?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幹細胞演繹神話固然很是欣喜,神話通常是以個案形式出現,卻贏得了行業和很多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熱力追捧。事實上,很多臨床試驗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本文將從國際上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情況及其臨床研究現狀分析加以總結,不吹不黑,科學客觀介紹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研究現狀,以饗讀者。
  • 圍產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新進展
    6月12日,《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文章[1],通過臨床I期實驗證實了50%的參與者自閉症譜系障礙核心症狀得到了改善,並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輸注在醫學上是耐受良好的。
  • 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前景可期
    近期,科技部公示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擬立項項目,共計15個項目獲得中央財政經費總計2.4億元的支持,其中包括了與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相關的項目-《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及銀屑病型關節炎的臨床研究》,牽頭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
  • 間充質幹細胞技術治療脊髓損傷再添新進展
    近日,日本批准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Sudhof)就曾表示過「像帕金森綜合症、脊髓損傷等疾病可以用幹細胞治療。」22例脊髓損傷患者接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的臨床效果。結果表明,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鞘內注射治療是安全的,可以改善大部分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這些患者的生活質量,例如改善運動和感覺功能,增強大小便的控制能力。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四):效力評價
    本期,我們將針對間充質幹細胞的效力評價展開論述。撰文:步步先生● ● ●上一期我們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質控體系,貫穿於細胞生產工藝的每個環節。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法和標準。如果細胞產品的質量(如:無菌性,安全性,活力,均一性,純度,穩定性)得到了保證,那麼是否就可以衡量其臨床有效性呢?顯然不行!針對間充質幹細胞,我們如何進行效力評價,本期將展開論述。
  • 高血壓患者輸入間充質幹細胞後腦梗死,注射醫院僅二甲無資質
    記者採訪發現,宋吉輝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過程充滿疑點: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通過審批的新藥中,沒有任何有關間充質幹細胞的批文;國家藥品審評中心負責業務的一名工作人員稱,並未查到生產研發企業遞交在受理或在審的任何藥品申請;至於家屬所稱宋最終輸入幹細胞所在的醫院,河北省衛計委一名工作人員則明確表示並非可以開展幹細胞研究和治療資質的三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