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公司的投資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創新管線的持續投入上,還體現在產品開發的關鍵性節點上。
身為國內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獨角獸」,一直以來,永泰生物在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和CAR-T細胞領域等方面的研究、開發都在國內保持相對領先的狀態。此次公司CAR-T系列候選產品CAR-T-19注射液IND申請獲批,便是其走向國內商業化的第一步。
12月28日,永泰生物-B(06978)正式宣布,公司經基因改造、表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19")的T細胞並且作為集團管線產品之一的CAR-T-19注射液,已獲得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批准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可進行臨床試驗。公司預期CAR-T-19的臨床試驗將在2021年展開。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CAR-T-19對應的適應症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及B細胞淋巴癌。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急性白血病的亞型之一,其特徵為未成熟血細胞數量快速增加,其中血細胞的DNA突變,並且不能生長成為正常細胞。ALL主要分為T細胞系和B細胞系兩大類。從病患人群分類來看,ALL的兒童患者較成人患者更為常見;從病患比例來看,其中B-ALL佔75%,T-ALL佔25%。
在一項由大英國協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和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聯合發起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ALL患者的復發率和生存率與年齡以及使用化療密切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ALL患者生存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降低,但在0-22歲的人群中,10-20%的新確診患者對標準療法化療無效。而使用化療方案的ALL患者在接受了長期治療後,5年的生存率和5年緩解持續時間都會降至40%以下。
就中國而言,目前國內針對ALL患者的治療多數還是以化療為主。尤其在兒童患者中,如何降低復發率、提高生存期,已成為了臨床治療的一大難點。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約有12000名新增的B-ALL患者,當中難治復發的病例佔30%。新增的ALL患者人數由2014年約11600人增至2018年約12400人。2018年,中國約有10700名18歲以下兒童新增患上ALL,佔於中國的ALL患者總數86.3%。由於早期篩查的發展,估計2023年將達到13400例,2030年將達到14700例。
為滿足龐大的治療需求,永泰生物的CAR-T-19瞄準了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及B細胞淋巴癌適應症。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CAR-T-19注射液的功能成分為經基因改造、表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的T細胞。活化的CAR-T-19細胞可識別並直接殺傷表達CD19分子的腫瘤細胞。
與同類產品Kymriah對比,永泰生物的CAR-T-19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均有更為良好的表現。在研究人員發起的臨床研究中,有63名患者接受治療,其客觀反應率達98.21%,同時CRS反應小,安全性數據良好。
作為在適應症方面與CAR-T-19相同的唯一CAR-T市售產品,諾華的Kymriah當前並未在中國市場銷售,並且由於國內暫時也沒有同類產品開始臨床試驗,所以已踏出IND第一步的CAR-T-19儼然是業內的領跑產品。
參考諾華Kymriah的銷售情況,Kymriah在2017-2019年的全球銷售分別為600萬美元、7600萬美元和2.78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到580.7%,顯示出了極大的收入增長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慢病毒載體成本於生產CAR-T細胞產品中佔整體生產成本約1/3。永泰生物是自行為CAR-T-19在研產品研發生產慢病毒載體,與外購相比,既顯著降低了CAR-T-19在研產品的生產成本,又將核心技術和生產環節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因此有理由相信,待CAR-T-19產品上市後,永泰生物將擁有良好的收入前景,增厚公司的利潤。
實際上,CAR-T-19隻是永泰生物創新研發的一個縮影。除了CAR-T-19外,永泰生物還擁有一款核心候選產品EAL,並布局了全面的細胞免疫治療研發管線,充分說明了公司創新研發的高效。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除CAR-T-19獲臨床實驗許可外,永泰生物在對實體瘤的細胞免疫治療領域早已跑在了前列。其核心在研產品EAL是中國首款、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款獲準進入II期臨床試驗的實體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由於目前沒有同類產品開始臨床試驗,因此作為研發進度最快的藥物,EAL至少在上市5年之內不會有競爭對手,公司先發優勢之大可見一斑。
公司在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和CAR-T細胞領域均取得顯著的研發進展,資本市場對此也有積極的反饋。
12月29日,永泰生物股價高開高走,截至午盤,公司盤中股價最高達到每股10.78港元,創下近2個月來新高。並且自今年11月以來,永泰生物的股價都在穩步增長,區間股價最高漲幅已達到85.9%。而這也反映出,隨著創新管線研發持續推進,永泰生物的成長確定性正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