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 空間站開建 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2021-01-07 騰訊網

(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2020年是我國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中重要而關鍵的一年,型號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燕生介紹,航天科技集團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宇航發射與飛行試驗次數再創歷史新高,新一代運載火箭表現優異、助力重大工程實施,嫦娥五號落月採樣返回任務圓滿成功,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完成星座部署,「天問一號」正式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據介紹,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型號科研生產任務呈現出四大特點:一是發射和飛行試驗次數再創新高,重大工程和首飛任務影響巨大;二是型號研製技術攻關難度大,產品質量控制風險高;三是批產交付持續保持高強度,柔性製造和規模化生產能力亟待加強;四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精細化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勢在必行。

「全力確保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依然是首要任務。」吳燕生表示,面向未來,航天科技集團將大力推進產品化和數位化,實現「高效率完成任務」,在繼續推進產品化進程的同時注重運用先進的方法工具,加快提升型號設計水平,打通設計和生產的數位化協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發射次數「40+」、空間站開建…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火星探測空間站開建2021中國航天大幕開啟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火星約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2021年與202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預計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 火星探測 空間站開建 2021中國航天大幕開啟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火星約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2021超級航天年,中國好戲連連,空間站建設將是最大亮點
    剛剛過去的2020,對於中國航天而言極不平凡,頂住疫情的壓力,實現了一次次中國航天史上的突破: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最大運力火箭長五B成功首飛、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探測徵程、嫦娥五號完成我國探月採樣返回壯舉
  • 2020中國航天大年 除了火星探測 還有哪些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昨天我國成功發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拉開了全球新一波「火星探測熱」,其實除此之外,我國在今年還有其它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火星探測 一舉實現 繞落巡7月23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盡在神奇的2021年,升空去冒險吧!2021年地球上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大事呢?1登陸火星三個不同的任務的到來,人類研究火星的能力在2021年將有一個巨大的飛躍。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 趙小津:嫦娥三號是一種緩慢的弧形的著陸,嫦娥四號我們只能採取比較陡峭的,近乎垂直的著陸。性能上有了很大提升,我們採用了新技術新產品,特別是嫦娥三號在月夜的時候是不能工作的,嫦娥四號在月夜的情況下還能做一些測量的工作。
  • 2020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火星探測有什麼意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喬全興):在11月5日於廣東省珠海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透露,中國計劃於2020年左右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他表示,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
  • 2020中國航天大年 除了火星探測 還有哪些重大發射任務?
    昨天我國成功發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拉開了全球新一波「火星探測熱」,其實除此之外,我國在今年還有其它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火星探測 一舉實現 繞落巡7月23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將在2021年抵達火星。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首個「中國航天日」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目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正式立項。  「我們做的是想一步實現繞火的探測和著陸的巡視,這相當有難度」,許達哲說,火星探測是空間科學界和航天界關注的一個重大方向,1月11日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為每一個窗口要26個月才能遇到,中國正在嚴密地制定工程計劃,爭取在2020年這個窗口發射探測和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從航天探測的角度角度看,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成功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順利完成三大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即高軌道大衛星、載人飛船與深空探測器,將成為中國走向全球航天頂尖領域的重要基石。
  • 中國火星探測命名「天問一號」,透露一項更長遠太空計劃
    國家航天局稱,中國行星探測工程作為一個整體概念,以「天問系列」命名,也使用同一個主標識「攬星九天」。「天問一號」的標識,在「攬星九天」圖案和「中國行星探測」下方有「MARS」字樣,表明為行星探測工程中的火星任務。 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將行星探測計劃進行整體規劃,火星只是第一步。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來源:@新華視點2020年是中國火星探測元年。萬眾期待下,天問一號順利升空,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登陸火星有多難?各國又為何「扎堆」去火星?大家口中所說的「恐怖7分鐘」又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將為你一一解惑。登陸火星有多難?
  • 叩問蒼穹丨致敬參與首次火星探測的西電航天人
    2020年10月,天宮一號將進行深空機動,中途修正變軌調整;2021年2月,近火點附近實施制動,第一次自動減速,實現火星捕獲,數天後於遠火點轉為兩極飛行;2021年5月,環繞器、著陸器兩器分離,環繞器進行軌道調整進入中繼通信軌道保障高速通信,著陸器軟著陸於火星表面;2021年5月日至8月日,火星車駛離著陸器,開始火星表面科學探測;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進行環火星探測普查。」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西工大航天人
    天問一號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圖自人民日報官微「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制定空間探測時間表 2030年實現火星採樣返回
    我國制定空間探測時間表 2030年實現火星採樣返回 科技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12日 12:14 A-A+ 我們還安排了兩次對月球南北極的探測,為未來在月球的深入探測和精確探測奠定基礎。  此外,中國航天正在將目標瞄準更加遙遠的火星。和月球探測一樣,火星探測也將完成火星的環繞探測、著陸和巡視探測,以及火星的採樣返回。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被放在月球,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一些小型衛星發射公司也希望在未來一年進入軌道,包括螢火蟲航空航天公司、相對論火箭公司和維珍軌道公司。中國商業航天公司,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等。中國將在2021年發射天河空間站模塊,它將作為整個空間站的基礎元素,預計將在2025年完成。
  • 中國航天 2021 年全年計劃發射次數「40+」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召開了 2021 年型號工作會議,會上指示了部分關於我國航天事業的決定和安排。 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在 2021 年安排 40 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 「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 「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