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AR-T產品現狀:多數處於臨床研發階段,較國際進展仍有較大差距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時至今日,腫瘤(也稱癌症)仍然是公眾健康的最可怕殺手,免疫療法被認為是攻克癌症最有希望的手段,去年一度成為免疫腫瘤學領域數量最多的在研藥物,而其中的CAR-T治療宛如一匹黑馬,總體增幅最大。CAR-T治療近幾年在國內外迅速發展,大量的生製藥公司加入其中,可謂百花齊放。

CAR-T療法

CAR-T 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1989 年這個概念被提出,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患者T細胞激活,並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這個普通「戰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即CAR-T細胞。能夠精準、快速、高效的消滅腫瘤細胞,且有可能治癒癌症,相比其他細胞治療,這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方法。

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管線變化對比(TAA,腫瘤相關抗原;TCR,T細胞受體;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SA,腫瘤特異性抗原)

全球範圍內的 CAR-T 現狀

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已獲批上市的CAR-T 產品有三款,分別是諾華(Novartis )的 Kymriah(主要用於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以及吉利德(Kite)的 Yescarta (主要用於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和 Tecartus(今年7月獲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治療),這三者均以 CD19 為靶點。

國內CAR-T現狀

中國CAR-T研究數量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

居美國之後,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進行CAR-T臨床研究的國家。目前為止,單單就臨床研究數量而言,我國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全球CAR-T臨床試驗數量已高達718項,截止今年3月,中國已正式開展臨床試驗148項,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共涉及CAR-T細胞治療產品131個。研究靶點除了明星靶點CD19,還包括CD22、BCMA,CD20等多個靶點,腫瘤類型以血液腫瘤為主,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發性骨髓瘤(MM)等。

國內CAR-T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 CAR-T 類產品申報上市的有兩個,分別為復星凱特的 3 類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以及藥明巨諾(02126)的 1 類藥瑞基侖賽注射液。其他大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國內CAR-T進展詳情如下表:

中國企業百花齊放

顯而易見,研究最多的是治療血液瘤的靶向CD19的品種,而最特別的研究,當屬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的非病毒載體CD19 CAR-T細胞注射液(BZ019),相比其他療法,該療法採用非病毒載體,優勢明顯。從理論上講,採用非病毒載體,可以避免病毒在轉染過程中重新複製,安全性更高。另外,這種療法會產生更多的記憶T細胞,可以更好防止癌症的復發。而且相比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在轉染環節成本更低,可以進行更多次的嘗試,進行多基因轉染,利用多個靶標來定位實體瘤細胞,從而有可能提高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有效率。

此外不得不說上海科濟生物研發出的國際上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實體瘤CAR-T療法,Claudin18.2(CLDN18.2)是一種胃特異性膜蛋白,被認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類型的潛在治療靶點。CT041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和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且在一個月前的10月5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授予科濟生物靶向Claudin18.2 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LDN18.2 CAR-T)「孤兒藥」稱號,用於治療胃腺癌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 這一矚目的成績領跑全球,給實體瘤領域帶去希望。

Claudin蛋白

另外還有亙喜生物的GC007g注射液(通用CAR),同種異體CAR-T療法,這種療法在因靶點丟失造成的腫瘤復發方面的效果被認可,這也是將是CAR-T療法的一大發展趨勢。

上海恆瑞達生也於10月20日傳來喜訊,其雙靶點CAR-T細胞候選產品抗CD19-CD22 T細胞注射液的臨床申請獲得受理,這是國內首個獲得臨床受理的雙靶點CAR-T候選產品。在此之前,該企業已有3款CAR-T產品在一期階段。

CAR-T療法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CAR-T藥企新藥上市申請的陸續提交,CAR-T療法市場前景十足,然而,CAR-T療法仍然面臨技術的天花板。

首先眾所周知的一點,就是實體瘤領域的挑戰。現有療法大都集中在血液瘤, CD19是血液瘤中效果最好的靶點。在實體瘤的靶點選擇中,腫瘤特異性抗原屬於最理想的靶點,然而,實體瘤的腫瘤特異性抗原非常少,現有的靶點缺乏特異性,靶向性不足,不可避免會出現脫靶效應。另一方面,由於實體瘤的異質性,即使找到了安全的靶點,療效也無法保證。

此外,還需考慮腫瘤微環境對於CAR-T細胞的影響,如何保持細胞的增殖和殺傷活性也是一個問題。

腫瘤微環境

除了實體瘤領域有待突破,在血液瘤方面,CAR-T療法也面臨諸多挑戰。雖然血液瘤方面療效很好,但明顯適應症較少,而且大多尚在臨床階段,國外臨床試驗中出現患者死亡事件也不是新鮮事,這無疑是CAR-T技術必須竭力解決的現實難題。

結語

創新政策支持下, CAR-T細胞產品層出不窮,但我國CAR-T細胞治療與國際進展仍無法媲美,擁有非常廣闊的探索空間。目前大多數仍處於臨床研發階段,其療效和安全性等均需要時間來證明。

(編輯:張金亮)

相關焦點

  • 盤點:國內CAR-T產品最新進展
    國內CAR-T研究進展目前國內 CAR-T 類產品申報上市的有兩個,分別為復星凱特的 3 類藥益基利侖賽注射液以及藥明巨諾的 1 類藥瑞基侖賽注射液。其他大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國內CAR-T進展詳情如下表:
  • 中國CAR-T細胞治療研發趨勢
    近兩年,全球CAR-T研發進展迅速,除了已上市的Yescarta®和Kymriah®外,另有兩款CAR-T療法在2019年底向美國FDA遞交了上市申請。南京傳奇/楊森、藝妙神州以及多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開發的CAR-T療法也獲得了令人驚豔的數據。
  • CAR-T 系列終篇 | 研發格局及國內標的選擇
    諾華和Kite Pharma處於全球CAR-T研發第一梯隊,分別上市了全球首個和第二個CAR-T產品,在腫瘤免疫治療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2017年3月, Juno 正式宣布放棄JCAR015,但Juno的CAR-T研發管線依然十分豐富。同樣以CD19為靶點治療非霍基金淋巴瘤的還有2個產品—JCAR017和JCAR014,均處於臨床I期。此外,Juno還有多個以CD22、BCMA、WT1等為靶點的治療多種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在研產品。
  • 安科生物:car-t臨床試驗受理,處於國內第一梯隊
    12月22日CFDA發布了《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明確了細胞治療的監管原則,為企業研發和行業發展鋪平了道路。試驗要求與美國FDA類似但兼具中國現階段特點,極大利好在研項目:1)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可分為早期臨床試驗階段和確證性臨床試驗階段,有助於極大減少臨床試驗所需時間;2)可以有條件地免除非臨床試驗、接受非註冊臨床試驗數據。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作者:彭夢娟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產品。國內各大藥企也將抗體藥物作為研發重點,也是藥企開拓市場的明星產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潛力和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商業化進展順利,市場潛力仍待挖掘
    目前,CAR-T技術已經經歷了4代的研發過程:第一代主要由 CD3ζ而第5代研發正朝向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領域進展。1.5主要CAR-T產品 目前已經有2個CAR-T產品得到了商業化應用並實現了規模銷售,分別是Gilead旗下 Kite的Yescarta和諾華的Kymriah。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6月27日,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CAR-T產品。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
  • 神州細胞闖關科創板 多個核心產品處於III期臨床研究階段
    公司致力於為國內及國際患者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治療選擇,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外生物藥市場的巨大需求。  與傳統的小分子藥物相比,公司所在生物藥行業開發的大分子生物藥具有高特異性和選擇靶向性,使該等藥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更小的毒副作用及優異療效,且創新生物藥具有更高的臨床成功率。
  • 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復星醫藥(02196)擬引進KTE-C19
    「新浪醫藥」,原標題《中國CAR-T研發公司及進展一覽》。國內範圍來看,CAR-T的研究速度也不容小覷,中國的CAR-T臨床研究數量已然與美國並駕齊驅,成為世界第一梯隊,在Clinical Trials.gov網站以「Chimeric receptor」檢索顯示,國內處在臨床階段的CAR-T研究數量超過90例,僅次於美國。
  • 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賽道或「過熱」 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背後:賽道或「過熱」,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華夏時報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在未來幾個月之內,國內有望迎來首款CAR-T產品。1月12日,復星凱特的益基利侖賽注射液的國內上市申請在沉寂近一年之後,悄然轉為「在審批」階段。
  • CAR-T賽道競爭火熱,國內藥企研發正呈三大趨勢
    我國從2016 年起,國內醫藥巨頭就已經陸續通過和海外成熟CAR-T產品公司合作,將 CAR-T產品引入國內。2016 年 4 月, 藥明康德宣布和 Juno Therapeutics 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藥明巨諾,共同開展 CAR-T 和 TCR 療法的研發和生產。
  • CTLA-4抑制劑臨床研究進展分析
    兩種藥物的臨床研究階段分布由Clinical Trials登記的藥物臨床研究數量分析,兩種藥物的研究進展仍以一、二期臨床試驗為主,說明Ipilimumab上市後仍然處於積極擴增新的適應症及探索與其他藥物聯用的治療效果初步評價階段,Tremelimumab也同樣有擴增適應症,確定合理給藥劑量以及治療效果初步評價等工作亟待完成。
  • 國內首款CAR-T產品有望上市背後:賽道或「過熱」,大規模商業化存挑戰
    從臨床研發角度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應志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國內的CAR-T臨床研究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巨大進步,與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小,臨床試驗數量已經超越美國位居第一位。但我們仍然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需要開展更多創新性的機制研究和臨床研究,真正在研究質量上超越歐美等國。
  • 一文了解我國抗體藥現狀
    【編者按】隨著我國政策與資本的傾斜,我國和國際相比,雖然抗體藥發展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亦在逐步追趕。近兩年,隨著國家藥價談判、納入醫保,開始放量。信達生物執行長周勤偉博士曾說,未來10年,中國的抗體藥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我們相信科學家們的判斷。
  •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CAR-T產品進入臨床II期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合源生物19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將加速以CD19為靶點的CAR-T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轉化和商業化進程,並推動後續雙靶點CAR-T產品、TIL產品等管線產品的研發。
  • 藥明巨諾(2126.HK):中國潛在FIC&BIC的CAR-T療法
    公司簡介   藥明巨諾是中國領先的細胞治療公司,目前處於臨床階段。   Relma-cel安全性優勢顯著,極有潛力成為同類最佳的CAR-T療法   CD19和BCMA是CAR-T領域兩大熱門靶點。目前全球獲批的兩款CAR-T產品均為CD19靶點。目前中國有11款處於臨床階段的CD19靶點CAR-T產品,其中藥明巨諾和復星凱特(從凱特引進的Yescarta)的產品已經遞交新藥申請。諾華的也處於三期臨床。
  • 兒中心攜手上藥集團,CAR-T細胞治療新技術將從臨床研究向產品研發...
    》協議,旨在構建從臨床研究到產品研發的院企合作新機制,推動上海生物醫藥技術新發展。CAR-T技術是國際上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腫瘤治療領域革命性、顛覆性的治療技術,目前在白血病治療領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這無疑給復發、難治的兒童白血病患者帶來了希望。作為國家重點學科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兒童癌症診治中心,設有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國內CAR-T再添新軍 其他企業都進展到哪了?
    面對百億級蛋糕,國內有哪些企業布局?CAR-T研發進展都到哪了?再添新軍!國內CAR-T臨床項目數量位居榜首5月28日,綠葉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Elpis BiopharmaceuticalsCorp.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和開發雙靶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及生物候選藥物,用於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
  • 【在審】國內首個CAR-T療法獲批在即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今日(1月12日),復星凱特的CAR-T療法益基利侖賽注射液在中國的上市申請有了最新進展,已轉為「在審批」階段,如若獲批,其或將成為國內首款、世界上第四款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