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2020「藥明雙雄」挑大梁,2021生物科技方興未艾

2021-01-13 香港財華社

生物科技興起的背景

毫無疑問,2018年港交所上市新規的出臺,開啟了生物科技發展的新時代。為我國生物科技長遠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亦加速資本不斷加持生物技術、創新藥研發,醫療信息化和前沿醫療技術等領域的創業公司,尤其是涉足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遺傳病治療、細胞治療及激發自體免疫等創新型製藥公司投資非常大。各路資本助推之下,生物科技公司資產證券化的步伐明顯加快,「生物科技赴港上市潮」也成為近兩年港股市場被提及最多的詞。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降臨,讓無數創業者陷入擔憂和迷茫,亦讓不少投資者靜下心來審視自身的投資組合,並對更長遠的投資策略做好規劃。在此背景下,擁有更長的技術創新周期,更廣的創新空間及龐大醫療服務需求市場的生物科技,成為各路資本最青睞的投資標的。

資本的紛至沓來,加速了生物科技股赴港上市的步伐,2020年全年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不減,這也助推了港股生物科技板塊成為2020年度港股全市場終最受歡迎的板塊之一。

2020年生物科技板塊市值破萬億,「藥明雙雄」挑大梁

2020年全年,包括諾誠健華-B、康方生物-B、永泰生物-B、歐康維視生物-B、開拓藥業-B、再鼎醫藥-SB、嘉和生物-B、沛嘉醫療-B在內1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在港交所掛牌上。15家新上市生物科技企業上市首日漲幅平均值為約26%。按上市價計,15家新上市生物科技股2020年全年股價累計漲幅平均值高達36.1%。

隨著15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成功上市,再結合AASTOCKS的生物科技板塊數據,港股生物科技板塊成份股增至41家。

以股價表現計,港股生物科技板塊(由41家生物科技股組成)2020年全年股價漲跌幅為31.9%,遠高於同期恒生指數漲跌幅的-3.40%。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港股生物科技板塊市值高達17,955億港元,較2019年同期有不少的提升。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看上去,似乎都在暗示2020年投資港股生物科技板塊會有不錯的投資收益。但從個股表現來看,投資港股生物科技並非穩賺不賠,跑贏恆指的概率也只有56%。

從41家生物科技2020年全年漲跌幅表現來看(圖表1),包括中國再生醫學、藥明生物、信達生物、康希諾生物-B、藥明康德、君實生物等在內的23家企業2020年全年漲跌幅是跑贏恒生指數漲跌幅,約佔總數的56%。跑輸恒生指數漲跌幅的包括金斯瑞生物科技、三生製藥、嘉和生物-B、永泰生物-B在內的18家生物科技股,約佔總數的44%。

從市值角度來看,排名前十大生物科技股基本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值(圖表1)。市值前十大生物科技股分別為藥明康德、藥明生物、百濟神州、泰格醫藥、信達生物、再鼎醫藥-SB、榮昌生物-B、君實生物、康希諾生物-B及康方生物。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前十大生物科技股累計市值高達16,745億港元,約佔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塊2020年總市值的93.3%。其中藥明生物及藥明康德是唯一兩家市值破3,000億港元大關的生物科技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藥明生物及藥明康達市值分別為3,878億港元及3,967億港元,兩者佔據整個港股生物科技板塊市值的43.7%。由此可見,港股生物科技萬億市值是靠「藥明系」支撐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是赴港上市潮及港股生物科技板塊的主力軍,但是從漲跌幅來看,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並未受到投資者們的青睞。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塊中,未盈利生物科技股有22家,約佔54%。其中2020年全年漲跌幅跑贏恒生指數的企業有12家,約佔2020年全年漲跌幅跑輸恒生指數18家的66.7%。這也反映出2020年未盈利生物科技股並未像2019年一樣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這背後的影響因素,或許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物科技公司赴港浪潮持續,上市數量不斷創新高,投資者可選標的明顯增加。出於風險考慮,多數投資者會選擇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作為首選的投資標的,而非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另一方面,未盈利生物科技股都處於高風險的早期發展階段,投資者很難有可靠的標尺來判斷公司發展前景和投資風險,股價往往存在較大波動風險。而股價波動與公司研發管道臨床進度有關。基於此,上市後股價表現往往都是兩極分化,或喜或悲。

2021年:生物科技赴港上市熱度不減

近年來,我國針對創新藥研發激勵、臨床試驗產能、申報審批時間等多方 面進行醫改,執行力度空前,效果明顯,國產1類新藥的NDA申報及獲批數均有顯著增加。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鼓勵藥品創新的政策不斷落地,我國迎來了一個新藥研發的黃金髮展期。在行業政策環境開啟了醫藥創新的大潮之下,生物科技得到更多資本的關注及青睞。

在此背景在下,2021年生物科技掀起赴港上市潮的熱度將不減。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8日,包括昭衍新藥、百奧泰及賽生藥業在內14家製藥、生物科技及生命科學的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隨著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增加,生物科技股股價波動的可能性會更大。散戶投資者面對生物科技如此大投資機遇也應當審慎行使,切莫盲目跟炒。畢竟價值投資是細水長流之事,並非靠短期熱點炒作。生物科技暴增暴跌在全球資本市場是時有發生的,如美國、歐洲和臺灣金融市場都有數不盡的案例可以參考。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生物科技板塊始於2018年,經歷市場洗禮和磨練的時間非常之短,對於未盈利生物科技價值衡量標準及可參考數據有待完善。對於了解有限的散戶投資者,可以「靜候」的方式認清生物科技的投資邏輯,並等待生物科技股之間互相博弈,形成穩定的價格趨勢之後再做定奪。此外,若出於對生物科技股價格波動而擔憂的散戶投資者,可選擇通過投資生物科技相關的指數型基金將風險進行分散。

2021年生物科技雖方興未艾,但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創業邦《2020中國生物藥行業研究報告》發布:方興未艾,未來可期
    國內生物藥行業發展方興未艾,新的生物醫藥企業不斷湧現。生物藥市場規模增長強勁,年複合增長率達20%以上,生物藥行業從發展初期邁入快速發展階段。基因編輯和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帶來的革命性改變,為生物醫藥產業的長足發展帶來了新動能。值此之際,創業邦研究中心推出《2020中國生物藥行業研究報告》。
  •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要聞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2021年1月7日 20:17:41 安信證券 本文源自 微信公眾號「
  • 中國半導體方興未艾,財源滾滾
    打開APP 中國半導體方興未艾,財源滾滾 5G半導體 發表於 2021-01-08 11:32:04   中國半導體
  • 東方智庫丨2020,全球十大科技創新有哪些?
    本文共5067字#2020科技再造未來#2020年是人類歷史、世界歷史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COVID-19(新冠肺炎)不僅給全球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巨大傷害,而且給世界的幾乎所有領域、行業都造成了重大衝擊。疫情全面衝擊,科技創新堪稱例外但全球科技領域也許是一大例外。
  • 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監事會2020年第四次會議決議
    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監事會2020年第四次會議決議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18:10:47&nbsp中財網 原標題: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監事會2020年第四次會議決議公告
  • 再見2020,相約2021 - 國際碳材料大會,永不落幕
    200+演講嘉賓,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贏創工業集團、恆神、中電十二所、元素六、臺鑽科技、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Diamond Foundry、華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魯泰集團、上海杉杉科技、廣汽、超威電源、天奈科技、國家車用超級電容器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材科技、上海電氣、伍德麥肯茲、江蘇澳盛、三安集團、基本半導體、華為、中興國際、上汽英飛凌
  • 基蛋生物(603387.SH)2020-12-02至2021-03-02(未來3個月)投資日曆
    .SH)-->解禁日期:2021-01-18, 解禁數量:66.18萬股---基準日:2021-01-18* 基蛋生物(603387.SH)限售股解禁-->解禁日期:2021-01-18, 解禁數量:63.83萬股---基準日:2021-01-18* 【基蛋生物關於2019年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召開情況的公告
  • 雪榕生物(300511.SZ)2020-12-04至2021-03-04(未來3個月)投資日曆
    ,並向我部報備交易明細和自查報告---基準日:2020-06-11* 【雪榕生物:創業板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提示性公告】(4)轉股起止日期:本次可轉債轉股期自可轉債發行結束之日2020年7月2日(T+4日)滿六個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2021年1月4日起至可轉債到期日2026年6月23日止---基準日:2020-06-19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舉行,展望AI+生物醫藥的火花
    人工智慧早已不是初生牛犢,但她仍是時代科技發展的主題之一,在大佬們討論AI科技發展時,我們不妨來回顧並展望一下人工智慧與生物醫藥的火花。 醫療作為人工智慧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現代生物醫藥科技的發展,已然伴隨著人工智慧的身影。2019年7月,騰訊領投醫療大數據平臺「森億智能」,助其完成2.5億元的C輪融資,加快智能醫療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落地。
  • 南方科技大學2020年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暨2021級推免生預選拔...
    一、南方科技大學今年繼續舉辦「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以下簡稱夏令營活動),繼續開展推薦免試研究生(包括推薦免試碩士生、直接攻博生,以下簡稱推免生)的預選拔。  二、南方科技大學部分院系通過夏令營活動對2021年應屆本科畢業生進行推免生預選拔。另有部分院系不舉辦夏令營活動,直接進行推免生預選拔工作。請申請人注意相關院系的選拔方式。
  • 破局免疫治療「天價」,國產CAR-T獲「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
    天津市科技局公布了「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項目資助企業名單,其中,免疫細胞治療藥物CNCT19(一種CAR—T細胞療法)項目獲批100萬元資金支持。CAR—T細胞療法是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一種新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它將抗原抗體的高親和性和T淋巴細胞的殺傷作用相結合,特異性地識別靶抗原從而殺傷腫瘤靶細胞。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方面積極抗疫復工,既聚焦主責主業,又做好全社會基礎保障;一方面專注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緊緊咬住目標不放鬆。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2021初中七年級生物:生物的歸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生物:生物的歸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物的歸類   a.按照形態結構: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b.按照生活環境: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c.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 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中國探火,2021航天科技更精彩
    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7月6日,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推出「追蹤火星計劃「 。
  • 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生物計算迎爆發、無監督學習...
    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圈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圈的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劃分只是大體的劃分,三者並不是截然分開)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 生物科技 :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生物科技 :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上網發售有關事項通知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8:36:55&nbsp中財網 原標題:生物科技 : 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上網發售有關事項通知易方達中證生物科技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的特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的特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都要吸收氧氣,包括植物)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動物排尿,排汗,呼吸,可排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
  • 特稿《太平洋大逃殺》將拍電影
    以至於當李海鵬3月3日下午在朋友圈公布了特稿《太平洋大逃殺親歷者自述》的影視改編權被樂視影業高價買下的消息時,大多數人竟然是不看好的。雖然,這一事件讓人意識到新聞IP的價值,但是更多人的疑慮是:這樣一個慘烈展示人性黑暗的故事在中國語境下,能拍得了嗎?能拍出來嗎?
  • 2021初中七年級生物:認識生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生物:認識生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觀察   2、生物的特徵: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②生物能進行呼吸(如 鯨副處水面換氣)③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葉等)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如 含羞草對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如 種子萌發、破殼而出幼鱷等生物都能由小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