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021-01-06 0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盧姿 檢驗醫學網

作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盧姿

案例經過

患者,男,32歲,反覆牙齦出血就診,血常規提示血三系減少而行骨髓細胞形態檢查。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異常細胞胞體圓或類圓形,核圓,可見扭曲、摺疊,染色質細緻,核仁清晰或隱匿,胞漿量豐富,布滿顆粒,漿內可見柴捆狀奧氏小體,考慮異常早幼粒細胞(圖A、圖B所示),腦海中初步診斷意見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ML-M3)。

但在繼續觀察細胞過程中,發現部分細胞胞體小,圓形,胞漿量較少,形態上偏向原始淋巴細胞(圖C、圖D所示)。

當然,既然考慮AML-M3,又怎會把這類細胞歸類為原始淋巴細胞?可能是原始粒細胞,也可能是形態不典型的異常早幼粒細胞,畢竟異常細胞形態變幻莫測,沒有唯一標準,一切皆有可能。

即使形態上認為偏向原始淋巴細胞,但基於可見從形態能夠辨認出的異常早幼粒細胞,診斷意見仍然考慮為AML-M3,因此第一考慮是把這類細胞歸類為原始粒細胞。在分片過程中,當比例超過20%時,有些猶豫了,原始粒細胞大於20%的AML-M3,還沒有遇見過這樣的病例。

第二考慮是這類細胞是形態不典型的異常早幼粒細胞,可分片歸類時,再次猶豫了,形態這樣的異常早幼粒細胞,也沒有遇見過。綜合考慮後,最終把所有異常細胞歸類為白血病細胞,比例達85%,POX染色:(-)2/100;(+)2/100;(++)13/100;(+++)72/100;(++++)11/100,骨髓診斷意見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3可能性大)。

後來流式細胞術檢測提示35.34%細胞為惡性原始細胞,T/髓雙表型表達,37.58%為惡性髓系幼稚細胞伴T系表達,細胞大,顆粒性大,可疑為異常早幼粒細胞,考慮為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T/髓雙表型原始細胞伴異常早幼粒細胞)。基因檢測表明PML-RARA S型融合基因陽性。最終診斷為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合併其他髓細胞白血病)。

案例分析

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acute mixed lineage leukemia,AMLL),是髓細胞系和淋巴細胞系共同累及的具有獨特的臨床生物學特徵的一組疾病,其免疫表型複雜,診斷主要依賴於免疫分型的結果,結合細胞形態學和基因學檢測可提供多層面的診斷依據。本例患者骨髓細胞形態檢查可見胞漿內充滿顆粒的早幼粒細胞,胞漿內可見柴捆狀Auer小體,即使有一定數量的形態上偏向原始細胞存在,形態學診斷意見考慮AML-M3可能性大。

PML-RARA S融合基因陽性是AML-M3最特異的基於標誌,因此基因檢測結果PML-RARA S型融合基因陽性與形態學診斷意見相符合。而免疫標記結果為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T/髓雙表型原始細胞伴異常早幼粒細胞),既與形態學、融合基因檢測結果符合,也解釋了形態學猶豫的原因,彌補了形態學不足。由此可見形態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在白血病診斷過程中相輔相成,發揮各自的作用。

結束語

關於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的報導病例逐漸增多,但關於T/髓雙表型原始細胞伴異常早幼粒細胞雙表型較少見,此病例反映了白血病細胞形態多變、免疫表型複雜。閱片時,若依據細胞形態可能會得出不同分型白血病的診斷意見時,應慎重考慮是否為混合細胞白血病。每一份遲遲不下筆的片子,自有一定的因素,糾結、再到診斷明確,都有所獲,實踐、成長。

原標題:《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急急如律令,血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四部曲
    ,目前形態分類已經不是最終診斷,如果可以簡化到AML, APL, ALL 等大框框診斷,那麼AP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始終是診斷的重中之重,診斷必須快上加快,早一天診斷,早一天治療,結局完全不一樣,陰陽之隔一線間。
  • 兒中心血液腫瘤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助力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8日電(夏琳)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李本尚教授、湯靜燕教授團隊近日在血液學權威學術雜誌《Leukemia》(SCI影響因子10.023)發表了關於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昨揭曉 有兩位老爺爺讓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癒率達90%
    圖說: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得者 來源:官網截圖 生命科學獎張亭棟與王振義的獲獎詞是「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在人類探索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張亭棟和王振義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APL曾經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
  • 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的檢驗診斷
    【翻譯】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屬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AML,NOS),是一種主要向嗜鹼性粒細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小編注】造血細胞的分化/發育與成熟。目前尚不清楚(所以是虛線箭頭),但和中性粒細胞不是同一分化序列是非常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WHO認可有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存在,但尚未認可有急性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存在(儘管有一些案例報導)。
  • 一文讀懂│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及臨床意義
    ⑵  M1即急性原始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少數病例可增生減低,骨髓中I型加II型原始粒細胞大於90%,可見小原粒細胞。⑶  M2即急性原始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原粒I型II型大於30%-90%,單核細胞小於20%,早幼以下各階段大於10%,約50%病例的白血病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又分為兩個亞型:M2a和M2b。
  •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了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與非M3的常見治療方案!
    了解【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與非M3的常見治療方案! 病友們都知道,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屬於急性白血病的其一類型,再深度剖析,急髓裡還有好幾個小分型,分別是從M0、M1、M2、M3、M4、M5、M6、M7進行分類。
  • 急性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 白血病的看護常識
    某些染色體有畸變、斷裂的遺傳性疾患常伴有較高的白血病發病率,如Down症候群、先天性血管擴張紅斑症和Fanconi貧血等。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種特殊掌紋,稱為Sydney線。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別有某種聯繫,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說明遺傳因素和白血病的發病有某種聯繫,但對大多數白血病而言,白血病畢竟不是遺傳性疾病。
  •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肝毒性抗體藥物偶聯物
    Seattle Genetics是知名抗體藥物偶聯物研發企業,公司主要在研新藥SGN-CD33A,主治治療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 )。近日,Seattle Genetics突然宣布,臨床試驗中出現6例嚴重肝毒性,並造成4例死亡。
  • 兒童長期貧血要注意,可能是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要及時檢查
    3、疾病分組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通常進行危險度分組治療,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包括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危險度分組如下。低危組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FAB分型為M3),及FAB分型為M2b、M4Eo或其他攜帶第16號染色體倒位的患兒。中危組不屬於低危組,且不存在以下危險因素:患兒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時年齡不超過一歲。診斷時白細胞計數大於或等於100 X 109/L。
  • 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發病率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發病率為每10萬人2.7例。 估計2005年新病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死亡人數。 新病例:11 960例。 死亡人數:9 000人。 性別 男性略高於女性。
  • 「感冒」20多天,22歲女孩查出白血病!醫生竟給她吃「砒霜」
    醫生說急性白血病中有一個獨特的類型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治癒的這就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初入職場的她居然得了白血病周女士到浙江杭州入職新公司沒多久,本來大好人生藍圖正在眼前徐徐展開,沒想到卻遇到這個有些殘酷的「插曲」。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而出現全身廣泛性出血。眼底出血可致視力障礙, 往往是顱內出血的前兆。顱內出血可出現頭痛、嘔吐、瞳孔不對稱,甚至昏迷而死亡。有資料表明急性白血病死於出血者佔62.24%,其中87%為顱內出血。血小板少於20×10^9/L時有顱內出血的危險,應及時予以處理。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現斜視和復視1例
    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報導了一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現了斜視和復視等臨床症狀。
  • 白血病相關融合基因,您知道多少?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相關融合基因解讀:PML-RARA是APL發病的分子細胞遺傳學基礎,是最常見的融合基因。 總 結 白血病是一組異質性疾病,每種疾病有其獨特的分子遺傳學異常,融合基因形成是白血病的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機制,對相關融合基因檢測,可以達到精準診斷的作用,除此之外經過大量臨床研究數字顯示,部分融合基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還可以作為預後評估的有效手段,在形態學完全緩解的基礎上,使判斷更加準確。
  • 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例報告及文獻複習
    摘要:目的:提高對罕見融合基因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認識。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青海大學附屬醫院1例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並複習相關文獻。關鍵詞:費城染色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e1a3費城染色體(Ph)陽性(+)的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是起源於前B細胞的淋巴母細胞瘤,在成人ALL中最常見,其臨床表現類似於Ph陰性(-)B-ALL,但預後相較Ph- B-ALL更差,治療加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 【科普】剛入職,22歲女孩竟查出白血病!醫生用它給治好了...
    急性白血病中有一個獨特的類型,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以治癒的,這就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周女士入職新公司沒多久,本來大好人生藍圖正在眼前徐徐展開,沒想到卻遇到這個有些殘酷的「插曲」。前段時間,因為「感冒」20多天未愈,周女士到醫院就診,一番檢查下來後,她被確診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怎麼引起的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表現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種特殊掌紋稱為Sydney線。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別有某種聯繫,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說明遺傳因素和白血病的發病有某種聯繫,但對大多數白血病而言,白血病畢竟不是遺傳性疾病。
  • 陸道培醫院連續兩例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近日,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相繼傳來好消息,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99期|李軍民主任醫師發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使用三氧化二砷替代或減少化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
    【中文摘要】隨著全反式維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在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中的廣泛應用,減少毒副反應成為APL治療的研究熱點。本研究針對不同危險分層的APL患者,擬評估ATO是否可以替代或減少化療。