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寧:評全球首個胚胎幹細胞藥物

2021-01-08 科學網

獲準進入臨床研究

 

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是臨床醫學研究人員和生物學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事情。1996年,當英國科學家利用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製造出克隆羊「多莉」時,人們看到這一夢想實現的可能。但隨後由於「體細胞克隆技術」備受爭議,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人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在近十餘年進展緩慢。於是,科學家又將目光轉向基於幹細胞的「細胞療法」。

 

「幹細胞」的「幹」字含有「起源、發生」的意思。幹細胞,顧名思義,是能發育成機體其他組織器官的細胞。幹細胞不同於機體其他細胞之處在於,其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能力。胚胎幹細胞系離體培養可達數月,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特異功能細胞,並最終形成組織、器官。幹細胞的這種多向分化能力,以及其在再生醫學上的應用價值,使人們再次看到了實現器官修復、組織再生的曙光。在製藥行業,幹細胞還可作為新藥篩選的模型,進行毒理、藥效試驗。此外,研究幹細胞的增殖以及細胞分化的調控,可以更深層次理解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這些研究價值與應用潛力讓幹細胞技術被人們寄予厚望。「幹細胞的研究與應用」也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上世紀十大技術發現,併名列榜首。

 

備受爭議的「胚胎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具備分化成人體200多種細胞的「全能性」。已有研究報導,胚胎幹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分化為心肌細胞、胰島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肝細胞等特異功能細胞。而且,胚胎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增殖能力,它可以藉助小鼠細胞飼養層連續培養數月。但是,胚胎幹細胞目前主要來源於人工受精後早期發育的胚胎。雖然這些胚胎是輔助生殖的廢棄物,並通過自願捐獻,但分離胚胎幹細胞會毀滅胚胎的事實,使其研究備受倫理爭議。

 

以美國為例,早在1995年,美國政府就通過了迪基修正案(Dickey Amendment),明令禁止「任何創造或毀滅胚胎的科學研究」。此後,小布希總統在任期間,又規定聯邦政府資助的科學研究僅限於已有的幹細胞系。雖然,去年3月歐巴馬政府曾放鬆對幹細胞研究的政策禁錮,取消了這項限制,但今年8月25日美國地方法院依據此前的迪基修正案又推翻了總統令。關於幹細胞,尤其是胚胎幹細胞的科學研究,再次引起政界、民眾的廣泛爭議。

 

在胚胎幹細胞研究備受爭議、相關政策並不明朗的情況下,8月1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美國Geron公司的胚胎幹細胞產品GRNOPC1進入一期人體臨床研究。這在業內被稱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胚胎幹細胞具有分化成機體所有細胞的「全能性」,而且增殖能力很強。與成人幹細胞相比,其臨床應用前景更為廣闊。但是,胚胎幹細胞強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全能分化能力,也會造成移植後的「致瘤性」。如何控制移植後胚胎幹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的關鍵。其實,Geron公司的GRNOPC1早在去年曾經被FDA獲準進行人體試驗,但由於發現在早先的動物試驗中,出現過注射部位發生囊腫,於是臨床試驗被緊急叫停。一年間,Geron公司重新設計動物試驗證明其產品安全性,並提供了兩萬餘頁的說明材料。另外,Geron公司的胚胎幹細胞產品通過在小鼠滋養層培養擴增得到,這些體外培養的幹細胞移植體內,是否會引起免疫排斥還沒有定論。為此,Geron公司在其一期臨床試驗中要求患者同時配合服用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

 

除了GRNOPC1外,Geron公司的研發線上還有數個(治療心肌壞死的GRNCM1等)胚胎幹細胞產品。此外,在美國還有治療糖尿病(Novocell公司)、治療黃斑變性失明(Advanced Cell Technology公司)的胚胎幹細胞療法等,有望在近期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進入臨床的「成體幹細胞」

 

成體幹細胞體外培養相對困難,只能從外周血、骨髓、脂肪中搜集。而且,其「多能性」只能分化為特異組織細胞。這些因素限制了成體幹細胞的臨床應用。但由於其來源不涉及到「胚胎」這一倫理學的焦點,近年成體幹細胞療法較胚胎幹細胞的研究更為迅速。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造血幹細胞就應用於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器官移植後的免疫修復等。造血幹細胞也是目前為止研究最為透徹、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幹細胞療法。近年,Osiris公司來自骨髓的成體幹細胞(Osteocel),StemCyte公司來自臍帶血的成體幹細胞,都已在臨床得到應用。今年5月,美國FDA以孤兒藥方式核准Osiris公司的Prochymal用於I型糖尿病的治療。此外,該產品的其他適應症,如治療克羅恩氏病、修復梗死心臟組織、胰島細胞再生等也處於臨床研究階段。而且,Prochymal在2008年還拿到美國國防部2.2億美元的合同,這是目前幹細胞產業最昂貴的訂單。

 

另闢蹊徑的「誘導多能幹細胞」

 

雖然成體幹細胞已進入臨床應用,但其分化能力的「多能性」而不是「全能性」,限制了其開發潛力。成體幹細胞能否突破胚層發育限制,橫向分化為其他組織細胞?或是成體幹細胞是否可以通過誘導回復為胚胎幹細胞?這些問題一直是幹細胞領域研究的熱點。

 

2006年,日本科學家首先通過導入四種轉錄因子,使小鼠的成纖維細胞具備胚胎幹細胞的表型和功能。2007年,利用類似技術,將人皮膚細胞誘導成類胚胎幹細胞。由此,科學界提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概念,即通過細胞內部重新編程,使成體幹細胞具備胚胎幹細胞的功能。今年8月26日,英國科學家利用iPS技術成功將人皮膚細胞轉化為肝細胞。

 

成體幹細胞也可以突破胚層限制,分化成其他組織的功能細胞。成體幹細胞具有這樣的「橫向分化」能力,突破了其分化能力的限制,使其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利用多能幹細胞替代胚胎幹細胞進行幹細胞治療,這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的另一條「蹊徑」。

 

雖然,幹細胞藥物還存在諸多技術障礙,幹細胞研究尚存倫理學的爭執,甚至可能遭受政策禁錮,但幹細胞治療領域已具備市場規模,形成了細胞治療、臍帶血庫和新藥篩選三大市場板塊。預計2012年,其市場份額將達到23億美元,2016年預期達到85億美元。

 

幹細胞的研究幾乎涉及到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所有研究領域。幹細胞療法的應用幾乎涵蓋了目前臨床上的所有疑難病症。8月24日,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又發明了利用合成基質體外培養幹細胞的方法。這預示著大規模製備幹細胞的技術瓶頸即將突破。

 

隨著幹細胞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幹細胞治療產業化進程的推進,也許,人類關於再生的夢想終會實現。

 

(作者單位:華北製藥新藥研發中心)

 

《科學時報》 (2010-9-7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有多遠?
    前言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重,退行性疾病的發病率日趨上升,催生了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的再生醫學。細胞藥物被認為是繼化學藥物、抗體藥物之後的第三代藥物。目前,全球共批准數十種細胞治療產品,其中嚴格意義上的幹細胞藥物不到十種(某些細胞產品屬於體細胞,例如軟骨細胞、表皮細胞)。
  • 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原標題: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新年伊始,回眸2019年,中國細胞藥物研發領域最大的進展是數個幹細胞藥物獲批臨床試驗默許。在CAR-T細胞藥物申報放緩的大背景下,未來可能呈現幹細胞和免疫細胞並駕齊驅的場面。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新聞...
  • 我國首個胚胎幹細胞產品標準《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2月26日,《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胚胎幹細胞移植技術為帕金森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前瞻:胚胎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 研究學者發現胚胎幹細胞能夠存活並分化為DN,進而改善PD症狀,目前,用於PD治療的幹細胞來源多樣,不同類型的幹細胞在治療
  • 回覽2020幹細胞進展史,幹細胞藥物及產業日趨變強
    【全球細胞藥物上市】2017年,美國FDA分別批准諾華公司和Kite公司的CAR-T細胞藥物上市銷售。2020年,FDA又批准Kite公司的另外一款CAR-T細胞藥物,同樣也是靶向CD19的CAR-T療法,使用了包含T細胞篩選和淋巴細胞富集的XLP製造工藝,適應症是成年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1.1 成體幹細胞的優勢除了胚胎幹細胞藥物的發展潛力,人成體幹細胞也展現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
    本報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吳月輝)26日,《人胚胎幹細胞》標準在京發布。該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綜合考慮了科研、臨床、產業、行業等因素,系統規定了胚胎幹細胞的基本質量屬性、質量控制的技術準則,以及產品使用和流通的相關要求。
  • 《人胚胎幹細胞》標準發布,將規範幹細胞行業發展
    繼《幹細胞通用要求》之後,我國幹細胞領域又一標準——《人胚胎幹細胞》團體標準於2月26日發布。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北京幹細胞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建議,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組織制訂,是我國首個針對胚胎幹細胞的產品標準。
  • 胚胎幹細胞與基因定位整合技術——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發現,利用胚胎幹細胞體外整合外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胚胎幹細胞與基因定位整合技術相結合,對於研究基因在胚胎發育中的表達|與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藥物篩選平臺的建立,藥理研究與新藥開發,胚胎幹細胞可以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又能不斷自我更新,這在藥物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 全球首例,胚胎幹細胞誘導肝臟細胞移植成功
    因此,為了給後續的肝臟移植打下基礎,醫生們在患兒出生的第六天,分兩次在他的腹部注射了1.9億個  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來的肝臟細胞  ,用以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認真追溯起來,胚胎幹細胞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雛形,只不過一直沒有「發揚光大」。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價值不菲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其中胚胎幹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是幹細胞研究與應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但是學界關於胚胎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存在著倫理爭議。
  • 幹細胞行業一周資訊
    他們向9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使用了這種療法,每隔-個月 給藥5次, 9名患者的認知功能都有所改善,從原來症狀較輕的7名患者來看,其中5名患者改善到了正常的程度。--ISEIHEALTH人類幹細胞中不含癌症突變來自埃克塞特大學旗艦生命系統研究所的- -組科學家表明,幹細胞以最原始或最原始的狀態生長時,它們不會包含任何癌症突變。
  • 幹細胞種類那麼多,為什麼胚胎幹細胞是「老大」?
    幹細胞這個詞,在我們的生活裡已經是老熟人了,如果要問幹細胞有哪幾種,估計還真沒幾個人能表達清楚。幹細胞自被發現以來,就掀起了醫學界的科研熱潮。幹細胞運用醫療若能得到突破,將徵服人類三大天敵—衰老、免疫力、癌症,這也是多位醫學專家恪盡職守的原因。
  • 淺談胚胎幹細胞轉染方法
    #胚胎幹細胞#幹細胞#科普國際上比較認可的轉染方法:核酸轉染儀是將傳統的電穿孔技術和專用的轉染試劑結合起來的產物 ,針對不同的細胞類型,採用一套最理想的轉染試劑和轉染程序,以達到最理想的轉染效率。核酸轉染儀特別適用於轉染原代細胞和難以轉染的細胞系,如T細胞及PC-12細胞系等。
  • 胚胎幹細胞轉染
    如何將一段螢光標記的寡核苷酸轉染入小鼠胚胎幹細胞中?實驗中該寡核苷酸有24個鹼基,沒有編碼蛋白質的功能,僅僅是起到誘導基因甲基化的作用。幹細胞纏繞方法有有三種,電穿孔法、脂質體轉染辦法、核轉染辦法,其中電穿孔法和脂質體轉染率僅為20%左右,核轉染法轉染率達到80%左右。
  • 九芝堂美科與天壇醫院籤署協議 首個進口乾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將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7日訊 7月6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芝堂美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籤署了臨床試驗協議。該臨床試驗是我國首個使用進口乾細胞新藥治療缺血性卒中的臨床試驗。
  • Proteomics:克隆胚胎幹細胞與正常受精胚胎幹細胞具有相似發育潛能
    該文章報導了使用miRNA晶片和蛋白質組技術分析了體細胞克隆胚胎幹細胞和正常受精胚胎幹細胞在miRNA水平和蛋白質表達水平,證明體細胞克隆胚胎幹細胞與正常受精胚胎幹細胞在轉錄後水平高度類似。體細胞核移植可以利用特異個體的分化細胞構建克隆胚胎從而可能得到病人特異的核移植胚胎幹細胞系,已有的報導已經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中基於這種技術成功實施了治療性克隆。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在接下來的數月中,來自中國鄭州的外科醫生會小心翼翼地在帕金森病人的頭骨上鑽孔,然後在大腦中注入大約400萬個由人胚胎幹細胞分化出的未成熟神經元(註:即神經前體細胞,可成為多巴胺神經元)。」5月31日,《自然》雜誌的一篇報導描繪了這樣的場景。
  •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人胚胎幹細胞庫
    記者日前從中南大學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所長盧光琇帶領科研團隊,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組織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胎幹細胞庫,可為幹細胞治療提供重要種子資源,並為解決胚胎幹細胞應用面臨的安全性問題提出了極具創新性、可應用於臨床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幹細胞工程技術中心、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中心也相繼在這裡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