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由bellvige生物醫學調查研究所(IDIBELL)的Manel Esteller博士領導的表觀遺傳學和腫瘤生物學項目組(PEBC)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表觀遺傳學損傷導致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方式。這篇文章發表在Leukemia雜誌(血液學領域頂級雜誌)上,它將表觀遺傳學損傷與一個強悍的致癌基因的激活聯繫在一起,該致癌基因的激活可以使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癌變導致這種疾病。
每兩分鐘就有一個病人被確診患有血癌——白血病、淋巴瘤或者骨髓瘤,而血癌病例佔每年確診癌症患者的11%。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會導致負責對抗機體感染的T淋巴細胞正常發育過程發生改變。這種白血病可以發生在兒童及成年人身上,惡性程度較高。儘管已經發現基因突變造成了約1/3的病例,但是餘下病例涉及的分子改變並不清楚。
「我們發現60%的急性T細胞白血病患者體內的T細胞中一個叫做NUDT16的基因失活,該基因的正常功能是降解其他潛在的危險基因。NUDT16基因的缺失導致一個著名的致癌基因-C-MYC自由表達,從而將這些正常的T淋巴細胞轉變成了癌細胞。」ICREA研究人員、巴塞隆納大學遺傳學教授Esteller博士解釋道。
「有意思的是NUDT16基因並不是在遺傳物質水平缺失,因此可以通過現有用於其他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的表觀遺傳學藥物再度激活該基因。因此也值得檢測一下這些高度依賴於C-MYC基因的白血病是否對靶向NUDT16這個蛋白的藥物更敏感。」他補充道。
這項研究由Esteller等人與巴塞隆納聖保羅醫院、巴達洛納的德國Trias i Pujol醫院及約瑟卡雷拉斯白血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原文出處:
C Anadón et al, Epigenetic loss of the RNA decapping enzyme NUDT16 mediates C-MYC activation in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Leukemia (2017). DOI: 10.1038/leu.2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