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將研發新冠肺炎新療法 利用iPS細胞培養免疫細胞

2020-11-27 人民網

人民網東京10月16日電(李沐航)位於日本愛知縣豐明市的藤田醫科大學14日宣布,該醫院與京都大學設立的一家醫療機構將使用人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研發一種針對新冠肺炎的新療法。

報導稱,該研究將由京都大學提供技術支持,利用「iPS細胞」培養可定向攻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的「殺手T細胞」(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與病毒和癌細胞等作戰的主力,也被稱為「殺手T細胞」),隨後將進入人體試驗階段。該大學稱,目標在2至3年內實現新療法的臨床應用。

京都大學免疫學教授河本宏表示,如果這種新療法能成功救治重症患者,並成為最有效的方法,新冠肺炎這種疾病也將不再可怕。他希望可以儘早地投入實際應用。同時,河本宏介紹,此次研發將使用由京都大學財團儲備的不易產生排斥反應的「iPS細胞」。

京都大學iPS研究所上廣倫理研究部的藤田教授表示,開發新藥進行治療並普及,首先要通過臨床試驗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則至關重要。

藤田教授介紹說,現在海外出現了極力宣傳可以治療及預防新冠肺炎的人體胚胎幹細胞機構,但這些機構並未經過任何臨床試驗,也因此引發了很多問題。她說:「國際幹細胞學會會在臨床試驗中,對在未經驗證的人體胚胎幹細胞移植前,將患者應當知道的內容進行匯總。而我們的研究小組也已將該部分內容進行翻譯並對外公開。雖然日本國內的醫療機構在新冠肺炎治療上基本沒有出現問題,但是為了避免患者草率接受人體胚胎幹細胞的治療,我仍然希望大家可以參考我們所翻譯的內容作為參考。」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稱iPS細胞能為應對新冠肺炎作貢獻
    來源:共同網 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所所長、教授山中伸彌日前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大,令人非常擔心。我覺得iPS細胞也能為應對疫情作貢獻。」
  • iPS細胞迎來新進展,治療膝關節軟骨損傷丨醫麥猛爆料
    根據該計劃,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iRA) Noriyuki Tsumaki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將培養iPS細胞以產生軟骨組織,並將其移植到軟骨受損或退化的患者的膝蓋。該大學表示,已於11月7日將該計劃提交給衛生部,由其專門小組審查。預計政府最早將於本月開始審查該申請。如果獲得批准,該小組最早可以在明年開始臨床測試。
  • 探訪再生醫療最前沿——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自從10多年前由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明以來,不斷展現它在再生醫療等領域的巨大潛力,相關臨床研究也已成功開展。新華社記者1日探訪了再生醫療最前沿的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聽山中伸彌及其團隊聊iPS細胞研究的重要意義。
  • 日本利用新生兒臍帶血培養iPS細胞
    新華社東京8月17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日前利用新生兒臍帶血成功培養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這種方式培養的iPS細胞比來自成人體細胞的iPS細胞品質和安全性更高,將供給相關研究機構使用。iPS細胞一般來說是人體細胞經過誘導因子處理後轉化而成的幹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具有發育成多種組織細胞的潛力。據日本《每日新聞》17日報導,將iPS細胞應用於再生醫療時,如果使用患者本人的體細胞培養iPS細胞並使其分化為所需細胞,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極高成本。
  • 新研究用誘導多能幹細胞製成免疫細胞
    新華社東京5月2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一個研究團隊最新宣布,他們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成功培養出了一種輔助性免疫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有望應用於治療癌症。  免疫細胞中有負責攻擊癌細胞等的「殺手T細胞」,還有負責發出攻擊命令的「輔助性T細胞」。
  •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和武田製藥啟動iPS細胞應用研究聯合項目
    2015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iRA)和武田製藥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Takeda)2015年12月15日宣布:啟動聯合研究項目,開發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的臨床應用
  • NKT細胞免疫療法,癌症患者新希望?目前來看,還不能小瞧癌細胞
    早前一段時間,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日本首次利用iPS細胞治療人類帕金森病
    新華社東京11月9日電(記者華義)日本京都大學9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已經開展了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試驗,向一名患者腦部移植了由iPS細胞培養的神經祖細胞。這種療法在全球尚屬首次使用。
  • 日本京都大學啟動iPS細胞藥物治療ALS的臨床試驗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前,日本京都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通過使用iPS細胞,發現有一種藥物或許可以遏制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目前,該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 日研究者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生豬膝關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研究小組15日宣布,通過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實驗中成功再生了豬的膝關節。該誓言將有助於治療因膝關節軟骨被磨損變薄引起的「變形性膝關節症」。該研究小組今後將攜手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力爭在15年之後實現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
  • 重慶企業加快研發新療法新產品 用科技力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2月25日,邁基諾(重慶)基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2月25日,市科技局透露,在我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的支持下,重慶多家企業正加快產品研發,不少項目已取得積極進展。重慶斯德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斯德姆生物)研製出源於臍帶血的CAR-NK細胞療法,通過向患者體內輸入CAR-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超強版),分別靶向新冠病毒的S蛋白及其感染細胞表面的NKG2DL,對清除病毒及其感染的細胞有效果。
  • 應對新冠病毒,免疫細胞治療大有可為
    保持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對抵禦病毒感染至關重要。 「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入侵,使得免疫細胞治療的概念又一次升溫。這兩年,針對癌症的免疫細胞治療持續火熱,也讓人們看到免疫細胞對人類疾病治療的巨大潛力。2017年,兩種CAR-T細胞療法在美國上市,用於治療晚期B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
  • 用ES細胞和iPS細胞製造胰腺 旨在發現糖尿病的新療法
    用ES細胞和iPS細胞製造胰腺 旨在發現糖尿病的新療法 - 日本東工大粂昭教授專訪發現促進β細胞分化的物質 有望成為糖尿病的新療法「已知加入某種低分子化合物可以促進細胞分化。但是,由於已知化合物不能像想像的那樣促進β細胞的分化,所以我們利用了共同研究的京都大學教授的化學物庫。這是一個低分子化合物庫,其作用機制是已知的,每一個都作為藥物在市場上上市」。通常,藥物通過作用於我們體內的酶和受體等特定目標分子來發揮作用。作用機制是藥物結合到哪個目標分子中發揮治療效果。
  • 諾獎技術助力 幹細胞誘導CAR-T療法要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款利用曾斬獲諾獎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開發的CAR-T療法,它有望為細胞療法領域帶來變革。CAR-T療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類新型細胞免疫療法。它的原理是從患者體內分離出免疫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改造和增殖,再輸注回患者體內,對癌細胞進行殺傷。然而由於這一生產方法需要「個體定製」,因此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居高不下。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首先,請大家了解下ips細胞的基本概念iPS 細胞的標準名稱,叫「人工多功能性幹細胞」,這種多能幹細胞,是指體細胞在導入多能遺傳基因,以及其他誘導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基因的重新編排,從而得到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的幹細胞。這些醫學概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不好理解。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繼血漿療法之後,其他抗體療法也在積極試驗中。在疫苗出現之前,單克隆抗體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優選之法。人體的免疫B細胞是製造天然抗體的兵工廠,多種B細胞可以產生多種不同抗體。單克隆抗體就是由單一種類的B細胞克隆產生的高度均一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目標的抗體。腫瘤細胞有無限繁殖的能力,讓人頭疼不已,科學家們卻巧妙地利用這種特性,將具有分泌特異抗體能力的B細胞和腫瘤細胞(如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雜交瘤,來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產生具有治療效果的抗體。
  • 日本首次利用iPS細胞神經元移植法治療帕金森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11月9日宣布,由京都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與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聯合開展的iPS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該試驗主要是將iPS細胞(人造多能幹細胞)製備的神經細胞移植入帕金森病患者腦部以改善病症。
  • 成熟體細胞「重造」,變身多能幹細胞治療肌肉變骨頭怪病
    △iPS製作概要(圖片來源:https://www.cira.kyoto-u.ac.jp/j/faq/faq_ips.html)iPS細胞最初於2006年由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教授製作成功,它的發現成為了解決不少疑難罕見疾病的新希望,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細胞療法有望更進一步!
    目的是為藥品研發註冊申請人及開展藥物臨床實驗的研究者提供根據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南。該指導原則介紹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在開展臨床試驗時的一般考慮及個體化治療產品的特殊考慮,對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開展探索性臨床試驗和確證性臨床試驗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和評價方式等進行了闡述,並提出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長期隨訪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