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的科學驛站|世界首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幹細胞藥物亮相高交會文

2020-12-05 騰訊網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硬核科技,還得看中科院。在2020年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上,中科院廣州分院組織40餘家中科院系統單位,近400個項目參展,展示了一批讓人嘆為觀止的前沿科技。

幹細胞技術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

幹細胞技術已經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記者了解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國家幹細胞資源庫自主研製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細胞藥物「CAStem細胞注射液(科舒達)」。

全息展示幹細胞治療的過程

科舒達是世界首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幹細胞藥物,獲批國家藥監局Ⅰ/Ⅱ期註冊臨床試驗,併入選國家「三藥三方案」。國家幹細胞資源庫開展了CAStem細胞注射液救治新冠肺炎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和肺纖維化(PF)的臨床試驗,目前在武漢、北京、哈爾濱地區累計救治患者74名。

此外,國家幹細胞資源庫擁有臨床級人胚幹細胞平臺,目前已經開展了9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適應症包括帕金森病(PD)、脊髓損傷(SCI)、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視網膜色素變性(RP)、角膜損傷、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半月板損傷、膝骨關節炎(KOA)、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硬皮病、銀屑病、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中重度宮腔粘連(IUAs)等疾病。

一個半小時完成小鼠腦部全方位掃描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香港科技大學共同牽頭建設的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則展示了一個目前已知成像速度最快的顯微鏡——多維同步飛掃螢光顯微成像系統。

這個顯微鏡有多神奇?它實現了對全腦範圍內的神經纖維追蹤,可以從丘腦完整追蹤到皮層的軸突末梢,進而不同層次來闡述動物丘腦神經元的投射規律。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對小鼠腦切片的掃描和拍攝,而且能夠拍出最精細的結構,而目前世界上,同類的技術則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而如果對比小鼠腦大200多倍的獼猴腦進行拍攝,僅需要幾天時間,要實現同樣精度的成像,同類技術則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技術實現了無模糊的連續運動成像方法,避免了傳統成像方式反覆切換視野的時間,極大提高了成像速度,可以對大批量的模型動物進行全腦三維成像分析,使得對獼猴腦乃至人腦的精細腦解析成為可能。

水下滑翔機——海洋探測的神器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依靠浮力驅動的新型水下機器人「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機,已成功執行了多次海洋科考任務,累計海上觀測超過7400臺天、觀測距離16.7萬公裡,獲得了5.2萬條剖面數據,創造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最遠航程、最長作業時間等多項國際、國內紀錄,首次揭示了海洋中尺度渦旋、西太平洋黑潮水體、白令海陸坡流區、南海西邊界流等精細結構,顯著提升了我國海洋實時立體觀測能力。

這一海下神器還曾經入選了國家領導人2018年新年賀詞,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深海熱液探測AUV系統」(簡稱「探索4500」)為我國首臺深海科學研究型自主水下機器人,集成微地形地貌測量、近海底光學拍照、水體異常探測等功能,滿足深海熱液活動區和冷泉區精細探測的需求。

2017年7月南海綜合調查航次,「探索4500」在我國南海冷泉區開展大面積海底地形地貌精細探測和海底光學調查,獲取了近海底水體探測數據和高清光學照片。在「探索4500」AUV完成指定區域的調查任務後,自主航行至「科學」號科考船作業區域。在「科學」船和「發現」號ROV的精準協同配合下,讓科學家第一次看到了AUV在海底的工作狀態,在我國首次實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水下機器人近距離交匯拍攝。

未來農業:自動化收穫及輸送

佛山中國科學院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企業廣東視場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地空AI機器人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則展示了未來智慧農業的美好場景。

利用這一技術方案,將實現由無人機採集農作物地理數據,由載有機械手臂的無人車作為載體,在取得高精度農作物數據的同時,實現自動化收穫及輸送。可以應用到農作物的輔助培育,包括張勢判定、數據採集、間距計算、剪枝輔助等;無人機技術應用於安防領域重點人群追蹤、交通違規車輛追蹤、拍照、農作物的整體巡視;無人車技術應用於農業的農作物運輸、工業上產品運輸;機械手臂:可以應用於農業上果實的採摘,工業上東西的拿放、垃圾的分類等。

利用VR設備進行心理評估

戴上VR眼鏡,對自己來個心理健康的評估吧。目前,在心理健康領域,存在著傳統心理精神疾病專業醫生數量缺口大、主要依靠醫生的主觀經驗缺乏診斷標準、對重點人群心理健康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等問題,如今,新技術正在解決這些痛點。

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企業廣東博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創提出了「虛擬實境VR觸發+柔性傳感數據採集+多模態融合AI模型」心理(精神)疾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通過心理學、精神病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交叉,醫工結合,研發了抑鬱症及焦慮障礙等疾病智能測評設備,包括可攜式心盒、一體式心吧等。

據介紹,可穿戴式便攜測量設備使個體行為可測,依託心理健康大數據,基於跨域知識計算和精準演化的AI模型,建立人工智慧精神評估的服務平臺,實現對心理精神疾病「快」而「準」的篩查評估。可以廣泛應用於學校、軍隊、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社區、心理診所、康復機構、體檢機構等場景。

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傳統的心理評估是通過醫生的主觀判斷以及通用的量表和問捲來進行,其中會出現主觀性的誤差,被評估者可能會出現心理上的規避,而通過這一技術,利用腦電數據的採集,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時,通過數據量的不斷提升,未來可以替代量表。

據介紹,本屆深圳高交會上,中科院展團展示主題為「科技服務灣區,創新驅動發展」,展示內容分為先進位造、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節能環保、合成生物學、腦科學、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先進電子材料等方面。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柳卓楠

審籤|呂航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高交會傳來好消息 全球首個治療新冠病毒的幹細胞藥物成功亮相
    新冠肺炎自發現以來一直牽動著全世界的心,我國完全控制病毒已有半年的時間,從控制到治療給世界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而外國卻視而不見。 新冠病毒越發施虐就越是讓人期待疫苗的研發,好消息是幹細胞技術已經應用於新冠肺炎治療。
  • 「萬能細胞」幹細胞能夠治療新冠肺炎?
    (圖片來源於網絡)關於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12020年4月6日,美國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霍普生物科學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批准了一項二期臨床研究,評估霍普生物科學公司的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HB-adMSCs)的療效和安全性,以提供針對COVID-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全球唯一治療新冠肺炎特效藥亮相!
    咱們先來看驚豔亮相的新冠滅活疫苗——新冠滅活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參展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目前均已進入最後的Ⅲ期臨床試驗階段,正在阿聯、巴林、秘魯、摩洛哥、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緊鑼密鼓地展開。入組接種5萬人、樣本人群現已覆蓋115個國家,各方面進展均全球領先。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Chondrogen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炎類疾病,目前,利用這種藥物進行膝關節炎治療的I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臨床II期試驗患者的招募工作也已經結束。Osiris公司生產的另外一種新產品 Osteocel-XC,主要用於治療病灶骨再生,2010年年初已經完成臨床前試驗。此外,Alliancells生物科學和AlloCure兩公司也在開發此類幹細胞藥物。
  • 中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有多遠?
    細胞藥物被認為是繼化學藥物、抗體藥物之後的第三代藥物。目前,全球共批准數十種細胞治療產品,其中嚴格意義上的幹細胞藥物不到十種(某些細胞產品屬於體細胞,例如軟骨細胞、表皮細胞)。全球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8個幹細胞藥物,其中韓國就佔了4席。
  • 新冠肺炎:一氧化氮有望用於抗病毒治療
    研究人員認為吸入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疾病的方法。 雖然全世界都在等待一種臨床證明的、廣泛可用的疫苗,但對於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我們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 目前,唯一被批准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是瑞昔韋,它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對新冠肺炎住院的一些人來說。
  • 幹細胞行業一周資訊
    日本發表了自體幹細胞治療痴呆症的研究報告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等人發表了對痴呆症患者培養從皮下脂肪組織獲得的脂肪幹細胞,經過回輸治療後症狀好轉的研究結果。--生物谷國內CAR-T療法獲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宣布,CNCT19細胞注射液(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正式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三大特徵
    那麼,從立項到如今一些重症患者受益,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我國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了哪些發展?這些發展又具有哪些特徵? 特徵1:立項速度快,被納入應急科技攻關項目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外周血的T細胞數量往往會顯著降低,部分患者的免疫異常激活,出現了細胞因子風暴症候群,這也是導致肺臟等器官損害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重慶專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開展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研究
    3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獲悉,由該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科徐祥教授團隊與重症醫學科蔣東坡團隊牽頭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研究》,被我市列為幹細胞應急攻關研究項目。
  • 博雅幹細胞存儲:推動全新治療體系的發展
    隨著科學的進步,不少人已經成為了幹細胞存儲的第一批嘗鮮者。那麼為什麼要把幹細胞存儲起來呢?這背後其實是一種全新的治療體系——幹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曾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科學成就之首。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 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中,科技部相關負責人提到:「幹細胞治療一直是高度關注的熱點,在武漢已經完成了超過200例的幹細胞治療,從目前結果看,幹細胞應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安全性良好。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該研究提示,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hUCMSCs)的過繼轉移治療或可成為危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十分具有潛力的療法,並且可與免疫調節劑等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以增強治療效果。3月17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研攻關組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初步顯示,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
  • 科學家寄希望於幹細胞藥物抗擊癌症
    最新數據顯示,幹細胞藥物甚至可用於對抗新冠肺炎。幹細胞醫用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機會?俄羅斯「5-100」計劃院校專家就此進行了解讀。幹細胞和新冠病毒9月初有消息稱,川普感染新冠病毒後,醫生為其使用了再生元公司(Regeneron)製造的抗體「雞尾酒」,川普本人稱之有「奇效」。
  • 劉伯寧:評全球首個胚胎幹細胞藥物
    雖然這些胚胎是輔助生殖的廢棄物,並通過自願捐獻,但分離胚胎幹細胞會毀滅胚胎的事實,使其研究備受倫理爭議。 以美國為例,早在1995年,美國政府就通過了迪基修正案(Dickey Amendment),明令禁止「任何創造或毀滅胚胎的科學研究」。此後,小布希總統在任期間,又規定聯邦政府資助的科學研究僅限於已有的幹細胞系。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幹細胞演繹神話固然很是欣喜,神話通常是以個案形式出現,卻贏得了行業和很多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熱力追捧。事實上,很多臨床試驗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本文將從國際上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情況及其臨床研究現狀分析加以總結,不吹不黑,科學客觀介紹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研究現狀,以饗讀者。
  • CCR:幹細胞加速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篩選
    2016年8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開發出一個藥物篩選新系統,可能會加速對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的篩選過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人類幹細胞轉變為一種侵襲性罕見兒童腦癌——成神經管細胞瘤。隨後再將這些癌細胞的遺傳信息與成百上千種已經用於藥物篩選的常見人類癌細胞進行對比。研究人員表示,在構建的人類成神經管細胞瘤的細胞模型中進行篩選,進而發現癌細胞對藥物的應答情況,這樣可能與真實情況更具可比性。
  • 新綜述: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包括針對新冠肺炎相關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進行了特別評論。自疫情爆發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數量空前,其中包括使用間充質幹細胞的試驗[2]。間充質幹細胞是具有廣泛免疫調節特性的多能幹細胞,自最初分離自骨髓以來,已在許多成人和胎兒來源的器官/組織中發現,如脂肪組織、牙髓、臍帶和胎盤。
  • 川普鼓吹的抗瘧疾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可能會導致心臟猝死
    全球科研人員正在努力開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也取得了一些進展,目前中國和美國的新冠疫苗已經在志願者身上試用,但距離真正得到疫苗可能還需要12到18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超過50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一大流行正促使研究人員為新冠肺炎患者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 新冠肺炎註冊實驗已超300,中國醫學界都在關注什麼?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鄒瑞雪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上公布的,關於最新的與新冠肺炎相關的臨床研究索引目錄中,截至3月5日凌晨已有338項註冊實驗(其中8項已撤銷),涉及研究該病毒的療法與藥物的臨床研究超過約七成。綜合臨床藥物試用信息與臨床研究進展,下列藥物未來或許能為新冠肺炎的治療帶來一絲曙光。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時大顯身手,其科學機制是什麼?
    中醫藥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表現優異。特別是來源於《傷寒論》、共包含21味中藥的「清肺排毒湯」,經過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確診病例的臨床使用觀察,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將為各位讀者解讀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的科學機制。為何有些輕症新冠肺炎患者突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