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丨永泰生物通過港交所聆訊,港股或將迎來第二家細胞免疫治療...

2021-01-21 36氪

6月8日,永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永泰生物」)通過港交所聆訊,建銀國際和國信證券(香港)為聯席保薦人。

去年9月,永泰生物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最終文件失效。今年3月6日,永泰生物再次遞表申請上市。截至目前,在港股上市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僅有金瑞斯生物科技(01548.HK)。

永泰生物是國內首家完成完整臨床前研究並完成申報的細胞免疫治療企業。過去13年,永泰生物一直專注於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的研發和商業化,它的核心在研產品為EAL——一款多靶點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

根據佛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EAL是中國唯一進入實體腫瘤治療Ⅱ期臨床試驗的免疫細胞產品。根據永泰生物聆訊後資料集數據,EAL Ⅱ期臨床試驗已經入組患者161例。

另外,永泰生物的產品鏈覆蓋非基因改造細胞、基因改造細胞、腫瘤多靶點治療細胞、腫瘤單靶點治療細胞等主要腫瘤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除EAL外,永泰生物的主要在研產品還包括CAR-T細胞系列及TCR-T細胞系列。

圖源自永泰生物招股書

永泰生物當前還未有產品上市銷售,公司在2018年、2019年分別虧損3488.8萬元、1.09億元。對於虧損大幅擴大,永泰生物表示,主要是因為研發及行政開支。

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和行政開支分別為6197.5萬元、2776萬元,同比分別上漲98.8%、138%。隨著公司更多產品開始步入臨床研究階段,其研發和行政費用也將繼續水漲船高,在募資用途一項中,永泰生物也三次提及研發投入。

根據計劃,永泰生物擬將此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用於以下五個方面:

1.投資EAL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及商業化。

2.擴大EAL的臨床適應症,包括研發開支以及就EAL持續技術創新設立新研發中心的建設成本。

3.投資CAR-T-19及TCR-T系列在研產品的臨床試驗,主要包括研發開支。

4.投資產品管線中其他在研產品的開發,包括研發開支及就EAL持續技術創新設立新研發中心的建設成本。

5.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永泰生物聆訊文件顯示,自2020年1月底以來,受疫情影響,受試者入組工作及對EAL的II期臨床試驗的已入組受試者的EAL管理工作已經暫停。自2020年3月起,永泰生物開始恢復為EAL的II期臨床試驗進行受試者入組,以及已入組受試者的EAL管理工作。

相關焦點

  • 永泰生物憑什麼成「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
    癌症免疫治療通過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以產生或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或根除癌細胞,主要包括細胞免疫  治療、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性癌症疫苗和細胞因子治療,其中細胞免疫治療是最先進的癌症免疫治療。
  • 永泰生物-B(06978)香港上市:細胞免疫龍頭
    在政策東風、盈利潛力、研發能力的加持下,永泰生物或能成為優質生物科技股。今年以來港股的表現猶如過山車一般。雖然COVID-19衝擊著今年首季的市場,但隨著公共衛生事件受控、財政政策釋放、迭加近期多隻中概股回歸的熱潮,令港股市場的氣氛重新燃起。隨著網易、京東等科網巨頭等來港上市,可以預期未來的新股市場將迎來更多中概回歸股,是個極大的利好。
  • 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來襲 永泰生物迎估值增長風口期
    6月7日,永泰生物完成聆訊後資料的掛網,預示其上市獲得實質性進展,即將投入港交所生物科技板塊的懷抱。而此舉也預示著公司有望坐穩國內「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的身份。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永泰生物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細胞免疫治療創新藥物的公司。
  • 細胞免疫治療「獨角獸」開啟上市倒計時 長線持有永泰生物-B(06978...
    身為國內細胞免疫治療行業的「獨角獸」,永泰生物上市獲得了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期待。此次永泰生物上市,選定了多家基石投資者,其中包括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A股的天士力(600535,股吧)控股、港股的中國聯塑(02128)等在內的投資金額達到4000萬美元,基石認購佔比約30%。永泰生物IPO來到招股階段,也就意味著打新通道的開啟。
  • 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為什麼會是它
    原標題: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為什麼會是它 摘要 【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為什麼會是它】7月10日9時30分,北京經開區永泰生物上市儀式現場與港交所主會場同時敲響公司開市的鐘聲
  • 細胞免疫治療概念股龍頭竟然是它?
    7月10日9時30分,北京經開區永泰生物上市儀式現場與港交所主會場同時敲響公司開市的鐘聲,標誌著「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永泰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這是港股中第一隻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的生物科技股,其募集資金主要為科技研發和產品商業化提供支持。成立14年,永泰生物是如何成為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的?
  • 康方生物,來自廣東中山的生物科技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
    (以下簡稱「康方生物」)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康方生物此前曾於2019年12月3日遞交招股書,後於12月5日被港交所發回,後於2020年2月3日再次遞表。 康方生物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自主發現、開發及商業化首創及同類最佳療法。專注於滿足腫瘤、免疫及其他治療領域在全球的未決醫療需求。
  • 求思諮詢晉家驤:2020年成細胞免疫治療密接資本元年
    時代周報記者:章遇「2020年將成為細胞免疫治療的元年。」11月10日,在時代傳媒集團與寶鼎資本聯合主辦的「併購影響力·時代中國行——2020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巡迴沙龍」上,求思諮詢金融事業部總監晉家驤稱。2020年,曾因「魏則西事件」而跌落谷底的細胞免疫治療悄然迎來上市潮。
  • 「醫藥論壇」實錄丨永泰生物-B(06978): 國內首款實體瘤細胞免疫...
    永泰生物是第一家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申請上市、核心產品為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公司。公司的核心產品為「擴增活化的淋巴細胞(EAL)」。EAL是中國首款、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款進入II期臨床試驗、適應症為實體瘤(肝癌)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除核心產品EAL之外,公司在CAR-T的管線也有重要布局。CAR-T和EAL同屬於細胞免疫治療產品裡面的不同的分支。EAL是非基因修飾、多靶點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而CAR-T是以基因修飾為基礎的靶向治療。
  • 老虎證券:被誤解的細胞免疫療法和永泰生物
    在這一事件中,除了臭名昭著的競價廣告和吃人不吐骨頭的莆田系醫院,用於治療魏則西的DC-CIK生物免疫療法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個曾經讓魏則西一度認為最後的救命稻草,只不過是臨床數據不佳、在美國被淘汰過的療法。混亂的臨床使用最後引來了監管層的重手整治,2016年12月,細胞免疫治療法納入藥物監管範圍,即使已經臨床使用的正規免疫療法也統統要重新走一遍臨床試驗。
  • 細胞免疫治療的春天來了?-虎嗅網
    此外,這個月初,擁有中國首款IND批件且為目前唯一獲準進入實體瘤治療Ⅱ期臨床試驗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永泰生物擬赴港上市,更是讓身在其中的企業和投資機構看到了希望。投資人士認為,隨著國外兩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和國內政策監管逐步規範化,細胞免疫治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寒冬過後,細胞免疫治療就會迎來春天嗎?
  • 累計融資總額超70億元,國內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全圖譜
    動脈網盤點了國內80家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從投融資的角度分析了行業的融資現狀。截止到2020年4月,國內細胞治療企業累計發生融資事件95起,總融資額達73.5億元 。6月5日,國內第一家CAR-T企業南京傳奇生物也在納斯達克順利上市。
  • 藍月亮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洗衣液等多個產品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藍月亮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洗衣液等多個產品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格隆匯11月18日丨據港交所官網顯示
  • 特稿|2020「藥明雙雄」挑大梁,2021生物科技方興未艾
    生物科技興起的背景毫無疑問,2018年港交所上市新規的出臺,開啟了生物科技發展的新時代。為我國生物科技長遠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亦加速資本不斷加持生物技術、創新藥研發,醫療信息化和前沿醫療技術等領域的創業公司,尤其是涉足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遺傳病治療、細胞治療及激發自體免疫等創新型製藥公司投資非常大。
  • 手握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復宏漢霖能否借力登陸港交所?
    每經記者:劉晨光 每經編輯:魏官紅圖片來源:攝圖網近日,復宏漢霖發布了港交所聆訊之後的招股書,中金公司、美銀美林、招銀國際等多家機構擔任其聯席保薦人。2018年4月,港交所出臺新上市制度,允許未取得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IPO,同年9月,復宏漢霖宣布撤回新三板申請進而瞄準港股。但復宏漢霖登陸港交所的路途也頗為坎坷,去年12月底,公司第一次遞交招股書,但6個月後失效。今年7月,公司再次衝擊港交所。背靠復星國際的復宏漢霖一出場就被聚光燈所籠罩。
  • 安信國際:永泰生物首予買入評級 目標價16.61港元
    來源:新浪港股永泰生物(06978)是中國一家領先的細胞免疫治療生物醫藥公司,起源於InnocellUSACorporation在2006年成立的北京永泰,公司專注於T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發和商業化,主要在研產品包括CAR-T細胞系列及TCR-T細胞系列。
  • 中國部分細胞治療企業媲美歐美 A股何時掀起CAR-T熱?
    國內最牛細胞治療企業媲美歐美藥聞社通過查閱查閱細胞治療企業的官方網站,以及參考了投資類媒體和大健康行業媒體的報導,發現在已披露融資金額的34家企業中,有42%的企業累計融資額超過了1億元,融資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5家,分別是上海細胞治療、南京傳奇生物、亙喜生物、藥明巨諾、吉凱基因。
  •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 2017-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
    原標題:新股消息 | 雲想科技通過港交所聆訊,2017-19年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13.5%   據港交所12月3日披露,雲想科技控股有限
  • 新三板+H首單落地,君實生物在港遞交招股書
    2015年8月13日,君實生物掛牌新三板,目前交易方式為做市轉讓,市值128.76億元。作為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君實生物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臨床研發及商業化。利用蛋白質工程的核心平臺技術,公司已處在大分子藥物的研發前沿。在中國區域內,君實在腫瘤免疫療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謝疾病治療方面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