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科技公布2021年太空任務:40餘次發射、空間站是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郭超凱 陳立 趙聰)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1月4日召開2021年度型號工作會。會議指出,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達39次,與2018年持平。
-
展望太空 2021: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火星上的聚會、馬斯克的野心
這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2020 年,中國航天共實施了 39 次發射任務,其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貢獻了 34 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完成了 4 次發射,另外一次則是由民營火箭企業星河動力完成的入軌發射。談到商業航天,我們首先都會想到 SpaceX,但實際上,中國商業航天公司也在快速崛起,2021 年期待航天民企為我國航天事業帶來更多貢獻。
-
2021年全年發射次數「40+」!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科技日報:2021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大戲?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設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空間站各艙段研製工作。
-
中國航天 2021 年全年計劃發射次數「40+」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召開了 2021 年型號工作會議,會上指示了部分關於我國航天事業的決定和安排。 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在 2021 年安排 40 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 「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 「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2021超級航天年,中國好戲連連,空間站建設將是最大亮點
其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貢獻34次發射任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完成了4次發射,民營火箭企業星河動力完成1次入軌發射。 對於中國航天而言,2021年,可以說是歷史上的超級航天年,用「世界航天看中國」來形容也不為過。新年伊始,中國航天的主力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召開的2021年型號工作會議上傳出雄心勃勃的計劃:安排40宇航發射任務餘次。
-
新時代大幕開啟:2021年人類航天五大看點
2021年,世界航天將迎來一系列高難度任務,將會成為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人類航天最難的技術莫過於載人航天。1961年蘇聯(俄羅斯)和美國率先突破並全面掌握這項技術,之後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飛船才打破這項壟斷。時至今日,中、美、俄依然是僅有的三個全面獨立掌握各項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中國空間站開始組建 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設的任務準備階段,中國空間站也將成為今年世界航天任務中的重頭戲。 1月8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型號可靠性試車,進一步驗證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能力,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執行空間站任務奠定基礎。
-
2021年中國航天有哪些大戲?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科技日報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咱們來一條條說。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設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預計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
俄或於2021年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6日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制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顯示,俄羅斯一名女演員及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
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全部工作
原標題: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記者1月3日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核心艙上半年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表示,2021年,該集團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
去太空拍電影:湯姆·克魯斯計劃於2021年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去太空拍電影:湯姆·克魯斯計劃於2021年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演員湯姆·克魯斯和導演道格·利曼目前計劃於2021年10月乘坐SpaceX載人龍飛船離開地球。
-
火星探測 空間站開建 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發射次數「40+」、空間站開建…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官宣:中國空間站時間表公布!載人登月已啟動
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最新消息,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全線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預計從2021年到2022年,我國擬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
天宮一號「回家」 中國載人航天向空間站進發
(拼版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4月2日公布,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北京時間當天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為中國航天特別是載人航天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一英雄太空飛行器,就此告別太空,完美謝幕。
-
2021 年太空新聞重頭戲
三個火星任務 由於三個獨立任務的到來,我們的火星研究能力將在2021年實現巨大飛躍。 NASA的火星漫遊者毅力號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升空,將於2月18日到達火星。我們的月亮將成為熱門太空探索地 月球再次成為一個熱門太空探索地,尤其是考慮到今年的重大新聞,月球容納的水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而且這種水幾乎無處不在。2021年即將進行的一些任務將繼續增進我們對地球大型天然衛星的了解。
-
2020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SpaceX|太空人|國際空間站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許多國家與新冠病毒做鬥爭,數以萬計的患者相繼死亡,但是2020年並未阻擋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