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中國探火,2021航天科技更精彩

2021-01-08 奇說科技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是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計劃,中國國家航天局會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2011年11月8日,「螢火一號」與俄羅斯的採樣返回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11月9日,俄方宣布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變軌失敗。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7月6日,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推出「追蹤火星計劃「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中國未來將進行深空探測,探測太陽系、火星、小行星等,探尋地外生命信息。

針對火星的探測任務,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動信息,包括火星過去、現在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以及對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的探測。

針對火星本體的科學研究,將包括對火星磁層、電離層和大氣層的探測與環境科學,包括火星的地形、地貌特徵與分區,火星表面物質組成與分布,地質特徵與構造區劃;對於火星內部結構、成分,火星的起源與演化也將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歐陽自遠表示,在以「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服務」的總目標下,將探討火星的長期改造與今後大量移民建立人類第二個棲息地的可能性。

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型號科研生產任務呈現出四大特點:一是發射和飛行試驗次數再創新高,重大工程和首飛任務影響巨大;二是型號研製技術攻關難度大,產品質量控制風險高;三是批產交付持續保持高強度,柔性製造和規模化生產能力亟待加強;四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精細化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勢在必行。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天問一號計劃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截至2021年1月3日6時,天問一號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天問一號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未來五年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探火」「登月」 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開課
    「探火」「登月」 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開課 2020-11-07 15:10:39    11月7日,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網上直播課開課。
  • 【年度專題】2020年半導體十大熱點大事件;悅芯科技:為躋身全球...
    【年度專題】2020年半導體十大熱點大事件;悅芯科技:為躋身全球優秀ATE供應商行列竭力前行;雲途半導體:填補車規MCU國內空白
  • 百度沸點公布2020年度國民驕傲榜單:中國探火工程居首
    [PConline資訊]12月14日,2020百度沸點發布了包括年度關鍵詞、年度事件、年度淚點、年度國民驕傲、年度生活方式、年度驕傲人物、年度熱議人物、年度電視劇、年度綜藝、年度小說、年度電影、年度流行語、年度知識熱詞、年度科技熱詞在內的14個榜單,匯集了網民2020年裡在民生、社會、網絡、科技等不同領域最為關注的議題和熱詞。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度領導幹部會
    原標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度領導幹部會   8月8日,中國航天科技
  • 「探火」「登月」 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開課|航天|月球|...
    11月7日,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師網上直播課開課。圖為主講者之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副研究員張曉靜。 中國宇航學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張素)「老師,月球上有什麼其他生物嗎?」「中國什麼時候能實現載人登月呢?」
  • 加強科技創新 建設航天強國 弘揚航天精神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從此進入行星探測時代。  7月29日下午,於中國科學技術館開展的 中國航天專家面對面交流活動的論壇「奔向火星—開啟航天新徵程」,為中國航天事業加油喝彩。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福州開幕 宇航領域十大科技難題引關注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和2019年度航天重大項目獎郭超凱 攝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會上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和2019年度航天重大項目獎。 郭超凱 攝中新網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18日主論壇上發布的2020年宇航領域十大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引發廣泛關注。
  • 航天科技集團召開2020年年度工作會
    1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隆重召開2020年年度工作會。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的具體部署,進一步動員和號召全體幹部職工,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接續拼搏奮鬥,全力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為建設航天強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航天科技公布2021年太空任務:空間站是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昨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1年型號工作會議,公布了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發射任務, 2021年集團公司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等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回眸2020,奮進2021 | 九天攬月!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回眸2020,奮進2021 | 九天攬月!看宇宙星辰裡的航天「硬」科技 2021-01-12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
    北鬥、探月「三步走」圓滿收官2020年的最後一天,由張履謙、餘夢倫、鐘山、範本堯等多位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聯合中國航天報社等機構評選出的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刷屏了」。兩個榜單上,嫦娥五號和北鬥三號無疑是「最耀眼的雙子星」。——九天攬月。
  • 一批航天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前不久,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舉辦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屆創新創意大賽上,一批前沿航天技術及其民用創新成果精彩亮相。另外一項銀獎科技成果,脫胎於空間站艙內抗菌防黴研究成果的航天長效抗菌消毒劑產品開發項目,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介紹,這種消毒劑能形成一層持久的抗菌高分子膜層,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殺滅接觸到表面的細菌和病毒。
  • 2020中國康復機器人論壇精彩報導
    >2020年11月29日,在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期間,2020中國康復機器人論壇(CRR2020)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化學藥和醫療器械處蘇月處長做了《科技助力康復研究》的精彩報告,從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出發,回顧了國內外康復機器人的主要進展,講解了康復機器人的研究熱點並提出了對未來技術的展望。
  • 天街助力航天夢,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正式啟幕
    9月12日,「星河遊記——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在龍湖北京長楹天街東區開幕。這場頗具科普意義的大型互動展,是由龍湖商業×中國航天·神舟傳媒首度聯合,帶來大量關於中國航天發展歷史與航天科技成果的豐富內容。在雙方領導的共同啟動下,一道穿越宇宙的星河之門緩緩打開,承載著我們對星辰大海的嚮往、對航天精神的致敬、對愛國情懷的表達,中國航天2020科普互動展的「火箭航班」正式起航!
  • 以航天科技引領中小學生!《航天科學家進校園倡議書》發布
    「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圓滿開展。其中,全國航天科學普及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田如森、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教授劉勇和周炳紅教授以及航天科普專家俞俊生等科學家共同發起「科學家走進校園」活動倡議,希望廣大中小學定期組織航天科學教育,邀請航天專家進校園,以多種形式開展科普活動,配合學校全面育人。
  • 日本量子領域科技預算比2020年度增加約50%
    打開APP 日本量子領域科技預算比2020年度增加約50% 科技部網站 發表於 2021-01-08 14:51:24   據《
  • 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70周年,航天科技集團652名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獲頒「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摘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大獎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創新獲得豐碩成果,將多個國家級大獎收入囊中。
  • 中國航天萬源(01185.HK)尚未自航天科技財務就違約取得豁免
    中國航天萬源(01185.HK)尚未自航天科技財務就違約取得豁免 (01185.HK)尚未自航天科技財務就違約取得豁免】  中國航天萬源(01185.HK)發布公告,根據集團(作為借方)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的同系附屬公司航天科技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航天科技財務,作為貸方)就金額合共為人民幣1.4億元的貸款(由火箭院擔保)所訂立的貸款協議,集團須於2020年9月12日償還該等貸款。
  • 510所科技工作者入選「典贊·2020科普中國」年度人物
    中國甘肅網1月1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日前,中國科協聯合人民日報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舉辦「典贊·2020科普中國」宣傳推選活動。通過組織動員、分類評審、網絡公示等環節,年度分類評選結果出爐,由中國真空學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推薦的510所科技委秘書長、中國真空學會科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雷佔許,成功入選「典贊—科普中國」活動的「年度科研科普人物」。由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科普中國」活動創始於2015年,自舉辦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一致認可,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科普活動之一。
  • 回眸2020,奮進2021|錨定科技創新,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2020年,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創新「基因」和創業「土壤」,以「科創航天」為引領,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航天基地被納入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陝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