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介紹,今年7-8月,我們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
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近些年我國航天發展十分迅速,先後展開了對月探測任務,火星探測任務,2011年,我國與俄羅斯合作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但是我國航天人沒有氣餒,埋頭奮戰,如今宣布再次向火星出發。
據悉,我國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任務統稱「天問系列」,這次探測火星任務的名字是「天問一號」,這樣的命名富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自古以來,我們就對浩渺宇宙有著無限的好奇,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一願望終能實現。

20世紀50年代以後,前蘇聯和美國先後多次對火星展開了探測任務,由於當時處於冷戰時期,兩國都在進行戰備競賽,許多太空項目在技術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強行上馬,導致許多火星探測任務都是無疾而終,前蘇聯許多火星探測器甚至都沒有飛出地球軌道。
直至2000年以後,美國的「機遇」號,「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才給人類帶回了許多第一手資料,歐洲航天局也開展了多次火星探測活動,近幾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日本,印度等國也宣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測規劃,一時間,火星探測成為檢測一國實力的風向標。

火星是近日第四大行星,與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僅體積相當,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與地球幾乎一樣。加之,近些年,有許多證據表明在火星上存在水,這引起了各國的興趣。
希望我國的探測火星任務能夠順利進行,揭開火星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