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喬全興):在11月5日於廣東省珠海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透露,中國計劃於2020年左右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他表示,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
11月5日,第九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辦。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透露:「在探月方面,2019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的採樣返回。在深空探測方面,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左右實施,在2021年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抵達火星進行探測,在深空探測領域還將實施後續三次深空探測任務,包括火星的採樣返回,以及小行星,以及木星系的探測。在載人航天工程方面,在已經實現載人航天獲得空間試驗室任務的基礎上,2022年將建成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中國的空間站將向全世界開放,邀請聯合國各成員國積極參與空間科學應用研究。」
趙堅表示,截止2018年10月底,中國已與38個國家航天機構和4個國際組織籤署了124項空間合作協定或諒解備忘錄,深度參與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等20個國際組織的相關工作。他說:「和平利用和探索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中國將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使航天活動成果在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服務和增進人類的福祉。」
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每兩年舉辦一屆,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發展成為國際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交流平臺,也是中國擴大航空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