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拉開火星探測序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踏上「天問」之旅,中國人與火星的距離從未如此之近。 隨著火星探測序幕拉開,「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火星2020」:NASA披露新一代火星探測車任務細節
NASA透露,這輛探測車不僅會尋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蹤跡,也會為人類登陸火星等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鋪路。 據報導,NASA籌備7年的新一代「火星2020」探測車的驅動裝置上周順利完成了首次測試。NASA計劃於2020年2月將其送到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進行最後組裝,並於7月發射升空。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火星上的「氣象衛星」自 1960 年 10 月 10 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史上首枚探測器以來,利用探測器探索火星似乎已經貫穿了整個人類航天史。顧名思義,火星探測器就是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太空飛行器。不論是掠過火星的太空船、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 、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在火星表面行駛的漫遊車,還是未來或將出現的載人火星飛船,都是火星探測器。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
大約在8月初,一艘新的肩負著火星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將被發射,在半年後,這艘探測器將在火星上降落,並開始對火星進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這就是&34;號火星漫遊車計劃,這個計劃是美國&34;的一部分,火星漫遊車將對火星進行長期的探索。&34;號的主要任務。
-
火星競賽,中美決戰拉開序幕!阿聯夾在中間湊熱鬧
我兒子有句口頭禪"不行!不然我爸爸會一腳把我踹火星上的!"用以表達他不能犯原則性的錯誤。前幾天他問我:「爸爸,萬一你把我踹火星上了,你能不能來火星找到我啊?」。我推薦了Discovery 頻道的《火星競賽》(Race To Mars)給他看,不管7歲的小屁孩能不能理解。
-
我國火星探測將創歷史
火星車著陸設想圖明年是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將有四個國家或組織的火星探測器升空,即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美國的火星-2020漫遊車、歐俄的火星生物學-2020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例如,我國嫦娥1號、嫦娥2號採用環繞探測方式;嫦娥3號、嫦娥4號採用著陸探測、巡視探測,即一次發射兩個探測器;即將發射的嫦娥5號採用採樣返回探測方式,將從月球上取回2公斤樣品到地球,供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進行精查。印度今年7月22日發射的月船2號探測器原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個目標,但其著陸器與軌道器分離後在月面著陸的計劃卻在9月7日遭遇失敗,不過軌道器運行仍能正常工作。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時機成熟後,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2013年9月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官方披露,我國將2030年前將進行火星探測、深空太陽觀測、小行星伴飛和著陸、金星探測、木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等多個深空探測項目。
-
火星,你好!我國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將首登火星
今天是2020年4月24日,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們國家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50周年紀念日,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開創了我們國家航天史的新紀元,拉開了我們航天史的序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火星,是宇宙中最迷人的星球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包括美、俄、印等國在內,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2020年7月,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中國、美國、阿聯相繼發射探測器,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啟程,到火星去!
-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撰文 / 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020年,是一個火星年,多顆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升空。火星車是多種高新技術的集成,也是各國深空探測競賽的戰略制高點。在火星探測歷史上,曾經有三代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火星,是宇宙中最迷人的星球之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包括美、俄、印等國在內,人類曾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2020年7月,火星探測再次成為熱門,中國、美國、阿聯相繼發射探測器,其魅力之大,可見一斑。 啟程,到火星去!
-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據人民日報8月12日報導,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
火星競賽,今天正式拉開角逐
我兒子有句口頭禪&34;用以表達他不能犯原則性的錯誤。前幾天他問我:「爸爸,萬一你把我踹火星上了,你能不能來火星找到我啊?」。我推薦了Discovery 頻道的《火星競賽》(Race To Mars)給他看,不管7歲的小屁孩能不能理解。
-
火星探測之旅,美國一超獨霸,蘇聯功虧一簣,中國蓄勢待發
2020年7月被稱為火星探測月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本月下旬全球共有三枚火星探測器將要發射前往火星,包括了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中美國的「毅力」號原本計劃在本月15號第一個發射,但由於運載火箭的問題導致一路推遲到本月底發射,阿聯的「希望」號則是由日本H-ⅡA型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暫定7月20日發射。
-
1分鐘回顧人類火星探測史
天問一號蘇聯率先吹響火星探測的號角冷戰時期,隨著蘇聯和美國的科技爭霸領域無限延伸,深空探索成為了兩國共同的目標指向,這就拉開了人類對火星探測的序幕。有了這一次的經歷,美國接下來的火星探測任務似乎找到了訣竅。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水手系列末期任務——水手9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1976年9月,海盜1號的著陸器成功登陸火星,並且成功傳回了火星表面的照片。海盜系列實現了對火星的第一次成功軟著陸,這是人類對火星探測的裡程碑。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我國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的著陸巡視,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領導權而展開了軍事和科技競賽。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緊接著就在四天以後,即1960年10月14日第二枚火星探測器升空。然而這兩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之後蘇聯的探測器再次失敗。
-
奔向火星|俄羅斯火星探測尋求多元合作
基於上述多重考量,蘇聯火星探測於20世紀60年代拉開帷幕。然而探測火星不能說去就去,欲探火星,需先探月球,以積累經驗。在探月競賽中,蘇聯先聲奪人,在1959年1月率先發射「月球-1」探測器,飛掠月球,考察了月球磁場、月地間宇宙射線強度和太陽風。同年9月,蘇聯「月球-2」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表面硬著陸。這些探索為蘇聯製造火星探測器、操控其星際飛行打下了基礎。
-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
劍走偏鋒,日本繞開火星「本星」登陸探測火衛一有何挑戰?日本劍走偏鋒,宣布將在2024年挑戰火星的兩顆衛星,並登陸火衛一(Phobos)後採樣返回。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該項任務、負責漫遊車結構和移動系統開發這一重任的德國航天中心(DLR)近日披露,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了漫遊車的初版模型,正在不萊梅進行初始的登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