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2020-11-22 按理亦如是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介紹,今年7-8月,我們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以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火星車將停留90個火星日。

這個消息令廣大航天迷十分振奮,這不僅是官方首次披露火星探測任務的具體時間,而且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就來一個大動作,我國自主研製的火星探測車將會登陸。

近些年我國航天發展十分迅速,先後展開了對月探測任務,火星探測任務,2011年,我國與俄羅斯合作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但是我國航天人沒有氣餒,埋頭奮戰,如今宣布再次向火星出發。

據悉,我國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任務統稱「天問系列」,這次探測火星任務的名字是「天問一號」,這樣的命名富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自古以來,我們就對浩渺宇宙有著無限的好奇,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一願望終能實現。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

20世紀50年代以後,前蘇聯和美國先後多次對火星展開了探測任務,由於當時處於冷戰時期,兩國都在進行戰備競賽,許多太空項目在技術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強行上馬,導致許多火星探測任務都是無疾而終,前蘇聯許多火星探測器甚至都沒有飛出地球軌道。

直至2000年以後,美國的「機遇」號,「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才給人類帶回了許多第一手資料,歐洲航天局也開展了多次火星探測活動,近幾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日本,印度等國也宣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測規劃,一時間,火星探測成為檢測一國實力的風向標。

火星

火星是近日第四大行星,與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僅體積相當,而且火星上也有四季,自轉一圈是24小時37分,與地球幾乎一樣。加之,近些年,有許多證據表明在火星上存在水,這引起了各國的興趣。

希望我國的探測火星任務能夠順利進行,揭開火星神秘面紗。

相關焦點

  • 我國將在今年7、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有這樣一顆星球,它位於地球與木星之間,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它在地球的夜空中會呈現出比周圍星辰更加顯著的紅色,中國古人稱其「熒熒如火」。自從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將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很多網友就開始期待各種與此有關的消息。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與地球較近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我國7月或8月將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你期待嗎?
    近日,科學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介紹了我國將在7月或8月進行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有望一次性實現繞火、著陸、火星巡視多個目標。,地球軌道投運能力二十多噸,地月轉移軌道的運送能力為14噸,能承擔更重航天設施的發射,今明兩年預計有首次火星探測、月球無人登陸採樣返回,以及接下來要進行的空間站建造,都依賴於長徵五號。
  • 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丨...
    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丨科技早新聞 2020-06-02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下月到來
    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在今年航天日期間,已經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名字,即「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窗口的臨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有什麼進展呢?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它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我國火星探測將創歷史
    例如,我國嫦娥1號、嫦娥2號採用環繞探測方式;嫦娥3號、嫦娥4號採用著陸探測、巡視探測,即一次發射兩個探測器;即將發射的嫦娥5號採用採樣返回探測方式,將從月球上取回2公斤樣品到地球,供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進行精查。印度今年7月22日發射的月船2號探測器原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個目標,但其著陸器與軌道器分離後在月面著陸的計劃卻在9月7日遭遇失敗,不過軌道器運行仍能正常工作。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在7月下旬展開 多國迎來火星發射季
    目前,不少國家已經啟動火星探測任務,美國、中國、阿聯都將計劃於近日發射火星探測器。不過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方面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不得不推遲發射。為什麼各國都扎堆啟動火星探測任務呢?火星探測的難點在哪呢?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並不算是「近鄰」。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本報記者 劉 揚 樊 巍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編者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7個月後抵達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而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0次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經過7個月5500萬公裡的航行,預計將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附近。隨後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你好!我國公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將首登火星
    在2020年4月24日,我們國家也公開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及標識。火星,你好,請準備好接待來自我們祖國的探測器。據新聞報導,國家航天局宣布我們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還公布了首次探索火星的標識為「攬星九天」。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正式啟航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5月底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7月17日上午,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小時後,將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並確認最終狀態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來源:@新華視點2020年是中國火星探測元年。萬眾期待下,天問一號順利升空,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登陸火星有多難?各國又為何「扎堆」去火星?大家口中所說的「恐怖7分鐘」又是怎麼回事呢?小編將為你一一解惑。登陸火星有多難?
  • 「火星2020」:NASA披露新一代火星探測車任務細節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7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計劃在2020年7月發射其新一代火星任務探測車。
  • 天問·探路火星|回顧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前世今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通訊員 龐丹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我國將首次進行火星探索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可以說是中國太空計劃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屈原在2000多年前寫了一首詩《天問》,詩的前半部分充滿了中國古人對日月星辰、陰陽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直到2020年7月的一天,屈原的天問終於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了。我們中國人終於有能力去探索那顆神秘的螢惑,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